第一章 輔導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輔導與生活
壹.輔導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社會已邁入高度工商業化。工商業社會給生活帶來極度的便利,相對的它所攜帶的社會問題也一一呈現,如人際疏離、功利主義、物質享樂、失業、青少年犯罪、自殺、酗酒、吸毒、未婚媽媽、離婚、單親家庭、飆車等。王寶墉(1998)指出,新新人類(1976年次以後出生的所謂Y世代的人)的五大危機是輟學、藥物濫用、暴力與犯罪、自殺、懷孕與性行為等。這些人類情感困擾的個人問題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心病還得心藥醫,其解決之道非賴「專業的心理輔導」莫屬,使輔導的身價暴漲,儼然成為當代社會的「顯學」,輔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何謂「專業」的心理輔導?相對的何謂「非專業」的心理輔導?
貳.輔導與助人關係
輔導是一種助人的工作,自有人類以來,即有求助者(helpee)與助人者(helper),輔導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息息相關,古今中外皆然。以往,西方人遇到困惑,往往請教於哲學家、神職人員(如神父或牧師),祈求他們指點人生的方向,或藉著神蹟解決個人的問題。傳統上,中國人在遇到困難時,可能會求助於廟裡的神明、神壇的乩童、道士、靈媒、相命師、地理師、法師等。請求協助解決的問題舉凡:外遇、夫妻不合、與人糾紛、生意失敗、子女管教、求職、病痛、學業、婚姻、驚嚇等無所不括。其協助的方法不外:求神、占卜、收驚、靈符……。此種民間的助人關係即一般所謂的「民俗心理輔導」。此外社會上亦有一些熱心人士從事助人工作,如廣播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等,還有友人、家人、同事之間亦皆可形成助人關係。上述助人者若本身未接受輔導人員專業訓練,其所從事的是「非專業」的助人工作。
參.專業與非專業輔導
隨著現代學術的發達,術業有專攻,各行各業均講求專業化。目前輔導已是一門應用科學,從事助人工作的輔導者應具備專業的知能,取得專業的證照,方能從事此項專業的工作,此即「專業」輔導。專業輔導工作由輔導專業機構或部門的人員執行輔導業務。輔導專業機構的人員可分為專業人員與半專業人員。專業輔導人員指的是接受過輔導與諮商專業知能訓練者,如諮商員(counselor)、心理學家(psychologist)、治療師(therapist)、社工人員(social worker)、和精神科醫師(psychiatrist)等;半專業人員指的是接受過部分或短期輔導工作訓練的人員,如教師、輔導機構的助理、志工等。詳細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助人關係請參閱圖1-1。
本書中的助人者指的是專業輔導人員,筆者有時稱為治療者、治療師、諮商員、輔導員、輔導老師、晤談者;求助者的稱呼則有受輔者、當事人、個案、案主、學生等交替使用。
在說明了輔導的重要性、輔導與生活、專業與非專業輔導,接著何謂輔導將是必須介紹的。在做輔導名詞的定義之前,筆者先界定本書的輔導指的是「專業」的輔導工作其實施的人員、制度、理論、與技術。
第二節 美國輔導模式的發展
輔導的概念因時代的變遷而有不同的模式出現,不同的模式曾代表輔導不同觀點的演變。在做輔導的名詞界定之前,玆先介紹美國輔導模式的發展(Shertzer & Stone, 1981),以瞭解輔導概念的演變情形(參閱表1-1)。
圖1-1 助人關係圖
壹.職業輔導模式
即帕森斯模式(Parsons Model)。此輔導模式是起於1900至1920年,代表人物有F. Parsons、M. Bloomfield和H. Munsterberg。認為輔導是協助個人瞭解自己的性向、能力;瞭解職業的性質;協助個人依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適的職業。此模式強調個人和工作的配對,而未注意到其他項目的輔導。此模式在目前的職業輔導上,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貳.輔導是教育(Guidance as education)
此輔導模式興起於1915至1930年代,代表人物是J. Brewer。他將教育和輔導一詞視為等同,認為學校不應只重視課業,教育是教人,而非教科目;教育應教導學生過一更有意義的生活,當然,這也是輔導所關注的。教育和輔導的目標、功能相同。此模式雖擴大了輔導的領域,但亦使得輔導的概念混淆不清,甚至因輔導即教育,而致專業輔導工作被忽略與淪喪。
參.輔導是分配和適應(Guidance as distribution and adjustment )
此輔導模式興起於1925至1940年,代表人物有:W. Proctor、L. Koos和G. Kefauver。重視個別學生的能力、興趣、與教育需求,認為輔導在協助學生發現適合的教育和職業機會。適當的分配將導致個體的適應,當個體的目標和環境無法配合時,輔導員應協助學生適應的問題。此模式特別強調學校教育應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肆.輔導是一臨床的過程(Guidance as a clinical process)
此輔導模式包括興起於1930至1945年的指導式諮商觀點,代表人物是D. G. Paterson和E. G. Williamson;和興起於1940至1970年的當事人中心諮商觀點(非指導式),代表人物是C. Rogers。均主張輔導員是專業工作者,透過客觀、具體、科學的診斷,分析個人的問題,運用臨床技術,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其中前者更強調使用科學化的心理測驗和評量;研究個別差異;診斷分析個別問題;提出輔導技術;協助個案解決問題。此模式強調輔導員應具專業能力和技術,促使學校輔導人員邁向專業化。
伍.輔導是做決定(Guidance as decision making)
此模式興起於1949至1960年,代表人物有A. Jones和G. Myers。主張輔導主要在協助學生在關鍵時刻做明智決定,以達良好適應。學生做決定的關鍵時刻是在中學入學和畢業時刻。輔導員協助學生做決定,需蒐集資料,幫助學生澄清價值觀、自我瞭解、和瞭解環境,以做個人生涯最佳的決定。此模式強調「生涯輔導」(career guidance),在現代民主化社會中,已受到相當的重視。
陸.輔導是折衷主義和一系列的服務(Guidance as eclecticism and a series of services)
此模式興起於1950年到現在,代表人物有R. Strong、A. Traxler、C. Froehlich、J. Darley、F. Thorne和K. Hoyt。主張輔導是學校學生人事服務的一部分,學校輔導工作人人有責,輔導員需和其他人員(如學校心理學家、社工人員、教師……)通力合作,提供一系列的服務。輔導服務的內容即諮商(Counseling)、諮詢(Consulting)、和協調(Coordination)(俗稱三個C)。另輔導是折衷主義則強調輔導員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協助學生。此模式目前在美國各中小學頗為流行。
柒.輔導是發展性的(Guidance as developmental)
此模式興起於1955年到現在,代表人物有H. Peters、G. Farwell和R. Mathewson。主張人生是從出生到死亡之旅,個體的發展是隨著年齡與經驗的增長,在身、心所產生的改變。此改變具階段和持續性,每一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前階段未順利成長會影響下面階段的良好適應。故學校發展性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目標是學生積極正向的成長,內容是學生發展階段的發展任務,如感覺與情緒、人際關係、做決定、問題解決、價值澄清、溝通技巧、學習方法、生涯覺知……。此模式影響目前各級學校的輔導工作,使學校輔導工作除重視危機取向外,尤重視發展取向。
捌.輔導是社會的介入(Guidance as social intervention)
此模式興起於1960年到現在,代表人物是E. Shoeben。主張輔導人員應協助學生接觸各種不同的人,以探索個人的價值觀,形成個別的獨特性,過有意義的社會生活。輔導人員變成文化的觸媒劑;學校社會改革的領導者。
玖.輔導是心理學的教育(Guidance a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此模式興起於1970年到現在,代表人物有N. Sprinthall、E. Berne和A. Ivey。此模式批評傳統教育強迫學生適應學校;影響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輔導員只服務少數學生。主張透過學校課程的設計,科目的設定,由輔導員教導學生心理學的知識,促進全體學生健全心理的發展。此模式影響學校設科教授心理學知識,使輔導功能更加普及,唯成效如何,很難評估。
拾.輔導是一系統(Guidance as a system)
此模式興起於1975年到現在,代表人物是R. H. Byrne,它發展自系統理論和行為改變技術。主張輔導是教育組織或體系中的一部分,需以系統化的方式建構輔導計畫。系統化的輔導計畫包括:訂定明確、具體可行的行為目標;決定活動的先後順序;展開系統的輔導歷程;評估、考核活動的績效。此模式對輔導的人員職責、工作項目、目標分析、輔導歷程、評鑑目標……,均做明確、系統的規劃和進行,使輔導工作的績效具說服性。
總之,上述的不同輔導模式,對輔導的定義做了不同的界定。第一至第五個模式是屬較早期的輔導模式,從界定輔導為職業輔導、教育輔導,到界定輔導為臨床諮商、治療,將輔導、諮商帶入了專業領域。第六至第十個模式則屬現行的輔導模式,強調輔導的發展性、預防性、及治療性的功能;輔導人員團隊合作的模式;及輔導成效的績效責任制。目前國內學校輔導工作的推行,對各模式似乎採「兼容並蓄」的態度,實施「綜合性」的輔導模式,只是因輔導人員個人的偏好,而會有特別強調某一輔導模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