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和8個高中時代的友人聚會。會中詢問彼此的近況,我提到即將出版新書,卻意外發現大家都聽過「幽菌」這個名稱。其中還有一個朋友說:「它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吧!」這著實叫我驚訝不已,因為我認為一般聽過這個正式學名的人應該不會那麼多!
對於以常用的外國文字或英文表示的許多醫學用語,感到不知所措或出現「過敏反應」的中年人士不少;但是,這些人對幽菌這個名稱卻不是那麼陌生。說來有點好笑,他們提到這個名稱時彷彿叫自己的愛貓那般親切。當日本開始採用這個名稱時,的確在女性週刊等刊物上出現「小pylori」這個標題。所謂的pylori為拉丁語,似乎意指胃部的出口--幽門,到現在我仍覺得這是個很棒的命名。
撇開漫畫裡的趣味性言語表現不談,其實日本人對幽菌應該很有親切感。換個方式說,如果日本人不多多了解幽菌的話,可是很傷腦筋呢!這是因為據說平均每兩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幽菌的感染者呢!若以感染總數來看,人數高達六千萬人。以感染率而言,四十歲以上為七○%,六十歲以上則上升到八○%,所以,像我這個年代未受感染可真是不可思議。當我在這個聚會做這樣的講解後,把整個氣氛推到最高點。
大多數的人是在嬰幼兒期感染幽菌,最慢似乎也不會超過八歲。這意味著與其說幽菌是夥伴,倒不如說它會跟你長期打交道。大部分的時候它不會找麻煩,會乖乖待在宿主的胃裡;但逮到宿主體力衰退等時間點,它就開始”作怪”囉!至於是單純的胃炎或較麻煩的消化性潰瘍,則因人而異。
日本有段時期被稱為「潰瘍王國」,數據顯示罹患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非常多。透過效果良好之藥物的開發,看起來似乎解決了消化性潰瘍的困擾,但仍留下復發的問題。後來針對會反覆發作者清除體內的幽菌,結果獲得戲劇性的功效。就連健康保險也能適用,讓「潰瘍王國」的惡名就此除籍。
而到了今天,幽菌”作怪”項目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它和胃癌的關係。從以前開始,世界上就充斥肯定說、灰色說或否定說,形成不少爭議;但以日本為主的研究快速切入,使肯定說成為莫大的引導潮流。
俗稱「胃弱王國」的日本人,胃癌患者也很多,如同消化性潰瘍一樣,長久以來也堪稱是「胃癌王國」。就癌症的死因來看,的確男性罹患胃癌的人數在肺癌之後居於第二,但女性的話,死於胃癌的人數一直居於首位。雖有時男性的死亡人數會減少,但是胃癌本身的發生數字並未減少,使得日本依然是「胃癌王國」。
拜內視鏡治療法大幅進步之賜,日本的男性胃癌病患死亡人數隨之減少。胃癌可說是早期發現即可早期治療,也不至於致命的疾病。雖然人們尚不了解幽菌與胃癌的發生淵源究竟有多深,但包含遺傳因子在內之努力不懈的研究成果,卻已小有成績。
顛覆胃部裡面不應該有細菌存在之學說而出現的幽菌,從正式被發現到現在,不過是19年的時間。基於對此形狀怪異之細菌產生興趣而來的幽菌研究,與仔細觀察胃之內部的研究有所關聯。有段時期,被以慢性胃炎看待的某個胃疾,被劃分得相當細,且進行十分細部的治療。
比方說,現在消化內科的診療現場,常用到「DYSPEPSIA」這個詞彙;去查英文字典可知它有「消化不良」之意,但實際上,它的意思應該更廣泛。應該有即使不是潰瘍,胃也覺得不太舒服,或者是因胃部運動功能異常而衍生的疾病等等涵義。因為沒有適當的日文可以表示,只好使用英文,感覺上病名比較國際化。
以前屬於慢性胃炎之一的胸部灼熱或伴有強烈嘔心感的胃疾,都被叫做<胃食道逆流症>(GERD)。到了今天,好發於老年人間,被稱為<NSAID潰瘍>的疾病更受矚目。而在另一方面,用於幽菌滅菌治療的抗生素之抗藥性問題,也更凸顯於人們面前。
長期棲息於人類胃部,尚未被發掘真面目的幽菌,還藏著許許多多的謎團。基於它跟人類共存一萬年以上的歷史,我們相信它不是只有負面,應該也有正面的幫助!說得明白些,沒有感染幽菌的胃是乾淨的,遭感染的胃是污穢的。
而蒐集有關幽菌之最新資訊的本書用意,說穿了就是一句話--希望讀者能更加了解有關幽菌的一切,而不是對幽菌心存恐懼。既然是六千萬人體內都有的細菌,就應該更加認識它。讀者不妨心存這種觀念--認識幽菌,其實就是去了解人類本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