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教育孩子的魔法用語》作者桃樂絲‧諾特(Dorothy Law Nolte)女士談重要觀念
第1章 孩子的性格取決於父母的用語
經常誇獎孩子「你的頭腦真好」,能使孩子真的變得更聰明
經常給予孩子「你一定做得到」的正面暗示,就能帶給孩子自信心
與其責備孩子「光會運動不會讀書」,不如鼓勵孩子「會運動的孩子一定會讀書」
詢問孩子「想做什麼」,避免指示孩子「該做什麼」
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要這麼做」,應該詢問孩子「你覺得該怎麼做」來引導他思考
告訴孩子「我只說一次」,就能提升孩子的「集中力」
與其總是要孩子「快點去做」,不如訂出時間表來協助孩子完成該作的事
別問孩子「痛不痛?」,要提醒孩子「不會痛吧!」
詢問孩子哭泣的原因,才是止住孩子眼淚最快的捷徑
對於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要教導他學會從別人的立場來思考
教育孩子判斷事物本身的善惡,而非依據他人的眼光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跌倒了再站起來」的偉人故事,能夠讓孩子振作起來
告訴膽怯內向的孩子:「即使失敗也沒關係」
「要像個男生」、「要像個女孩子」這樣的說法,會使孩子無法擁有正確的判斷力
第2章 父母的管教方式決定孩子的個性
輕易地更改與孩子間的約定,將難以導正孩子容易半途而廢的個性
讓孩子學習遵守與朋友之間的約定,能夠使孩子的「自立心」獲得成長
將零用錢的使用權交給孩子,將能夠提升孩子的「欲望克制力」
要求孩子幫忙做家事,可有效培育孩子的「自主性」及「責任感」
孩子間的爭執是使孩子學習「社會性」、「協調性」的重要途徑
讓孩子自由發表意見,能夠提升孩子的「表現能力」
讓孩子體會達成目標的喜悅,並試著防止「挫折」發生
與其強迫孩子改正缺點,不如善加利用孩子的缺點
在可允許的範圍內,盡早讓孩子體驗危險的事物,可使孩子的「感覺」得到鍛鍊
仔細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就能夠延展孩子的「求知欲」
第3章 掌握適當的誇獎與責罵時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不論鼓勵或是誇獎孩子,持之以恆才能發揮效果
誇獎孩子時可與過去加以比較,責罵孩子時則需避免提及過去
不論是誇獎還是責罵孩子,都要具體地說明原因
責罵孩子時,使用「我」作為主詞,孩子將更能夠接受
「大聲」斥責孩子,不如「輕聲細語」來的有效
責罵後的關心與輔導,將決定孩子的成長與否
當孩子遭遇失敗時,先鼓勵後再指出錯誤,就能避免孩子重蹈覆轍
孩子犯下小錯時可以直接糾正,但當孩子犯下大錯時要避免過度責罵
有時應信任孩子的自主判斷,避免一味地禁止
「體罰」是最糟糕的處罰方式 第4章 容易打擊孩子信心的錯誤用語
「反正」、「果然」等用語,會奪走孩子的自信
「簡直像一年級的小學生」、「真是長不大」等用語,會使孩子更顯得幼稚
「笨蛋」、「不行」等帶有自己情緒的責罵方式容易造成反效果
「天要下紅雨了!」、「今天吹的是什麼風啊!」這樣的用語會使孩子感到洩氣
「為什麼就是不聽話呢?」這樣的責罵方法,會使孩子停止思考
「拜託你」這樣的用語,只會讓孩子的任性變本加厲
「你很乖,所以希望你……」的說法,只能暫時讓孩子聽話
絕對不能對孩子使用的說法
過度批評孩子:「頭腦怎麼這麼差呢?」,孩子的腦筋會真的變差
「成績進步的話,就買OO給你」這樣的方式其實存在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