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2024年眾多不確定因素消除了一項。縱使美國白宮新主人的國際政經方向上之不可預測性,但美國利益優先的大方向是底定的。回顧2024年上半年,全球區域衝突仍未見歇,但美國經濟的韌性、頑強通膨壓力逐步緩減,部分歐洲和新興市場央行已提早降息,美國聯準會直至2024年9月宣布降息,開啟降息循環,支持家計單位並穩定就業市場。然而這些看似正向發展的訊號,因地緣政治衝突再陷僵局,戰線時間拉長與零星擴大,大宗商品價格和供應鏈穩定仍有擾亂風險,各國央行轉向寬鬆貨幣政策的態度戰戰兢兢。中國經濟仍處低迷,支撐中國經濟的房地產業緊縮幅度恐比預期更深更長,各界對於中國政府祭出的振興措施多持保留看法。總總因素再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升溫,2024年全球經濟表現穩健,但成長幅度顯得乏力。
縱使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走勢,部分產業仍迎來利多。生成式AI技術持續突破,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強勁,帶動AI供應鏈成長,反映在我國人工智慧商機相關的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續成長,增強國內半導體廠商的擴廠與投資意願。然而不同產業的成長步調與力道呈現分歧,我國傳統產業受到中國經濟不振、地緣政治不穩及利率等因素,出口和生產表現未及於前者。在一消一漲下,2024年1~9月出口累計成長10.15%,1~9月工業生產成長10.91%。整體而言,台灣經濟整體情勢呈現內外皆溫。
AI投資持續增長,但資料中心擴建所需的能源消耗加重科技業的生產壓力,AI供應鏈生產的缺電隱憂問題浮現。雖AI被稱為吃電怪獸,卻同時被期待用於提升能源效率,在「耗電」和「節能」的一來一往下,AI電力議題將持續受到關注。除了數位新興科技外,「淨零碳排」帶動氫能發展,其在減碳、能源轉型的重要性被列入新興能源板塊,歐盟、日本等國皆積極推動低碳氫氨政策;極端氣候和資源短缺下,糧食安全更顯重要,永續農業發展也成為各國政策焦點。
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趨勢,不同產業表現各有差異,多數市場經濟成長放緩,僅印度、拉丁美洲和非洲等較小的發展中市場有望顯著成長。原先期待COVID-19大流行後全球回歸正常的希望不斷被滅減,下行風險仍在,包含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的實體風險居高不下、通貨膨脹與金融不穩定風險,如服務業通膨仍高,以及中國「各種製造業不能丟」和長期不公平的製造業補貼政策,中國部分產品低價傾銷全球,加劇與西方和新興市場的貿易關係緊張。第二次美中貿易戰鐘聲已被敲響,歐盟和加拿大對中國也升起關稅旗幟,尤其回歸白宮後的川普2.0,對外關稅升級到什麼樣的幅度有待持續關注。IMF示警,貿易保護主義恐使全球經濟朝不樂見的方向邁進,通膨危機可能再現,2024年10月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至3.2%。
台灣經濟以出口貿易導向,在國際貿易戰、美國新政府經濟政策走向的不確定下,台灣廠商更顯謹慎布局、加速產能分散,轉往東協、印度等地生產。COVID-19期間對於供應鏈的衝擊影響,在疫後可見全球供應鏈皆加快調整速度。為因應可能的區域衝突和貿易緊張,全球供應鏈包括台廠均進行靈活性布局,以確保供應鏈的韌性。
預期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仍以內需支撐,淨外需的貢獻則有望回升,整體表現內穩外溫,但受基期較高影響,2025全年經濟成長幅度較2024年為低。根據台經院於2024年11月公布之預測,2025年GDP成長率為3.15%,較2024年更新後4.03%減少0.88個百分點。
本次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總體篇」,主要針對國際經濟情勢、國內經濟情勢,以及整體產業發展進行完整回顧與展望,並提出未來之可能發展情勢;第二部分的「產業篇」,則是回顧個別主要的產業,進而對未來一年進行展望分析;第三部分為「產業轉型與發展篇」,就低碳氫氨、永續農業、供應鏈金融和紡織業的數位轉型提供現況、趨勢與深入分析。
本報告的順利完成,有賴本院全體同仁辛勞付出,更感謝接受本院調查的企業先進們,不吝提供寶貴意見及實用資訊。在此致上最誠摯的謝意,期許《2025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能持續提供國內各領域專家學者及民眾實質的參考和運用。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張建一 謹識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