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政治家,我是如此看待的──那就是:戰鬥(有所為)的政治家,與不鬥(無所為)的政治家。所謂「戰鬥(有所為)的政治家」是:只要是為國家、為人民的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不怕批判的行動派。「不鬥(無所為)的政治家」則是:「您說的對!」一味迎合對方,決不站在箭靶位置的政治角色。(中略)我經常希望自己是一個永遠的「戰鬥(有所為)的政治家」!
──安倍晉三
「日本」這國家的姿容變了吧?從保守之姿、對美外交、與亞洲諸國的關係、社會保險的將來、教育的再生、真正的國際主義的理想狀況……本書乃是明確指出這一方針的必讀之書!
作者簡介:
安倍晉三(Abe, Sinzo)
日本第九十代內閣總理大臣。1954年,東京出生。成蹊大學法學部畢業。曾任職神戶製鋼所、82年父親安倍晉太郎外務大臣秘書官。93年第一次當選眾議院議員,之後連五任。歷任內閣官房長官、內閣官房副長官、自由民主黨幹事長。共著有『安倍晉三對論集』、『決心保衛這個國家』等。本書為其第一本正式的個人單著。
譯者簡介:
〔譯者〕陳悅文一九七三年生,台灣台北人。另譯有『台灣近未來』(黃文雄著/前衛)。
章節試閱
我的原點我出生在政治世家,卻沒有認真研究過政治的我在剛進高中時,聽到英國有名為「保守黨」的政黨時嚇了一跳。因為,當時是四處吶喊「打倒日帝(日本帝國主義)•美帝(美國帝國主義)」的時代。
如果有人說:「你這個保守派。」意思就是守舊派,和「沒救了」、「真單純」幾乎同義。
「保守」幾乎是「惡」的代名詞,在議會政治起源地的英國竟然有自稱「保守」的政黨,想必是擁有三百年歷史的一大勢力。我從小就知道,祖父被人稱為「保守反動的化身」、或者「政界的藏鏡人」,我也曾被說過:「你祖父是A級戰犯的嫌犯。」也許是基於反彈,我反而對「保守」兩字感到親切。我出生於一九五四(昭和二十九)年。介於「團塊」(譯注: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四七年~四九年出生的世代)與「新人類」(譯注:指在六○~六五年出生的世代)之間,是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世代,之後也有人稱為「白色世代」(譯注:意為沒有彩色,對世事冷淡的世代)。
但是由於父親及祖父都是政治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較同世代的人開始意識到了「國」與「國家」。
雖千萬人吾往矣我繼承父親•晉太郎成為議員,是在一九九三年,三十八歲之時。遺憾的是,這時的自民黨正就政治改革而在鬧分裂。在眾議院的選舉中,自民黨未能過半數,輸給以「非自民」為號召、「七黨一會派」(譯注:日本新黨、新生黨、新黨先驅、社會黨、公明黨、民社黨、社民連、民改連)的細川護熙。自一九五五年兩個保守政黨合併以來,肩負政權三十八年的自民黨終於要下台一鞠躬了。但是,這個結合了不同歷史、也沒有具體政策的聯合內閣並未能持久。聯合內閣內部就國民福祉稅的構想嚴重對立,細川首相辭職,接著羽田(譯注:羽田孜)內閣成立。聯合執政黨和社會黨的政權協議破裂,最後導致內閣總辭。非自民黨政權只有十個月的壽命。自民黨的恢復政權出乎意料地快。奪回政權所採取的非常手段,是和安全保障政策完全相左的社會黨聯手。其實說起來,首相提名時,我也是投了社會黨村山富市一票的其中一人。對於在野的自民黨來說,這是早期恢復政權的唯一方法。擁立只有五%支持率的社民黨黨主席當總理大臣,使得自民黨內不滿的聲浪高漲。特別是認同自民黨思想的保守主流派議員的反彈更是強烈。自民黨內在恢復政權的幾個月後,面臨了新的分水嶺。為了重新評估認識自民黨的理念及綱領,自民黨召開了自合併結黨以來首次的「黨基本問題調查會」。
議論中最大的焦點是有關黨基本方針的「制定自主憲法」:憲法是該維持現狀、或是朝改正方向進行?但是經過兩個月的議論而歸納出來的「自由民主黨新宣言」中,卻沒有制定自主憲法的字眼。改憲的色彩被壓到最低。我到底無法茍同。因為制定自己的憲法可以說是自民黨存在的意義之一。雖然我還是新人議員,便與中川昭一議員等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反對。於是議論再起,並且作了修正,才勉強反應了我們的意見。於是在新宣言中添增了「有關迎接新時代的理想憲法,將與國民共同討論。」的一段日子。成為在野黨的一年之間,自民黨學到很多事情。新生自民黨的起跑,對我來說也意味著精神的重整。其一,我重新認識到,做為政黨,自民黨不可僅以維持政權為目的。我立志做政治家,不為別的,是為了要打造一個我所期盼的假如能這樣該有多好的國家。有夢想的政策及實行力是政治家的命。不只有信念,也得有被批評的覺悟。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我的故鄉長州(譯注:今山口縣)俊才吉田松陰(譯注:生於幕末時代,明治維新的精神導師,死時才二十九歲。)所喜愛的孟子的話。
意思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確信自己的信念沒有錯的話,就要勇往直前。其二,回到了原點,也讓我再度確認了自己的目的。不畏縮、不怕批評我認為古今東西的政治家中,最富有決斷力的是英國首相邱吉爾。隨軍記者的邱吉爾在波爾戰爭中採訪時被俘虜,由於成功脫逃而聲名大噪。之後以其名氣當選了下院議員。但是其政治人生絕非一帆風順。由於政策的對立,他來去於保守黨與自由黨之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擔任海軍大臣,因為作戰失敗而遭到罷免。然而,他卻是一位有先見之明的人。邱吉爾認為強化軍備才能迅速圍堵希特勒。剛開始時沒人在意他的主張,直到張伯倫內閣的綏靖政策最後竟招來了納粹德國的侵略時,國民才恍然大悟。邱吉爾於是被選為首相。
之後他說:「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人的精神力可以和世界史如此一致。」說明了邱吉爾十分確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宣稱要「不惜代價贏得勝利」,並率領聯合國獲得勝利。
邱吉爾認為:有安定的國民生活才能維持大英帝國優秀的文化及傳統,並且從年輕的時候便倡導要充實社會保險。安全保障及社會保險其實是我身為政治家的命題。而以確實的信念,不畏縮、不怕被批評的覺悟來面對,則是我新的決心。
我的原點我出生在政治世家,卻沒有認真研究過政治的我在剛進高中時,聽到英國有名為「保守黨」的政黨時嚇了一跳。因為,當時是四處吶喊「打倒日帝(日本帝國主義)•美帝(美國帝國主義)」的時代。
如果有人說:「你這個保守派。」意思就是守舊派,和「沒救了」、「真單純」幾乎同義。
「保守」幾乎是「惡」的代名詞,在議會政治起源地的英國竟然有自稱「保守」的政黨,想必是擁有三百年歷史的一大勢力。我從小就知道,祖父被人稱為「保守反動的化身」、或者「政界的藏鏡人」,我也曾被說過:「你祖父是A級戰犯的嫌犯。」也許是基於反彈...
目錄
目次前言
第一章 我的原點「自由主義」的意義為何?「保守主義」的語感令人存疑的「反對安保」遊行隊伍包圍了祖父家從附庸到對等以活在當時的眼光來重視歷史自民黨為何而成立制定新憲恢復獨立 Japanas No.1從上班族到大臣秘書*建立與政治家的志同道合,獲得了同盟國的信賴隨行參與戈巴契夫會談拚老命從事最後的外交自民黨下野、再度獲得政權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畏縮、不怕批評
第二章 自立的國家北韓綁架日本人事件不在別人的舞台唱戲八位被害人仍然活著媒體以「理智與感情」攻擊政府經濟制裁結束了種族隔離政策「經濟制裁沒效」沒有根據和「國家」相遇擔保國民自由的是國家國家為我們做什麼?國家是壓迫人民的機構嗎?「靖國」從什麼時候起成為眾矢之的?對「A級戰犯」的誤解一位神父的卓見
第三章 什麼是國家主義閃亮的日子-東京奧林匹克法國以移民球隊在世界盃稱王「君之代」是世界罕見的非戰鬪國歌義裔美國人的母國愛美國大使館的人質事件「登峰造擊」的歸屬意義「地球市民」能信用嗎?什麼是鄉土愛曾我瞳的詩什麼是「偏狹的民族主義」進步主義者的雙重標準有史以來天皇一直都是象徵天皇的工作─為人民祈禱「公」的語言與「私」的感情
第四章 日美同盟的構圖九一一改變了美國嗎?美國價值他們早已放棄了孤立主義美國保守的自信從何而來並不是說自由主義者就穩健美國民主主義的理論憲法前文的美國意志無戰力軍隊的矛盾日本與德國的不同日美同盟的必要性集體自衛權─「無法行使的權力」何謂沒有「交戰權」「大義」與「國益」只有金援,無法贏得世界的尊重自衛隊自己擴大戰線?在重重限制下前往海外沒有辨法保衛日本的自衛隊自衛隊的行動基準充滿限制有關自衛隊議論的改變
第五章 日本、亞洲及中國中國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理想及現實自由與民主主義的六十年日中關係應以政經分離為原則「研究中國的人都會愛上中國」展望日中關係的未來兩國都應自制邁向亞洲新外交日、印、豪、以及與美的合作
第六章 少子國家的未來國家責任的界限邱吉爾的福祉政策論史上最低的出生率育兒的價值超過利害得失提高生產效率,因應人口減少團塊世代離職後活越久賺越多的年金制度可領回兩倍的厚生年金年金不會破產投資赤字不必哇哇大叫在戰後一無所有的國民稅金受財政狀況所左右消除官民差距的年金一元化社會保障是人生的安全防護網健康壽命與平均壽命的不同
第七章 教育的再生鐵娘子的教育改革勞動黨也繼續了教育改革你以自己的國家為榮嗎?為了教育改革的戰略誤人子弟的老師應該離職倫理道德的恢復「大草原上的小木屋」未提示家庭典範的日本教育「有家人真好」電影「 A L W A Y S幸福三丁目」不是為錢而奮鬥日本是貧富差距的社會嗎?要提防貧富差距的再產生可以再挑戰的社會結語
目次前言
第一章 我的原點「自由主義」的意義為何?「保守主義」的語感令人存疑的「反對安保」遊行隊伍包圍了祖父家從附庸到對等以活在當時的眼光來重視歷史自民黨為何而成立制定新憲恢復獨立 Japanas No.1從上班族到大臣秘書*建立與政治家的志同道合,獲得了同盟國的信賴隨行參與戈巴契夫會談拚老命從事最後的外交自民黨下野、再度獲得政權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畏縮、不怕批評
第二章 自立的國家北韓綁架日本人事件不在別人的舞台唱戲八位被害人仍然活著媒體以「理智與感情」攻擊政府經濟制裁結束了種族隔離政策「經濟制裁沒效」沒有根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