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台灣人,當知台灣事。
在歷代官編或民間史家所編台灣史籍上,都說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意指台灣人天生反骨,反亂事件層出不窮,殊不知那是突顯統治者官方正當性的偏見的歷史,以及半御用文人筆下的順民的歷史。可惜大部分台灣人也都不明究裡,世代附庸傳誦著被洗腦、被捏造的歷史。
台灣血淚斑斑的反抗革命中,規模最大的,荷蘭時代有1652年郭懷一所領導的革命;清領時代有1721年朱一貴所領導的革命,1786年林爽文所領導的革命,1862年戴潮春所領導的革命。這三次革命或攻克全台,或持續三年,戰況至為劇烈,可嘆最後都功敗垂成,失敗原因,除了本身條件不足,「烏合之眾」難於統合,最主要者當是漢奸、台奸的密告和出賣,及義首、勇首、買辦讀書人階級、地方頭人、漢儒、漢豬「弔民伐罪、替天行道」的憑官勢助剿,台灣人打台灣人,可悲可憤。
然而,先烈們慷慨激越,義薄雲天的起義革命精神,將永遠照耀骨氣內斂的台灣史,尤其戴潮春革命中女英豪們的貞烈精神,將永遠照耀具生命價值的全人類史。
作者簡介
陳冠學
1934年生,屏東縣新埤鄉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輾轉任教南台各地初、高中(曾以立志的淬鍊教出一班屏東縣立東港高中學生後來出了6個外國名校博士)。他於任教課餘之時,又伏案苦讀,鑽研中國古代思想,著有《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論語新注》《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等書,成就頗可觀。
1980年代初,他毅然辭去教職,重歸故鄉田園,耕讀寫作不輟。著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訪草》《藍色的斷想》《第三者》《覺醒:字翁婆心集》《陳冠學隨筆:夢與現實》《陳冠學隨筆:現實與夢》等,其中《田園之秋》成為不朽的台灣散文經典作,曾榮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1983)、吳三連文藝獎散文獎(1986)、中文版《讀者文摘》特別書摘(1986)、文建會「台灣文學經典名著30」入選(1999)、鹽分地帶台灣新文學貢獻獎(2003)、各級學校國文教本選錄,中國也出有簡體字版。
文學創作之外,陳冠學更專注功力於台灣地理變遷、移民拓荒歷史、臺語正字聲韻研究,著有《老臺灣》《臺語之古老與古典》《高階標準臺語字典》《臺灣四大革命》,是點醒臺灣人腦袋、滌濾臺灣人心靈的紮實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