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某人油麻菜籽命、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三八假賢慧、女命無真、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可以聽聞的俗語,反映著與性別攸關的種種普遍現象,是不是伴隨著口語傳播滲入了「妳」的成長過程?
在兩性地位愈趨平等的今日,對照老一輩傳統女性的生命歷程,你是否曾經產生為什麼的困惑?驚訝著「她們」所展現的女性形象與俗語所傳播的性別知識不謀而合?甚至可以說是經驗的傳承與複製,原因何在?
俗語,不只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尤其是具有性別意識的俗語,每每左右著傳統女性的發展。這本書,揭露了各種不同身分的閩南女性成長歷程,包含:大家閨秀、童養媳、查某女間、娼妓、寡婦、再婚、細姨等……,「她們」生命歷程的開展,多在俗語的驅使與制約之下,朝向符合社會期待的典型女性──一種最為人熟知的賢妻良母形象發展。俗語的重要性也透過「她們」的成長得到具體的呈現。
作者簡介:
游淑珺,1971年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研究範疇以台灣俗語所呈現的人文變化及性別差異現象為主軸,目前關注的重心則擴展到民俗宗教範疇內的性別現象。
面對俗語中的性別問題,每每湧現著些許「困惑」,於是,試圖在嚴肅的學術殿堂之內尋找「答案」,便化成莫名的使命感,支撐我這一路冗長與辛苦的探索歷程。希望這本書,能為同樣的困惑者提供一些具有說服力的解答。
推薦序
台灣俗語中的查某人
俗語是族群通俗的習慣用語,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俗語代表百姓共同的價值觀,反映常民的道德觀、美學觀和人生哲學。例如:「人佇做,天佇看」是老天有眼、善惡有報的共同觀點;「一枝草,一點露」是反映「天無絕人之路」的價值觀;「未吃五日節粽,破裘不敢放」則是傳承生活累積的經驗。俗語也具有勸世教化的社會功能,例如:「寵豬夯灶,寵子不孝」、「人沒照天理,天就沒照甲子」、「少年勿會曉想,吃老不成樣」…等,都屬於勸世教化的俗語,反映著先民的人生哲學與生活智慧,經由口傳方式傳承至今,也成為後代子孫遵循不悖的哲理。
淑珺是我第一個指導的研究生,淑珺的碩士論文研究基隆俗語,博士論文則以女性俗語為主題,身為台灣的查某囝仔,從大學、碩士班到博士班,她一直觀照台灣文化、台灣俗語和女性議題。《女界門風─台灣俗語中的女性》就是淑珺多年來投注台灣俗語與女性議題的研究成果。
傳統社會在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下,女性向來受到壓抑、歧視,例如:女性被要求遵守三從四德,在父系社會中女兒視為賠錢貨,兒子才能繼承家產,這種重男輕女的現象,也反映在台灣俗語之中。例如在台灣婚俗中,生男兒傳宗接代被視為首要任務,因此飲新娘茶總是說:「甜茶飲焦焦,才會生卵脬」;生育禮俗中,「收涎收離離,下胎招小弟」;在喪葬禮俗中,落葬後道士分發鐵釘象徵「出丁」;歲時節日中的元宵節,婦女要「倰燈腳才會生卵脬」,清明節則要「踏草青,生後生」;就連傳統建築也要以彩繪或雕刻石榴、南瓜形像以象徵多子的吉兆,屋簷下則會刻意將鐵釘釘出頭才會「出丁」,可見民眾對於生男兒的殷切期盼。
此外,在民俗中有許多禁止女性參與的事項,如搶孤、作醮、過火、新船下水…等儀式,都嚴禁女性靠近;女性也不能擔任家將、官將首的成員,更不可坐戲箱、跨越法器。此外,未婚女性死後也不得上祖先牌位,因此有「公媽桌頂沒奉祀老姑婆」的習俗,這些民俗都反映了傳統社會中對女性的歧視。
這種歧視女性的社會背景,其實反映了農業社會的勞力需求。農事需要體力,無論種植、收成、勞動都需要大量的體力支出,但在先天上,女性體能不如男性,因此才會有「荏荏查甫恰贏查某」的俗語出現。此外,女性在陰陽觀念中是屬「陰」性,因此在祭典科儀中總是被隔離。再則女性的經血向來被視為「污穢」的代表,月經期間甚至不得參與任何宗教活動。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顯然並未因時代的進步而改變,質言之,即使是在現代社會,女性仍然處於劣勢,無論在民俗活動、就業職場、日常生活之中,女性依舊受到歧視。
《女界門風─台灣俗語中的女性》是就台灣俗語中有關女性的俗語,探討台灣女性在傳統社會中的定位,內容涵蓋台灣歷史、禮教、民俗、宗教、政治等各個層面中的女性地位。直接從台灣俗語中的女性來詮釋台灣女性的地位,是最能反映普羅大眾對女性觀點的方式,因為俗語來自於族群日常生活,傳承的是族群共同的經驗與智慧,而《女界門風》從台灣俗語探討台灣女性,正能如實反映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處境。我肯定淑珺多年來對台灣俗語、台灣女性的研究成果,也樂於向讀者推薦此書。
林 茂 賢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
台灣俗語中的查某人
俗語是族群通俗的習慣用語,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俗語代表百姓共同的價值觀,反映常民的道德觀、美學觀和人生哲學。例如:「人佇做,天佇看」是老天有眼、善惡有報的共同觀點;「一枝草,一點露」是反映「天無絕人之路」的價值觀;「未吃五日節粽,破裘不敢放」則是傳承生活累積的經驗。俗語也具有勸世教化的社會功能,例如:「寵豬夯灶,寵子不孝」、「人沒照天理,天就沒照甲子」、「少年勿會曉想,吃老不成樣」…等,都屬於勸世教化的俗語,反映著先民的人生哲學與生活智慧,經由口傳方式傳承至今,也成為後代子孫遵...
目錄
目 次
序 言
第一章 台灣俗語與女性的研究情形
第一節 文化˙語言˙性別概說
第二節 俗語
一、界義與範疇
二、特色與分類
第三節 俗語、話語(discourse)與性別的關連
一、話語的功能
二、話語與女性的構成發展
三、俗語與女性研究的問題
第四節 台灣歷史發展中的女性與社會地位
結 語
第二章 文化與民俗下的女性—傳統「女有歸」下的女性養成模式與發展
第一節 「女有歸」的傳統性別觀
第二節 「女有歸」的養成模式與理想典型的塑造
一、出生—「查某囝仔人,捻頭飼也會活」的父母心
二、養成—「查某囝仔,無才便是德」的女教內容
三、歸嫁—「嫁出去查某子,像潑出去的水」出走與歸返的宿命
四、成婦—「新婦」的多重身分與階級地位
五、生育—「出丁」的宗族期待與實現
六、歸宿—「公媽神主牌」上的書寫符號
第三節 「非」理想女性解除「歸」焦慮的方式
一、「男命無假,女命無真」下的改命與造命
二、「偷挽蔥,嫁好尪」的民俗擇婿儀式
三、「好歹粿著會甜,好歹查某著會生」下的生子習俗與信仰
第四節 「歸」結構下傳統性別的階級差異現象
一、新婦仔─童養媳
二、細姨─妾室
三、其他已「歸」之女的變化
結 語
第三章 民間信仰中「越」界的女性關懷―冥界無「歸」之女的發展
第一節 「人死為鬼」─傳統靈魂信仰與鬼神崇拜現象
第二節 「厝內無祀姑婆」─孤娘仔禁忌與安頓情形
第三節 「娶神主牌仔」一導之於「歸」的冥婚習俗
第四節 「討要做神」一「歸」之外的孤娘信仰發展
結 語
第四章 民俗與宗教觀點下的女性與禁忌詮釋
第一節 「雞母啼,是禍,不是福」的女性禁忌
第二節 「日日食肉也會勿 肥,月月流血也會勿 死」的經血現象
一、「無清氣」的經期禁忌
二、「知人月內才要塞板門」的「作月內」禁忌
第三節 神聖信仰內的女性禁忌與詮釋變化
一、「牛寮腳請媽祖,無查埔用查某」─女神信仰與性別詮釋
二、「北港媽祖香爐─眾人插」─神聖操守與女性
結 語
第五章 族群、宗教與政治多元化影響下的性別意涵
第一節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平埔族母系社會的消解
一、「牽手」與「放手」的婚姻制度
二、通婚與漢化的改變
第二節 「呷教,死無人哭」─傳教士、尪姨、纏足與女教
一、神聖「尪姨」與邪惡「女巫」─傳教士的宗教改革
二、「細腳一雙,目屎一甕」─纏足習俗與女子教育
第三節 新婦仔、查某女間 與娼妓─蓄婢與養女習俗的禁止
第四節 「元宵暝,查某暝」─母系文化的消失與融合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
一、傳統的繼承
二、多元的變化
引用文獻
目 次
序 言
第一章 台灣俗語與女性的研究情形
第一節 文化˙語言˙性別概說
第二節 俗語
一、界義與範疇
二、特色與分類
第三節 俗語、話語(discourse)與性別的關連
一、話語的功能
二、話語與女性的構成發展
三、俗語與女性研究的問題
第四節 台灣歷史發展中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