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用天支紀年就是「丁亥年癸卯月戊寅日」
在到五月的鎮壓結束後,情治機關依然將事件中的關聯者列入黑名單,並對其及其親友長期保持嚴密監控,在特務的報告中,就以「戊寅份子」稱呼這些監控的對象。
時隔七十四年,民主轉型後、尚在追求真相與平反的此刻,我們挪用此一稱呼,重新注視這些黑名單上的名字底下,直面國家暴力的行動者,試圖還原他們的生命史與血肉,藉此顛覆國家所加諸的污名──這是他們的在場證明。
作者簡介:
共生音樂節論述組
邱映寰、歐孟哲、孟嘉美、鐘晨屹、劉芳妤、王文妘、丁瑄、唐于文、許國玢
共生音樂節
共生音樂節是有感於臺灣社會對於二二八事件的遺忘、政府對於歷史教育的忽視,以及臺灣人對自身歷史的漠視而開始。
從2013年起,由一群關心臺灣歷史的年輕人發起,於每年的2/28在凱道結合音樂節的形式,舉辦全臺灣規模最大的二二八紀念活動,另外也藉由短講、地景導覽、展覽、真人圖書館等活動形式,希望吸引青年重新關懷二二八事件,並推廣轉型正義的概念。
章節試閱
獻給敬啟者/孟嘉美
敬啟者
當你讀到這封信,代表我已經離開了這痛苦的世界。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我的人生,從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起,就不再只是我的人生。我見證了殺戮,它使我的嗅覺在餘生,只剩下槍枝上膛的血腥味;它使我的夢境,此生只剩下黑暗無聲的夢魘。
我記得那些面孔,我只能記得那些面孔。當年老、當記憶衰退,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抵抗遺忘,但在生命有限的尺度內,我該怎麼讓這些人繼續被記住?如此懦弱的我、苟活至今的我,又有什麼能力?我始終無法忘記,每一張年輕的臉孔。我的臉上如今充滿皺紋、身上衣服早有了破洞,但我怎樣都不想買新衣,倒也不是我念舊,只是我怎麼能自己享受這個民主時代,我怕安逸會讓我忘記你們。
打開收音機,一首D a n n y B o y ,將我拉回那個我最想忘記、也最不能忘記的三月天。
長夏將逝、花朵凋零,我們不能留住它;就像你必須遠行,我也無法挽回。
有一天當你回來,請到墳前看我。
於是我提筆寫下這封信,算是我的遺書吧。在我視線不清前、在我腦袋混沌前,模糊也沒關係,在歷史的洪流中,這些人的臉龐,就算只有輪廓留下,也沒關係。
我曾相信在日本人離開後,國民政府可以把臺灣人視為自己人,那些臺灣人盼望五十年、最小的心願,不過是自治與公民權利的願望可以實現。但沒想到狗離開了,換來的,是一隻豬來。臺籍人士在職場上不得志,就連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有困難。專賣制度與民爭利,就連日常必須的米糖油鹽,也都得供應到我根本沒去過的「祖國」,物價飛漲、民眾怨聲載道。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們也不曾想過要去投靠共產黨,原因很簡單,我們是臺灣人,我想要的,只有在這塊土地自由的生活。我沒想到政治會找上我,也沒想過,臺灣人會被迫捲入國共之爭,但其實,這都是獨裁統治下,醜陋的宿命,只是我們當時沒看清。
戰後,延平北路一帶因為沒有被美軍空襲,是臺北街頭最熱鬧的地方。每到晚上,就像夜市一樣燈火通明,總是擠滿人潮,攤販也很多,賣了各式各樣的東西,洋菸、鬆緊帶、手帕、面霜。我們家就在那裡。開了間小小的鈕扣店,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算個有產階級。很難想像吧,小小一顆鈕扣,竟然可以拉拔我長大、可以供應我成為一名記者。然而也是因為這個職業,才讓我也被捲入了這個時代洪流的悲劇吧。聽起來很悲傷嗎,不,千萬別誤會,那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無法存活的時代,而我不曾後悔我始終保持的善良,即便這樣的堅持使我傷痕累累。
當時的專賣菸,品質很差。有錢人都喜歡抽洋菸,所以熱鬧的延平北路一帶變成了私菸集散地。印象中,人聲鼎沸的街頭,充滿著歡笑聲、叫賣聲,但總會有宏亮的聲音,劃破一切美好。
「警察來抓人了!」
「緝菸員來了!」
攤販們倉皇奔走,畫面很滑稽,就像運動會。只是跑贏了沒有任何獎賞,跑輸的代價,卻是一整天的收入歸零。
那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黃昏。
專賣局臺北分局接獲密報,淡水港有人走私,運入了火柴、捲菸五十餘箱,但查緝員們前往淡水港,卻查無所獲,他們便轉往永樂市場,想找出貨物流向。於是「運動會」又再次展開了。結果毫不意外地,又是她,一個中年婦人,她總是被抓,不只因為她總是跑不贏、更因為她沒有錢賄賂查緝員。
我從事後的調查研究報告中知道,她叫林江邁。
當時才國中的我,在家裡幫忙做生意,查緝員將林江邁忙了一整天的收入,以及她所有的專賣菸、私菸都沒收時,我就在不過幾公尺遠的地方。我親耳聽到她說「我先生去南洋當兵還沒回來」,林江邁不斷向這些大人們求情,但穿著中山裝、操著福建泉州口音的查緝員,仍是無情的搜括。像地獄使者似的,怎麼能夠如此狠心面對滿臉淚痕的人?旁邊的民眾為之動容,紛紛幫林江邁求情,「放了她」的聲音此起彼落。在眾人拉扯間,查緝員舉起槍托砸向林江邁的額頭。
獻給敬啟者/孟嘉美
敬啟者
當你讀到這封信,代表我已經離開了這痛苦的世界。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我的人生,從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起,就不再只是我的人生。我見證了殺戮,它使我的嗅覺在餘生,只剩下槍枝上膛的血腥味;它使我的夢境,此生只剩下黑暗無聲的夢魘。
我記得那些面孔,我只能記得那些面孔。當年老、當記憶衰退,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抵抗遺忘,但在生命有限的尺度內,我該怎麼讓這些人繼續被記住?如此懦弱的我、苟活至今的我,又有什麼能力?我始終無法忘記,每一張年輕的臉孔。我的臉上如今充滿皺紋、身上...
作者序
七十四年後,我們的二二八「在場證明」
邱映寰 歐孟哲
二二八事件七十四週年,也是共生音樂節走向第九年,我們的主標語是「在場證明」,要重新提出「二二八」對這個世代青年的意義:不曾參與在事件中、已經是事件後的第三甚至第四代的我們,為何要記憶二二八?
本次寫作的作者群,甚至皆是來自解嚴後的世代——我們不只不曾經歷二二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裡,「二二八」的意義甚至也已經截然不同於威權統治時期——我們從小經歷的二二八,不是政治禁忌,而是政治熱點,是各說各話的「真相不明」而非「真相未明」,是大人口中的「毋通插政治」(m-thang ts hap ts ìng-tī)。
「二二八」三個字彷彿隨著年復一年的國定假日,漸漸成為一個我們從此疏離的符號,從課本中我們知道它是場悲劇,卻可能不曾感受到自己應該為此悲傷。
但這絕非表示,二二八與當代已經不曾存在連結。以最個人的層次來說,這個世代的青年裡,依然有人是受害者的後代,他可能曾經感受到家族中的長輩對於政治或是夜裡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抱持莫名的緊張卻不知由來;或者,當我們回想起自己曾受過的文學教育,而發現(篇幅已經少得可憐的)臺灣文學史在日治之後,彷彿經歷了大換血一樣,不再有任何一個先前聽過的名字。在這些時刻裡,「二二八」就成為許多謎題的解答:我們的社會,依然處在它的影響之中。
記憶歷史一直是我們致力的事之一。但歷史該如何記憶?記憶之前,須先看見;看見之後,須更深入了解歷史被掩蓋的真相,以及它之於現代的我們的意義。紀錄片有所謂的「電影眼」(Kino-eye)理論:用攝影機捕捉易被人眼忽略的社會現實之細節、以全新的觀點來觀看世界,並帶著自我反思進行影片剪輯;而「非虛構書寫」,即是此本刊物期望讓讀者但凡邂逅不同性別、職業身份、地區,就能在日常擁有「歷史之眼」所採用的寫作方式,並且透過以上各種角度,切取出各式稜面的歷史事實與反思。刊物中的非虛構故事皆為根基於史實轉化而成1,亦期待能補足學術研究有所限制而無法觸及、甚或忽略的層面,使過往威權時期的歷史,不再只是教科書上一頁帶過的字句,而是能在不同時代、不同處境的人們手中發出獨有的光芒,接著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展開實際行動—— 無論是療癒歷史留下的創傷、迎戰歷史遺留給現代的任務或難題,甚而推動轉型正義等。
本刊共收錄八篇文章,其中可按照主題分為三條軸線:地區、性別與職業社群,或說特定的社會階級。在「地區」的面向,過往述及二二八事件的進展細節時,多半以臺北或說北部作為中心,對其它地區僅以「經由廣播遍及全島」模糊概括,卻忽略二二八事件中各地不同路線的抵抗、地方菁英與政權的互動,以及不同的受害情形,都留下各自不同的結局與傷痕,本刊以臺中為著眼地區,描繪臺中二七部隊的武力抗爭,發出不同於處委會的不平之聲。
在「性別」的面向,則以不被記在主流敘事觀點中的女性經驗開展,記下二二八的傷痕如何轉換為家族與世代的瘡疤,讓屠殺觸及看似「不在場」者,同時也記錄發生在「其後」的抵抗,與武裝抗暴以外的另一種堅韌:在丈夫死後轉而投入文化工作與平反運動,或是為了父親的死亡證明奔走。
最後,在「職業社群」的面向,則著眼於司法、醫師、語言與文學,除了書寫個人生命史,勾勒戰後臺灣的知識與文化發展,以及二二八事件造成的斷裂;亦嘗試以物件作為三稜鏡,折射出同一時代、歷史事件中不同領域的人們,如何在看似有所相隔之下因事件迸發而相互連結成網絡,卻也在事件過後做出各異的抉擇。
從身份出發的書寫,除了呈現歷史的眾聲喧嘩,也是以多條路徑,分別回應「在場證明」提出的叩問,要讓「二二八」在當代的意義,不再只是歷史課本或政客口中那樣的單一和蒼白,從個人、家族、社會等不同層次,看見「二二八」如何不僅只是一個符號,如何有血肉且立體的,作為我們所在的「現在」的基礎——作為不曾經歷事件的世代、作為歷史的追求者而非見證者,這是我們提出的「在場證明」。
七十四年後,我們的二二八「在場證明」
邱映寰 歐孟哲
二二八事件七十四週年,也是共生音樂節走向第九年,我們的主標語是「在場證明」,要重新提出「二二八」對這個世代青年的意義:不曾參與在事件中、已經是事件後的第三甚至第四代的我們,為何要記憶二二八?
本次寫作的作者群,甚至皆是來自解嚴後的世代——我們不只不曾經歷二二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裡,「二二八」的意義甚至也已經截然不同於威權統治時期——我們從小經歷的二二八,不是政治禁忌,而是政治熱點,是各說各話的「真相不明」而非「真相未明」,是大人口中的「毋通...
目錄
前言
獻給敬啟者
頹傾的天平
受難事實陳述書
她的凝視
缺席的父親, 在場的母女
無聲的證人
木匾能看見多少事?
背面
引用/ 參考文獻整理
前言
獻給敬啟者
頹傾的天平
受難事實陳述書
她的凝視
缺席的父親, 在場的母女
無聲的證人
木匾能看見多少事?
背面
引用/ 參考文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