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法國媽媽重新認識妳的孩子,和妳自己!
連虎媽蔡美兒都佩服:真正令人大開眼界!
榮登亞馬遜書店、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雙料暢銷冠軍!
在巴黎生了女兒後,美國媽媽潘蜜拉原本認命地以為從此大概就會忙得沒有自己的時間,為了孩子的需求和發展,媽媽的責任最重大,一刻都不能疏忽!
可是,當她累得想大叫救命時,卻發現法國媽媽們個個光鮮亮麗、悠然自得。她們在身為母親的同時,顯然並沒有忘了自己也是一個女人,一方面照顧小孩,一方面也保有自我,享受自由。
難道法國小孩自己會長大?別懷疑,法國寶寶兩個月大就能一覺到天亮,因為媽媽聽見哭聲會「等一下」,不是等他哭到累,而是讓他學著半夜醒來了繼續睡(其實嬰兒天生就會,只是需要機會練習)。法國幼兒吃的第一口副食品不是沒味道的米糊,而是滋味豐富的新鮮蔬菜泥(別忽視小小美食家的潛力)。法國小孩四歲就獨自參加長達七天的夏令營,學習過自己的生活(請相信孩子不在爸媽身邊時,長大得特別快)。最重要的是法國媽媽疼孩子卻不心軟,孩子儘管開心地玩,但最終仍得尊重「老大」(做決定的永遠是大人)。
看看周遭那些既活潑自信、又超有自制力的法國小孩,潘蜜拉不得不承認「法國式教養」還真是有一套,而唯有父母先感到輕鬆愜意,才能帶給孩子自在快樂!
作者簡介:
潘蜜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
就像所有女人一樣,潘蜜拉擁有讓她忙得團團轉,卻也甜蜜快樂的多重身分。
她是個好妻子,有一位深愛她的丈夫;是個好媽媽,有一個女兒和一對雙胞胎兒子;同時,她也是個不忘愛自己的好女人。
身為暢銷作家的她,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曾任《華爾街日報》外交線記者,替《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美麗佳人》雜誌撰稿,並曾應邀上全美知名的電視節目《今日秀》與廣播節目《晨間新聞》受訪。
從結婚到懷孕生子,潘蜜拉人生的重要歷程都在巴黎度過,而真正把她和法國文化緊緊連結在一起的,則是法國式教養的智慧。法國父母和小孩之間令人羨慕的親密關係讓她明白:只要願意調整對於親子關係的觀念及對孩子的期待,做父母會更輕鬆,孩子也會更快樂。
譯者簡介:
汪芃
台大外文系畢業,現就讀師大翻譯所,曾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優選,譯有《夢之湖》、《12.21》、《大亨小傳》等書。
謹將此書獻給所有用心教養子女的父母,包括我最親愛的爸媽。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親子作家】林書煒、【「一開始就不孤單」格主】洪淑青、【台法家庭的母親】徐玫怡、【親子作家】梁旅珠、【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陳淑芳讚嘆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媒體推薦:
國外書評盛讚!
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完這本書!風格聰明詼諧又迷人,洞察力十足,挑戰主流,真正令人大開眼界。我非常喜歡潘蜜拉坦然誠實、時而懊悔的幽默筆調,以及她論述的一大基調:我們應能從其他文化的父母身上汲取教養的智慧。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
本書內容彷彿說故事般引人入勝,美國作者潘蜜拉以妙筆呈現出「小朋友吃得好、睡得好,父母也輕鬆自在」的法國社會,她透過兩種文化的視角,觀察出法式教養與她的美式育兒方法之間的鮮明對比。
──【《法國女人不會胖》作者】蜜芮兒.朱里安諾
精采絕倫,扣人心弦,幽默至極……潘蜜拉的書挑戰目前主流的育兒之道,也改變已為人母的女人對於「自我」的概念,是一帖媽咪必備的教養良方。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讀完後真想搬到巴黎去!
──【《週日泰晤士報》專欄作家】印度武士
潘蜜拉說故事的功夫一流,妙筆生花,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她能說善道的本事。她的論點佐證充分,又提出許多歷史上的教養典範及比較範例,因此她這些懷疑論調的主張儘管質疑主流,卻極具說服力。
──【寇克斯評論】
扣人心弦,帶讀者認識一種更為平和理性、冷靜有智慧的育兒之道。
──【出版家週刊】
潘蜜拉看待法式教養的態度不卑不亢,她以高度熱情剖析這個主題,追尋法式育兒門道顯出她身為新聞工作者的好奇心,而以幽默口吻寫成本書則顯出她上乘的說故事功力。
──【明尼亞波里星壇報】
這部作者自稱為「研究型教養」的作品十分吸引人,就像一隻細高跟鞋,將中產階級肥軟晃動的教養焦慮一腳踩破……杜克曼女士這本書的觀點並不極端,愛子心切的父母無需以敵意看待,凡是理性的家長都應該把這本書看成一種解放的觀念:別為了兒女的福祉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因為父母不操控孩子的一舉一動時,孩子反而更快樂。
──【匹茲堡郵報】
這本書的筆觸自嘲、機智、知性……然而無論潘蜜拉如何推崇法國父母那「輕鬆自在的威嚴感」,她自己究竟能不能依樣畫葫蘆?她所描述的親身經驗使這本迷人的法國式教養攻略更添風味。
──【衛報】
這是一本迷人有趣的回憶錄,作者將她在異國文化中養育孩子的經驗娓娓道來,而且成功挑戰了雙方文化的既有觀點。
──【衛報】
這不是一本語調尖銳或說大道理的書,而是作者用心觀察後寫成的筆記,主題是探討如何以輕鬆而不失序的育兒之道形塑出父母快樂、孩子也快樂的家庭。
──【休士頓紀事報】
作者所形容英語系國家父母的樣貌若有一半是真的,那小兒科醫生應該直接把這本書開到處方裡。 ──【觀察家雜誌】
這本書跟我預期的一模一樣──語調友善,內容令人獲益良多,讓我們從法國姊妹身上學到許多育兒的終極招數。
──【書商】凱西.瑞生布里克
潘蜜拉在媽媽包裡塞了筆記本四處走訪,她觀察、質疑也分析法式教養的不同之處。作者訪問了她在巴黎的友人、鄰居,還有許多法國老師和育兒專家,此外也以逗趣筆觸記錄她自己的育兒經驗,讓我們看到「小豆」嘗試陌生蔬菜或進入法國托嬰中心就讀時面對的種種挑戰。本書探討許多育兒的大哉問:為何法國孩子從小就乖乖吃大人準備的餐點而不挑嘴?法國孩子可以自得其樂、父母無需多加干涉的秘訣又是什麼?
──【書商】愛麗絲.歐姬芙
文筆十分鮮活幽默!
──【書商】蘇.貝克
●以上書評出處:潘蜜拉.杜克曼官網
www.pameladruckerman.com
名人推薦:名家推薦︰
【親子作家】林書煒、【「一開始就不孤單」格主】洪淑青、【台法家庭的母親】徐玫怡、【親子作家】梁旅珠、【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陳淑芳讚嘆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媒體推薦:國外書評盛讚!
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完這本書!風格聰明詼諧又迷人,洞察力十足,挑戰主流,真正令人大開眼界。我非常喜歡潘蜜拉坦然誠實、時而懊悔的幽默筆調,以及她論述的一大基調:我們應能從其他文化的父母身上汲取教養的智慧。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
本書內容彷彿說故事般引人入勝,美國作者潘蜜拉...
章節試閱
法國小孩不亂扔食物
女兒一歲半的時候,我和老公決定帶她來一場夏日小旅行,我們選了一個濱海小鎮,距離巴黎大約是幾個鐘頭的火車車程(我們住在巴黎,我是美國人,我老公是英國人)。我們訂了一間附嬰兒床的旅館房間。當時我們只有一個小孩,所以請不要嘲笑咱倆的天真想法:帶小孩出去玩有什麼難的?
我們住的旅館提供早餐,但中午和晚上則必須到外面用餐。這座古老的海港小鎮有許多海鮮小餐館,但我們很快就發現,帶著小小孩一天在外頭吃兩頓飯簡直就像下了第「十九」層地獄。小豆對食物會有短暫的興趣,給她麵包或是任何炸物,她都會吃上幾口,但不消幾分鐘她便開始翻倒鹽罐、撕糖包,接著就會吵著要下兒童餐椅,然後開始在餐廳四處亂跑,或三步作兩步衝到危險的碼頭邊。
我跟老公決定採取「速戰速決」策略,因此我們到餐廳一坐下就立刻點餐,然後拜託服務生馬上端麵包給我們,此外開胃菜和主菜統統一起上。接著老公趕緊吃幾口魚,我則盯著小豆,以免她又亂跑被服務生不小心踢到或消失在海邊,接著我就跟老公交接。我們吃完飯後留下鉅額小費表達歉意,算是彌補我們桌子四周扔得到處都是的餐巾紙碎屑和炸花枝圈。
走回旅館的路上,我跟老公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出門旅遊、再也不想笑,也絕對不再生小孩了,這次「度假」證明我和老公在十八個月以前的人生已經徹底結束。真不曉得我們怎麼會沒有心理準備呢?
後來我們又上館子吃了幾餐,我發現周圍的法國家庭看起來卻不像在地獄──非常怪,他們看起來倒真像在度假。那些跟小豆年紀相仿的法國小朋友都靜靜坐在兒童餐椅上,看起來心滿意足,不是乖乖等著大人餵,就是在吃魚,竟然還有孩子在吃蔬菜的,他們既不尖叫也不哭鬧。此外,這些法國人的餐點都是一道道慢慢上,慢慢吃,桌子的周圍也沒有各種神秘的殘骸。
後來我在法國住上了好幾年,卻仍舊無法解釋這種差異。巴黎的餐館裡很少出現小朋友的身影,而且應該說,我也沒什麼觀察他們,因為在生小孩之前,我從來沒注意過任何小孩子,而生小孩之後,我就隨時隨地只能注意自己的孩子了。然而如今我跟老公身處地獄,我不禁發現:法國人帶小孩的方式似乎不一樣。但究竟如何不一樣呢?難道法國小朋友的基因生來比我們的小朋友冷靜?法國的大人會拿什麼東西哄騙(或威脅)孩子嗎?或者法國家長是用那套「囝仔人有耳無嘴」的傳統育兒觀念來治小孩的?
但事情似乎不是這樣,我們見到的法國小孩並不是怯生生的,他們個個開朗可愛,小嘴巴吱吱喳喳說著話,充滿好奇心,而那些法國父母對小孩也既關心又溫柔。然而這些法國家庭的餐桌周圍(或者是他們每一天的生活)都籠罩著一股看不見的文明感──跟我們恰恰相反。
我開始留心法國人教養孩子的不同之處後,赫然發現這種差異不只出現在用餐時間,我腦中開始浮現許多問號。例如我已經在法國的遊戲場度過幾百個小時,為什麼我從沒看過有小孩在大哭大鬧(除了小豆)?為什麼我跟法國朋友講電話時,他們從不會因為要去哄孩子而匆忙掛上電話?此外,為什麼法國家庭的客廳都像正常的客廳,而我們的客廳卻被小朋友的各種遊戲帳篷和廚房組大肆佔領?
還不只如此。為何我認識不少美國小朋友都只吃單單一種食物,例如義大利麵或白飯,或是吃那些選擇少得可憐的兒童食品,但我女兒的法國(小)朋友們卻吃魚吃菜,樣樣都吃?還有,為什麼法國小朋友除了下午的點心,其他時候都不吃零食?
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要一窺法國式教養的堂奧,畢竟法國式教養又不像法國的時尚或起司那般蔚為風行,可沒有人會專程到巴黎向法國人請教養小孩的方法,或請教他們如何克服家長心中力有未逮的罪惡感。而且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我在巴黎認識的美國媽媽對法國媽媽的一些育兒習慣頗有意見,例如法國媽媽餵母乳的比例奇低無比,而且不少法國小朋友到了四歲還成天吸奶嘴。
但為何美國人不討論法國嬰兒兩、三個月大就能睡過夜的事?我們怎麼不聊法國小朋友不需大人時時刻刻悉心照料的事?我們怎麼不討論法國小孩聽到「不」這個字為何不會立刻崩潰大哭?
這些問題都沒人點出來,但我卻漸漸看出一件事,那就是法國家長似乎正集體且默默地採用了一種十分成功的教養方式,創造出截然不同的家庭氣氛。每次我的美國朋友帶著孩子登門拜訪,往往從頭到尾忙著制止小孩吵架、裁決誰對誰錯,要不就是扶小小孩繞著廚房中島學走路,或者是坐在地上陪小朋友蓋出一整座樂高積木村莊,而整個過程中,小人哭鬧、大人安慰的戲碼會上演好幾次。反觀法國朋友登門造訪時,我們大人卻可以喝咖啡聊是非,而那些法國小朋友們則自己在一旁開開心心地玩。
二○○二年「國際社會調查計畫」的問題中,有一題描述是「看著孩子成長是人生最大的喜悅」,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法國成人回答「同意」或「非常同意」,而美國成人如此回答的比例為百分之八十五.五,英國成人如此回答的比例為百分之八十一.一。因此,法國父母其實非常關心孩子,他們也知道要讓自己的心肝寶貝遠離戀童癖患者、過敏和窒息的危機,並會做一些合理的預防措施,然而他們不會時時刻刻擔心子女的身心靈是否健康快樂。法國家長比較冷靜,因此比較能夠訂下合理的規範,同時讓孩子保有自主的空間。
美國中產階級的育兒方式需要改進,我絕對不是第一個點出這件事的人,成千上百的書籍和文章都針對這個問題仔細地分析批評過了,專家甚至還替這些問題取了術語,像是「過度教養」、「超過度教養」、「直升機教養」(指父母過於關注子女,像直升機般成天盤旋在孩子身邊)等等,還有一個說法我特愛:「孝子孝女」(kindergarchy)。作家約瑟夫.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表示這個問題是「對育兒過度投入,對子女有害無益」。另一位作家茱迪絲.華納(Judith Warner)則將這種現象稱為「子女至上的文化」(total motherhood),意指社會對於母職的極大化期待,認為一個母親從懷胎起就要竭盡所能增進子女身心靈各層面的福祉,而且隱藏著母親的利益和孩子的利益是相衝突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華納女士也是從法國回到美國後才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在美國,「育兒」似乎是含辛茹苦的同義詞,不只專家頗有微詞,就連美國家長自己也不愛。
那我們為什麼還繼續這種育兒方式?為什麼這種「美式」的教養方法深植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裡,甚至連離開美國、到了其他國家也無法放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首先,自一九八○年代起便有大量的資料數據和輿論宣稱,家境不好的兒童之所以課業表現不好,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外界刺激,且幼兒時期的教養尤其重要。中產階級的父母就信了這套理論,認為給孩子的教育和刺激越多越好。
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時期,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也逐漸擴大,突然間,美國父母有了迫切的壓力,開始忙著將孩子培育成菁英,讓孩子從小(最好還要搶先其他同年齡的小朋友)學習各種該學的技能。
除了這種競爭式教養之外,我們的社會也出現另一種日漸普及的觀念,那就是兒童的心理十分脆弱,需要嚴加保護。現在的年輕家長正好是最信仰精神分析理論的一代,我們認為父母做的每個決定都有可能傷害到孩子。除此之外,我們這一代成年的時候,正好是美國掀起離婚熱潮的一九八○年代,因此我們會更希望自己別像父母當年那麼自私,應該以孩子的福祉為優先。
此外,雖然美國暴力犯罪的發生率在一九九○年代早期的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但現在的新聞報導常讓人感覺我們下一代的人身安全正遭逢史上最巨大的危機,好像我們在一個危機重重的世界裡養兒育女,必須時時提高警覺。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美國人發展出一套充滿壓力的教養方式,壓得家長喘不過氣來,然而現在到了法國,我卻看見另一種可能。我會想深入研究這主題,一方面是出於新聞工作者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已經被育兒地獄逼得走投無路。不堪回首的海灘假期結束時,我下定決心要查個清楚,了解法國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到底有何不同,就姑且稱我的行為是一種「研究型教養」吧。為什麼法國小孩不會隨便亂扔食物?為什麼法國爸媽不會失控大罵?環繞著法國人的那種隱形的「文明感」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我可不可以調整腦袋裡的育兒電路,用法國人的方式教養我的小孩?
後來我在《社會指標研究》期刊中讀到一篇〈法國及美國國民之時間利用及主觀福祉〉論文,發現我的假設或許沒錯。這份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主導,研究團隊針對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母親和法國雷恩市的母親進行調查,發現美國母親育兒的痛苦指數比法國母親足足高出一倍多。這份調查結果和我自己在巴黎及美國的觀察結果一致:法國父母的育兒工作比較不像折磨,比較像享受,而法國人一定有什麼秘訣。
我深信只要好好觀察,一定可以找出法國父母的錦囊妙計,只是以前沒人留意過而已,因此我在媽媽包裡塞了一本筆記本,展開調查生涯。從此無論去看醫生、赴晚宴、帶小孩去找其他小孩玩或去看布偶戲,我都會抓緊機會觀察眼前這些活生生的法國爸法國媽,試圖找出他們「不能說的育兒秘密」。
研究開始時困難重重。我感覺法國父母似乎很極端,有時非常嚴格,有時又放任孩子到驚人的程度。直接盤問他們也沒用,我問過不少法國父母,大部分的人都堅稱他們沒什麼特別的教養方法,不但如此,他們還堅信法國社會已經深陷在「小霸王症候群」之中,都說什麼法國家長已經越來越管不住兒女了。(我聽了只對這些法國父母說:「你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小霸王』,請去紐約見識一下好嗎?」)
就這樣,幾年過去了,我又在巴黎生下兩個孩子,這段期間我仍繼續尋找各種線索。舉例來說,我發現法國也有一位家喻戶曉的育兒大師,地位就像斯波克醫師(Dr. Spock)在美國一樣崇高,但她的著作卻沒有任何英文譯本。我讀了這位女醫師的書,以及許許多多的法國育兒書,還訪問了幾十位法國父母和專家,甚至常常不知羞恥地在接送小孩和去超市時偷聽法國父母都在說些什麼。現在,我想我終於洞悉了法國父母獨特的育兒之道。
我所說的「法國父母」當然是一個概括的集合體,實際上每個人的情況應該稍有不同。我所認識的法國家長大多住在巴黎市或巴黎郊區,幾乎都有大學以上學歷、從事專業工作,且收入在法國社會的平均之上,但並非極端富裕,也不是什麼媒體菁英,簡而言之就是法國社會中具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中上階層,而我用來對照的美國家長也是差不多的社會身分。
儘管如此,我到法國其他地方時,仍在法國各地勞動階級母親的身上觀察到與巴黎中產階級差不多的育兒觀念。事實上我十分驚訝,法國父母對於自己的育兒哲學雖然沒什麼意識,但他們教養孩子的方式幾乎差不多,從有錢的律師、托兒所和公立小學老師,到公園裡厲聲責罵我的老太太,所有法國人嘴裡唸的育兒原則其實都大同小異,此外,我讀過的法國育兒書和教養雜誌也都秉持著類似的觀念。我很快便意識到,原來在法國育兒並不需要「選擇」某一套教養哲學,因為法國人心中有同一套不容置疑的大原則,光是這點就可以讓為人父母的心態輕鬆許多。
那為什麼要學習法國人呢?我可沒有「哈法」的傾向,而且事實恰恰相反,我其實並非百分之百喜歡住在這裡的感覺,而且絕對不希望我的小孩長大之後像巴黎人一樣高傲。然而縱使法國有不少問題,但法國育兒之道的確是完美的對比,可以突顯出目前美式教養的問題。某方面而言,法國中產階級家長的價值觀其實跟我非常接近,巴黎的父母非常重視跟孩子說話、樂於帶兒女親近大自然、喜歡讀書給小孩子聽,他們也同樣喜歡帶小朋友去學網球、學畫畫,或帶他們去互動式的科學博物館等等。
然而儘管法國家長很認真養兒育女,卻不會過度投入,他們認為即便是再稱職的父母,也不該讓孩子有求必應、隨傳隨到,在他們眼裡,父母無需因為自己無法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感到自責。曾有一位巴黎媽媽這樣對我說:「我認為晚上就是父母自己的時間,如果我女兒想,我可以讓她待在我們身邊,但總之晚上就是大人專屬的時光。」法國家長也希望提供孩子許多刺激與教育的機會,但他們並不認為孩子需要每天從早到晚密集教育。當美國父母忙著讓他們的幼兒學中文或接受識字前訓練的時候,法國幼兒卻在做幼兒該做的事:搖搖晃晃地四處走動,以他們自己的步調認識這個世界。
除此之外,法國人養兒育女的比例非常高。許多歐洲國家都面臨人口衰退的危機,但法國卻正掀起一股嬰兒潮。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二○○九年的調查指出,法國在所有歐盟國家中生育率排名第二,僅次於愛爾蘭。
法國的社會福利措施非常完備,這的確讓生兒育女顯得比較吸引人,壓力沒那麼大,畢竟法國家長不必付托兒所學費,不必擔心醫療保險,也不必替小孩存大學學費。不少法國人就因為生了孩子,每個月都會有補助款項直接匯入他們的銀行戶頭。
但這些社會福利絕非法國式教養與眾不同的成因,我感覺法國人育兒的觀念框架簡直和我們天差地別。每次我請教法國父母如何管教孩子,他們總會愣上好幾秒才意會過來,然後便說:「喔,妳是說我們都怎麼教育小孩嗎?」很快我就明白了,對法國人來說,「管教」是個狹隘且他們不常用的方式,管教的目的是懲罰,而「教育」(與教育制度無關)則是他們認為自己每天對待孩子的方式。
多年來,報章雜誌上不斷疾呼美式教養的失敗,坊間光是教導美國人養兒育女的書就有數十甚至數百本,每一本都宣揚著截然不同的理論。
而我沒有理論。我有的,就只是眼前活生生上演的情景:我看到的是一個健全的社會,所有小朋友吃得好、睡得好,父母也輕鬆自在。這個成果就是我的出發點,我設法從這個令人欣羨的成果反推回去,試圖瞭解法國人的秘訣。結果我發現,原來想成為不一樣的父母,不一定要換一套育兒哲學,只要重新了解「孩子」是什麼就夠了。
法國小孩不亂扔食物
女兒一歲半的時候,我和老公決定帶她來一場夏日小旅行,我們選了一個濱海小鎮,距離巴黎大約是幾個鐘頭的火車車程(我們住在巴黎,我是美國人,我老公是英國人)。我們訂了一間附嬰兒床的旅館房間。當時我們只有一個小孩,所以請不要嘲笑咱倆的天真想法:帶小孩出去玩有什麼難的?
我們住的旅館提供早餐,但中午和晚上則必須到外面用餐。這座古老的海港小鎮有許多海鮮小餐館,但我們很快就發現,帶著小小孩一天在外頭吃兩頓飯簡直就像下了第「十九」層地獄。小豆對食物會有短暫的興趣,給她麵包或是任何炸物,她都...
推薦序
【推薦序】
為什麼法國人可以冷靜又優雅?
【「一開始就不孤單」格主】洪淑青
我大概能理解當年在法國羅浮宮裡,看見任何年齡層的孩子,都能以尊重的態度,輕聲細語,自在地觀賞藝術品。
若追溯這些孩子孩童時期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想像小小的他們,得學會等待,學會轉移自己的衝動欲望,體驗味覺之美,並學習融入家庭中的生活步調與氣氛,還得尊重父母的個人時間,接受一點挫折,並在規範的框架中,擁有自由與獨立。
而這或許就是法國人冷靜、優雅特質的來源。
這本書讓我找到了許多答案與啟示,也激發了我更多的教養想法。
【推薦序】
原來我的法國家庭是這樣
【台法家庭的母親】徐玫怡
我真的很高興看了這本書!
潘蜜拉的確講到我在法國看到的現象,之前我常以為是我遇到的家族規矩比較多,別人的家也許不是這樣。所以在法國的生活我常把它當做個人經驗而已。
當我看到潘蜜拉的這一本書,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噢!原來我正在經歷法式教養的洗禮,我家把拔、我的公婆老是說要嚴格、要在意各種規矩,原來這不是我家特別龜毛囉嗦,而是法國人是真的都這樣看待教養的!
讀完整本書之後非常欣賞作者對法國育兒系統的觀察,潘蜜拉絕對是位風趣聰慧的媽媽,又同時是客觀深入、文筆引人入勝的記者。在書裡我看到這個家庭從異居生活中學習成長,從夫妻兩人懷抱開放的心胸接納差異文化的反思中,讓讀者見識了美式教養和法式教養的不同。
津津有味地一路閱讀下來,甚至解開不少我在法國「覺醒/ Éveiller」孩子時的疑惑(原來我也是比較偏美式的媽媽??!!)
我不是很喜歡法國人的規矩多(雖然守規矩之後可以很隨便你),但是這本書幫我解釋了這樣的教養態度的背景緣由,突然間我感覺更了解我的法國家庭了!
不只是教養書,也談法式夫妻相處和家庭氣氛的培養,十分真實,非常好看。
【推薦序】
一本生動有趣的親子教養書
【親子作家】梁旅珠
作者用非常坦率的美式幽默,道出她從不同文化的對比中,所學到的「優雅」法式教養方法。我很高興自己雖然不是法國人,但我也很善用〈我是老大〉這一章中的「大眼睛」這一招,不必吼孩子,也可以建立教養框架和權威。
這是一本生動有趣的親子教養書,因為從一則則有溫度的鮮活小故事中,讀者最珍貴的收穫,或許不是那些對東方人並不陌生的教養智慧,而是了解到唯有勇於挑戰既定思維,從生活中不斷觀察、比較、應用、檢討和修正,才有辦法整理出最適合自己的教養方式!
【推薦序】
為什麼法國人可以冷靜又優雅?
【「一開始就不孤單」格主】洪淑青
我大概能理解當年在法國羅浮宮裡,看見任何年齡層的孩子,都能以尊重的態度,輕聲細語,自在地觀賞藝術品。
若追溯這些孩子孩童時期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想像小小的他們,得學會等待,學會轉移自己的衝動欲望,體驗味覺之美,並學習融入家庭中的生活步調與氣氛,還得尊重父母的個人時間,接受一點挫折,並在規範的框架中,擁有自由與獨立。
而這或許就是法國人冷靜、優雅特質的來源。
這本書讓我找到了許多答案與啟示,也激發了我更多的教養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