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序
就現代的社會而言,必須正視人文精神的發展比科學技術(technique)來得重要。
──尤勞耳(Jacgues Ellul, 1912-1994)
「九十七學年度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於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於金門舉行,會中發表了共同宣言,期許大學生擁有改變未來的能力。本次會議以「人才變革,形塑創意國家;道德重建,共創品格社會」為主題,強調大學面對全球競爭的年代,應同時具有全球化的思維視野與在地化的關懷理念,除重視國際接軌的創新教學研究,培育具競爭力的優質人才外,更強調道德重建的重要性。
在全球金融海嘯及道德迷失的衝擊下,掀起了二十一世紀以來前所未有的時代浪潮。如何正視當前的危機,開創前瞻的道路,根植於培育優秀人才,乃為高等學府責無旁貸的使命。大學校長會議以「培育大學生擁有改變未來的智能,增進大學生具有普世價值的人格」為共同宣言,強調培育未來人才的使命,應讓大學生擁有立基未來的道德力、創新力、自學力、宏觀力與就業力等根本能力,並具備現代公民基本素養,與符合普世價值的道德感。
現代社會重視高等教育,其目的是要培養公民具有恆久的躍升能量,活水泉源既來自優質公民,最後也同樣要落實到社會建構。無論個人生活或社會文化的良性發展,都宜重視興趣的發掘和培養、行為或活動的反省與評價,抑或是非、善惡、對錯、美醜意識的陶冶與辨正。所以,導引現代社會的大學教育在衡酌個人其他能力和品格的「公民素養」理想下,允宜更多方設法藉由個人具體「生活世界」的經驗和問題來省思與實踐,以啟動個人的直覺、想像及可能的行為抉擇的素質培育方式,要扎根於活生生的個人生活體驗。落實交織「重視生活教育、強調生涯教育、弘揚生命教育」的大學教育內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之道〉乃是《四書》中的第一篇文章,提出「明德格物」和「修身為本」的精神,即為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強調大學教育的中心,在於彰明自己先天內蘊的靈明德行,在親愛民眾,使人人能達到至善的境界。哲學家雅斯培(K. Jaspers)在談及大學創置的理念時,曾提及理想之大學應由知能性之教學、科學性之研究、創造性之生活等三方面組成。在講求知識專業化的今日,似乎第三種理念更值得吾人重視。創造性生活之涵育,有賴於博雅教育(general education),以薰陶大學生能有應付生疏事物的技能,瞭解世界問題對眾人的影響,並能對生活品質有一種鑑賞力,以及對文明有一種歷史的眼光。從這個角度觀察,大學教育在今日扮演了溝通人文素養與科學知能兩大生活領域的責任。亦即「大學教育」是要培養在社會中,個人與團體生存發展所須具備的基本知識與涵養的教育過程,基本理念包括促進個人與團體主體意識的覺醒,以及完成兩者平衡溝通理性的建立,教育結果是為適應及充實民主自由社會的內涵做準備,教育理念須融入現代社會的邏輯體系內運作,內容著重人人必要的共同經驗與知識,如生存環境的認識、歷史經驗的覺醒、理性思考與道德批判能力。以期現代公民具有理性評估、正確推理、清楚溝通、瞭解知識、探究問題、講求方法等能力。爰此,大學於公民社會的使命乃是希冀培育現代公民能具備著:
1.瞭解現代社會現象的公民知識。
2.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公民素養。
3.增進現代社會的公民參與能力。
由啟蒙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到理性主義,一波波的思潮促使「人」的地位漸漸提高了,也揭開現代社會的嶄新風貌,激盪著社會以社會科學觀點觀察,並參與社會。是以,為能落實現代社會強調的公民素養,本書以精要方式統整性地陳述社會科學的內容,茲分為「總論」及「分述」兩大部分,加以論述。總論部分,包括概論、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及重要學者觀點等計六章;分述部分,則涵蓋如「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學」、「傳播學」、「管理學」等基本社會科學,以期能提供讀者對社會科學的梗概知識,冀期在認識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的基本知識。培養對於個人、人際、社區、制度、國家以及全球等,現代社會範疇互動所應具有的專業涵養。增進對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世界等相關問題的解決能力。以厚實基本能力,使個人能夠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發展,使自己與社會同時進步。並回應現代社會不再是以某一個單一的系統為中心,而是各個系統有各自的運作邏輯及操作方式,分化及多元成為社會的主要特徵,各項生活領域彼此獨立,沒有一個生活領域可以再完全控制其他生活領域的運行,進而達到多元化社會的相互尊重與包容。
教育是促進並培養個體的身心與社會發展,以適應人類生活的需要,且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進展。人類能夠快速的進步,教育扮演了無可取代的功能。未來學家奈思比(John Naisbitt)於《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一書中剖析:「人類能夠穩健地邁向下一個世紀的主要關鍵為:知識,而知識的獲取主要端賴教育。」足見教育的良窳不僅影響個人,亦深遠左右著社會的發展。一個國家的發展,尤其像台灣這樣一個自然資源不足的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人力素質。而人力素質不僅要具備生產的能力(productivity),全體國民基本素養的提升更是根本因素。全球化是新世紀人類無可抗拒的課題,不論在政治、經濟、教育及文化方面,各國是既競爭且合作的關係。由於時空的無阻隔,人物、物流、金流、資訊快速流動,形成「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加上知識經濟時代的催化,知識成為區隔強國與弱國、核心與邊陲之鴻溝,因此知識激發、創新和應用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為了因應全球化後,世界已連成一張緊密的學習網,以及配合知識經濟的發展,產業快速更新,和知識半衰期的縮短,教育必須積極進行調整和創新,才能擺脫磁吸作用及免於被淘汰的命運。教育的本質在於透過知情意的各項活動而創造各種價值,具體而言,其內容包括追求真理、探求知識、傳承文化、開闊胸襟、培養與變化氣質等。未來必須以重視個人需求為導向的生涯發展,才能使得教育不會有遺珠之憾,實踐教育是以「激發個人潛能,發揮個人價值」及「引導國民組織起來,以能相互合作,採取集體行動,以求共同發展」為目的。
當人們刻正處於一個飛躍變遷的時代,為能理性掌握社會發展的脈絡,以為社會參與、人際調適,甚而是對社會問題的解決,則無不端賴對社會科學這門學問的理解與把握。因此「社會科學」一詞,不僅已為大眾所熟悉,「社會科學概論」亦成為大專院校普遍開設的博雅課程之一,期能提供青年學子對社會現象的系統知識。此亦啟發筆者藉由在大學院校講授該課程的機緣,於搜羅相關的研究資料,採擷先進的專業著作,與同儕請益討論之餘,加以揚智文化公司閻富萍總編輯的玉成,方能完成本書。惟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窘,然常以先進師長之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以期能於人類文明的傳衍上略盡綿薄於萬一。
葉至誠 謹序
二○○九年十二月
一版序
人類的歷史,自茹毛飲血、衣不蔽體,到運用尖端科技以探索宇宙奧秘。就發展的過程而言,這段文明的時間在人類亙古恆久的生命中,並不算太長。人們之所以能有傲視寰宇的高度文明,尤賴啟蒙時代以來智慧的快速堆累造就,若干具有先見之明的智者,運用理性科學的方法,條絡分明地解決此仆彼起的自然、社群問題,使人類不僅得以克服先天的困蹇,也勇於邁向時代的挑戰。人們之能化被動的自然承受者,而為執掌發展脈動的萬物之靈,為一窺自然奧祕而奮勇不懈,皆源於這股理性智慧的累積,匹配著勇於挑戰的實踐力量所導致。是以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方期可成。
隨諸人類社會的日新月異,人們需求知識、依賴知識的情況也日益凸顯,科學知識將成為引領人們邁向新世紀的重要泉源。誠如,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出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一書,清楚地說明人類要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必須進行基本的學習,以下就是教育的基本內容:
1.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為因應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劇變所帶來的迅速變革,每個人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並能對問題做深入的瞭解,以謀求解決。欲具有廣博的知識,個人就要進行終身的學習。
2.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這是指要學會具有應付各種情況,和與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包括處理事務、人際關係、社會互動、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革新、勇於冒險的精神等。
3.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由於人類相互依賴日深,彼此相互瞭解、和平相處的需要日益迫切,故必須學習尊重多元,以共同解決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挑戰。
4.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透過學習讓每個人的才能均能充分發揮出來。準此,人類對自己要有更深入的瞭解。
誠如,美國《社會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所界定:「社會科學是研究個人作為團體成員的活動之心理或文化科學」。在社會互動日益頻仍,人際關係日為綿密之際,無論是就個人或社會發展的趨勢而言,皆可預見社會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甚而成為一門關心現代社會所不可或缺的知識。經由探求本知識的實際體驗,筆者深信社會科學的領域至少提供吾人下列三點省思:
1.擴展個人對周遭環境的視野:因為社會科學論述的範圍廣及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因此可以增進對人類的社會乃至整個社會現象有更多元的興趣及瞭解。
2.培育講求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為學精神:因為社會科學研究者對社會現象的掌握不是僅止於常識性的理解,而是更擴及於科學的方法;亦即社會科學係採用系統性、可驗性、有效性及客觀性的知識,以體察社會的現象。此種態度與精神的發揮,自有助於人們以專業的角度瞭解社會。
3.訓練人們對各種現象善盡專業性的關懷:這種關懷包括關懷自己;且可進一步關懷他人,甚至從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角度來關懷整個社會的各種制度的形成及其變化的狀況,如法律制度、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等。
當人們正處於一個飛躍變遷的時代,為能理性掌握社會發展的脈絡,以為社會參與、人際調適,甚而是對社會問題的解決,則無不端賴對社會科學這門學問的理解與把握。因此「社會科學」一詞,不僅已為大眾所熟悉,「社會科學概論」亦成為大專院校普遍開設的通識課程之一,期能提供青年學子對社會現象的系統知識。此亦啟發筆者藉由在大學院校講授該課程的機緣,於搜羅相關的研究資料,採擷先進的專業著作,與同儕請益討論之餘,乃思運用公暇彙整成篇的構想,加以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玉成,方能完成本書。
知識分子常以「金石之業」、「擲地有聲」,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惟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窘,然常以先進師長之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以期能於人類文明的傳衍上略盡綿薄於萬一。
葉至誠 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