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向女同志學習當父母
文∕吳嘉苓﹝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
《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絕對不只是一本寫給女同志準媽媽的親職手冊。這是整個台灣社會都需要學習的育兒寶典,更是值得當作打造多元家庭的民權初步。
《當我們同在一家》的孕育方式,就具體展現了社群互助的力道,集體育兒之美。書市各種暢銷的生育與教養書,發言的通常是有豐沛文化資本的專家與意見領袖;即使由父母來寫,也多半從個人成功經驗的角度出發,常拿自己的國際經驗當成指路明燈。《當我們同在一家》則是一本群策群力之作,是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同家會)這群關心女同志媽媽處境的成員,幾年來一點一滴累積女同志媽媽的處境,為各種迷惘與衝突尋找資源、覓出路。在台灣生養小孩跌跌撞撞的歷程,累積成了這本親職功課的大補帖。這本小書發揚光大了女性主義健康手冊的氣魄,翻轉了專家才能書寫的知識位階,將女同志媽媽集體的經驗與疑問,轉換成為新手媽媽的行動資源。女同志媽媽一路的辛苦,在《當我們同在一家》粹練成智慧指南,特地為走這段不平凡路程的朋友,量身訂作出這本資源地圖。新一輩的拉媽,必然藉此得到更多前輩鋪路的溫暖。
很令人驚奇的是,這本書固然是為拉媽量身訂做,其清楚好用的程度,大概每個在親職中有過困頓的人,不分直男同女,都可能處處受惠其巧思靈光。在「準備篇」開場的「我是不是真的想要一個小孩?」,應該是全台男女生育行動前後都得探問的問題;友善易懂的「自我評估問卷」,每個人都值得填寫。給予拉媽伴侶的叮嚀,包括生產決策的進行以及陪伴的方式,讀來也能當成對新手爸爸的提醒。協商育兒的社會網絡,大概許多親職人力薄弱的家庭(即使表面上小孩有雙親),亦能一路點頭如倒蒜。如何跟小孩出櫃,固然是同志家庭獨有的課題,但是只要是家中有難以輕易交代的秘密,外遇、失業、酗酒、隱疾…,「同志家庭教育篇」提供的各種行動策略,也許一樣適用於面臨各種困頓的家庭。除了慈愛而投入的異性戀夫妻為人父母之外,其他各種類型的親職,多少在台灣社會被視為問題。這本書基於對於女同志家庭所處的脈絡如此瞭解,而這個脈絡,某種程度也跟台灣現階段許多家庭面臨的困境相呼應。如果主流社會沒有專給單親媽媽、未婚媽媽、有爸爸但是總是不在家的雙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一些體貼其處境的親職資源,那麼大家淋著雨的時候,先奔向女同志媽媽慷慨撐起的這把大傘,一定會找到好用的行動靈感。
這本書所深刻理解的育兒「脈絡」,正是台灣社會諸多異性戀霸權的社會制度。這本書提出的各種生存策略,就成為我們可以反思改造社會的清單。如果女同志媽媽因為其未婚懷孕而可能受到各種歧視與打壓,我們得創造一個友善各種懷孕處境的環境。如果女同志媽媽無法利用醫療資源來進行人工授精,我們得檢討人工生殖法僅允許異性戀夫妻使用生殖科技的合理性。如果女同志媽媽的伴侶陪產會預設受到刁難,我們必須更積極促進更友善的陪產措施,讓醫事人員不輕易預設僅有小孩的爸爸適合陪產。如果女同志媽媽覺得很難跟學校老師、安親班輔導員、甚至自己的小孩,交代同志家庭的處境,我們必須擴大有關同志家庭的教育管道。這些叨叨絮絮提供給女同志媽媽的行動方法,正彰顯我們亟需要豐富這個社會對於家庭樣態的圖像,並且給予各路人馬建立家庭、實踐親職的資源。
台北市女權會曾於2007年進行女同志健康調查,一千五百多位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很想生小孩、或是會考慮生小孩。台灣社會如何對待這股充沛的生育能量,正是對台灣社會虛偽指數的考驗。台灣社會的生育率全世界最低,各級單位喊著希望女人多生,卻又在制度設計上嚴格限定、處處為難,讓能生敢生的女人只剩下一小撮。同志家庭權益促進協會的運動能量,包括這本書的問世,都有可能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強韌細絲,不只促進拉媽權益,進而成為促進多元家庭的堅實社運動力。同運因為女同志媽媽而匯集的活力,讓單身要成家的、單親的、離婚的、隔代的、朋友共同養育的,只要是投入育兒的照護勞力,都給予最大的資源與善意。
台灣社會曾經如此為難這群女同志媽媽,她們卻耐心交出這份滋養台灣社會的有機肥料。《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的問世,是台灣社會開拓多元家庭的里程碑。讓我們跟女同志學習如何當父母,跟著同家會一起支持這些建立家庭的真心真意,在台灣落實建立多元家庭的制度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