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作文<初等五等>9版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第一篇 寫作要領
第一章 概論3
第二章 審題6
第三章 辨體7
第四章 立意9
第五章 構思10
第六章 布局(開頭)11
第七章 布局(本文)15
第八章 布局(結尾)17
第九章 分段19
第十章 遣辭21
第十一章 統類23
第十二章 結言25
附錄 常用成語27
第二篇 範文選例
命題式作文41
「司法之目的,在於寓刑於教,導致祥和。」試申其義41
重理性,尊法治,攜手連心,忠愛國家43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46
孔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49
傳承與創新51
論公義與私利54
服務第一,技術至上56
公務人員應有的能與廉58
論民主與法治60
論「看重自己、尊重別人」63
敬業與合群65
耕耘與收穫?68
耕耘與收穫70
知識與生活72
論容忍與和諧74
恆心與成功76
充實專業技能,提昇服務品質79
成功與回饋81
如何培養榮譽心與責任感83
如何導正社會風氣85
如何建立書香社會87
如何建立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89
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樂趣91
民主的特色是平等與容忍94
論公務員業餘進修之重要97
力爭上游99
待人以誠101
見得思義104
論群己關係106
論鐵路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關係108
為民服務110
賦稅制度之健全發展113
公務人員應有之操守與作為115
防治環境污染之我見118
一個服務業者的自我期許120
設定情境作文122
深夜靜思122
路與人124
如何認識自己126
家和萬事興129
當困難來臨時132
街景134
家庭教育135
分享137
窗139
一則印象深刻的廣告141
逛書店的聯想143
「網咖」面面觀145
論「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147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150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153
開義路,閉利門156
顧炎武曰:「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之我見159
尊重與包容161
速與穩164
科學發展與現代國家166
敏於事,慎於言169
論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應二者並重172
論理性安定社會與和諧促進團結175
論建設國家改善社會,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並重178
無規矩,無以成方圓;無法治,無以成民主181
學無止境184
腹有詩書氣自華187
珍惜現在190
珍惜今天193
論防微杜漸196
莫讓人生留白199
社會安全的意義202
超越自我205
飲水思源208
引導式作文211
學問為濟世之本211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試申其義213
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何不燃亮一枝蠟燭216
論「蜀漢昭烈帝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試申其義219
為學宜謙,行道宜勇222
論「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225
明者見於未形,智者防於未亂228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31
韓愈曰:「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234
論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237
逆境與順境240
論做大事與做大官243
樹立職業道德,發揚團隊精神246
成就小我,完成大我249
信心與耐心252
忍人之所不能忍及為人之所不能為255
防災與救災258
知恥知病,求新勵行261
充實自己與服務大眾264
科學與民生267
發揮勤儉精神,改善社會風氣269
交通與開發272
革除積弊,開創新機274
致人和為施政之首要目標277
論公權力之行使必須以公信為基礎280
自己的前途,需要自己來開創283
論法立貴乎必行286
論「施政以利民為本」289
知足常樂292
愛惜光陰295
談立志298
戒奢從儉301
富而好禮304
志在千里307
論見賢思齊310
論民意312
富裕社會的自思315
第三篇 最新歷屆試題與解析
九十六年公務人員初等(一般行政)考試「作文」試題321
九十六年公務人員初等(其他類科)考試「作文」試題323
九十六?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五等)考試「作文」試題325
九十七?公務人員初等(一般行政)考試「作文」試題327
九十七?公務人員初等(其他類科)考試「作文」試題329
九十七?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五等)考試「作文」試題331
九十八年公務人員初等(一般行政)考試「作文」試題333
九十八年公務人員初等(其他類科)考試「作文」試題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