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3 項符合

孤獨

的圖書
孤獨 孤獨

作者:菲力浦.科克 /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9-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孤獨

內容簡介

  本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也是會讓中文世界讀者感到驚喜的一點):作者是一位中國哲學的鍾情者。透過對老莊哲學的重新詮釋,作者領著我們用全新的眼光去審視「孤獨」這個被現代人遺忘已久的大課題。到底老子、莊子對我們現代人理解孤獨這個課題會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呢?──本書譯者 梁永安

  等到彼得長大,出外就學以後,我就徹徹底底一個人了。這時,與我朝夕為半的,只剩下房子和火爐,松樹和風聲。

  那是一種我從未經驗過的孤獨,一種會向四面八方延展的孤獨。有時候,這種孤獨會讓我寂寞得透不過氣來,讓我覺得自己正被一個急勁的漩渦吸捲入虛空之中。更多時候,我會用回憶來打發寂寞──回憶我和彼得、我和我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回憶舊日的朋友和戀人(我覺得,在回憶中,我對他們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了解)。

  就這樣,我雖然生活在孤獨之中,但每天卻忙著跟不同的故人打交道。除了回憶以外,另一種奇特的體驗(那是很多孤獨者都有過的體驗)也為我帶來一大慰藉,那就是,我四周的一切事物都在忽然間活了起來:不要說花鳥魚蟲,就是我每天午後在森林裡收集的木柴,都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會像人一樣對我說話,會在我身側翩翩起舞。生活在這一類的想像中,是件何等愉快的事情啊!

  我獨居的這些年來所經驗到的種種,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呢?到底,什麼是孤獨,它在我生命中的意義、價值以及地位何在?

  本書記錄了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軌跡。在本書中為我們引路的,時而會是一位哲學家,時而會是一位歷史學家──前者負責引領我們審視臧否孤獨的各種正反論證,而後者負責引領我們親近歷史上那些長留去私的孤獨者。我由衷的期待,你與我,能在書中的時空會合,攜手一道,帶著批判性的謹慎去欣賞各種對孤獨的讚譽或批評。而在這短暫的同遊結束後,我知道,你我將會靦腆地相視一笑,然後各自歸回到我們所從來的寧靜空間裡去。

作者簡介

菲力浦.科克 Philip Koch

  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先後求學於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和華盛頓大學。本書出版時為加拿大公民,愛德華王子島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的譯著,在立緒文化出版的有《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 等。

 

目錄

  • 《中文版序1》孤獨的滋味 何懷碩
  • 《中文版序2》孤獨三味 傅佩榮
  • 《譯者序》孤獨的時代,不孤獨的思考梁永安
  • 《前言》菲力浦.科克
  • 第一部  孤獨的本質
    • 孤獨的各種面貌
    • 孤獨的家族:寂寞.隔絕.隱私.疏離
    • 完全的孤獨:不涉入狀態
    • 孤獨與非孤獨之間:涉入的不涉入
    • 在互動之中的孤獨:涉入與不涉入的均衡
    • 孤獨的意象
  • 第二部  評價孤獨
    • 孤獨之德:自由 回歸自我、契入自然、反省 態度、創造性
    • 孤獨之傳的完成:孤獨因人際之交會而得以圓滿
    • 反孤獨:歷史的考查
    • 反孤獨:回應
    • 女性興孤獨
    • 孤獨:是世間普遍的價值
  • 原文書註釋
 

推薦序

孤獨的滋味

  人生切片中孤獨的一線

  整塊的人生,若果切開來看,裡面是縱橫交錯的層面,其中必有一條貫串其間的「孤獨」的線。人生無論賢愚貴賤,孤獨感不能避免。英雄與志士因濁世滔滔而感孤獨;犯罪者為社會所不容,又何嘗不感孤獨;獨夫蕩婦走到絕境,眾叛親離,逃不了孤獨;而童稚、殘弱、老病、現實社會的邊緣人,孤苦無告,孤獨更是揮之不去的暗影。

  尊榮富貴,得意歡樂,平庸麻木,順時聽天,似乎無所謂孤獨,但是,個人的感受、幻想、癖好以及許多深沉而幽黯的心曲總無法傳達給別人,無法得到深度的共鳴與同情的了解。因此永遠是深沉的遺憾,也永遠沒有貼切的安慰。所以,孤獨是人生的本質,是生命的真相。每個生命是一隻孤獨的小舟。

  愛侶、摯友與神

  人藉以擺脫孤獨的寒餒,除了親情之外,便尋求愛情、友誼與宗教。親情是天生而有,非常可貴,也最為方便,缺點是不能選擇,命定如此。良好的親情的缺點是使人自小沒有多少機會得以體驗孤獨的況味,雖然幸福,但到了必須單獨面對人生與社會時,便不知所措。這種人不會獨處,孤獨足以使他癱瘓。何況有些親情並不理想。天下多少悲劇竟來自親情的醞釀與培植。

  愛情永遠是最巨大的激情與勇氣的源頭。「孤獨」,自愛情方面看來,簡直是「殘缺」二字的註釋。愛情的激越與勇氣亙古以來不知消耗了多少生命的能源,為的就是渴望以熾熱的愛來驅逐孤寂,彌補殘缺。高貴而堅貞的愛情是人生至高的賞賜。只有少數勇敢,智慧而幸運者才能獲得。不過,真誠而熾熱的愛也常常有磨難。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中說:「不論是從書上讀到的,或者從傳說與故事中聽來的,我知道最動人的愛情,其道路總是崎嶇不平。」戀愛雖然常常是互相折磨,但還是比孤獨強得多。愛情中的痛苦比其他的快樂都更令人銷魂。婚姻企圖把愛情穩住,有如兩塊磚頭間以水泥固定。但是一旦愛情殭死,同床異夢,則孤獨依然。契訶夫說,如果你害怕孤獨,就不要結婚。 

  孤獨有性別上的特色。孤獨通常與男人如影隨形。這可能與男女生理構造有關。孤峰與石柱,凡突出於地表者須受風雨雷電之襲擊,益顯其孤獨之苦。而大地之窪地或山洞,凹陷者無所謂孤獨,其痛苦則是空虛。大多數男子必須在人群中拚搏,孤軍奮戰。女子則多以家庭、子女與父母為依賴。所以從社會角色來看,男子的孤獨感,不是女子所能深刻體會。女強人除外,一般女子能藉聊天、零食與蒙頭大睡驅遣孤單,男子不能。

  友誼的需求也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友誼事實上就是削除性吸引力的「愛情」。好朋友常常比手足之情更濃,因為朋友是後天自由選擇的伙伴。最高等的愛情是靈肉合一,即一個靈魂,一個身體。一般的愛情是兩個靈魂,一個身體。摯友則是兩個身體,一個靈魂。最好的愛情與友誼是孤獨的人生最好的補藥,但還是不可能把孤獨徹底驅除。一方面是人與人之間身心的離合常受種種其他因素的衝擊而波動變遷,另一方面,無奈的事實是:心靈的契合因每個人獨特性的差異,總無法達到完美的境地。好情人與好朋友還是有各自孤獨的時候。

  所以,最後一種尋求解除孤獨之苦的方法是放棄人而就神,也就是宗教的途徑。神(或其他相當的名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所以是孤獨的人內心的依賴者。神不會妒忌你,鄙視你,不會隱瞞、欺騙、不耐煩……。而且隨時隨地駐在你心中。祂扮演了一切你所渴求的護衛者的角色。祂是餵哺的乳母,救命的神醫,公正的裁判,慈藹的尊長,有力的衛士,肯傾聽我們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知己,寬恕你一切罪過的超級法官。宗教似乎是徹底消除孤獨的途徑。不過,泰戈爾說,我熱愛上帝,因為上帝給我否認上帝的自由,尼采說,上帝已死。對不信神的人來說,孤獨還是比上帝更真實。孤獨不是人的好惡所能左右,而是生存的個體無可奈何的事實。對於追求比生存層次更高的精神價值者,強烈的孤獨感雖然時常使生命瀕於碎裂,不過,孤獨也是醞釀創造精神上的美酒的麴櫱。

  藝術心靈

  思想、學問、知識與一切精神心智志業的探索追求,都要有克服孤獨的能耐。創造常在孤獨中完成。「藝術心靈」自來與「孤獨的靈魂」似是同義語。

  屈原與司馬遷遺世獨立,寫下不朽的篇章;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與杜甫的「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都是千古孤獨的靈魂的哀歌。耳聾的貝多芬;華爾騰湖畔索居的梭羅;大溪地島上逃離文明的高更;瘋狂悲愴的梵谷;一生在死亡陰影中掙扎的蒙克;縱酒狂歌,對抗時潮,特立獨行的莫迪格良尼等等,不必再多舉例,古往今來一切具有強烈獨特性的藝術家,都是最孤獨的人間過客。

  一般人總以為藝術家是瘋子或怪物,以為他們過於多愁善感,或者自取孤獨,自尋種種痛苦,好做「強說愁」的材料。這是極大的誤解。藝術家與其他人一樣,承受人生的苦楚。兩者不同之處只是一方敢於面對,感應敏銳,另一方昧於事實,感應麻木,如此而已。事實上,這個差別已足以造成藝術心靈的孤獨感。

  藝術在提供娛樂與感官的愉悅這一層次上,於人生有意義。雜耍與小丑也多以娛樂供獻於人間。但深一層的丑角表演者如卓別林,他使人笑,也使人哭。這時候,藝術超過了娛樂,而是表現了驚心動魄的人生與社會的本質,表現了人間的矛盾與痛苦,人的孤獨與無助。古今中外第一流偉大的文學與藝術恰恰都是感傷的,甚至是悲劇。沒有別的原因,就只為人生的真相是孤獨與痛苦。藝術更重大的意義在表現最強烈震撼,最深沉曲折,最廣袤普遍,也最具體鮮活的人生真相;表現藝術心靈對這一切的感受、反應、詮釋與批判。藝術這一層次的意義和價值,才構成藝術的偉大與高超。這不但一般人不大理解,許多藝術家也未必理解。我們曾千百次聽到藝術家說:人生太痛苦了,所以我專門畫美的事物。當然,專事娛人也不失為一種目標,但藝術更重大的意義,應該是呈現人生世界的真相,發表感想,引導理解與體驗,乃至發掘人生更深層的本質,使人不致為浮世的過客,渾渾噩噩度過此生。

  偉大的藝術心靈是人的意義的探索者,孤獨而崇高。我們推崇讚頌,也感激膜拜,因為先鋒者的探索,我們對宇宙人生才有益發深入的認識與感動。不論是讚美欣賞,或悲欣交集,或悚然驚覺,都能使我們的生命提昇擴展,從庸俗中超拔出來。沒有藝術,人生之可悲,正如王國維在「詠蠶」詩中所寫:茫茫千萬載,輾轉周復始。嗟汝竟何為,草草閱生死;豈伊悅此生,抑由天所畀。畀者固不仁,悅者長已矣;勸君歌少息,人生亦如此。--人類不甘天地造物之不仁,此生也不願草草苟活,所以追索世界與人的意義。深入人生內核,感受共同的孤獨與痛苦;而超出其外,以悲憫的靜觀,表現藝術家之思感。藝術心靈實則為終極關懷的哲學心靈,我與眾生同悲憫的人道心靈,在聲音色相中發現精神價值的美學心靈,藉狂歌吶喊與絮絮低吟來寄洩生命的抑鬱,表達人生之體驗的詩心。

  孤獨的滋味

  孤獨確是醞釀心靈創造所憑藉的心境,雖然有時也是嚙咬心靈的毒蠍。我年輕的時候,因為不善跳舞,獨坐在大學生自辦舞會的暗角,心中是羨慕與自卑。我不能想像如何能那樣神態灑脫,毫無忌憚地表演肢體美妙的動作。但我為免於被譏為孤癖,不好意思不去參加。不能與大多數人共享流行的活動,只好在房子裡一個人用功。康德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當「自己的帝王」未免阿Q,但我獨處時的自在與快樂,確實超過了合群給我的快樂。獨處時我可以上天下地自由的思考與想像。有時候接受邀請到外地演講,其實我所圖的是有幾小時獨自坐在火車車廂中閱讀思考的愉快。

  孤獨如果不痛苦,單人囚室就不那麼可怕。但如果能與自己做朋友,與書本做朋友,孤獨就變成獎賞那樣可喜。我曾經有不少草圖、草稿,綱要都是在飛機或車窗的沉思中得到的。所以我很怕在那獨處的時候忽然碰到熟人。如果他還跑來與你同坐,喋喋不休說他的話,那更使我懊惱。

  獨處的美妙,在於思想可以如野馬馳騁。古今與空間全沒界限,而且與思想中我的主體合成一個渾沌的大塊,那種境界使我心醉。

  孤獨中才能沉思。藉無拘束的想像來彌補現實的殘缺,來逃避人間的汙濁。孤獨才可能醒著作夢。但真正的夢非我們的意識所能操控,而想像的夢可以由我駕馭。而且以我的知識、見解、情調、風格、個性、偏愛以至審美的趣味去雕琢想像的夢所期望的藝術形式。逃避現實並沒有什麼不好。羅素說:「如果沒有逃避現實這一動機,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幾乎都不會產生了。」

  喜愛安靜獨處的人必定喜歡讀書。所以孤獨的另一良伴是書。而我們一方面受過去陳舊的觀念所薰染,一方面又受流行文化所制約,要培養並保持獨立自主,追求自由的精神,不很容易。讀一切好書正好自救,使我們免於在新舊成見中無所適從。抗拒因循苟且,不肯隨眾浮沉,必然孤獨。但那是必付的代價。

  夜是孤獨最佳的舞台。酒可能是孤獨者打開靈感的閘門之鑰。李白花間獨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人,可見月也是孤獨者永恆的伴侶。古今中外多少歌與夜、酒與月的詩章,顯示了超越的心靈異代而同心。那貫串古今人生的一線,是孤獨的心靈共鳴共振的主弦。孤獨有無上的報償。

  立緒出版社要我為加拿大學者菲力浦.科克(Philip Koch﹚的《孤獨》中譯本寫序。本來我想將一百多頁打樣略讀過再寫。但另一個想法阻止我去翻閱原著。因為這個書名吸引了我,所以我想自己寫一篇「孤獨」的所思所感,以免因摭拾原著的一鱗半爪而喪失獨立的思考。

  當我的序寫成之後,才翻開原著書稿大略瀏覽。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兼有哲學與文學的性質。作者把非常文學性的題目,寫成一部匯集古今中外多學科成果的專著,對「孤獨」的各層面深入的探討。旁徵博引,而能鑄成一家之言。其功夫之大之深,令人欽佩。本書的中文譯文雅潔暢達,非常引人入勝。

  原著是一本大書,來不及一讀。倉促間寫這一篇小序,就算作讀者大餐前的一碟開胃泡菜,也為小序的譾陋找到藉口,好請求讀者的原諒。

何懷碩
一九九七年八月廿五夜,台北

孤獨的持代,不孤獨的思考

  沒有比我們時代更不孤獨的時代。

  無遠弗屆的媒體把我們跟全世界的人連繫在一起,地球彼端所發生的事情,瞬間就呈現在電視機前;藉著電話、網際網路,我們可以跟遠在天邊的親友或陌生人交流敘話,天涯若比鄰。地球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我們感覺跟全世界的人同其呼吸,同其韻律在脈動。

  但也沒有比我們時代更孤獨的時代。

  從計程車司機、餐廳伙計到便利店的店員,我們每天要接觸的人多得不可勝數,但他們沒有一個曾在我們的心田留下一星半點印痕,就連他們的長相,我們恐怕也不是看得很清楚。在二十世紀的九0年代,每個人見得最多,相處時間最長的,不是家人,而是同事,但除了工作層面的事情以外,試問我們對我們的同事有多少了解?兩個同事,一旦不再共事,就有可能老死不相聞問。我們不知道住在我們對門或樓上樓下的鄰居姓什名誰,也不知道他們從事何職何業。即使是在我們自己家裡,情形也好不到那裡去:我們不知道我們太太(丈夫)在想些什麼,也不知道我們子女在想些什麼。每個人都名副其實變成了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所謂的「沒有窗戶的單子(monad)」。在這個無比熱鬧而又孤獨非凡的年代裡,有人會想到以「孤獨」為題,寫一部二、三十萬言的洋洋大晝,既是一種異數,又是一種必然。

  在經過幾個月的奮鬥後,我終於把這部文思飄忽的著作翻譯出來,擱筆的時候出現在我腦海裡的問題是:該怎樣為這本著作定位呢?哲學著作?本書作者是一位哲學系的副教授,書中又滿溢著哲學性的反思,稱之為一本哲學著作似屬理所當然。但即使隨手翻閱,讀者也不難發現,書中出現得最多的,倒不是哲學家的名字(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塞內加、笛卡爾、盧梭、柏格森、威廉.詹姆士、海德格),而是文學家的名字(像荷馬、華滋華斯、拜倫、雪萊、梭羅、惠特曼、卡夫卡、勞倫斯、普魯斯特、里爾克、吳爾芙);此外,作者還常常帶領我們邀遊於西方歷史的不同斷代(去得最多的是中世紀)。到底,我們該把它歸類為一本哲學著作,還是一本文學著作,又還目二本史學著作?也許,最安全的作法還是不要歸類。邏輯思維喜歡歸類,真理卻不見得喜歡被歸類。

  這是一本最貼近時代的書,換言之,是一本最貼近大眾的書;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本最私我(intimate)的書,蘊積著作者對自己數十年遁隱生活的反思。在嚴格哲學思索的字裡行間,處處流送出作者獨特的個性與深刻的生命體驗。如果說文學與史學的考察是這本著作的內,哲學思索是它的骨,那作者本人的個性和生命體驗就是它的血和魂。

  本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也是會讓中文世界讀者感到驚喜的一點):作者是一位中國哲學的鍾情者。透過對老莊哲學的重新詮釋,作者領著我們用全新的眼光去審視「孤獨」這個被現代人遺忘已久的大課題。到底老子、莊子對我們現代人理解孤獨這個課題會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呢?關於這一點,我就不越俎代庖,而留給讀者自己去享受愛發現的樂趣。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453180
  • 叢書系列: 新世紀叢書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雷雷雷 (首刷限定版) 01
作者:ヨシアキ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12
$ 20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上)
作者:八田 てき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4-12-10
$ 20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平裝版)
作者:許成鋼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4-11-29
$ 64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新婚雪妻想與我交融(03)
作者:三星めがね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20
$ 9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素養檢定:國小國文素養題本 閱讀素養 中年級(二版)[本書適用國小三、四年級](FG6108)
作者: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師資群
出版社:大碩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21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達克比辦案15:孤島時光機:島嶼生態學與臺灣島的形成
出版日期:2024-11-28
$ 30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