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他為什麼姓孔?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號顯然有著結構性的差異。孔子的名號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紇的名號中,卻有名無姓;紇是名,故叔梁紇又稱陬人紇;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麼,孔子為什麼姓孔?
從文獻記載可知,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沒有以孔為姓的,孔姓是從孔子開始的。孔子的祖先不姓孔,姓什麼?姓子。孔子自稱是殷人,其祖先屬於殷遺民。在先秦,商、周兩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但在當時,女子稱姓,男子不稱姓。所以,孔子的祖先姓子,但他們的名號中都不冠以子姓。
孔子祖先姓子,孔子本人自然也姓子,這確定無疑。孔子怎麼又姓孔呢?
原來,準確地說,孔並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與氏是分開的,男子不稱姓,稱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後來才變成了姓。孔子的孔,作為氏號,也就是孔氏,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古文獻中已有明確答案。《孔子家語.本姓解》指出:孔子先祖本是宋國公室成員,傳到孔父嘉時,「五世親盡,別為公族,故後以孔為氏焉」。《闕里文獻考》卷一也說:孔子先祖從弗父何到孔父嘉,「五世親盡,當別為公族,乃以字為孔氏」。這是說,孔子先祖弗父何讓國後,其子孫仍然屬於宋國公室成員,傳了五世,到了孔父嘉的時候,按照宗法制的規定,五世親盡,不能再繼續列入公室,而是應該別立一族。別立一族,必須有個族的名號,於是就取孔父嘉的字作為族的名號。孔氏的孔,是從孔父嘉那兒來的,孔是孔父嘉的字。
孔氏雖然從孔父嘉開始別立一族,但那時男子的名號,稱氏,稱名,稱字,似乎並無一定之規,所以,孔父嘉以後,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紇,都不稱氏,其名號中都無孔字。孔氏一系,名號中稱氏的,是從孔子開始,其後固定下來,如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孫子叫孔伋,曾孫叫孔白,玄孫叫孔求,等等。後來,氏變成了姓,孔也就由氏變成了姓。
由於孔子是聖人,也由於孔氏是從孔子開始固定下來,所以戰國中後期孔子的直系子孫皆奉孔子為始祖。據《孔叢子.獨治》篇記載,孔氏後人為祭祀先祖,立有兩座祖廟,一是弗父何之廟,一是孔子之廟。孔子九世孫孔鮒說:他們「哭孔氏之別姓於弗父之廟,哭孔氏於夫子之廟」。孔鮒所說的「孔氏之別姓」,是指孔氏別立一族以來的其他分支,這些分支並不以孔為氏,所以稱「別姓」;所有孔氏和孔氏之別姓,都奉弗父何為始祖。孔鮒所說的「孔氏」,則是指孔子的直系後裔,都以孔為氏,都奉孔子為始祖。
024孔子是創辦私學第一人嗎?為什麼他被奉為「萬世師表」?
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統治削弱了,「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原來在官府的很多文化人走向民間,文化逐漸下移,成為春秋時期社會文化的一大特色。這些走向民間的文化人開設私學,聚徒傳授文化知識。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鄭國鄧析教人「學訟」,傳說魯國少正卯、王駘也開設私學。所以從時間上來說,孔子不是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
孔子志在恢復周禮,整理上古文化典籍,創建儒家學說。他開辦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提出了「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以及學思結合等學習方法。史載孔子以「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從事的教育事業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孔子是創辦私學的第一人。
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受到後世的尊祟。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的詔書封孔子後裔時,稱孔子為「億載之師表」,稱讚孔子是千秋萬代人師的表率。元朝至大元年武宗在加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的詔書中,稱孔子「師表萬世」。到清朝時,康熙皇帝於康熙五十二年為孔廟大成殿親自題匾「萬世師表」。
044孔子為什麼要辭職周遊列國?
孔子在魯國從政,以司寇身分代理相事後,做得有聲有色,可是就在這時,他策劃的一個重要的事件──「墮三都」不幸失敗,這徹底改變了孔子為政的命運,導致他不得不辭職出走,周遊列國。
原來,春秋中後期,魯國有三種政治勢力:一是魯定公為代表的公室;二是「三桓」為代表的私門,即貴族勢力;三是家臣勢力。孔子從政時,這三種勢力形成的基本格局是:魯定公受制於「三桓」,「三桓」專魯國之政;「三桓」又受制於家臣,家臣專「三桓」之政。在這種情況下,魯定公希望削弱「三桓」,「三桓」急於打擊家臣。
孔子正是看出了這一點,精心策劃了一個「墮三都」的計畫。這是他行攝相事以來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三都,指「三桓」的三個采邑,即:季氏的費邑(在今山東省費縣境內)、叔孫氏的郈邑(在今山東省東平縣境內)、孟孫氏的成邑(在今山東省寧陽縣境內)。邑與都的區別是,小者稱邑,大者稱都。三都費、郈、成,分別由「三桓」的家臣們所把持,由於他們的長期經營,已成為城高池深的軍事堡壘。「墮三都」就是拆除三都的城牆和其他防禦設施,使盤據其中的家臣武裝無險可守,容易解決。孔子提出「墮三都」的計畫,表面上是打擊家臣勢力,解除「三桓」之憂,實際上,他是想利用此舉「強公室,弱私家」,逐步恢復國君的權威。
魯定公考慮到打擊家臣勢力,有利於削弱「三桓」,加強公室,所以對孔子提出的「墮三都」計畫表示支持。「三桓」則正受家臣勢力的困擾,陽虎之禍使他們餘悸未消,叔孫氏的家臣侯犯又據郈邑叛亂,而已有過一次叛亂記錄的季氏的家臣公山不狃仍然盤據在費邑,所以「三桓」也支持「墮三都」。在魯定公和「三桓」的共同支持下,孔子提議子路出任季氏宰,負責實施這一計畫。「墮三都」的計畫一開始進展順利。
叔孫氏首先順利拆毀了郈邑的城堡,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接下來,季氏要拆毀費邑的城堡。不料,盤據在費邑的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和叔孫輒搶先發難,率費人偷襲魯都,魯定公和「三桓」猝不及防,急忙躲進季氏宮中,登上季武子之臺憑高抵抗。費人圍攻甚急,差點危及魯定公的性命。幸虧孔子及時下令魯大夫申句須和樂頎率兵擊退費人,解了圍。國人紛紛參戰,乘勝追擊,打敗了費人,平定了叛亂。公山不狃和叔孫輒逃奔齊國,費邑的城堡被拆毀。
輪到墮成邑的時候,成邑宰公斂處父向孟孫氏指出:成邑是魯國北部的門戶,墮成邑,齊國人可隨時抵達魯國北門;而且成邑是孟孫氏的根據地,失去了成邑,孟孫氏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你假裝不知,我將堅持不墮。公斂處父一向忠於孟孫氏,他看得很清楚,「無成,是無孟氏也」,墮三都的實質是削弱「三桓」勢力。孟孫氏經此點撥,如夢初醒,馬上不再支持墮成邑,而是任由公斂處父頑強抵抗。魯定公親自率兵攻城,也未攻下,只得放棄。「墮三都」的計畫最後宣告失敗。
「墮三都」的失敗,遭受打擊的是孔子和魯定公。「三桓」一旦瞭解了孔子的真實政治目的,立即對孔子有了戒心,保持著高度的警覺。他們聯合起來對付孔子,對付魯定公,再度把持國政。季氏不允許子路再任其家宰,對孔子也十分冷淡。
轉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魯定公十三年(前四九七年),齊國送來了美女八十人,文馬一百二十匹,誘使魯國君臣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這一招果然奏效。季桓子接受了齊國的美女、文馬,與魯定公終日遊玩其中,不問朝政,怠於國事。子路見此,勸孔子辭職,一走了之。孔子則心存一絲幻想,堅持再等等看。因為馬上就要到郊祭的日子了,如果郊祭後,仍能按禮的規定,把祭肉分給大夫,以示對大夫的尊重,孔子還打算留下來。結果讓孔子失望,他沒有分到祭肉。孔子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他是通達之人,堅持「合則留,不合則去」,於是率領弟子們辭官去魯。臨行之際,孔子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他對魯國的留戀與熱愛:「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
069什麼是「鄉愿」?孔子為什麼討厭「鄉愿」
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仁智雙彰、文質彬彬的君子人格。具體而言就是能做到中庸,做到仁與禮的統一,即既能堅持仁義的原則,又能與周圍的世界和諧相處。然而有一種人,他們八面玲瓏,四處迎合,趨炎附勢,隨波逐流,看起來和別人關係融洽,一片和諧,其實沒有一貫的原則。孔子把這種人稱為「鄉愿」,也就是偽君子,並認為他們是「德之賊」,是賊害道德的人。
孔子為什麼這麼討厭「鄉愿」呢?就是因為這種人是貌似中庸,實則與中庸的精神背道而馳;這種以假亂真的行為,會造成人們對中庸的錯誤理解,損害真實的德性。關於這一點,孟子作了清楚的說明。萬章問孟子:「什麼樣的人可以叫作鄉愿呢?」孟子說:「這種人會批評狂放之人說:『為什麼這樣志氣高大呢?實在是言語和行為不能相照應,行為也不能和言語相照應,就只說古人呀,古人呀。』他們會批評狷介之士說:『為什麼這樣落落寡合呢?生在這個世界上,為這個世界做事,只要過得去就行了。』八面玲瓏,四方討好的人就是鄉愿(好好先生)。」
萬章又問:「全鄉的人都說他是老好人,他也到處表現出一個老好人的樣子,孔子竟說他是賊害道德的人,為什麼呢?」孟子回答說:「這種人,要指摘他,卻又指不出什麼大錯誤來;要責罵他,卻又無可責罵的,他只是同流合汙,為人好像忠誠老實,行為好像方正清潔,大家也都喜歡他,他自己也以為正確,但是與堯舜之道完全違背,所以孔子說他是賊害道德的人。孔子說過,厭惡那種外貌相似內容全非的東西:厭惡狗尾草,因為怕它把禾苗弄亂了;厭惡不正當的才智,因為怕它把義弄亂了;厭惡誇誇其談,因為怕它把信實弄亂了;厭惡鄭國的樂曲,因為怕它把雅樂弄亂了;厭惡好好先生,因為怕它把道德弄亂了。」孟子的這些話,詳細地說明了孔子為什麼討厭鄉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