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內心不是大腦的產物,如果死亡後仍有某種意識的存在,
那麼,我們到底是誰?在宇宙中是怎樣的存在?又該如何度過此生?
「本書寫得相當嚴謹,是一本讓人明白靈魂可能存在的好書。
希望讀者可以享受這些瀕死經驗所帶來靈界的訊息。」
──李嗣涔博士(前台灣大學校長 《靈界的科學》作者) 專文推薦★瀕死經驗研究權威五十年的心血,繼《死後的世界》的重磅巨作,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稱此書「即將成為瀕死經驗研究中的經典」。
★本書作者布魯斯.葛瑞森醫師是瀕死經驗科學研究的奠基者,他一九八○年代開發的瀕死經驗量表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成為全世界瀕死經驗研究的標準工具。他開辦且編輯的同儕審閱期刊──《瀕死研究期刊》,被譽為「關於這個主題的理性研究的發源地」。
*****
五十年前,葛瑞森醫師還只是一名菜鳥精神科醫師時,遇到了一位自殺未遂的女大學生,這段奇妙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對人的心和大腦的看法,讓他開始質疑:人究竟是什麼?
當時女大學生明明是完全失去意識地躺在病房內,但第二天醒來之後,卻能指證歷歷地說出葛瑞森與另外一位同學在數百公尺外大廳內的談話內容,和葛瑞森領帶上的義大利麵醬污漬。
這樣的故事或許現在聽來並不特別,但在五十年前卻相當驚世駭俗,而且像這名女大學生這樣的例子不只一個。隧道、光、飄浮、遇到過世親人、聽到不可能聽到的談話內容……這些是許多擁有瀕死經驗的人共同的經歷。為什麼意識離開了大腦還能運作?如果意識不是大腦運作的產物,那意識是什麼?人,究竟是這個身體,還是意識?
葛瑞森發現,他無法對這些例子視而不見,他必須以科學的方式重新思索心和腦之間的關係,探討我們的意識是否能夠超越死亡。
歷經五十年的研究,他寫下《死亡之後》這本書,提出他對此疑問的答覆。
「我希望證明科學和靈性是相容的,對靈性的嚮往不代表需要放棄科學。」葛瑞森說。
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透過科學方法來研究瀕死經驗,能讓我們更宏觀地了解世界上無形的種種,科學得以跳脫物質和能量的侷限,更精確地描述現實。而另一方面,體會靈性和無形的事物,也並不代表我們不能以科學的角度,來評估自己的經驗,以證據做為信念和理解的基石。
瀕死經驗沒有理由不能既是靈性上的禮物,也是特定的生理過程。這是葛瑞森提出的第二個答覆。
書中節錄了一個個當事人記憶中的瀕死經驗,以及瀕死經驗如何讓他們提升了自我的靈性和覺察,帶來深刻的改變。而探究這些故事也改變了葛瑞森,改變了他看待科學的角度和他自己,從而變得更寬容、更平靜、不那麼害怕死亡,也更活在當下。
*****
瀕死經驗對當事人很重要,因為它改變了當事人的人生;對科學家也很重要,因為對於心和腦,瀕死經驗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但對所有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瀕死經驗告訴我們何謂死亡和臨終,何謂生命和活著。
本書獻給對人類不可思議的心智感到好奇的讀者,
和想對生死提出更深層問題的人。
作者簡介:
布魯斯.葛瑞森(Bruce Greyson)精神科醫師及教授
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神經行為學名譽教授,擔任維吉尼亞大學感知研究中心主任十二年,是伊恩.史蒂文森教授(Ian Stevenson,西方世界用科學方法研究輪迴現象的第一人)的重要弟子及研究夥伴。也曾任職於密西根大學、康乃狄克大學醫學院。他是國際瀕死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的創始元老之一,並且擔任該協會主席和《瀕死研究期刊》(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的編輯超過二十五年,該期刊被譽為「瀕死經驗理性研究的發源地」。目前為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傑出終身研究員。他的醫學研究曾獲多項國家級獎項。
譯者簡介:
蔡宗翰
自由譯者,現居高雄。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外好評推薦】
「令人深深著迷的一本巨作,揭開死亡的面紗。此書即將在瀕死經驗研究中,成為經典。」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著有暢銷經典《死後的世界》
「葛瑞森醫師的研究徹底重組了我們破碎且混亂的世界觀,為人類意識帶來新的解釋。」
──伊本.亞歷山大醫師(Eben Alexander),著有瀕死經驗名作《天堂際遇》
「如同金賽在性學上的突破,葛瑞森醫師讓瀕死經驗研究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麗莎.米勒博士(Lisa Miller),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著有《靈性孩子》(The Spiritual Child,暫譯)
「這本醫學界的偵探小說,絕無冷場。葛瑞森醫師的著作值得我們大聲喝采。」
──P.M.H.阿特沃特(P. M. H. Atwater),著有《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s,暫譯)
「一本跨時代、跨地域的重要著作。」
──亞歷山大.巴特雅尼(Alexander Batthyány),國際哲學學院心理學與哲學博士,列支敦斯登維克多.法蘭克爾研究所所長,著有《心靈在世間的歸屬與角色》(Mind and Its Place in the World,暫譯)
「如果不知道死後會是如何,你要怎麼過現在的生活呢?你一定要讀這本書。」
──卡爾.貝克爾(Carl Becker),心理學博士,京都大學醫學倫理與政策科學教授,著有《打破循環》(Breaking the Circle,暫譯)
「輕巧地跨越了科學與心靈之間的鴻溝。」
──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著有暢銷書《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撫慰了生者,也為臨終帶來希望。」
──瑪麗.尼爾醫師(Mary Neal),前南加州大學脊椎外科主任,著有暢銷書《我去過天堂》(To Heaven and Back,暫譯)
「這本書將定義瀕死研究,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
──芭芭拉.布萊德利.哈格蒂(Barbara Bradley Hagerty),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宗教特派員,著有《上帝的指紋》(Fingerprints of God,暫譯)
「最新、最有用、最讓人興奮的新知。」
──傑夫.朗醫師(Jeffrey Long),著有《死後世界的證據》(Evidence of the Afterlife,暫譯)
「發人深省又撼動人心,一本值得細嚐的好書。」
──肯尼斯.林恩(Kenneth Ring)博士,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著有《死後人生》(Life at Death,暫譯)
「引人入勝,內容豐富,絕對必讀。」
──山姆.帕尼亞(Sam Parnia),醫師,紐約大學朗根醫療中心醫學副教授兼重症醫療與心肺復甦研究主任,著有《死亡來臨時會發生什麼?》(What Happens When We Die?,暫譯)
「這本書會為許多讀者的意識帶來正向的改變。」
──皮姆.汎.洛梅爾醫師(Pim van Lommel),著有《超越生命的意識》(Consciousness Beyond Life,暫譯)
「葛瑞森博士在本書中所記錄的研究,體現了他精湛的才智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幾乎無可取代。」
──麥可.撒邦(Michael B. Sabom),著有《死亡回憶錄》(Recollections of Death,暫譯)
「葛瑞森博士以新穎又充滿吸引力的方式,帶領我們走了一趟精彩的瀕死體驗之旅。無論你屬於什麼宗教、靈性信仰、科學背景,都一定要讀。」
──安德魯.紐伯格醫師(Andrew Newberg),湯瑪斯傑佛遜大學急診醫學和放射學教授,著有《神祕的心智》(The Mystical Mind,暫譯)
「關於瀕死經驗和人類心靈,葛瑞森博士是科學和醫學上的專家。身為一位精神科醫師,他不把人們不尋常的經歷看作是發瘋的現象,而是幫助他們理解和從中學習。」
──查爾斯.塔特(Charles Tart)博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名譽教授,著有《意識的眾生相》(States of Consciousness)
名人推薦:【國外好評推薦】
「令人深深著迷的一本巨作,揭開死亡的面紗。此書即將在瀕死經驗研究中,成為經典。」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著有暢銷經典《死後的世界》
「葛瑞森醫師的研究徹底重組了我們破碎且混亂的世界觀,為人類意識帶來新的解釋。」
──伊本.亞歷山大醫師(Eben Alexander),著有瀕死經驗名作《天堂際遇》
「如同金賽在性學上的突破,葛瑞森醫師讓瀕死經驗研究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麗莎.米勒博士(Lisa Miller),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著有《靈性孩子》(The Spiritua...
章節試閱
五十年前,我遇到了一位自殺未遂的女大學生。她跟我說的一些話,改變了我過去對人的內心和大腦的看法,讓我開始質疑:人究竟是什麼?
那時,我剛從醫學院畢業沒多久,只希望自己看起來不像個菜鳥。有一天,我掛在腰帶上的BB Call忽然響起。那個時候,我正在吃義大利麵,一面讀著精神疾病急救手冊。Call機突然的響聲,嚇了我一大跳,讓我不小心掉了叉子。叉子砸在盤邊,濺起了番茄醬,醬汁灑在書頁上。我伸手關掉BB Call,發現我的領帶上也濺到了一點。我低聲咒罵幾句,抹去汙漬,還用濕紙巾擦了擦,結果顏色雖然變淡了些,但是整塊痕跡卻暈開了。
我在餐廳裡隨便找了一支電話,回撥Call機上顯示的號碼。急診室告訴我,有一位服藥過量的病患,她宿舍的室友有事想告訴我。我不想花時間穿過停車場到值班室換衣服,所以直接拿了掛在椅背上的實驗室白袍,扣上釦子遮住我的領帶,然後走向急診室。
一到急診室,我先掃過護理師的入院紀錄。荷莉是一位大一新生,被室友送到醫院來。現在,她的室友正在陪病區等我。根據急診室護理師和實習醫師的紀錄,荷莉狀況穩定,但尚未甦醒,現在睡在第四檢驗室,有一名看護正守著她,急診室對精神病患都是如此安排。大概了解狀況後,我去看了荷莉:她躺在推床上,穿著醫院的袍子,手臂上插著一根管子,心電儀的導線從胸口連到床邊的機器。她凌亂的紅髮散在枕頭上,框住她蒼白、棱角分明的臉,她的鼻子細削,嘴唇很薄。我走進房間的時候,她雙眼緊閉,整個人毫無動靜。在推床下的架子上是一個放著衣物的塑膠袋。
我輕輕碰了一下荷莉的手臂,叫了叫她的名字。她完全沒有反應。我轉身問看護說,荷莉是否有睜開眼睛或說過話。看護是一位年邁的黑人,在檢驗室的角落翻著雜誌。他搖搖頭告訴我:「她一直都沒有意識。」
我細看了荷莉,稍做檢查。她的呼吸緩慢但規律,也沒有酒味。我想她可能是因為過量服用了某些藥物,所以昏睡了過去。她手腕的脈搏正常,只是每隔幾秒就少跳一下。我動動她的手臂,檢查其僵硬的程度,希望可以知道她吞了什麼藥。結果,她的手臂非常放鬆,當我擺弄時,她人也沒有醒來。
我謝過看護,離開了檢驗室,走到走廊盡頭的陪病區。與檢驗室不同,陪病區有舒適的椅子和沙發,還提供咖啡、紙杯、糖和奶精。荷莉的室友蘇珊正在裡頭走來走去。蘇珊個子很高,看起來有運動的習慣。她棕色的頭髮緊緊地紮成馬尾。我自我介紹後,請她坐下。她到處看了一下,最後坐在沙發的一端,轉弄著食指上的戒指。我拉了張椅子坐在她旁邊。無窗的陪病區沒有空調,在維吉尼亞州夏末的高溫下,我已經開始流汗。我把立扇移近了一些,也解開了白袍的釦子。
我先起了頭:「蘇珊,妳把荷莉送來急診室是明智之舉。妳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她說:「我今天最後一堂課下課已經傍晚了。回到家,我發現荷莉昏倒在床上。我大聲叫她,搖她,但怎麼樣都叫不醒。所以我聯絡了舍監。她打了電話叫救護車,我開車跟了過來。」
既然急診診斷是服藥過量,所以我問:「妳知道她吃了什麼藥嗎?」
蘇珊搖了搖頭。她說:「我沒有看到藥瓶,可是我也沒有時間到處找。」
「妳知道她有固定吃什麼藥嗎?」
「她有在吃學生健康中心開的抗憂鬱藥。」
「妳們房間裡還有什麼她可能服用的藥物嗎?」
「我有一些癲癇的藥,放在浴室的櫃子裡,但我沒有注意到她有沒有吃。」
「她常喝酒嗎?還是有吃其他的藥?」
蘇珊再次搖了搖頭。「我不清楚。」
「她還有其他健康問題嗎?」
「我想應該沒有,但我和她還不是很熟。畢竟,我們一個月前才搬進宿舍,我也才剛認識她。」
「她在學生健康中心看過憂鬱症。她最近有沒有看起來比較沮喪或者焦慮,還是有什麼行為異常嗎?」
蘇珊聳了聳肩。「我們真的沒有那麼熟。我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我明白了。妳知道她最近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壓力?」
「據我所知,她功課不錯。我的意思是,離家,上大學,這對我們所有一年級新生來說,都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蘇珊猶豫了一下,補充說:「但是她和男友之間可能有點問題。」蘇珊又停了下來。「我想他可能一直想要她做什麼。」
「要她做什麼?」
蘇珊聳了聳肩。「我不知道。就是我的感覺。」
我等她繼續開口,但她沒有再說下去。
我說:「蘇珊,謝謝妳的幫忙。還有什麼事妳覺得我們應該要知道的嗎?」
蘇珊再次聳聳肩。我等了一下,可是她什麼也沒再說。我只覺得她好像顫抖了一下。
「妳呢?妳還好嗎?」我問,稍微碰碰她的手臂。
「我很好。」她回得很快。「我要回宿舍了。我有一篇報告要寫。」
我點了頭。「好,謝謝妳做的一切,還告訴我這麼多事。現在沒事了,妳可以回去弄報告。如果妳想要,妳可以早上再來看她。如果有什麼其他的事,我們再打電話聯絡妳。」
蘇珊點點頭,站了起來。我送她到門口。當我伸手和她握手時,我看到了自己領帶上的汙漬。我重新扣上白袍,以免急診室其他人注意到。
我沿著走廊回到荷莉的房間,看看她醒來了沒。她仍然毫無意識,看護也說,在我離開後,她動也沒動。看來,那天晚上沒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的了。我和負責荷莉的實習醫師談了一下,他說他會把荷莉送到加護病房,監測她的不規則心跳。我打了電話給那天晚上接在我後面值班的精神科醫師。他也覺得現在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可以做的,但他要我確定有記錄下所有內容,而且明天一早就要來檢查荷莉,順便問診。我也要在明天早上八點,向諮詢小組的精神科資深醫師說明她的情況。之後,我穿過了停車場,來到值班室。我很開心自己沒有出糗或搞砸。幸運的是,病人會被送進加護病房,所以當晚負責入院和指示的人是那位實習醫師,不是我。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加護病房。經過一夜好眠,換過了衣服,我精神煥發。我在護理站的架上找著荷莉的病歷時,剛好一位護理師正在填寫。她抬頭看了看我。
「你是精神科的?」她問。
我點點頭:「我是葛瑞森醫師。」其實一看就知道我是精神科的人,因為我是加護病房中,唯一在白袍下穿著一般外出衣物而不是醫師服的人。
這位護理師說:「荷莉醒了,你可以和她談談,只是她仍然很睏。她整晚狀況都很穩定,只有一些心室早期收縮。」我知道那些不規則的心跳可能毫無意義,但也可能與她前一天晚上服用的藥物有關。
「謝謝妳。」我說。「我現在去和她談談。精神科的諮詢小組大概在一個小時後會來這邊看她。妳看她現在的狀況,今天有可能轉到精神科病房嗎?」
「哦,可以。」護理師翻了個白眼。「還有很多病人在等這裡的床位呢。」
我走到荷莉的房間,門沒關,我敲了敲門框,走了進去。現在,她的鼻子和手臂上都裝有一根導管,心電儀的導線連接到床上方的螢幕。我把她床邊的簾子拉上,輕輕叫了她的名字。她睜開一隻眼睛,點了點頭。
「荷莉,我是葛瑞森醫師。」我說。「我是精神科醫師。」
她閉上眼睛,再次點了頭。幾秒鐘後,她含糊地說了些話,發音不太清楚。「我知道你是誰。我昨天晚上有看到你來。」
我頓了一下,在腦中回想昨晚的情景。我說:「妳昨天晚上在急診室看起來好像睡得很熟。我想妳應該沒有看到我。」
她的眼睛仍然閉著,輕聲喃喃道:「不是在我的房間裡。我看到妳和蘇珊說話,坐在沙發上。」
這讓我吃了一驚。她不可能看到或聽到在走廊盡頭的我們。或許,這不是她第一次被送來急診,也或許,她猜到我在陪病區和蘇珊談過話。
「有誰告訴妳我昨天晚上和蘇珊說過話嗎?」我問。
「沒有,」她現在以清楚一點的口吻說。「我昨晚有看到你。」
我猶豫了一下,不確定接下來該說什麼。本來應該是我來主導這次的問診,問她自殘的想法和她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但現在我搞不太清楚,也不太知道該如何進行對話。我想知道她是否只是想玩弄我這個菜鳥實習醫師。如果是這樣,她做得很好。她似乎覺察到我的不確定感,睜開了雙眼,第一次和我對視。
她堅定地說:「你當時繫著一條沾了紅色汙漬的條紋領帶。」
我身體慢慢前傾,她真的這樣說了嗎?「什麼?」我問,雖然我幾乎問不出來。
「你繫著一條沾了紅色汙漬的條紋領帶。」她又說了一次,睜大眼睛看著我。然後,她複述了我與蘇珊之間的對話,我所有的問題和蘇珊的回答,還有蘇珊如何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我怎麼移了立扇。她一點都沒有說錯。
我寒毛直豎,渾身上下起雞皮疙瘩。她怎麼可能知道所有這些事情?她或許可以猜到我可能會問什麼問題,但是她怎麼知道其中細節呢?那天早上更早,有人和她交談過嗎?有人告訴她我在筆記中寫了什麼嗎?但是那時候在陪病區,除了蘇珊和我,沒有其他人。我們說的話和一舉一動,誰會知道呢?然後,除了在陪病區,沒有人看到我領帶上的汙漬。荷莉不可能知道我和蘇珊說過話,更不可能知道我們談話的內容或我領帶上的髒汙。但是她就真的是知道。每當我嘗試專心解讀她所說的話,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變得混亂。我無法否認她知道我和她室友交談的細節,我親耳聽到了,這確實發生了,但我不知道她是怎麼知道這些細節的。我告訴自己,她一定是好運猜到的,或玩了某種把戲。
但是,如果是騙局一場,怎麼可能成功?荷莉剛從服藥過量中醒來,從前一天開始,她就再也沒有和蘇珊說過話,她怎麼知道蘇珊和我說過什麼?荷莉有可能在服藥之前就與蘇珊共謀,計畫好蘇珊告訴我的內容嗎?但是她們再怎麼計畫,都不可能讓我的領帶沾上義大利麵醬。此外,當我在急診與蘇珊交談時,蘇珊看起來侷促不安,而荷莉現在也仍然昏昏欲睡,有些憂鬱。這一切看起來,感覺起來,都不像是個騙局。
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沒有時間考慮這些問題,也不知道該如何將它們歸類。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還要好幾年,英語世界中才出現了「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這個詞。那時候,因為我無法解釋,我整個人不知所措,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將這些問題拋在腦後。
;如果有,她有沒有向別人提及過。我也不可能問遍前一天晚上在急診室工作的人,更不用說要去追查誰有可能在自助餐廳看到我掉叉子,然後又看到我和荷莉談話。這是不可能的。我也不打算繼續調查,我只希望這件事清就這麼消失。
〔……〕
現在,我可以證明,瀕死經驗不是夢境,也不是幻覺。
將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研究後,我發現瀕死經驗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體驗的當事人。我了解愈多,就愈覺得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心和腦,才能突破現有的觀念,來解釋瀕死經驗。如果有了解心和腦的新方法,我們就可以探索意識在我們的身體死亡後是否仍會繼續存在。藉此,我們就可以重新思考我們到底是誰、我們究竟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存在、我們可以如何度過人生。
有一些科學家同事警告我,如果以開放的態度研究像瀕死經驗這樣「不可能」的經歷,會讓迷信大行其道。身為懷疑論者,我認為就讓它們上吧!不能因為我們的信念,而對「不可能」先行論斷;讓我們測試這些具有挑戰性的想法,看看它們是否真的是迷信,還是其實是我們能更宏觀地了解世界的窗口。瀕死經驗研究並沒有使我們遠離科學,墮入迷信。實際上,透過科學方法,來了解世界上無形的種種,可以讓科學跳脫物質和能量的侷限,更精確地描述現實。
遵循過去幾十年來累積的科學證據,我並不特別提倡任何一種理論或信仰體系。我知道這會讓很多支持特定觀點的朋友失望。我知道,因為我嚴肅看待大腦中的物理變化如何帶來瀕死經驗,所以一些篤信靈性的朋友會大唱反調;我也知道我一些唯物主義的朋友,會因為我說心智可以獨立於大腦之外運作,而失望不已。同時,兩方人馬中,都可能有人會抱怨說,我不選邊站,是為了容易脫身。
但是實際上,正是因為我對知識誠實,所以我無法在這場辯論中支持任一陣營。我認為,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瀕死經驗可以用生理上的機制來解釋,也可以說心智於大腦之外持續運作。我們可以從有形世界的哲學觀來看,把瀕死經驗解釋成一種我們現在還沒有弄清楚的生理過程。我們也可以從無形存在的哲學脈絡來考慮,把瀕死經驗解釋成是一種靈性上的禮物。這兩種想法雖然聽來合理,但都不科學,因為沒有證據可以反駁。換句話說,它們只不過是信仰。
我希望這本書中可以告訴大家,瀕死經驗沒有理由不能既是靈性上的禮物,也是特定的生理過程。科學證據顯示,這兩種想法可以共存,而且不互相牴觸,這使我們能夠超越科學與靈性之間的人為分界。不過,雖然我對這兩種觀點的態度開放,這並不意味著我對瀕死經驗的意涵沒有任何看法。
數十年來的研究讓我相信,瀕死經驗真實且深刻,而且能提升自我的靈性和覺察。我知道,瀕死經驗之所以對當事人很重要,是因為它們改變了當事人的人生。但我相信,瀕死經驗對科學家也很重要。因為,對於人的心和腦,瀕死經驗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對所有人來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瀕死經驗告訴我們何謂死亡和臨終,何謂生命和活著。
〔……〕
儘管我是以自己對瀕死經驗四十五年來的科學研究寫成了這本書,但我設定的讀者並非是其他科學家。同時,雖然我希望曾經經歷過瀕死經驗的人,會覺得我為他們伸張了正義,但我也不是為他們而寫。事實上,我是為我們而寫。這本書是寫給那些對於人類不可思議的心感到好奇的讀者,寫給對於生死想提出更深層問題的人們。
關於死亡和死後的世界,已經有很多論述和著作,多數都將科學和宗教視為互斥的兩端。在本書中,我嘗試延展討論的方向,並藉此改變對話。我希望證明科學和靈性是相容的,對靈性的嚮往不代表需要放棄科學。我的學思歷程顯示,以證據輔佐信念和理解,科學地觀察、了解世界,並不妨礙我們欣賞生命中靈性和無形的層面。另一方面,體會靈性和無形的事物,並不代表我們不能以科學的角度,來評估自己的經驗,以證據作為信念和理解的基石。儘管對於臨終以及死後的世界,我學到了很多,但這並不是一本只關於死亡的書。這也是一本關於生命和活著的書,關於慈悲與關懷,關於我們彼此之間的相互聯繫,我們要如何活得更有意義、更加充實。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服你相信任何一種觀點,而是要讓你思考:科學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瀕死經驗,告訴我們有關生死和死後的世界。遵循科學證據,我學到了很多有關瀕死經驗及其含義的知識。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與你分享我的學思歷程。我希望能讓你思考問題、細索答案;並不是要你相信任何一種觀點,而是讓你重新評估自己對於生與死的看法。我不是頒布十誡的摩西。我只是一位科學家,分享數據和資料代表的涵義。
五十年前,我遇到了一位自殺未遂的女大學生。她跟我說的一些話,改變了我過去對人的內心和大腦的看法,讓我開始質疑:人究竟是什麼?
那時,我剛從醫學院畢業沒多久,只希望自己看起來不像個菜鳥。有一天,我掛在腰帶上的BB Call忽然響起。那個時候,我正在吃義大利麵,一面讀著精神疾病急救手冊。Call機突然的響聲,嚇了我一大跳,讓我不小心掉了叉子。叉子砸在盤邊,濺起了番茄醬,醬汁灑在書頁上。我伸手關掉BB Call,發現我的領帶上也濺到了一點。我低聲咒罵幾句,抹去汙漬,還用濕紙巾擦了擦,結果顏色雖然變淡了些,但是整塊痕跡卻...
推薦序
唯物論的挑戰──瀕臨死亡經驗
李嗣涔博士(前台大校長、《靈界的科學》作者)
現代科學的哲學基礎是唯物論,物質是這個世界構成的基礎,是第一性的,因此自十七世紀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提出以後,「心」,也就是大腦的意識,便與物質世界的大腦逐漸分開研究。物質的大腦是第一性的,可以用物理、化學的方法來剖析;而意識是第二性的,是大腦內部複雜神經網路交互運作下所湧現出來的新現象,不具有基本獨立的物理性質。也就是說,如果人死了,大腦不運作了,意識也應該消失了。因此意識的研究在過去兩百年來都屬於哲學、宗教及心理學的範疇,科學家常說:「意識是科學最後的疆界。」說的便是科學發展到了最終極的目標、完全了解物質宇宙以後,才會去碰觸意識的問題。心物真的是二元化嗎?意識可以脫離物質的大腦而獨立存在嗎?過去六十年瀕臨死亡經驗的研究對此提出了嚴重的挑戰,這領域的研究發現,意識似乎可以脫離肉體、觀察遠方的人地事物,聽到他們談話的內容,甚至達到彼岸(靈界),見到已經死亡的親友。這些研究提供了數以千計的案例,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人物,包含哈佛大學神經科醫師,以及堅定信仰唯物論科學的學者,他們經過瀕臨死亡經驗以後,人生觀為之改變、不畏懼死亡,且開始相信有另外一個世界存在。
本書是探討瀕臨死亡經驗中最近的一本著作,作者布魯斯.葛瑞森醫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年輕時擔任實習醫師,一個案例讓他開始對大腦的運作產生疑問,打亂了他的世界觀:一位失去知覺的病人竟然知道遠在走廊盡頭他與送病人來醫院同伴的談話細節,甚至他吃食物不小心領帶沾到的番茄醬也被病人看得清清楚楚,他感到大惑不解。直到事發六年後,他遇到來實習的同事雷蒙.穆迪(Raymond Moody),才發現這個案例一點也不特殊,穆迪的第一本書《死後的世界》是英文出版品中第一本提及「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的書,葛瑞森醫師從此開始了瀕死經驗的研究。他花了將近四十五年的時間,才將自己收集到的案例整理別類,著作成書出版,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謹慎。這當然跟當年他被精神科主任警告再研究下去可能不能升等有關,他因此換了另一間能接受瀕死經驗研究的醫學院才能繼續研究下去。
這本書寫得相當嚴謹,作者在每個案例中,除了提供當事人自己的陳述以外,也不斷提供他自己的判斷,以及另外可能的解釋,以避免太快跳入推翻唯物論的結論,使不至於太快斷言「意識可以離開身體獨立存在」。這是一本讓人明白靈魂可能存在的好書,雖然人體特異功能也可以解釋部分瀕死經驗中的遙感遙視經驗,但是死亡後大腦已經不運作了(醫學的定義)卻見到已經死亡親友的經驗,是靈界存在、靈魂存在最大的證據。希望讀者可以享受這些瀕死經驗所帶來靈界的訊息。
唯物論的挑戰──瀕臨死亡經驗
李嗣涔博士(前台大校長、《靈界的科學》作者)
現代科學的哲學基礎是唯物論,物質是這個世界構成的基礎,是第一性的,因此自十七世紀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提出以後,「心」,也就是大腦的意識,便與物質世界的大腦逐漸分開研究。物質的大腦是第一性的,可以用物理、化學的方法來剖析;而意識是第二性的,是大腦內部複雜神經網路交互運作下所湧現出來的新現象,不具有基本獨立的物理性質。也就是說,如果人死了,大腦不運作了,意識也應該消失了。因此意識的研究在過去兩百年來都屬於哲學、宗教及心理學的...
目錄
推薦序 唯物論的挑戰──李嗣涔博士
國外好評推薦
前言 進入未知的領域
一 用科學解釋那無法解釋的
二 跳脫時間
三 回顧人生
四 了解故事的全貌
五 你怎麼知道是真的?
六 出竅
七 還是,他們發瘋了?
八 瀕死經驗是真的嗎?
九 生物學角度的死亡過程
十 死亡時的大腦
十一 人的內心不是大腦
十二 意識會持續下去嗎?
十三 天堂還是地獄?
十四 那神呢?
十五 一切都改變了
十六 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十七 嶄新的人生
十八 艱難的現實
十九 新的人生觀
二十 死前的人生
謝辭
參考資料
推薦序 唯物論的挑戰──李嗣涔博士
國外好評推薦
前言 進入未知的領域
一 用科學解釋那無法解釋的
二 跳脫時間
三 回顧人生
四 了解故事的全貌
五 你怎麼知道是真的?
六 出竅
七 還是,他們發瘋了?
八 瀕死經驗是真的嗎?
九 生物學角度的死亡過程
十 死亡時的大腦
十一 人的內心不是大腦
十二 意識會持續下去嗎?
十三 天堂還是地獄?
十四 那神呢?
十五 一切都改變了
十六 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十七 嶄新的人生
十八 艱難的現實
十九 新的人生觀
二十 死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