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鳥哺育幼鳥時的溫馨畫面、
老鷹振翅飛翔的雄偉英姿……
喜歡賞鳥的你,卻不知如何拍攝?
生態攝影專家教你攝影知識、拍鳥訣竅,
構圖、對焦、按快門!
運用入門級類單眼、單眼相機,
拍出各種野鳥的動態美!
本書從生態攝影觀念的倡導,到相機入門、進階攝影技巧的剖析,並實地觀察與拍攝野鳥,以及教授如何將自己的作品歸納分類,製作成
圖鑑、開設個人展覽,盡情享受野鳥攝影的樂趣!
一手掌握拍鳥技巧,你也可成為野鳥攝影達人:
◆不可不知的攝影知識與操作
解析類單眼、單眼相機功能與原理、
鏡頭的透視與特性、基礎構圖、進階拍攝技巧……
◆攝影達人不藏私,教你鳥類攝影秘訣!
如何捕捉飛行中、覓食與停棲中的野鳥、
仰拍逆光與順光的調整、最佳操作模式設定……
◆追鳥路線‧建立個人圖鑑‧舉辦攝影展
介紹最佳拍攝野鳥地點,實拍練習,
打造自己的野鳥圖鑑與攝影展
◆實用附錄
收錄台灣重要野鳥棲地地圖、台灣野鳥名錄、各地鳥會資訊
作者簡介:
范國晃
喜歡大自然,旅遊及藝術,愛好觀察與攝影。
經歷:
自然人文及商業攝影師
《大地的舞者》《共生》攝影個展
台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義工
飛羽雜誌及U-Outdoor網站望遠鏡與攝影專欄作者
攝影及運動光學望遠鏡講師
德國LEICA及MINOX台灣代理商之品牌經理
台灣生態旅行促進會理事
推薦序
推薦序〈定睛、對焦、按快門!紀錄最自然珍貴的野鳥之美〉
台灣生態旅行促進會理事長──余維道
欣見范國晃先生在出版了《台灣經典賞鳥路線》一書之後,再接再厲,沒多久又有新書《野鳥攝影》出版,這次更仔細地教大家如何拍攝野鳥與辨識鳥類。出書之事大不易,投入的心力精神,僅有些許的實質
的回報,堪稱佛心來著!
野鳥觀賞是賞心悅目的活動,一個人或數個人漫步於自然環境中,胸前掛著望遠鏡,心中記掛著美麗的飛羽朋友,眼睛四下流轉搜尋,隨時拿起望遠鏡隨著忽然出現的動靜變化,望過去、定睛、對焦,看到了、看到了。那種與老朋友相遇的喜悅,與新朋友初見的驚艷,賞鳥的愉悅在瞬間爆發,然後在心中迴盪久久,爾後回想起來,心中的喜悅又會在嘴角呈現。
野鳥拍攝則是有相似之處而又大大不同。同樣的眼睛四下流轉搜尋,注意著忽然出現的動靜變化,望過去、定睛、對焦、按快門、連續按快門,拍到了、拍到了。野鳥觀賞與野鳥拍攝情境類似,狀態不太一樣,結果更是非常的不同。時下,拜科技長進之賜,攝影器材的功能遠遠優越於過往,價格也親民許多,吸引了非常多的鳥類拍攝者。甚至於過去單純賞鳥的人,也會多帶一部數位相機,期待不但看到,也能帶回影像。
認識國晃多年,非常欣賞他誠懇、認真、踏實的風格。工作、創業如此,野鳥拍攝也是如此。細細撰寫的《野鳥攝影》,處處顯現著范氏風格的「誠懇、認真、踏實」。國晃不但走遍台灣各處的賞鳥地點,尋覓台灣野鳥,且是在最自然的情況下拍出野鳥之美,其所耗費的時間與心力,絕對是在嚴格的自我要求下,以無比的毅力與決心完成的。
我會說「在最自然的情況下拍出野鳥之美」,內行人都明白在此世道的彌足珍貴。我自己這兩年也開始賞鳥順便拍鳥,知道野鳥拍攝關係著器材的性能與限制,拍攝技巧的掌握,野外光影條件的變化,野鳥也不是任人招之即來揮之而去的。國晃在書中敘述的拍攝方法與技巧,更是絕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令閱讀者逐漸開朗而受益無窮。閱讀著飽滿范氏風格的《野鳥攝影》,心中充滿了欽佩與讚賞。當國晃好朋友的驕傲感,油然而生。
好書就是要捧在手中細細品味。好書就是值得推薦!
推薦序〈成為生態攝影的高手,享受野鳥攝影的樂趣〉
台灣鳥會理事長──林炯男
多年前購買了一本台灣野鳥圖鑑,才知道台灣有數百種的野鳥,圖鑑上的許多鳥類我從來沒有見過。對從小在山區長大,自認看過不少野鳥的我來說,真是一大衝擊。加入鳥會後在前輩的帶領下,讓我們由最初欣賞鳥類的美麗進而認識野鳥的生態。透過實際的野外觀察,看到鳥類的覓食、求偶、繁殖、遷徙……各種多樣有趣的行為,也開啓了我的快樂賞鳥之路。
截至2017年12月在台灣已經觀察到657種以上的野鳥,以總土地面積擁有的鳥種數來看,台灣的鳥種數在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只需2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可以由海岸到達3000公尺的高海拔山區,多樣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各種鳥兒在此活動。豐富的鳥類資源讓我們可以輕鬆地和野鳥相遇,因此在台灣賞鳥是件幸福的活動,這也讓國外的鳥友們羨慕不已。
大家在野外賞鳥時通常會攜帶望遠鏡及相機,藉由這些工具將影像拉近,讓我們容易進行觀察辨識,並將野鳥影像即時記錄下來。但是如何從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的器材中挑選出合適的工具?面對多變的自然環境要怎麼設定參數?在尊重野生動物的基礎下,真實紀錄並兼顧美學,拍出滿意的照片呢?坊間比較缺乏這方面的參考書籍,很高興現在終於有這本《野鳥攝影》出版,帶我們進入野鳥生態攝影的世界中。
作者國晃兄長期投入生態觀察,進行各類光學儀器、攝影器材的運用測試。書中分析整理出這些工具的特性及差異,配合實際運用的攝影作品,以淺顯易懂的圖示及說明,理出選擇工具及運用的技巧,將複雜的專業攝影變成了簡單快樂的活動,讓我們也能成為生態攝影的高手。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野鳥生態的豐富多樣,一幅幅生動美麗的作品訴說著野鳥與棲地的美麗故事。希望大家享受野鳥攝影的樂趣之餘,也一起參與生態保育,讓美好的自然生態永續長存。
推薦序〈一起進入繽紛的野鳥世界〉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
鳥類是自然界最活潑、最繽紛的一群,無論在哪裡都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自然也有許多人想要紀錄其美麗的身影,但是想要拍攝動作敏捷、生性機靈的野鳥們談何容易!所以過去拍鳥是件苦差事,長時間躲在偽裝帳中等候,只為了按下快門的瞬間,是否成功就取決於那幾秒鐘。
然而近年來因數位相機的普及,拍鳥風潮方興未艾,有些拍鳥人為了速成,使用食物引誘、播放鳥音來吸引野鳥,為了拍到漂亮的畫面,使用人工布景、修剪遮蔽鳥巢的枝條,更惡劣者甚至把尚未離巢的幼鳥抓出來,迫使親鳥在人工布置的場景下,上演餵食秀。這些行為會改變野鳥習性,使其暴露在更大的危險中,將幼鳥抓出巢外,更將造成親鳥棄巢、幼鳥死亡!
賞鳥與拍鳥,對野鳥而言都是種干擾,故各地野鳥學會近年來不斷宣導「賞鳥五不曲」:不引誘、不追逐、不驚嚇、不破壞、不捕捉,就是希望賞鳥者尊重野鳥,將干擾降至最低,而拍鳥因為需要更接近野鳥,更容易造成干擾,自然更應該遵守這「五不曲」,不因一己之私而犧牲野鳥的生存權利。
本書作者擁有多年的攝影經驗,為讀者提供精闢的解說,從相機結構、功能到各種環境下的參數設定,都有鉅細靡遺的介紹,對剛入門的攝影者有諸多助益,您可以透過這本書的引導,逐步掌握拍鳥設備的選擇、光圈快門的搭配、以及其他技巧,再加上多觀察野鳥生態,掌握其習性,讓您也可以在最低干擾的情況下,紀錄下真正的「野鳥生態」!
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賞鳥、拍鳥的相關資訊,可加入各地野鳥學會,跟著真正尊重、愛護鳥類的夥伴們一起進入繽紛的野鳥世界吧!
作者序〈野鳥攝影的美好,讓我找回熱愛攝影的初心〉
在接觸攝影前我喜歡繪畫,也擔任社團的美工。直到17歲那年的暑假是我最早接觸拍照的一個歷程,當時獨自一人帶著一台輕便型底片相機環島,旅程中會自然的搜尋風景中最美的部分,然後用相機的觀景窗框取路途上的美景並拍下留念。當時雖是一個人的環島旅途卻不會感到孤單,因為相機使我全心投入於發現及欣賞旅途中的美好。
攝影似乎註定走進我的生命與我形影相隨。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同學請我暫時保管學校的單眼相機,我拿著它拍了一些學校的風景照片,當時恰巧學校舉辦校園攝影比賽,而我所拍的其中2張照片竟幸運的獲得第一名及佳作,還得到一萬多元的獎金。之後學校就請我幫忙拍攝校園的簡介及校刊所需的照片。而後常去一家婚紗攝影兼照片沖洗的公司,認識了老闆與攝影師,他們教導我很多攝影方面的知識,至今我仍與那位攝影師持續見面,一起吃飯、喝咖啡或聊天談攝影。
我在二十多歲服兵役時曾讀到一篇關於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蒂爾-布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報紙專欄,他的報導攝影及創作精神,給了我啟發,因他使用德國LEICA 品牌的相機,影響我也買了LEICA的機械式相機及鏡頭。在高雄空軍官校服兵役期間,部隊附近有農田、果園及荷花田,這些農村的題材吸引我深入拍攝,其中荷花系列被畫廊老闆主動提出要購買。退伍回到台北我將花卉及農忙照片分別放在建國花市及台北的畫廊銷售,之後因銷售量很少而停止這方面的經營。
很幸運有些朋友總會介紹或找我拍攝商業攝影的案子,讓我在攝影這條路從未停歇,期間拍攝菜餚、服裝、建築、校園、人物、產品及繪畫等各種攝影案,包括幾家上市公司的案子。但商業攝影像是提供達到或超越客戶之標準的照片,拍多了會對攝影產生疲乏的感覺,直到多年前體悟到拍攝野鳥的樂趣,使我將對攝影的熱情都投注於野鳥攝影,而婉拒了幾家公司再次邀約的攝影案,並從製造客戶滿意的照片,返歸到創造自己喜歡的照片,找回熱愛攝影的初心。
與野鳥的緣分發生在1996年造訪新竹機場的朋友,當時朋友正照顧著一隻受傷的紅隼,經我提議由我帶往台北市野鳥學會協助救傷後,朋友將紅隼交給我。在經過野鳥學會委託的獸醫檢查後判定這隻紅隼未來無法回到野外,需終身被人照顧,因此我在接受了鳥類救傷義工的訓練,及裝設適合紅隼棲息的人造環境後,將紅隼帶回照顧。
1997年因喜歡使用LEICA相機的緣故而主動聯絡當時LEICA台灣代理商的人事部門以詢問工作機會,在一個月後獲得面試的機會,幸運的獲得在LEICA相機及望遠鏡部門的工作。因為望遠鏡而再次與野鳥學會產生連結,並每年參與及贊助野鳥學會所舉辨的展覽及賞鳥大賽。時間久了在野鳥學會所認識的人也多了,常常會一起觀察及拍攝野鳥,並與他們學習野鳥的知識。沉浸在熱愛的攝影環境,隨著時間自然的增長攝影知識。投入野鳥觀察與攝影讓我找到另一個充滿樂趣與知性的創作題材,同時也讓我看到鳥類生存的危機。
我將熱愛的攝影與野鳥相遇的緣分寫進這本《野鳥攝影》,希望野鳥與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永存,多樣的生物性讓地球永遠豐富美麗。
推薦序〈定睛、對焦、按快門!紀錄最自然珍貴的野鳥之美〉
台灣生態旅行促進會理事長──余維道
欣見范國晃先生在出版了《台灣經典賞鳥路線》一書之後,再接再厲,沒多久又有新書《野鳥攝影》出版,這次更仔細地教大家如何拍攝野鳥與辨識鳥類。出書之事大不易,投入的心力精神,僅有些許的實質
的回報,堪稱佛心來著!
野鳥觀賞是賞心悅目的活動,一個人或數個人漫步於自然環境中,胸前掛著望遠鏡,心中記掛著美麗的飛羽朋友,眼睛四下流轉搜尋,隨時拿起望遠鏡隨著忽然出現的動靜變化,望過去、定睛、對焦,看到了、看到了。那種與老...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1野鳥攝影的樂趣與生態保育
學會欣賞野鳥之美
聽覺、視覺及受覺體驗
尊重自然生態的攝影方式
Chapter2野鳥攝影輕鬆入門
●不可不知的攝影知識
數位相機時代的一般使用情況
回歸攝影初始的技術核心
測光錶有何用途?
底片相機的規格
熟悉攝影四要素:
‧測光
‧ISO感光度
‧光圈
‧快門
●了解片幅的重要性
何謂影像感測器CCD/CMOS
相機市場常用的影像感測器尺寸
●解析相機功能與原理
相機的型態:
‧輕便型相機
‧類單眼相機
‧單眼相機
●相機的各種操作按鈕
●相機的內建性能
‧ISO:高ISO、低ISO應用與差異
‧光圈:大光圈、小光圈應用與差異
‧快門:慢速快門、高速快門應用與差異
‧對焦:對焦模式,實際拍攝情況舉例
‧測光模式
‧曝光補償
‧包圍式曝光
‧HDR高動態範圍曝光
‧白平衡
‧連拍速度
‧對焦鎖定
‧測光鎖定
‧防手震
‧鏡頭
‧數位靜止影像檔案格式
●構圖基礎
‧井字格線構圖法
‧高遠、平遠與深遠構圖法
‧破格(爆框)構圖法
●鏡頭的透視
‧鏡頭的分類與透視特性
●選購入門級相機與輔助配件
輕便型相機:
‧簡單拍攝型
‧高倍率變焦型
‧專業性能型
可換鏡頭型相機:
‧全片幅CCD/CMOS影像感測器
‧APS/APS-C影像感測器
‧Four Thirds 4/3”影像感測器
周邊配件的輔助方式:
‧濾鏡
‧三腳架
‧快門線
‧擴充閃光燈
‧底片及記憶卡
●了解基礎攝影技巧
類單眼相機
單眼相機
‧野鳥攝影的最佳操作模式
【照片說故事】
西伯利亞白鶴的迷航成長記
灰面鵟鷹的遷徙血淚史
台灣稀有留鳥黑翅鳶的觀察
Chapter3野鳥攝影的進階技巧
●類單眼相機的重要規格
入門款類單眼相機
高階款類單眼相機
●類單眼相機進階操作技巧
調整相機參數與模式
‧常見的錯誤模式設定
●輕鬆漫遊,實地拍攝野鳥
光線較暗時
低快門捕捉
遠距離與停棲中野鳥
仰拍逆光與順光的調整
遇見風勢稍大的拍攝法
飛行中的黑鳶
覓食中的鳥類
溼地棲息中的留鳥
優游水上的鳥類
捕捉鳥類動態
●單眼相機的重要規格
決定影像品質的2大因素
相機的使用系統:
‧輕巧易攜帶的相機
‧中階影像品質的相機
‧高階影像品質的相機
鏡頭的光學品質及性能
●單眼相機進階操作技巧
融入自然且不干擾野鳥
拍出野鳥生動細節:
‧凝結影像保有細節的技巧
捕捉飛行的美麗瞬間
飛行中野鳥的測光與對焦
逆光時的拍攝方式:
‧注意構圖的調整
‧使用測光點
‧曝光補償
拍攝野鳥的覓食
紀錄野鳥豐富多樣的行為
野鳥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羽色變化的觀察與拍攝
觀察並還原最真實的色彩
以多變模式拍攝自然生動野鳥
【追鷹路線】
鷹科日行性猛禽的拍攝札記:
‧基隆港
‧新北市觀音山
‧彰化八卦山
‧屏東滿洲及社頂自然公園
Chapter4建立個人野鳥照片式圖鑑
●分類鳥類照片,建立野鳥圖鑑
鷸科、雁鴨科 、鷺科
鴴科、長腳鷸科、鶴科
鸊鷉科、鸕鷀科、䴉科
秧雞科、水雉科、鷹科
鶚科、鴟鴞科、鷗科
燕科、雉科、鳩鴿科
杜鵑科、夜鷹科、翠鳥科
啄木鳥科、鬚鴷科、伯勞科
卷尾科、王鶲科、鴉科
百靈科、河烏科、鵯科
樹鶯科、柳鶯科、葦鶯科
扇尾鶯科、鸚嘴科、繡眼科
畫眉科、噪眉科、長尾山雀科
山雀科、鶲科、鶇科
八哥科、鶺鴒科、鵐科
雀科、麻雀科、梅花雀科
【策畫攝影展】
如何籌辦野鳥攝影展
附錄
‧台灣重要野鳥棲地地圖
‧台灣野鳥名錄
‧各地鳥會聯絡資訊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1野鳥攝影的樂趣與生態保育
學會欣賞野鳥之美
聽覺、視覺及受覺體驗
尊重自然生態的攝影方式
Chapter2野鳥攝影輕鬆入門
●不可不知的攝影知識
數位相機時代的一般使用情況
回歸攝影初始的技術核心
測光錶有何用途?
底片相機的規格
熟悉攝影四要素:
‧測光
‧ISO感光度
‧光圈
‧快門
●了解片幅的重要性
何謂影像感測器CCD/CMOS
相機市場常用的影像感測器尺寸
●解析相機功能與原理
相機的型態:
‧輕便型相機
‧類單眼相機
‧單眼相機
●相機的各種操作按鈕
●相機的內建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