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小林村因愛而重建
這是一本因著血與淚而完成的書。
二OO九年八月八日連續三天的大雨,土石吞噬了小林村,近五百位同胞一夜之間與我們永別,這是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的傷口,這樣的傷口可能慢慢癒合,但失去親人與家園的倖存者,要彌合的遠超過心上的傷。
小時候因參加童子軍活動認識了一位住在甲仙的姐姐,我好奇,所以搭車到甲仙找禎姐,那時的高雄往山區走都是困難的,從鳳山到甲仙,我搖搖擺擺地坐了約三個小時的公車,到了甲仙總站,還必須再轉公車,那公車全程行駛在一路蜿蜒的山路上,往窗外看就是峭壁,司機卻開得飛快,車上乘客習以為常,一袋袋的食物說明他們必須搭這飛快的公車才能來回市鎮間採購生活必需品。
禎姐的母親是盡其所能的準備了一桌菜,只為了我這個從都市來的嬌客,後來長大後,才能體會這樣的熱情多麼罕見。
我在國中時的這段歷程讓我對甲仙印象深刻。
那是盛產芋頭的地方,那是人與人見了面都認識能話家常的地方,那是偏鄉,進出都不方便的偏鄉。
台灣夏有颱風,西南氣流,冬有乾旱,地震又不時侵擾,本就是多災的地方,災難留下來的常常只是當下的新聞,大家只希望能儘快重建,彷彿只要蓋好了房子,一切就能回到原點。
松諭這本書讓我們知道,被大地無情掩沒的不只是親人,不只是房子,還有回憶,親人無法死而復生,但重建工程必須完成的是家與回憶。
第一次與松諭見面是因為共同的好友,傅培梅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執行長潘秉新,八八風災已從人們記憶中淡忘,松諭還在努力為倖存的村民找尋留在村裡的生計模式,秉新與廚藝界熟悉,認真為小林村與廚藝界搭橋。那時的松諭已不是風災初期抗議要真相的重建會會長。從書裡不難發現,那時的重建會蠟燭多頭燒,要為村民們找工作機會,要爭取保留小林村的生活模式,要爭取國賠。
這些路沒有教科書,沒有任何人的經驗可以帶領。
所以這些紀錄是重要的。
當松諭將小林村風災前的人與事紀錄下來,回憶才不會隨著小林村沉沒在土石裡;當松諭把救災期間災民的無助紀錄下來,我們才能理解,面對天災人們需要做的更多;當松諭把爭取重建屋的過程說明清楚,我們才能思索,愛心不是單純的給予,更需要理解,理解真實的需要是什麼。
書寫這樣的一本書不容易,大家可以想像,每一字都要和著淚才能完成。但這一字一淚才讓小林村真正重建,不只是房子,也是家,也是情感,也是回憶。
News98 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陳鳳馨
作者序
聽我說說,關於小林村的那些美好
會起心動念寫下這本書,跟我的女兒、家裡這兩隻調皮搗蛋的小寶貝有關,而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本書在今年八月八日十週年前寫出來,則是因為三月初突然來報到的老三,我想跟孩子們說:「希望你們長大後,能更了解爸比小時候的故事,以及,那一年我跟你媽一起經歷了什麼挑戰。」
我一直很遺憾,小林村是用這種方式讓大家認識,一種近乎告別式的壯烈,注定了未來五十年她會是一個災難的圖騰,永難抹去。
但我所熟悉的小林村,又是那麼的充滿人情味,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一個冬暖夏涼、全村沒有一台冷氣的美好村落,可惜的是,來不及給大家看到,她已倏忽的從歷史的舞台謝幕,徒留人間無限惆悵。
幾年來,陸續都有熱心的朋友介紹出版社,跟我討論出書事宜,我都選擇微笑以對,回覆說:「好,我再想想。」其實我心裡沒說出的答案是「你們一定不了解,每一個小林人對小林村的感情有多豐沛,豐富到,我根本不知從何說起,濃烈到,開口講的每個字都會讓人窒息、眼淚不停的落,這些情感與眼淚,我如何奢求外人能懂,沒有別人的筆,能代替小林人說出對天上四百六十二位至親這些,來不及說出的愛……」
重建第八年時,我決定離開了創辦的社會企業,試著暫時讓從二OO九年八月起不停旋轉的人生停止一下,找回內心最簡單的自我及初衷。
是一張略有破損的老照片意外勾起我的無盡回憶,這是一張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泛黃照片,父親長年一直放在小林商店裡的那張辦公桌上,壓在厚厚的玻璃下,照片拍攝於民國五十三年,是阿爸抱著四個孩子,背後是斗大的「小林商店」四個字,我突然間想起了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父親與「小林商店」是如何的保護呵護著我長大,以及父親當年在十四歲時,是如何勇敢的一個人渡海來台,過了多年無家可歸的日子後,最後在小林村落腳。
原來,這麼多年過去,在乎的不是自己做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或得到了什麼,最終魂牽夢縈的,還是在小林村的這些人那些事,過去是這些故事滋養我,現在是這些故事療癒我。
還要寫下的,是那一年小林遊子如何在異鄉獲悉家鄉一夕生變,紛紛從外地趕回,從不敢相信到崩潰,從流淚到挽起袖子,從一個個失去家人,變成一個「小林大家庭」的過程,從而勇於面對當時政府求快的重建政策、對國際級的慈善團體勇敢說不,終於在週年時,獲得了總統承諾,扭轉了既定政策的方向。
最後,小林村要感謝的人很多,我將這份感謝放在書的最後,希望您們能看的見,不慎遺漏或自始至終不知姓名的貴人也請多包涵,若有緣讓您看見這本書,也請與我聯絡,讓我為您補上,這一份感謝。
感謝我的家人一路支持,岳父母願意把這麼好的女兒嫁給我,沒有我太太一路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這裡,謝謝妳,我最親愛的老婆。
多年後回想,才明瞭,原來這些之於我的「小林人性格」,竟是在我的孩提時期便悄悄地進入我的血液,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份。所謂的「小林人性格」,是樂觀,是幽默,更是一種打不倒的豁達。而這,可能也是之所以在經過十年後,我還在這裡的原因。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深愛小林村的小林人,以及,一直在天上守護著我們的四百六十二位天使。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認識真正的小林村,並且愛上這個,您來不及認識的美好村落。
蔡松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