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自唐宋以來的「詞」中,擇其有趣味,與詞中某人某事有關連者加以縷述。本書既不是詞選,也不是詞話,僅屬於詞林瑣事趣聞的閒聊,旨在談「趣」,希望讀者能藉此引發研究詞章的興趣!
本書特色
1.作者以自唐宋以來的「詞」中,擇其有趣味,與詞中某人某事有關連者加以縷述。
2.本書既非詞選,也不是詞話,屬於詞林瑣事趣談,旨在談「趣」,希望讀者能藉此引發研究詞章的興趣!
作者簡介:
陸家驥(1863~1938年)字逸如,龔路鄉人。清季與黃炎培、張伯初共創新學。與同鄉商人楊斯盛共同創辦浦東中學。著有《古文閒話》、《唐詩七律故事瑣談》、《詞人詞事趣談》。
作者序
前言
所謂:「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於此。」實在是「不易之論」。
然而,「詞」是韻文中具有特殊體裁的一類,和「曲」一樣,又都是「樂府」上的名稱,由於「詩」中也有「樂府」內容,所以,古人說:「詞者,詩之餘也。」把詞又稱做「詩餘」。不過,宋以後的詞,已不能唱。當然也失去「樂府」的內涵,和音樂脫節,形成文學上的「長短句詩篇」,何況,它的特色是「調子固定」,永遠不變。必須按照調子作。不可改變原來的形式,因「調子」不能牽就「詞句」,只有用「詞句」來牽就「調子」,所以稱做「填詞」。實在是「詩」、「詞」最大的分別。
概括的說來,樂府、詩、詞、曲,本是一家。朱熹的「泛聲」便說:「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金曲子便是。」
胡適參酌朱熹、方成培等人的說法,歸納成:「唐人所歌的詩,雖然是整齊的五言,六言或七言詩,而音樂的調子,卻不必整齊。儘可以有「泛聲」、「和聲」或「散聲」。後來人要保存那些「泛聲」,所以連原來有字的音和無字的音,一概填入文字,遂成了長短句的詞了。」換句話說,古樂府在聲不在詞,唐初舊曲,大都是聲、詞俱存,有聲無詞者甚少。故當時所擬的古樂府不能自製曲調。直到宋代,僅傳其歌詞之法,失卻歌詩之法,於是一衍而為近詞,再衍而為慢詞,如柳永之作,即取其聲,非取其詞也。
不過,現在我所談的,乃是就自唐以來的』「詞」中,擇其有趣味,與某人某事有關連者,加以縷述,藉博一粲。既不是詞選,也不是詞話,僅屬於詞林瑣事趣聞的閒聊而已!如以此為「酒後茶餘」消遣和笑談之資則可,如用來作為研究詞章的興趣,才是我所迫切企求的!
畢竟,填詞不是件容易事,初學時,往往會產生枯燥無味的壓迫感,但如先從「興趣」啟發著手,來沖淡「說教」和「規則」上的桎梏,應當是份能「引人入勝」的好辦法。
今年入夏以來,天氣特別炎熱,揮汗寫稿,尤其艱辛。其能持以不懈,厥抵於成者,霞美妹之匡助鼓勵尤多。書成之日,僅致謝悃!
自慚才識並短,魯魚亥豕,舛誤不少。倘蒙指教,不勝榮幸之至!
戊午立秋日陸家驥謹識於台北市聯合二村寓次
前言
所謂:「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於此。」實在是「不易之論」。
然而,「詞」是韻文中具有特殊體裁的一類,和「曲」一樣,又都是「樂府」上的名稱,由於「詩」中也有「樂府」內容,所以,古人說:「詞者,詩之餘也。」把詞又稱做「詩餘」。不過,宋以後的詞,已不能唱。當然也失去「樂府」的內涵,和音樂脫節,形成文學上的「長短句詩篇」,何況,...
目錄
前言
甲編:唐及五代
一、李白、菩薩蠻
二、張志和、漁歌子
三、韋應物、調笑令
四、劉禹錫、春去也
五、白居易、憶江南
六、韓翃、章台柳
七、溫庭筠、菩薩蠻
八、王衍、甘州曲
九、韋莊、荷葉杯
一○、李璟、山花子
一一、馮延己、謁金門
一二、李煜、虞美人
一三、花蕊夫人、采桑子
一四、薛九、嵇康曲舞詞
一五、佚名、送春詞
乙編:北宋
一、趙佶、燕山行
二、陶穀、風光好
三、寇準、江南春
四、陳亞、生查子
五、晏殊、浣溪沙
六、司馬光、阮郎歸
七、范仲淹、漁家傲
八、林逋、長相思
九、宋祁、鷓鴣天
一○、歐陽修、臨江仙
一一、張先、一叢花
一二、柳永、雨霖鈴
一三、王安石、桂枝香
一四、蘇軾、念奴嬌
一五、晏幾道、鷓鴣天
一六、賀鑄、青玉案
一七、秦觀、滿庭芳
一八、黃庭堅、好女兒
一九、晁補之、洞仙歌
二○、張禾、少年遊
二一、周邦彥、陵蘭王
二二、李清照、聲聲慢
二三、婦人、念奴嬌
二四、吳淑姬、長相思
二五、佚名、古陽關詞
丙編:南宋
一、岳武穆、滿江紅
二、韓世忠、南鄉子
三、辛棄疾、摸魚兒
四、陸游、釵頭鳳
五、高登、好事近
六、姜夔、揚州慢
七、史達祖、綺羅香
八、劉克莊、清平樂
九、文天祥、大江東去
一○、吳文英、玉樓春
一一、鄧剡、南樓令
一二、周密、一萼紅
一三、朱淑貞、生查子
一四、蜀伎、鵲橋仙
一五、聶勝瓊、鷓鴣天
一六、張淑芳、更漏子
丁編:金元及明
一、完顏亮、鵲橋仙
二、吳激、人月圓
三、蔡松年、鷓鴣天
四、元好問、虞美人
五、張弘範、臨江仙
六、趙孟頫、後庭花
七、管道昇、我儂詞
八、張翥、六州歌頭
九、倪瓚、人月圓
一○、拜住、菩薩蠻
一一、竺月華、江南春
一二、崔王氏、臨江仙
一三、陳子龍、蝶戀花
一四、夏完淳、卜算子
一五、張姬、蝶戀花
一六、屠漋、戲作
戊編:清代
一、陸震、浪淘沙
二、鄭燮、念奴嬌
三、王國維、浣溪沙
四、納蘭性德、采桑子
五、吳偉業、賀新郎
六、吳藻、金縷曲
附錄
周濟、論詞雜箸
王國維、人間詞話
前言
甲編:唐及五代
一、李白、菩薩蠻
二、張志和、漁歌子
三、韋應物、調笑令
四、劉禹錫、春去也
五、白居易、憶江南
六、韓翃、章台柳
七、溫庭筠、菩薩蠻
八、王衍、甘州曲
九、韋莊、荷葉杯
一○、李璟、山花子
一一、馮延己、謁金門
一二、李煜、虞美人
一三、花蕊夫人、采桑子
一四、薛九、嵇康曲舞詞
一五、佚名、送春詞
乙編:北宋
一、趙佶、燕山行
二、陶穀、風光好
三、寇準、江南春
四、陳亞、生查子
五、晏殊、浣溪沙
六、司馬光、阮郎歸
七、范仲淹、漁家傲
八、林逋、長相思
九、宋祁、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