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以「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為名,旨在介紹專利公報之形成與解讀,以及國際專利資料之檢索方法、分析技巧,進而研擬企業的研發方向與專利布局策略。全文共十五章,除我國專利系統外,包含美國、日本、歐洲、中國、以及專利合作條約等五大專利系統。
第一章「產業發展與專利」介紹從第一次產業革命發展到第四次產業革命,專利在發展過程所扮演的角色,並從全世界主要國家專利系統與專利申請件數現況,瞭解專利分析與布局在現代企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二章先以我國專利制度為基礎介紹「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包含發明、新型、與設計等三種專利的申請與審查制度,特別著重在專利公報的產生,以及與公報產出時間點有關的優先權制度,以便掌握如何利用專利公報。
第三章「專利說明書與先前技術」也是以我國制度紹介紹專利說明書的內容,以及界定專利權範圍的申請專利範圍,新發明是在既有技術的基礎上所發展,因此專利說明書的記載,以及專利審查時居核心地位的新穎性與進步性要件,均與以先前技術息息相關。
第四章「國際專利分類」是在專利公報中的一項重要欄位,本章包含國際專利分類五階分類的形成,分類原則,如何解析及利用專利文件中的國際專利分類。
第五章「美國專利系統」介紹外國專利系統中最常使用也是最重要的美國,在國際專利制度的調和進展下,各國制度差異性並不大,因此外國專利系統著重在其特殊的部分,或與我國較大差異部分,美國專利系統的特點包含公開制度、美國專利分類、先前技術引證、還有分割案與連續案制度等。
第六章「特定技術主題之總體分析」是以我國及美國專利資料為基礎,介紹如何運用關鍵詞、分類等欄位,編成檢索式獲得特定技術主題的專利池,並進行主要專利權人申請趨勢及活躍度等分析。
第七章介紹與我國關係密切的「日本專利系統」,包含日本的發明、新型、設計專利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的形成,以及日本所使用的日本專利分類。
第八章介紹「歐洲專利系統」,這是基於歐洲專利公約所建立的多國專利系統,歐洲專利審查制度採檢索與審查分離,有獨特的歐洲專利分類,近年與美國共同建立合作專利分類,多國專利系統與國家專利系統並存下,申請人有不同申請選擇與運用策略。
第九章「PCT專利系統」是基於專利合作條約所建立的系統,本系統包含從提出申請、國際檢索、國際公開與公開公報、國際初步審查、到進入國家階段獲得各國的專利權,本章也介紹PCT專利資料之檢索。
第十章「多國申請與檢索報告」是指一件發明申請多國專利時,如何擬定申請策略,在各國專利局之專利審查高速公路的合作下,如何選擇首先申請局,多國申請案第一份檢索報告有重要地位,本章也介紹歐洲專利系統與PCT系統的檢索報告,還有發明單一性與分割制度。
第十一章「國際專利家族與布局」主要介紹一件發明申請多國專利時所形成的專利家族,由於專利申請系統複雜,專利家族也有多種定義,本章內容包含如何建構專利家族,如何以專利家族為基礎進行特定技術主題的專利調查與總體分析。
第十二章「國際專利申請策略」主要介紹PCT系統的運用,包含日本特許廳、美國專利商標局、歐洲專利局如何處理PCT案,以便瞭解PCT系統或國家專利系統的選擇策略,並介紹日本企業、美國企業、以及歐洲企業常用的國際專利申請策略。
第十三章介紹對於研發者非常有用的「技術與功效分析」,包含就特定技術主題如何進行技術歸類、如何以子系統技術進行歸類,如何製作技術功效矩陣圖,並就特定技術獲得技術發展途徑。
第十四章介紹較晚建立但已是全世界專利申請數最多的「中國專利系統」,包含發明、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的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的形成,還有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如何處理PCT申請案,中國企業運用PCT系統的概況。
最後第十五章是「專利強度分析」,本章介紹可用較簡便計算方式獲得的專利強度指標,特別是可從專利分析圖表即可獲得的專利強度指標,包含:專利件數與取得比率、基於被引證數的專利強度、專利分類技術廣度、國際專利申請強度、技術功效全面度與強度等。
本書介紹國際專利系統的架構,雖涉及各國法制,但不做深入的法制面探討或比較法研究,為了敘述方便,若干法規、基準等條文引用,會作適當之修飾。本書引用許多實務案例,主要目地在說明分析方法,這些案例均為實際執行的結果,但所完成或檢索的時間點不一,有些案例為說明方便,在不影響實質結果的前提下會做適當之調整。案例中的主要專利權人多為企業,敘述時未必會敘述企業的完整正式名稱,也不拘泥於企業中文、英文名或縮寫,以一般大眾較熟悉的名稱為準。
本書耗時多年得以完成,首先感謝家人支持所提供的後盾與精神力量。並感謝多年來從事專利調查與分析工作前輩們的啟發與指點,以及參與各專利分析專案的企業界研發人員寶貴意見,還有勞心勞力的專利研究所研究生團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所提供的優良研究環境。也特別感謝元照出版公司費心編排校對,讓本書順利出版。
本書出版前已經過多次校對,但作者才疏學淺,雖字斟句酌,仍有諸多不完善與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為禱。
劉國讚 謹誌
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2017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