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型的歷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為基礎,
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
深耕吳哥研究五十年的學者,
從佛像與碑文考古中解讀出繁榮與衰退的訊號,
呈現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
吸納並消化、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
常見的東南亞史,多採取國別史和民族史的視角,而缺乏通觀該區域的文化或文明的著作,也更多聚焦在歐洲人進入東南亞之後的歷史。甚至,「東南亞」一詞也是歐洲人的發明。
那麼,古代的東南亞史是什麼樣貌?對於沒有留下文獻的文明,如何從遺跡建構出偉大王朝的歷史?而作為一個夾在印度和中國兩大古文明之間的區域,東南亞型的文明是什麼?而我們又該如何認識?
一八六六年,在首度對吳哥遺址進行科學調查的法國考察團中,一位考古學家後來回想初次見到吳哥窟時的情景,讚嘆道是「超越最壯麗的夢境的存在」。
本書作者從一九六○年代開始進入柬埔寨吳哥遺址的現場從事考古調查,親手「觸摸」歷史,並將其對吳哥王朝史的建構,透過考古和人類學「通觀」東南亞型的多樣性歷史文化及文明特質,濃縮在本書當中。
東南亞地區存在著多樣的文化、人種、語言、宗教、社會組織,甚至政治體制,這是它多元文明的外在表現。不過在氣候風土、生活型態與文化的核心精神上仍具有一致性。東南亞型的歷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為基礎,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長篇生活故事,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豐富自身傳統,不以時間為主軸的文化史。
■東南亞史並非「直線進步發展」的歷史,
而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新舊並陳,豐富自身內涵的歷史。
東南亞的歷史不是像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直線性「伴隨進步和發展的歷史」,而是一部自我成長的歷史,精神文化的深化史。它並非一般認知的歷史發展模式:即隨著持續改變、克服各種困難後帶來進步、革新的過程;而是不以時間為主軸的文化史,一部與自然環境共生的長篇生活故事。
東南亞受惠於自然環境的恩澤,保持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並選擇性地接受了印度和中國的思考與技術,當作文化或制度的拼布,補強了在地既有的文化核心,開發出自身獨特的文化。
但是,雖然東南亞作為海上交易的中繼地,自古以來具有眾多人群往來的開放性,一邊積極地接受從外部來的文化,並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融合,卻沒有積極地向其他外部世界傳送東南亞的政治、社會、文化的獨特性。這也是為何東南亞始終很難被周邊地區或國家熟悉的原因。
■跟隨作者的文字腳步進入吳哥遺址,
從近代吳哥的發現史開始,建立關於吳哥王朝的完整知識!
散布面積廣達六百公頃的吳哥遺跡群,含有超過一百個以上的世界遺產。在吳哥王朝鼎盛的十二世紀,都城人口成長至五十萬人,已發展出大規模的集約灌溉農業。究竟,蓋了吳哥窟的人是誰?又為何而蓋?
面對著曾如此興盛的帝國,現今我們能掌握的文獻史料卻意外地稀少。當時柬埔寨使用一種椰葉製成的稱為「貝葉」的紙記錄文字,但是因為不易保存,經過戰爭及蟲害後已盡數佚失。
本書透過對遺址的碑刻文、以及中國文獻記錄(例如周達觀)的研究,從吳哥在近代被「發現」的故事開始,對以往令人陌生的吳哥王朝的歷史,從政治、經濟、宗教、建築、美術等等各方面,建構出了豐富且立體的樣貌。
■吳哥王朝為何滅亡、並將雄偉的都城遺留在雨林之中?
透過佛像與遺跡的發掘,重新修正吳哥失落文明的真相。
曾如此繁華的都城,為何會滅亡呢?最初發現這些巨大寺廟的人,對此有著眾多的猜想。時至今日,歷經一百年的發掘與探索,我們對於吳哥王朝的理解,已有了長足的進步。
關於吳哥王朝邁向衰亡的說法,長期以來皆以「法國遠東學院」學者們的看法為定見,認為在闍耶跋摩七世(1181-1219)以後,因為屢次內戰再加上大型寺院的工程造成龐大負擔,使得之後國力逐漸轉衰。最終於一四三一年吳哥都城被阿瑜陀耶攻陷,王朝滅亡。此即「建寺衰亡說」。
不過,作者在二○○一年時挖掘出多達二百七十四座佛像,修正了此說。這些佛像證明了十三世紀中葉時吳哥王朝頒布的廢佛令,能被徹底執行,表示王的統治威信和日常政治充分地發揮功能。再加上周達觀於《真臘風土記》中的記載,絲毫不見社會的疲弊,反而呈現無比繁盛的景象。因此王朝應是從十四世紀後半才出現衰落的徵兆,至於原因仍眾說紛紜。
■現在對於「東南亞」的概念,是如何逐漸形成的?
亞洲國家該如何看待現今的「東南亞」?東南亞諸國又該走向何方?
「東南亞」一詞的出現,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從近代以來,東南亞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被認知為「東南亞」,而是被冠以所屬殖民國家的名稱,例如荷屬東印度、法屬越南。「東南亞史」原本也是「殖民地學」的一部分。
在印度與中國的陰影下,東南亞一邊被視為「外印度」,一邊則是與「華南」相接。至一九五○年代東南亞諸國獨立,對自身的自然、社會及文化展開調查和研究後,既不屬於印度也不屬於中國,獨立的特定地區「東南亞」的姿態才逐漸為人所知。脫殖民地化的東南亞,於二十世紀後期朝向建設民族國家努力,發展國民經濟。
如今,經歷過全球化的衝擊,已運行數百年的地方傳統社會面臨崩壞的危機,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東南亞,很難在遵行傳統歷史發展的路線。一九六○年代成立的跨國組織「東南亞國協」(ASEAN)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
■吳哥王朝──政教合一、水陸並進的帝國
◎政教合一
吳哥王朝基本上是以王(跋摩)為中心的君主制政體。但是王的權力並不強勢,有相當程度依靠婆羅門集團(國師)的宗教權威支持。故此,建築巨大寺廟,也是一種政教合一、鞏固王權的必要手段。
◎以農立國
吳哥是以集約稻作農業為立國基礎的國家。他們修築蓄水池(巴萊),開鑿運河,一方面藉由水網和海外通商,另一方面也藉此進行灌溉,化沼地為良田。
◎受印度影響的文化
吳哥王朝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很深。不只上層通用的文字主要是梵文,就連宗教、法律等各方面,也都受到印度的影響。吳哥人崇拜印度神祇梵天(四面佛),為之修建宏偉的寺廟,但上座部佛教也有很強的勢力,並且一直流傳至今日的柬埔寨。
◎吳哥王朝的法律制度
法律主要是用來處理土地所有權的糾紛。王底下設有審判官,負責處理較大的訴訟事務,一般的糾紛則由地方的郡長村長等來解決;如有遇到重大事件時,王本人也會親自進行聽訟。
◎吳哥王朝的建設
在吳哥王朝的建設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王道」與「巴萊」。「王道」是以首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快速道路;「巴萊」則是修築在要城或是寺廟周圍,用以儲水的巨大蓄水池。無論王道或是巴萊,都需要龐大的人力來興建維持,由此可知,吳哥在當時已經擁有了高度密集的人口,以及強大的動員能力。
====================
■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與台灣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東南亞,在意識上卻彷彿遙遠的存在。台灣目前的東南亞想像,多被「南向」政策所牽制主導,也大致不脫離西方國家所型塑的殖民地式的東南亞觀,實際上只了解近代以來的東南亞,而且被切割為國別史和民族史。本書強調了,要認識真正的東南亞精神,其實應從「東南亞型」的文明是什麼,其歷史文化的底蘊和特質是什麼開始!這是看東南亞的另外一種視角。
本書另外的啟示是:
身處在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之間的東南亞,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吸收、消化、改造異質文化,並維持自己文化的獨特性。這一點值得台灣反思與學習。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2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和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遊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退休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作者簡介:
石澤良昭
歷任上智大學特任教授、亞洲人才培育中心所長、吳哥遺跡國際調查團團長、上智大學校長。專攻東南亞史及柬埔寨碑刻學。二○○一年在吳哥遺跡群附近的班迭喀蒂寺挖掘出二百七十四座佛像,為考古重要發現。二○一七年,因畢生致力於修復吳哥遺跡的功績,獲得具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拉蒙.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著有《古代柬埔寨史研究》(圖書刊行會,1982)、《吳哥窟:巨大伽藍與文明之謎》(講談社,1996)、《來自吳哥的訊息》(山川,2002)、《吳哥諸王的故事》(NHK,2005)等書。
審訂、導讀者簡介
鄭永常
成功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東南亞史專家,香港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專長中越關係史、明史、東南亞史。著有《漢文文學在安南的興替》、《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明清東亞舟師祕本:耶魯航海圖研究》等。
譯者簡介:
林佩欣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客員研究員。研究主題為近代台灣史、統計調查史、人口調查史、主計制度等,校譯多篇學術論文。現為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
章節試閱
序章 「東南亞」的再發現
多文明世界的知識土壤
吳哥寺:等待救援的石造大伽藍
東南亞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乾濕分明,雖然雨季來臨時水量豐沛,但乾季時不但滴水不下,還有著足以使草木枯萎的炙熱陽光帶來的高溫。但儘管居民必須在酷熱的環境中生活,卻不需擔心食、衣、住等基本生活問題,受惠於濕熱的氣候,作物生長容易,只要沒有戰爭就沒有缺糧的危機,是一個讓人得以安心生活的世界。
我對東南亞的調查始於一九六一年。進行調查時,心裡一直存在著疑問,為什麼這裡會興建吳哥寺?這是一個極大的謎團。
一九八○年八月內戰最激烈的時刻,我再度來到柬埔寨,著手進行吳哥寺及其他遺跡的調查。當時我就在波布和韓桑林兩方人馬交戰地附近,對人身安全感到緊張的同時,如何將這些大型文化遺跡從戰亂中救出,讓它們得到保護的難題也讓我同感焦慮。在我來到此地之前,它們已經整整十一年乏人問津,剝落頹圮,任憑大自然的力量無情地侵襲,安靜地矗立著等待救援。大寺院是昭示著輪迴轉世的存在,通往極樂淨土入口,祈求來世的夢想和希望的神聖場域,往昔曾經被大批的信徒包圍環繞,被盼望著能永遠地存續,如今卻傷痕累累,可憐地被遺忘在熱帶雨林深處。
不顧內戰還在進行,當時我對遺跡進行了第一次的預備調查,調查持續了十天,結果發現破壞遺跡群的三大元兇是雨水、植物及苔蘚,它們導致了遺跡群的傾倒和劣化。以莊嚴壯麗的容顏自豪的吳哥寺,其建築和地基竟然受到如此嚴重的損傷,卻沒有被發現,任憑時間經年累月地流逝,想到這點真令人心痛。
在過往的歲月裡,寺院緊緊牽引著大多數人的心思,就像一帖精神特效藥,給予人們活著的喜悅,暗示著來世的美好。幾經時光變遷、世代交替及戰爭侵襲,即使寺院的任務已被遺忘,卻因是石造建築而得以在風雨侵蝕下留下原貌,持續沉沈默地矗立著。無法說出自己痛楚的巨大遺跡群,是不是也在期待著被世人發現的那一刻呢?
東南亞:既非中國也非印度的世界
一聽到「東南亞」這個名詞,馬上讓人聯想到柬埔寨吳哥寺的輪廓、印尼傳統的人偶劇、峇里島的民族舞蹈、穿著黃色僧服的緬甸僧侶等……,是一個具有異國情調,充滿魅力的世界。
東南亞指的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既非中國也非印度的廣大地域,由中南半島與大陸連接的「陸域地區」和海洋上的「島嶼地區」組合而成,總面積相當於日本的十二倍大,居住著各種各樣的民族。其中包括居住在內陸深處或山岳地區的未開化民族,他們可能是在新一波民族大遷徙發生時,從平原地區被迫遷到當地而就此定居。
陸域上有一條來自中國雲南的大河及多條細長的溪谷,不僅運送雨水流向大海,也是數千年來民族遷徙的主要路徑。有許多民族,例如苗人、高棉人、越南人、馬來人、緬甸人、泰人、寮人、占婆人等民族就是透過這條路徑通往大海;而中國人和印度人也在很早以前靠著這條路徑來到此地。以下概略地介紹一下東南亞的歷史。
從西元前後開始,來自印度或中國夢想一夜致富的人們陸續到來;最初來的是鄰近地區的海洋民族,或許是搭乘小船的島民及冒險家。他們帶來了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也有人就此定居下來。十一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徒來到此地,十六世紀時歐洲人隨之而來;到了十七世紀前半,搭乘朱印船的日本人也來到此地,四處建立日本人村。這些外來者來到東南亞可能是為了交易,也可能是為了傳教,目的皆不相同,至十七世紀時更開始利用武力優勢占領地盤。接著沒多久歐美在當地的殖民也開始了。
今日的東南亞大約有五億八千萬(二○○八年的數據)人口,不管村落或是都市都有寬廣的居住空間。再用一種說法形容東南亞,這裡充滿異質性,境內存在各種集合體,有少數民族社會,也有國家聯合體制,進而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政治制度,有王國、軍事政權、共和國及社會主義國家,所有的社會組織和政治型態在這裡都看得見。
從宗教的觀點來看,伊斯蘭教從印尼、馬來半島開始,到民答那峨島為止,在島嶼上擴散。陸域地區的人們大部分(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信仰上座部(小乘)佛教,僅有越南信仰大乘佛教。菲律賓則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基督教徒。在峇里島,往昔傳來的印度教融入了當地社會產生質變,至今仍然存續。不過在大宗教之外,村落的日常生活中也殘存著傳統精靈信仰的痕跡。
像這樣儘管各種多元族群和異文化社會在東南亞各地存續著,但不論是生活型態或文化精神價值仍然潛藏著共通性。例如當地隨處可見的稻作文化,即是從史前時代一路繼承下來。即便自然、人種、宗教、語言等等都各有不同,但在其核心深處仍可以發現共通的關聯。
首先是氣候風土的一致性,東南亞境內幾乎都是乾季和雨季分明的熱帶雨林氣候,因此各地可見到類似的生活型態。例如:平原地帶有飽水的水田,利用小山的斜坡設計而成的梯田彷彿從谷底向天空延伸一般,人們就在那裡耕作。在兩頭牛或者水牛後方押著犁的是男人們,插秧的則是少女們,這様的風景在東南亞隨處可見。
東南亞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同時接收來自兩個世界的文化,選擇性地接受外來文化,改造成對自己有利的形式,開發出獨特的「文化」。東南亞人創造了人類和自然協調共生的生活方式,成為多元文化和特有文化兼具的地域,若說多元集合又兼具共通性是東南亞文化的風格,那麼不同於東亞世界或南亞世界的「東南亞文明世界」就成立了。
誇示權力的巨大建築
讓我們用時間和空間來認識東南亞各地的村落社會。首先,這裡舉目可見複雜的生活環境,數千種的語言及數百種的民族或部族建立在山岳地、河階地及平原三角洲上,形成自給自足的大小地方村落。這些村落的生活文化和產業型態始終沒有改變,累積成特有的生活核心精神,在村落的習俗中被延續且深化,成為凝聚地域社會的重要共識。
這裡多數的民族社會曾歷經過興亡。這麼一說,整個東南亞世界究竟歷經了怎樣的興亡故事呢?東南亞的民族社會在歷史形成的漫長過程中,固有的傳統核心持續地累積和深化,受到外來的文化核心精神改造的同時,又納入自我特色的文化要素,以自己獨特的拼湊技巧進行技術改良,在新舊並陳的狀態中持續地前進。
隨著時間的流動,屬於東南亞世界獨具一格的精神文化悄悄地醞釀著。人民生活在這樣特殊的地域社會中,持續地擁有悠閒而快意的生活,緩緩地展開歷史前進的道路……若以這様的觀點來思考,東南亞獨特的歷史模式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以我的研究領域──約六百年的吳哥王朝歷史來考察,在前吳哥時期(一世紀左右到八世紀末左右)的六世紀左右,甚至在更早以前,就從印度傳來了畜力犁耕:吳哥寺的浮雕中繪出了被認為是印度犁的農具。在此同時,長粒種的秈米開始普及,當時可能是以撒種的方式播種。
根據碑文史料,前吳哥時期各地存在著被稱為「普拉」的村單位組織,應該是用防衛性的竹柵等圍居而成的部落,是自給自足的地方性村落,由普拉長負責管理並徵收稅金;到了吳哥時代,普拉擴大成「普拉曼」(郡、州),是建立在中小型河川沿岸或湖邊的大村落。
不論大村或是小村皆是憑藉著自然經濟維生而形成,並實施著某種程度的產業分工。當人口增加,耕地和居住空間不敷所需,會開拓森林擴大耕地面積,並且進行分村。大村具有經濟基礎之後,會在村落某處設立木造的小廟,供奉傳統的精靈信仰(例如「本頭公」〔Neak ta〕,柬埔寨傳統信仰當中守護地方的神靈)。之後統治者為了讓財物和權力更為集中,會建設石造的寺院,向住民們誇示王的統治威嚴。
東南亞的統治者們被描繪成神聖的君主,當時的統治者們力量薄弱,必須透過宗教儀式偽裝神明降臨來取信於人民。因此,他們會建立巨大的建築,誇張地宣示權力,塑造君臨世界的超凡王者形象。
統治者出巡各地時使用的道路稱為「王道」,是用石橋架設而成;王道連接各地,如果地方發生叛亂,統治者可出動象軍利用王道前往鎮壓;王道也使物資流通和文化核心精神的傳布更為容易。國家的經濟基礎擴大之後,統治者更頻繁地建造各種大小寺院,待技術改革和人力資源更為集中,進一步建造更大規模的國廟。統治者的政權基礎薄弱,必須利用這種非日常的建築或是盛大的祭儀來吸引人們的目光。寺院的華麗圖像和浮雕成為文化核心精神的基礎,幾乎不可能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豪華大型寺院,展開一個又一個新穎的美術樣式。
通常來說,支撐歷史發展的基礎,會根據地域的經濟如何開展,而呈現出發展的可能性,或者說侷限性。以東南亞世界為例,自然環境和氣候狀況整體上是處在相當優渥的條件之下。特別是以糧食來說,人民只要付出基本限度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收成,只要沒有戰爭,就不會有糧食的危機。東南亞地區存在著許多受惠於自然環境而得以自給自足的小型獨立村落,各據一方的村落首長們爭奪著地域的霸權,日復一日地上演著興亡的故事。
十六世紀開始,歐洲人為了尋求香料等特產來到東南亞,從此展開了殖民統治。十七世紀前後,儘管日本因為鎖國政策退出東南亞,但來到此地的西歐人與當地的傳統社會發生衝突,帶來無比的混亂,導致十九世紀之後,各地展開反對西歐帝國主義侵略的大規模排外運動,但地方勢力與西歐帝國主義實力懸殊,抗爭最後逐一被壓制。
這樣的結果,導致當地較為落伍的傳統技術與生產活動逐漸喪失機能,地方經濟逐漸被別有用心的殖民地經濟體制取代,變成為宗主國服務的經濟型態,最後導致古老的村落社會因此衰敗,轉變為在政經上受宗主國支配的狀態。
序章 「東南亞」的再發現
多文明世界的知識土壤
吳哥寺:等待救援的石造大伽藍
東南亞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乾濕分明,雖然雨季來臨時水量豐沛,但乾季時不但滴水不下,還有著足以使草木枯萎的炙熱陽光帶來的高溫。但儘管居民必須在酷熱的環境中生活,卻不需擔心食、衣、住等基本生活問題,受惠於濕熱的氣候,作物生長容易,只要沒有戰爭就沒有缺糧的危機,是一個讓人得以安心生活的世界。
我對東南亞的調查始於一九六一年。進行調查時,心裡一直存在著疑問,為什麼這裡會興建吳哥寺?這是一個極大的謎團。
一九八○年八月內戰最激烈的...
推薦序
自古以來東南亞的多元要素
文──鄭永常(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石澤良昭《亦近亦遠的東南亞》中譯本是由林佩欣小姐花大量時間翻譯出來,這其實不容易,您可能很懂日文,但對東南亞歷史文化是否有認識?如果沒有接觸過,翻譯起來便會是一件痛苦不甚的工作。書中大量的古代地名、王名、王號,以至東南亞過去二千多年來受到世界各大文明的洗禮後,一層層地融入本土文化之中,不留心觀察,不容易為世人所了解。這次林佩欣小姐完成這項艱苦的譯作,讓中文讀者可以較為輕鬆地吸收日本學者對東南亞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確是一項重要貢獻,在這裡表示敬佩。
◎畢其生於一志,改變吳哥王朝歷史探尋的路徑
石澤良昭的這本著作花了大半生時間研究柬埔寨廟宇、碑文的綜合成果,他從大學開始專心於柬埔寨吳哥窟研究,在柬埔寨內亂之際仍然進行遺址保護活動。特別是他主張「柬埔寨人自己保護遺址」,深受世人尊敬。二○○一年在吳哥窟附近發現千座佛柱和二百七十四尊佛像尤為珍貴,這些發現對吳哥王朝晚期出現廢佛事件有了新的解讀,改變了傳統一般說法。
本書運用對柬埔寨考古發現和碑文資料的了解,對吳哥王朝在國都、水利工程和國廟建造上具有精湛的論述。書中談及柬埔寨王朝政治、法律、經濟、生活,以及精神價值和美術時,以豐富而具體的碑文史料來論說,比如司法事件,則以具體案例來說明吳哥時代的審裁機制。最後書中提到,吳哥王朝遷回金邊後,吳哥遭到廢棄而長滿樹叢,也要面對西方入侵的各種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書中談到了十七世紀日本旅人到吳哥寺參拜的一段歷史,讀起來頗具戲劇效果。一位研究者用畢生精力聚焦柬埔寨一國研究,繼而旁及周邊東南亞國家的歷史文化,以簡潔的語言書寫大眾可讀懂的古代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台灣看東南亞,先從台灣原住民的源流談起
這本《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從東南亞歷史發展講起,交代西元前後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因貿易關係與東南亞展開文化交流,以及後來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從而形成東南亞本土特有的多樣性或多元性的文化特徵。作者透過柬埔寨的研究,說明了東南亞各國的文化特色及其重要內涵的共通性,多元文明相融而生活著,至今仍然如是,近世又加入了華人元素和歐美文化,使東南亞歷史與文化更為豐富和通融。
對於台灣讀者來說,閱讀之餘是否有深一層的想法,我們究竟與東南亞有何關係?我們是否須要認識東南亞的歷史與文化?他們的共通性格是否值得學習?如果是的話,那又是為了什麼?在此,讓我先從台灣原住民的源流談起。
在台灣有超過十六個族群的原住民族分布在全台各地,都屬南島語系(Austronesian)民族,一般相信南島語系民族不是台灣的原生民族,他們都是從東亞大陸沿海地區不同時間移入台灣,因此語言及風俗習慣也有差異性。
台灣是南島語民族在移徙過程中途經的地方,除一部分留下來外,大多繼續他們的遷徙旅程,但總的來說,在台灣定居的都是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這跟東南亞南島語系民族有十分密切關係:第一期南島語系民族從亞洲大陸東北地區往南移徙,第二期南島語系民族可能是從中國東南沿海往東向外遷移,進而形成今天馬來種人,南島語族人民移入台灣與東南亞,距今超過五千年或更為久遠。
◎南島語系的民族分支,是數世紀共婚階段的結果
值得留意的是,台灣原住民沒有經歷過類似移入東南亞第一、二期南島語系民族經過激烈的民族共融過程,因為東南亞區域從來就是古人類從亞洲內陸地區往南遷徙的路經;無論是海洋、陸路、河流、山徑,最後抵達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一帶。在東南亞,第一期馬來人面對定居在該地沿海一帶的尼革羅小黑人,以及來自印度南方的先達羅毗荼人,並與之共婚形成馬來新民族共同體,其後又有屬蒙古種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民族,從印度東北輾轉遷移入中南半島,也會與馬來人進入共婚階段,從而形成新一波馬來民族。一些停留在中南半島仍然保留南亞語族的民族,逐漸形成孟高棉語族,而第一、二期南島語系的新馬來民族分布在越南中南部、柬埔寨,以及馬來群島一帶,其後向外擴散,形成不同體質表徵或語言差異的馬來民族,或分布在更為廣大的海洋世界。
也就是說,遷入東南亞的南島語系民族在西元前曾經歷過複雜的共婚時代,從而形成新的民族共同體的新馬來種人,因種族來源紛雜,而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存在,因此各民族共婚是一種新民族共同體共融過程,各民族性格融為一體,語言方面因南島語族群強大得以維持下來。在西元前後也有未融入馬來人的族群,比較明顯的是越南北部京族,一般相信京族比較接近古代越族的駱越;而分布在中南半島的孟人和高棉人,屬南亞語系的孟吉蔑語族;分布在寮國、泰國和緬甸撣邦的泰人屬漢藏語系的壯侗語族,泰人是當地原住民並從外地移入;緬甸的驃人和緬人屬藏緬語系,是從青海與西藏間南遷下來,驃人在西元一世紀已南下卑謬,而緬人大概在八世紀才定居蒲甘。
西元後這些民族在歷史上形成不同的政治集團或國家,例如:越南建立漢文化王朝,受印度文化影響的林邑(占婆/占城)原是馬來人國家,其後融入越南民族中。柬埔寨在扶南時代原是馬來人國家,六世紀被高棉人取代,其後當地的馬來人、孟人也逐漸融入為高棉人中。在泰國,孟人先後建立金鄰國、墮羅缽底、南奔國(哈利奔猜王朝)和羅斛,最後也融入暹羅人中。在緬甸,孟人建立勃固和直通國,驃人建立室利差呾羅國,緬人建立蒲甘、東吁和雍籍牙王朝。其後孟人大都融入緬人中,今南部仍有孟人族群留下來。至於馬來人曾在馬來群島建立不同大小的國家組織,著名的有室利佛逝/三佛齊、麻六甲、夏連特拉、馬打蘭和滿者伯夷等國,這些都可在歷史史料和碑文上考證出來。
以上這些國家都受過印度文化的影響,也受到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不過他們的在地文化如祖先崇拜並沒有與外來文化產生衝突和矛盾,而是共生存在。這是「在生活中融為一體」的東南亞人民族性格使然,共生就是東南亞人民的特性。
◎東南亞的歷史古蹟與文化,是民族融合的成就
歷史上東南亞遺留下的歷史古蹟不少,如大家熟悉的是吳哥窟、吳哥城、河內古城、順化皇城和帝陵、美山聖地、素可泰大佛、鄭王廟和大皇宮、蒲甘佛寺和大金字塔、婆羅浮圖和普蘭巴南廟,以及馬來半島的清真寺等,其建築藝術、浮雕和壁畫都是值得人們肅然起敬的人類文化結晶,是人類偉大文明組成部分。他們祖先的輝煌事跡,證明他們具有不可被取代的才華和能力,也不容我們視而不見。東南亞的歷史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各民族的彼此相融,在保持原有本土文化特色外,也積極學習外來文化融入於本土文化中,創作新文明新時代。
歷史史料記錄著東南亞國家一次又一次迎接婆羅門為國王,實行天竺法等,他們對外來文化和宗教不排斥,都顯示對文明的嚮往和追求,目的是提升自己的文明。如果把東南亞視為整體,則它是不同民族文明共融的結果,即便在歷史過程中出現戰爭與衝突,最終仍然是達成融為一體的諒解,才能共創新里程。
以東南亞各國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差異性之大,而可以團結為東南亞國家協會或簡稱東盟(亞細安/東協),就顯示該地區傳統以來的包容性格。如果以經濟組合再加入中日韓三國,這樣一個差異性如此大的東亞能夠走在一起共同討論問題,減少各國誤會而引發不必要的衝突,這本身就是東亞人民和諧性格的展現,是東南亞歷史上共融性格的傳統觀念。這跟西方的獵巫傳統文化、中東的宗教矛盾,以及非洲族群衝突有很大的不同。
◎地處東亞樞紐地的台灣,該如何向東南亞借鑑?
台灣原住民和菲律賓北部沒有受到外來文明的衝突與共融過程,但十六世紀後同樣受到西方文化和日本的衝擊,已進入全球一體化的過程中。台灣畢竟受到最大的影響是來自漢人(閩南、客家、外省)的影響,從明鄭至清代,及至國民政府立足台灣,使台灣進入新的文明階段,甚至超越原有的漢文化,邁向新的漢文化水平。原先原住民文化和漢人文化逐漸融洽為台灣的新漢文化體系,也就是李登輝總統曾提出的「新中原」概念。我為什麼視之為新漢文化體系,是因為它已有別於傳統的漢文化,除了十多種原住民文化和閩客外省文化外,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日本以至西方的價值觀念,而形成新的文化,這是其他華人地區不曾出現的新漢文化體系。可惜近二十年來,台灣出現一股怪現象,把原來精緻的新漢文化體系打破了,如此下去我們究竟是什麼文化?
台灣介於東北亞和東南亞間,又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地方,我們與東北亞各國如中國大陸有切不斷的關係,又受過日本殖民統治,戰後歐美文化對我們的影響頗大。其實台灣與東南亞應該更為親密,如原住民與南島語民族的關係,在大航海時代同樣受到荷蘭、西班牙等國殖民,還有海外華人對中華民國的支持,甚至國府播遷台灣,台灣成為海外華人的精神堡壘,東南亞華人來台留學視之為學習傳統文化的正統。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出雁行理論,台灣投資家也隨雁行飛向南方,近二十年政府的南向政策,以及外籍新娘、移工和留學生,都顯示出台灣與東南亞密切關係。可是我們並沒有視東南亞人民為兄弟姊妹。這是否文化優越感作祟?我們對美國、歐洲的好感和認知,一般都超越東南亞,我們不了解他們也不關心他們,他們當然也不想了解我們忽視我們。
既然台灣介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中心位置,這是我們的優勢,加強東南亞各國歷史與文化的學習,讓學生從國中開始至大學,逐步加強對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歷史文化認識,懂得欣賞他們曾經有過的輝煌歷史,才能培養出與東南亞的親密關係,雙方對話才有內涵意義,才能成為親密鄰居,台灣才有可能成為東南亞與東北亞的橋樑。現在東南亞各國跳過台灣與東北亞建立互動關係,忽視台灣的存在,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戰後我們的著眼點在歐美國家而忽略東南亞的結果。
現今台灣對東南亞歷史文化都是一知半解,八旗文化願意出版石澤良昭所著的《亦近亦遠的東南亞》一書,為讀者打開了解東南亞歷史文化的一扇門,有拋磚引玉作用,而這塊磚是否能堆砌出一道橋樑,則有待我們共同努力和考驗。
自古以來東南亞的多元要素
文──鄭永常(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石澤良昭《亦近亦遠的東南亞》中譯本是由林佩欣小姐花大量時間翻譯出來,這其實不容易,您可能很懂日文,但對東南亞歷史文化是否有認識?如果沒有接觸過,翻譯起來便會是一件痛苦不甚的工作。書中大量的古代地名、王名、王號,以至東南亞過去二千多年來受到世界各大文明的洗禮後,一層層地融入本土文化之中,不留心觀察,不容易為世人所了解。這次林佩欣小姐完成這項艱苦的譯作,讓中文讀者可以較為輕鬆地吸收日本學者對東南亞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確是一項重要貢獻...
目錄
序章_「東南亞」的再發現
◎ 多文明世界的知識土壤
吳哥寺:等待救援的石造大伽藍/東南亞:既非中國也非印度的世界/誇示權力的巨大建築
◎ 與自然同行的人們
自然環境與獨特的生活文化/東南亞的生活史故事/東南亞史是一部自我成長史嗎?/沒有颱風也沒有地震的「世外桃源」/在發揮機能的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平衡感
第一章_東南亞史的形成與展開
◎ 東南亞世界的形成是「由北向南」
從西北的印度、東方的中國及日本開始/前往印度和中國的航路
◎ 對中國朝貢與接受「天竺律法」
漢武帝的南征與從印度來的定期航班/中國與印度的使節在「扶南」相會
/以貿易立國的占婆/從馬來半島到越南方面的港市國家
◎ 佛土三千世界的大遺跡和大型中式帆船
從七世紀到九世紀:室利佛逝和夏連特拉王朝/誇示王權的婆羅浮屠/九世紀到十一世紀:內陸型農業社會的發展
◎ 榮耀的東南亞世界與新興泰系諸民族
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新舊勢力交替的東南亞/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泰系諸族的興起與政治空白
◎ 華僑與伊斯蘭勢力的到來
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多元化、多樣化、複雜化的東南亞/上座部佛教的滲透:從緬甸到東南亞陸域各地
◎ 民族國家雛形的形成
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上座部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在地化/柬埔寨的後吳哥時代/麻六甲王國的繁榮:亞洲大航海時代/國王就是大商人的中世東南亞
◎ 歐洲人的到來
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尋求市場/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反外國運動的展開
第二章_吳哥王朝的發現故事
◎ 再問一百五十年王朝研究史
該如何解釋吳哥寺的歷史?/西歐人的最早發現/被吳哥魅力吸引的男人們──以碑刻學開始/碑刻史料中記錄了什麼?
◎ 吳哥發現作業的故事
砍伐密林和除去土石,以及莫夏凱的奉獻/碑文解說和保存修復作業/安德烈.馬爾羅──從「盜挖」到「王道」的研究/七個假說的修正和科學的驗證
第三章_吳哥王朝的宇宙觀和都市計畫
◎ 檢證自然、寺廟、貯水池與王道
吳哥都城的象徵性宇宙觀/都城的形成和自然景觀/吳哥王朝國廟的變遷/四個大貯水池的配置和農業生產的發展
◎ 「雨水」的管理和灼熱的太陽
吳哥水利都市論──葛羅利耶博士的觀點/從地形圖判明大型越田灌溉/在各個據點都有人工大貯水池巴萊/科學的水管理帶來的集約農業/吳哥王朝的統治領域──王道的檢證/吳哥時代的地方行政/「燈明之家」和「治療院」/密林中的巨大遺跡踏查─探索吳哥王朝的國內流通路
第四章_碑文史料所見王朝的政治與社會
◎ 碑文述說的吳哥王朝實像
記載王朝成立的大薩多廓碑文的發現/「宇宙的主宰,這是王」──王權與宗教權威的共生/世襲家系守護著神聖儀式和神王信仰/被命令還俗的王師的感嘆
從碑文史料中累積社會的共識/演出王的權威的黑幕──王、王族和國師、婆羅門、高官/橫跨神和人間兩個世界的王
◎ 牽動王朝的王和實力者們
才氣煥發的王:闍耶跋摩二世/吳哥都城的擘畫者:因陀羅跋摩一世/具有國境意識的王:耶輸跋摩一世/伯父闍耶跋摩四世篡奪王位/實現吳哥再遷都的王:羅貞陀羅跋摩/國師耶若婆羅訶的教導/要求宣誓效忠的蘇利耶跋摩一世/讓新王朝登場的國師和闍耶跋摩六世/建立吳哥寺的鬼才:蘇利耶跋摩二世/皈依佛教者: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國威的發揚者:闍耶跋摩七世/濕婆神的篤信者:闍耶跋摩八世/即使是這樣也是執著於三項一套的王者們
◎ 牽動政治和社會的官僚們
掌握政治實權的是誰?──關於國師和高官/負責行政事務的是大臣嗎?/以陽傘的數量就可以明白階級的官吏們/派遣到地方的監察官們──朝向中央體制的確立前進/行使職權的各職之「長」們/各種稅務的負責官吏/何謂世襲的專家組織
◎ 構成軍隊的人們
護衛兵、外籍部隊以及傭兵/樂隊帶著銅鑼、喇叭和太鼓/桑古拉瑪將軍:鎮壓叛亂的英雄
第五章_吳哥時代的「罪與罰」
◎ 法律的正義如何實現?
王總是戰勝「法律敵人」/是怎樣的人在裁判所裡執行判決呢?/怎樣執行訴訟?──從告訴到判決/判決如何被執行?──判例(一)/「界石拔除盜採事件」──判例(二)/罪人們在三二地獄中承受責罰─習慣法和刑罰
◎ 各式各樣的刑罰:體刑和罰金刑
一律直接向王提出訴訟/沒有同情、原諒精神的刑罰/刑罰優待遠來的中國人/對於違法奪取土地者切除嘴唇/不倫的刑罰較輕,對寺院的不當行為則予以嚴懲/出於怒氣而踢人者必須被砍斷腳/笞刑和黥刑/禁錮和居留刑/高位嚴罰原則的罰金刑/柬埔寨版的「罪與罰」
第六章_經濟活動與生活
◎ 碑文中所見的村落風景
對收成課以稅金/村裡的工匠和工人等/附屬於寺院的村落/寺院內有舞者和歌手在工作
◎ 當時農村社會的土地所有者
土地登記簿的存在/寺院的土地和村的土地被區分開來/開墾得到新的耕地
從巴萊到橋梁水壩/旱地的作物/檳榔、樹林等
◎ 變得清晰的日常生活
村人食用淡水魚/高價的犀牛角/「鹽長」負責課稅/調查鐵的產地/銀製食器和陶器
◎ 活潑的商業活動和物品流通
商品交易和交換貨幣/課場地費的寺院/有許多的進口貨/王道是國內的通商道路/條條大路通吳哥
◎ 從稅金問題思考商品的流通
課稅物產中有哪些東西?/有負責執行賦役稅的吏員/寺院的維持費是由誰負擔呢?/特別的津貼會捐獻給慈善事業/免稅最後補助給寺院/關於國家預算的執行/作為經濟支柱的國土整頓事業
第七章_吳哥時代的精神價值體系
◎ 從誕生到青年期,然後結婚
衣食住皆能得到滿足的日常生活/褒揚貞節妻女的碑文
◎ 都城的光和影
熱鬧的都大路─看到王巡遊的周達觀/有野生的象、虎、野兔的森林/集體競技和酬神舞蹈/王族的漢生病和治療院/支持治療院的龐大人事費和物資/在「佛學堂」實施僧侶教育
◎ 柬埔寨版印度文學的發展
碑文中所雕刻的敘事詩《摩訶婆羅多》/吳哥時代印度文化的浸透程度/碑文的作者和作品/柬埔寨版《羅摩衍那》故事博取人氣
第八章_吳哥的美術及其思想
◎ 在熱帶的太陽和風之下
發掘二七四尊廢佛,並建設博物館/對印度教三神一視同仁的吳哥王朝/柬埔寨人的感性創造出獨特的佛像容顏
◎ 獨創的吳哥美術
高棉人的感性和形貌/人物描寫的擬真性:巴戎寺美術樣式/巴戎寺美術樣式的法藏菩薩像/闍耶跋摩七世坐像:至上的傑作與美的境界
◎ 高棉獨特的信仰世界
印度教寺院和佛教寺院/柬埔寨版的信仰體系:也並祀訶里訶羅神和梵天/碑文中所載大乘佛教的活動/佛教並不否定印度教/蛇神上的坐佛像/四面佛尊顏是王的顏貌嗎?
第九章_從東南亞史看吳哥王朝史
◎ 尋找廢佛騷動與王朝滅亡的原因
期待經由柬埔寨人的手保存與修復遺跡/偶然間挖掘出二七四尊的廢佛/尊重習慣的闍耶跋摩七世/在大雨中守護佛陀的蛇神─受歡迎的那迦坐佛/被掩埋的巴戎寺本尊─思考新史實/巴戎寺的改建和修改─易容為印度教的神廟/王朝末期時因持續性的困頓而一蹶不振嗎?/思考二百七十四尊廢佛的問題/再論十三世紀後期到十四世紀的吳哥都城/引發廢佛騷動的原因是什麼?──利用多方線索進行假設/重寫王朝末期的「歷史」
◎ 尋求王朝滅亡的真相
被遺忘的光榮史/吳哥王朝的財寶到哪裡去了?/在曼德勒發現的吳哥王朝神像/吳哥王朝史的歷史定位──始終不安定的王朝
◎ 在東南亞獨特歷史之中
奠基於森林、水田及海的歷史/地區間的交易和物流形成了王朝─得天獨厚的立國條件/脆弱的王權、巨大的伽藍──在地化的印度文化/吳哥王朝衰退的原因是甚麼?──立國思想機能不健全
第十章ˍ與歐洲基督教社會的相遇
◎ 在中南半島的傳教活動
與當地人的期待有落差的福音/對傳統村落的艱難傳教──在上座部佛教四國的初期傳教
◎ 基督教傳教士所見到的東南亞社會
最早來到柬埔寨的傳教士/日本基督教徒們與十七世紀的柬埔寨/朝向在地化的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傳教活動──受不穩的政情影響/最初的高棉人司鐸晉升禮──在典禮中使用高棉語
第十一章_作為祇園精舍的吳哥寺
◎ 五百年前日本與柬埔寨的交流
十六、十七世紀初的柬埔寨與日本/日本人至少參拜了四次:十四處的墨跡/搭乘朱印船在海外歷險的日本人/搭乘松浦藩商船的森本右近太夫:加藤清正重要部屬之子/發現森本右近太夫一房回國的事實
◎ 《甲子夜話》闡明圖畫的秘密
「祇園精舍圖」究竟是誰製作的?仍是一個謎/考察森本家史料:探問日本史的黑暗面/透過佛教與柬埔寨的交流──鎖國時代的處世原則
第十二章_來自東南亞的訊息
◎ 從戰後的發展期到全球化時代
點燃獨立之火的A.A會議/從戰亂時代到全球化時代/難以決定前進方向的東南亞諸國/ASEAN該何去何從?/讓差異不再擴大的嘗試:孟加拉鄉村銀行
◎ 以日本立場看東南亞
國際貢獻從超越膚色和語言的互信關係開始/前日本士兵S的眼淚/從國際合作相互信賴開始──學習「知的遺產」/面臨日本修正亞洲觀的中國和印度/建構東南亞興亡史的問題點:日本學者的課題/在東南亞活著就充滿喜悅:向東南亞學習
序章_「東南亞」的再發現
◎ 多文明世界的知識土壤
吳哥寺:等待救援的石造大伽藍/東南亞:既非中國也非印度的世界/誇示權力的巨大建築
◎ 與自然同行的人們
自然環境與獨特的生活文化/東南亞的生活史故事/東南亞史是一部自我成長史嗎?/沒有颱風也沒有地震的「世外桃源」/在發揮機能的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平衡感
第一章_東南亞史的形成與展開
◎ 東南亞世界的形成是「由北向南」
從西北的印度、東方的中國及日本開始/前往印度和中國的航路
◎ 對中國朝貢與接受「天竺律法」
漢武帝的南征與從印度來的定期航班/中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