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教帝國到世界帝國,從喪失美洲到縱橫七海,
「大英帝國」其實是跨越兩種不同面相,經過解體再重組的「兩個帝國」?
移民、奴隸解放、百貨公司、商品與人的流動……
從社會生活史的「柔性帝國」角度,描繪不為人知的「帝國側臉」,
如此便會勾勒出一幅饒富趣味的景象。
當我們提到「大英帝國」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優雅的下午茶、強大的海軍、大英博物館的精美收藏、還是小說家福斯特和毛姆筆下的異國風情?
然而,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卻是從「領土喪失」開始建構起的?
美洲殖民地的獨立在傳統的大英帝國史中,往往只被視為一段不重要的插曲。然而,本書作者大膽地提出一個論點:美洲的喪失,才是大英帝國由「新教帝國」,重組為「世界帝國」的一大關鍵!
■ 「美洲喪失」帶來的衝擊──帝國認同的瓦解與重組
英國在十八世紀初,已經具備了「帝國」的形式;然而,這個帝國不過是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國度,聯繫母國與殖民地的,是共通的新教信仰。透過新教,凝聚了「我們都是英國人」的認同。但,美國獨立卻打破了這種脆弱的紐帶。
同為新教徒的美國人與天主教的法國聯手,打敗了英軍,對英國人造成很大的衝擊。以往的新教認同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思索「我們是誰?」「到底什麼是英國人?」史學家愛德華‧吉朋,正是在這個時候寫下了《羅馬帝國衰亡史》,探索強盛的「帝國」為何會逐漸瓦解的原因。
經由這個「喪失與重組」的過程,英國由英格蘭王國邁向真正的「聯合王國」,其面相也產生了重大轉變。由壟斷貿易轉變為自由貿易、由蓄奴轉變為解放奴隸、移民社會的變化、女性能見度的提升等,都是這個重組過程中所帶來的衝擊。也因為這個重組,我們才得見今日認識的「大英帝國」。
■ 帝國社會結構的重組──移民增長與道德重整
失去美洲之後的大英帝國「解散之後再次重組」,重組後的新帝國,不論在自我認同和社會架構上,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喪失美洲後的英國,開始將蘇格蘭與愛爾蘭納入掌控之中,從而形成了「聯合王國」的雛型;在這種形塑過程中,大量因戰亂與飢荒逃離王國的蘇格蘭人與愛爾蘭人,構成了第一波移民潮的主力。這波移民風潮到了十九世紀後,又因為工業革命造成的貧民問題,而產生了新動力。在這第二波移民潮中,我們所熟知的澳洲、加拿大,以及現今的美國社會,都為其所形塑,並誕生了今日的面貌。
帝國重組的第二個現象,便是道德的重整。美洲的喪失,促使英國人開始省思: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否是因為道德腐敗之故?於是,在英國,掀起了一股「道德重整」之風。包括拯救貧民、鼓吹福音主義、整飭東印度公司的腐敗等,而最為著稱的,便是解放黑奴。英國原本是蓄奴的主要國家,但卻搖身一變成為解放奴隸的先驅。所謂「慈善的帝國」形象,便是在這種狀況下興起的。
■女性的帝國──「維多利亞仕女」VS獨立自主的女性
以維多利亞女王為首,女性的形象在第二次帝國期間也有重大轉變。英國政治家如迪斯雷利等人,將女王打造成「帝國的象徵」,從而為帝國附上了一層女性的柔和色彩。以女王為首的「維多利亞仕女」,給人的印象是一種宛如「家庭的天使」般,溫柔賢慧、愛夫愛子的淑女形象,這種優雅卻又有如籠中鳥般的印象,正是一般大英帝國女性在傳統眼光中的看法。
然而,事實上大英帝國的女性,並不只限於所謂的「維多利亞仕女」。且不說當時因為工業化社會而產生的眾多單身女性,在帝國的各個角落中,也可以見到女性獨立且活躍的形象。除了我們熟知的醫護與慈善領域外,在移民群、殖民地當中,也出現了許多女性遠渡重洋,跨足偏遠社會的身影。
換言之,在看似對女性重重限制的第二次大英帝國,卻也因其發展給了女性更開闊的空間,從而為後來的婦女運動埋下了種子。
■ 自由貿易的帝國──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重組之後的大英帝國,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貿易取代了壟斷貿易,過去想像不到的交易情況,在帝國當中都能看到。因此也有人說,新的大英帝國其實就是個「物品的帝國」。
◎午茶時間的登場
在英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男人喝咖啡,女人喝紅茶」。相較於價格較昂的咖啡,隨著東印度公司擴張輸入英國的紅茶,變成了女性喜愛的飲品。女性將「準備下午茶」當成是家庭的一個重要環節,於是英式下午茶也就成了「英國習慣」的一大象徵。
◎百貨公司的興起
百貨公司的興起,也是自由貿易帝國的一大象徵。受到第一次萬國博覽會的刺激,人們對於各地商品的需求激增,於是出現了將各地貨物集中一處,供市民進行消費的百貨業。百貨公司的出現,代表著民眾對於物質的渴望大幅提升。
◎博物館的出現
帝國擴張的另一個象徵,就是博物館的出現。以大英博物館為代表,博物館不只蒐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物品,同時也擴充了當代人民的眼界。十九世紀末,英國爆發了狂熱的「埃及熱潮」,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展品功不可沒。
◎旅行的發達
帝國的版圖擴大,同時也促進了旅行業的誕生。汽船與火車的出現,讓原本昂貴的旅行變成大眾都能享受的廉價娛樂,登山變成時尚消遣,海外旅行也變成帝國人民趨之若鶩的新享受。不過,旅行團員欠缺對當地的理解,破壞環境,這對帝國的形象,其實也有不良影響。
====================
■那麼,到底何謂「大英帝國的經驗」?
「島嶼帝國」的經驗能給今日的世界與台灣什麼反思?
現今的英國,正為認同危機所苦惱著。然而,決定自己是誰的,是個人的經驗。正因為如此,人們對於自己是誰的意識,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那麼,在英國從島國擴張成為帝國的過程,又以何種方式刻印下了什麼呢?這種「經驗」一直持續到伊拉克戰爭,仍然是困擾著英國與眾多殖民地乃至屬國的問題。今日的英國,雖然對於帝國的過去感到迷惑,但仍然嘗試著找回在那段過去中的失去之物;這正是本書所要描述的「帝國輪廓」,也是持續至今的殘影。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大英帝國的經驗──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7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遊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作者簡介:
井野瀨久美惠
甲南大學教授,專長為英國近代史、大英帝國史。曾任日本性別史學會理事、編輯委員、日本學術會議第一部會史學委員會所屬會員。二〇〇四年以著作《殖民地經驗的去向》獲得東京女子大學女性學研究所第十九回「女性史・青山なを賞」。二〇〇五以著作《殖民地經驗的去向:Alice Green的沙龍和世紀轉換期的大英帝國》(人文書院,2004)取得京都大學文學博士。另著有《女人們的大英帝國》(講談社,1998)、《被稱為Hooligan的少年們──小孩子們的大英帝國》(中央公論,1999)、《謁見黑人、白人之王──繪畫中的大英帝國》(山川,2002);與北川勝彥共編著《非洲與帝國──朝向殖民主義研究的新思考》(晃洋書房,2011年)。
譯者簡介:
黃鈺晴
成大中文系畢業。曾於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等藝文組織擔任各類藝文展演活動之企畫與執行製作。現為自由譯者,譯有《沖繩走私女王:夏子》(奧野修司著),兼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喪失美洲
喪失美洲與《羅馬帝國衰亡史》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在大西洋彼方的美洲殖民地通過獨立宣言(一七七六年)的半年前左右,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出版了第一卷,銷售盛況之佳,遠遠超乎作者的預期;初版第一刷在數日之內便銷售一空,旋即增印的第二刷也立刻售罄。五年後,《羅馬帝國衰亡史》繼續出版了第二卷、第三卷,而最後一卷的第六卷上市,則是在第一卷發行後過了二十二年的一七八八年五月。英國簽訂承認美國獨立的《巴黎條約》乃是在一七八三年,於是吉朋執筆撰寫這部與《美國獨立宣言》同時問世的鉅著所耗費的時光,可謂是完整地涵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換言之即是與大英帝國第一次帝國崩壞過程同時並進的。
愛德華.吉朋的這部《羅馬帝國衰亡史》的歷史物語,記述了起自西元一八〇年哲學家皇帝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去世,到一四五三年拜占庭帝國(東羅馬)滅亡為止,北起西伯利亞平原、南至尼羅河、東與中國邊境相接、西至海格力斯之柱(Pillars of Hercules,矗立於布羅陀海峽兩側)的巨大帝國羅馬的衰退歷程。這部被歌頌為是「十八世紀英國歷史著作的最高傑作」的鉅著,總之相當地暢銷。作者吉朋自己本身,對於這部著作「不只是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甚至還幾乎被放置在所有的梳妝台上」的情況,也難掩訝異之情。然而這部著作受歡迎的盛況,並未在這個時代就畫下休止符。在十九世紀中葉還製作出了簡要版——《給學子們的吉朋》(The student's Gibbon),在牛津大學等英美大學,長達五十年以上不斷地再版重印。的確,到了二十世紀初期,也出現了《羅馬帝國衰亡史》已經過時的見解;雖然如此,這部著作卻依然深受英國的政治家、經濟人和知識分子們所喜愛。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回想起自己在印度任職的年輕歲月時就提到過,因為希望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些自身的學識涵養,而抱著這部著作飢渴地閱讀。
說《羅馬帝國衰亡史》乃是吉朋在大英帝國第一次帝國解體的過程中所撰寫的著作,或許有些過於誇大;不過,從他過世後與遺稿集同時出版的《自傳》(Memoirs of My Life and Writings)之中,可以得知這部著作誕生的本身,確實是與英國喪失美洲的歷程緊緊相扣的。
在吉朋的《自傳》中明確地記載著,他構想到「羅馬帝國衰退」這個寫作主題,乃是在七年戰爭(一七五六年~一七六三年)結束的隔年,也就是一七六四年的十月十五日,當時他正滯留於義大利。這一年,英國政府通過了所謂的《糖稅法》(Sugar Act;即是意圖經由母國英國,對輸入美洲殖民地的外國商品增加關稅的《美洲歲入法案》)。之後,直至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為止,英國斷斷續續地頒布了許多諸如此類的課稅法案。吉朋開始動筆撰寫《羅馬帝國衰亡史》,乃是在約莫十年後的一七七三年二月。而在提到美國獨立革命之際,便不能不提及的波士頓茶葉黨事件,則是發生在大約十個月後。在那之後,英國和美洲殖民地的關係急速惡化;而吉朋則在這段期間持續地進行寫作,並且與《美國獨立宣言》同軌地推出了著作的第一卷。
吉朋名符其實地乃是在「美國獨立革命」的過程當中,描寫著羅馬帝國衰退的歷史。在這層意涵上,這部著作乃與同時代進行中的「大英帝國第一次帝國衰亡史」完美地連動著。實際上,也有許多試圖將這兩個帝國的衰退重疊在一起的逸聞。如政治家羅伯特.渥波爾(Robert Walpole)的三子、以哥特小說《奧特蘭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而聞名的霍勒斯.渥波爾(Horace Walpole),在一七八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撰寫的信件中介紹的,班哲明.富蘭克林所說的這句話,應該非常有名吧。他說:「請提供吉朋撰寫大英帝國衰亡史的材料吧……。」
國會議員吉朋
事實上,在「大英帝國第一次帝國衰亡史」持續發展的這個時期,特別是獨立戰爭的時代,吉朋本人即置身於極為貼近帝國領導者的場域,觀看著整個事件的發展。吉朋在一七七四年九月的總選舉中當選為國會議員。而在一七七五年四月於萊辛頓(Lexington)和康科德(Concord)爆發的獨立戰爭,因為英軍於一七八一年十月在約克鎮(Yorktown)敗北而宣告結束。在這一段期間,吉朋因為身為首相腓特列.諾斯(Frederick North,吉朋口中的「精通論戰的高手」)所率領的執政黨──托利黨(Tories)的一員,而獲得了「傾聽以雄辯和理性所展開的攻擊與防衛戰,並且得以親眼目睹當代權威人士們的人格、見解和熱情」的經驗。吉朋在自傳中寫到:
在瑟洛威風凜凜的睿智判斷、或是韋德伯恩巧妙雄辯的擁護之下,首相有時也會短暫地打起瞌睡來。議場的反對黨席位,則傳來巴瑞激昂的辯論、鄧寧縝密的法律論述、柏克誇大的哲學式理想主義、福克斯激烈的爭辯,強而有力並且熱烈地支持著反對意見。(中略)雙方爭論的主題,乃是大不列顛和美洲,應該要合併還是分離。我在議會擔任議員的八次會期,乃是我身為歷史學家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素養──政治分別心的修養場域。
文中所提到的大法官愛德華.瑟洛(Edward Thurlow)、對於殖民地人民採取武力抗爭的波士頓茶葉黨事件怒火中燒,而主張對美洲採取更強硬姿態的亞歷山大.韋德伯恩(Alexander Wedderburn)、稱美洲殖民地的人們為「自由之子」(Sons of Liberty),支持他們的主張並且代為申辯,因而被殖民地人民視為英雄的英國軍人艾薩克.巴瑞(Isaac Barré)、大力疾呼「此刻正應當削減持續擴張的國王權力」的約翰.鄧寧(John Dunning)、否定執政黨的所有美洲課稅法案的輝格黨(Whig)政治家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和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這當中的每一位,都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國議會中頻繁發言的著名人士。吉朋便是一邊聽著他們的議論,一邊持續地撰寫著《羅馬帝國衰亡史》。
結束身為國會議員的第一屆任期的吉朋,在一七八一年三月相繼發行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卷和第三卷;和第一卷同樣的,也都相當地暢銷。之後,吉朋接受了首相諾斯的推薦,於一七八一年的議會補選中再次成為國會議員;然而等待著他的卻是,在同年十月的約克鎮戰役中,因為康沃利斯將軍(Charles Cornwallis)所率領的英軍投降於華盛頓所率領的美法聯軍,而確定了英國的敗北,和首相諾斯的引咎辭職。吉朋的議員生涯也因此而畫下了句點。據說在議會當中一次都沒有發言過的吉朋,在喪失美洲的閉幕之際,也只是默默地投下了支持諾斯的一票。
之後,移居到瑞士洛桑的吉朋,之所以會推翻《羅馬帝國衰亡史》最初只打算寫到「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的構想,決定敘述到一四五三年的東羅馬帝國滅亡為止,和他此時與政界的訣別有很大關係。在書中新添附的、寫於一七八二年三月一日的序文中記載著,他之所以會著手撰寫並且完成《羅馬帝國衰亡史》的第四卷,乃是為了補足關於羅馬法的知識,以及因為「受到喪失官職的刺激」。
第一章 喪失美洲
喪失美洲與《羅馬帝國衰亡史》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在大西洋彼方的美洲殖民地通過獨立宣言(一七七六年)的半年前左右,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出版了第一卷,銷售盛況之佳,遠遠超乎作者的預期;初版第一刷在數日之內便銷售一空,旋即增印的第二刷也立刻售罄。五年後,《羅馬帝國衰亡史》繼續出版了第二卷、第三卷,而最後一卷的第六卷上市,則是在第一卷發行後過了二十二年的一七八八年五月。英國簽訂承認美國獨立的...
推薦序
@導讀
島嶼成帝國──大英帝國經驗的再思考
文──汪采燁(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日本甲南大學教授井野瀨久美惠的《大英帝國的經驗》是一本具備清楚史觀、寫給一般大眾的歷史讀物,從日本的視角去理解和重建大英帝國的國家認同。此議題關乎帝國是誰的帝國?僅是國會政要的帝國?其他廣大非倫敦地區或非不列顛島上的殖民者是否屬於大英帝國一員?如何將這些人的身分認同納入帝國?被殖民者的認同是否該納入討論?井野瀨教授從此開始,架構起英國海外殖民過程的歷史、物品交換的歷史、女人的帝國史,從中讓讀者看到中心與邊緣,白與非白不斷交錯和互動下,空間不斷延展出的帝國史。
◎帝國史的書寫與從未逝去的帝國主義
現代社會中,無處不是帝國留下的遺產。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曾經透過貿易體系、在世界各地建立據點,長達三個多世紀的大英帝國,從體制上(代議民主制)、政治與文化意識型態上(自由主義和基督新教)、價值觀上(進步與停滯、先進與傳統、美與醜等)在歷史記憶中留下一道道烙痕,成為今日「現代化」的主流標準。即使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各派史家揭露帝國強權如何從政治經濟上或文化帝國主義上霸凌與吞噬地方文化,摧毀或中斷原生文化的自信與創造力,也無法撫平歷史傷痕──因為二十一世紀每一處政治衝突地區,皆與西方文化帝國主義脫不了關係。
帝國史的書寫方式一直受到當下意識型態的影響。大英帝國的史學史,從二十世紀初樂觀地肯定帝國與自由主義,到兩次世界大戰後,馬克思主義學者批判資本主義帝國與階級壓迫,檢討帝國體制下的黑暗面──奴隸制度以及殖民經濟下的種族、性別和階級歧視。在這樣的潮流中,各方知識分子無不視大英帝國為人類歷史中的邪惡產物,破壞地方發展的平衡與和平。
《大英帝國的經驗》也可以放在此脈絡下探討。大英帝國帶來的全球性意識型態,自由主義、民主體制、自由市場經濟、科學與量化,乃至於物質生活方式,諸如飲用紅茶與咖啡的習慣、博物館與博覽會、觀光旅行、消費與物質享受,都被放在西方霸權與文化帝國主義下被嚴厲檢視,揭露「自由」假象下的真面貌。每一段關於帝國的愛國故事下,都暗藏著擊潰任何抵抗勢力、蒐集大量資訊、與地方勢力結合等強調主導性的暴力特質。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閱讀大英帝國史時,也看到了人性中具備的強大爆發力、創造力與競爭性。帝國形成的過程中,思想、信仰、科學和工業互相結合爆發出革命性力量,創造出大量商品、交通網路和傳播媒介,讓帝國的擴張不只是戰爭和暴力,更重要的是透過思想宣傳和商品傳播,去吸引各地原住民,使得帝國勢力深入地方的過程,得到各地原住民相當程度上的合作。這樣的帝國故事,比僅是帶來殺戮和破壞的暴力更複雜、矛盾。
然而,在去西方中心論述此起彼落幾十年後,帝國主義從未逝去,甚至趁勢再次崛起,在中國、俄羅斯、印度、波斯灣地區、巴西都可清楚見其身影,對上屬於西方脈絡的美國與歐盟勢力。帝國依舊無所不在。何以如此?是不是我們忽略了,全球各地上千年人類歷史文明中,帝國是歷史的常態,民族國家才是新而不穩定的產物。十六世紀的英格蘭王國,也正處於形成民族國家、建立國家認同的過程中,並在經過了都鐸王朝在政治與文化上整合後,終於在西班牙、法國、羅馬教廷等強權威脅下,逐漸形成一方之霸,走向帝國之路。大英帝國與歷史上的陸路帝國相比,存在時間甚至不算長。大英帝國,放在這樣的帝國脈絡中,有何特殊性?
◎身為島嶼帝國的特殊性格
如同井野瀨教授在第一章就寫到,十八世紀英國知識分子自比為現代羅馬帝國。上古的羅馬從城邦擴張至跨歐亞非大陸的帝國,是在不同時期抵禦外來威脅下的結果,其政治架構顯示出羅馬始終沒有一貫的帝國政策。大英帝國亦是如此。大英帝國的特殊型態(地理範圍小與人數少的母國,三個世紀間面對範圍極大且各地差異性大的殖民地),從沒有一體適用的帝國發展計劃,各個菁英團體追求的利益不同,且時空差距皆大,根本不可能落實一貫政策。大英帝國一直是且戰且走,當下這個時期的殖民地抗爭,會牽動下一個時期帝國處理殖民地的政策。故美國獨立運動,牽動英國與其他殖民地重新思考統治方式,歐陸的政治革命浪潮,也影響英國國會處理改革運動的態度。
而十九世紀雖蔚為改革的時代,但改革往往不是國會中多數議員認同中產階級、認同女性、認同奴隸制度違反人權、或認同黑人為大英帝國成員,而是面對國際情勢與國內輿論,為了「避免發生政治革命」這樣權衡下的結果。畢竟,掌權者與被統治者看待國家存在的理由,本來就不同。然而,也就可想而知,歷代大英帝國的國會議員,始終無法肯定地說出,關於大英帝國的國家認同,有何一貫政策。某些時代他們是強化他我差別,強化殖民者與被統治的人種差異以鞏固國家,在某些案例中,又強調維多利亞女王是帝國共同的母親,不同膚色的殖民地成員也被視為英國子民。
大英帝國與歷史中的陸路帝國相當不同,英國是位處高緯度的北海島國,透過商業貿易、戰爭、大量移民和傳教控制了散佈在各洲、文化發展迥異的全球四分之一土地。數量上極少的英國軍人,來到土地與人數皆極大的海外殖民地,成功造就出帝國霸權,背後一定少不了本質為暴力的帝國政策。如本書不斷強調的,帝國必須透過手段任用或逼迫原住民和奴隸為之工作,它也必須利用種族主義去強化殖民地統治,讓原住民和女性無法碰觸到帝國核心的政治運作,維持白人菁英在地方上的高度統治魅力。因此,井野瀨教授在全書中不斷提醒我們,在閱讀大英帝國史的時候,不能只記得光彩的成果,不能刻意刪去醜陋的人性、忘卻沉默者的貢獻。我們在大英帝國的發展史中見到歐洲人保護私有財產,而犧牲了被視為財產的黑奴,也見到自由市場體制下大量傾銷的茶葉,犧牲了印度次大陸原本的農業體制以及生活方式,也看到基督教徒來到異教地區後,對於原文化的高姿態與洗劫。
◎「自由」的政治傳統與不穩定的統治
井野瀨教授較少處理意識型態議題。大英帝國雖無一貫政策,卻有基於自由的政治傳統,歷代政治人物一直嘗試以「自由」作為包裝帝國的核心價值。思想史學家亞米塔吉(David Armitage)藉由馬基維利的政治思想,解釋歷代英國知識分子清楚知道「帝國」與「自由」互相衝突,卻又必要共存。馬基維利認為權貴者追求個人野心、罔顧人民自由,而人民追求個人自由、卻容易好逸惡勞,兩者時常處於衝突狀態;然而羅馬共和體制能夠制衡兩者之缺失,故此政體既能擴張國力,公民又能享消極自由。
大英「帝國」和「自由」在意識型態上的緊張性到了十八世紀末得到紓緩。此時大英帝國儼然形成以海洋貿易為本的商業帝國,逐漸以惠格派強調的公民自由和自由貿易作為意識型態上的基礎,以商業貿易連結倫敦與其他城市、連結英國與全球四分之一的領土。儘管執行上矛盾重重,由倫敦作為核心而形成的新教、商業性、自由主義、與海洋性帝國,成為十八世紀以降的英國知識分子自我論述其政治思想的普遍方式。
帝國與自由相攜相伴,可是在面對龐大且文化複雜的殖民地,實際政策執行上可能激起更多災難性事件,如美國獨立運動,如愛爾蘭大饑荒的因應措施,如殖民地的學校與教育政策。這也是為何帝國史學者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一再強調,大英帝國的實際運作不是在穩定大計劃下的單一整體,而是「複合式元素,相互矛盾的傳統,和不穩定的疆界」所構成的帝國。所以我們在本書中既看到以加勒比海為中心的十八世紀種植園的經濟帝國,依賴奴隸貿易來維持運作,另一方面,又有以征服形成的印度和非洲新帝國,以及十九世紀後半大量移民者形成的移民帝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再以自由貿易的方式,和英國形成不穩定的聯合體。
英國不願意形成傳統陸路帝國,不願意背離單一國會的憲政傳統,因此帝國並非架構在超強的國家力量和專制政府上,而是由各地私人企業運作出的產物。資本企業家、海上冒險家、移民者、殖民地上野心的官員往往才是政策執行的關鍵人物與擴張者,而非倫敦的官員,更不是維多利亞女王。就這層意義上,也就解釋了為何此書中女王占的篇幅如此少;在龐大帝國的運作中,女王只是憲政體制上的象徵性穩定力量,從來沒有扮演一線或二線的決策角色。
井野瀨教授認為,大英帝國的特殊、不穩定性,也造成帝國認同困境。英國往外擴張後,殖民地的官員無法享受家鄉英國自豪的自由傳統和代議制度,更遑論愛爾蘭人、印度人、或牙買加人,他們對帝國又會有另一種認同/不認同方式。二十一世紀英國內部文化和民族的多樣性,依舊難以自我定義。不過,在此我想提供另一種思路:我們始終不能忽略英國的海洋帝國特色與對於自由傳統論調的堅持;英國人雖鄰近歐洲,卻始終不願僅屬於歐洲;英國自帝國時代以來自視的全球化(和位居全球領導地位的驕傲)依舊形成很重要的國家認同。這也是為何英國人不斷抗拒歐盟的規範,認為服從歐盟有違英國憲政和國會主權等歷史傳統。
◎帝國經驗與歷史反思
最後,我想以一八四六至一八五○年代愛爾蘭大饑荒做為收尾,是對於此書在此議題上的補充,也提供讀者對於帝國經驗反思的案例。始於馬鈴薯連年欠收的愛爾蘭饑荒,造成約一百萬人死於飢餓與傳染病,其破壞性遠高於近代史中任何饑荒,諷刺的是,這竟是發生在全球貿易領頭羊、世界最富裕的英國旁邊。這表示愛爾蘭所有糧食和奶製品肉製品皆嚴重短缺嗎?遠非如此。一八○○年形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之後,愛爾蘭被吸納入英國自由貿易區,在一八四○年代之前,愛爾蘭已經是英國榖物與蛋白質食品的重要來源地,即使在饑荒年間依舊持續出口大量食物。
問題出在英國國會錯誤或緩慢的決策,讓重商主義下的干預政策,與利益團體主導的自由貿易共存,加上英國菁英對於愛爾蘭民族與天主教的偏見,人為逼出這場饑荒慘劇。新教的英國視天主教愛爾蘭為道德上的沉淪,而馬鈴薯歉收就是神的旨意,人不應該干涉,導致遲遲不見官方救濟。更重要的是,利益團體期待自由貿易給愛爾蘭市場帶來蓬勃發展,大商人將愛爾蘭糧食出口至英國和歐洲其他糧食短缺地區,賺取高利潤,也讓愛爾蘭國內糧食價格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強調保護干預的《航海法》和《榖物法》卻因為符合資本家利益而繼續運作,限制國外商船進口貨物至大英帝國各港口。因此,小國過度依賴大國,將自己納入鄰近大國的自由貿易區,大量國外資金投入,便宜的工農產品流入,導致地方產業荒廢,人才外流。英帝國政治核心旁邊的愛爾蘭,見證這段歷史悲劇。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也該以此為鑑。
綜觀全書,井野瀨教授承襲二十世紀後期的文化研究趨勢,批判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籠罩近代全球思想與物質發展,試圖去中心化,關心邊緣與弱勢,以此書寫出不一樣的帝國經驗。此書展現出大英帝國從島國發展成為海洋帝國的特殊性,在思想、信仰、科學、工商業生產與網絡發展等相互結合,在「帝國」與「自由」的推拉之下,逐漸壟斷全球食衣住行育樂與意識型態。作者將帝國邊緣與中心交錯論述,也就揭露出任何變革背後被犧牲的原文化主體性,人性的自私面,以及政治運作的現實利益考量和協商。
批判之後,我們也可以去思考,過去帝國經驗對於今日英國的意義,以及其帝國文化對於今日全球文化影響之深度,關於人的價值、自由議題、政府運作、科學、教育制度、商業行銷、公共空間等等,在二十世紀後期以來一波波去帝國主義運動之下,依舊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價值,此現象可能指引出英國自帝國瓦解以來,在文化上持續的創造力與內省能力,亦值得吾人深省。◆
@導讀
島嶼成帝國──大英帝國經驗的再思考
文──汪采燁(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日本甲南大學教授井野瀨久美惠的《大英帝國的經驗》是一本具備清楚史觀、寫給一般大眾的歷史讀物,從日本的視角去理解和重建大英帝國的國家認同。此議題關乎帝國是誰的帝國?僅是國會政要的帝國?其他廣大非倫敦地區或非不列顛島上的殖民者是否屬於大英帝國一員?如何將這些人的身分認同納入帝國?被殖民者的認同是否該納入討論?井野瀨教授從此開始,架構起英國海外殖民過程的歷史、物品交換的歷史、女人的帝國史,從中讓讀者看到中心與邊緣,白與非白...
目錄
序言
一幅畫/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的想像力/大英帝國史的輪廓/喪失美洲
第一章 喪失美洲
喪失美洲與《羅馬帝國衰亡史》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國會議員吉朋/吉朋的七年戰爭經驗/勝利的代價/政治語言化的「腐敗」
曾經是「英國人」的美國人
喪失美洲,是十八世紀英國史的例外?/「無代表,不納稅」/十三殖民地的發展/「有益的忽視」之帝國政策/英國化的殖民地生活/殖民地人民是「英國人」嗎?
喪失美洲的教訓
愛自由的方式/「我們都是英國人」?/懷疑與冷漠的存在/從誤解中覺醒/法國參戰的衝擊/喪失美洲的教訓
第二章 聯合王國與帝國重組
重新探究的愛國心
迷失的身分認同/道德重整運動/克拉朋聯盟/端正東印度公司的道德風氣/總督康沃利斯的活躍/蒂普蘇丹的兒子們
蘇格蘭帝國的幻想
詹姆斯黨人的起義/卡洛登戰役之花/美國獨立戰爭與蘇格蘭人/邁向蘇格蘭帝國之夢/達里恩計劃/夢想之後/以陸軍為志願的男人們/帝國建設的夥伴/芙蘿拉返鄉
郝嘉樂的青春
失衡的人口結構/人口普查的展開與愛爾蘭/止不住的人口外流/馬鈴薯饑荒/殖民地化的前奏曲/博因河戰役的記憶──橘色與綠色/郝嘉樂的渡海到美國/愛爾蘭人的帝國
第三章 移民者的帝國
喪失美洲與重新展開移民活動
黑人保皇派/流亡者浪潮/被視為「貨物」的移民/推動移民的因素/逃離「飢餓的四〇年代」/淘金熱與澳洲開發/主要的移民目標──美國/歐洲大脫逃/英格蘭的移民們/都市時代的移民們
「帝國時代」的加拿大移民
大西部的出現/操之過急的西部開拓/加拿大的反抗
第四章 解放奴隸的帝國
奴隸貿易的記憶──身為共犯者的帝國
布里斯托的塗鴉事件/布里斯托的記憶,柯爾斯頓的記憶/《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之中的柯爾斯頓/皇家非洲公司與奴隸貿易/遭到控訴的保險組織──勞合社/布里斯托的黃金時代/被忘卻的記憶
廢除奴隸貿易運動之種種現象
從共犯者到解放者/布里斯托的平尼家族──西印度經濟的衰退/朝向廢除奴隸貿易──思想與運動/貴格會網絡和輿論/桑格號事件的漣漪/自由黑人伊奎阿諾/克拉克森對奴隸內幕的調查/奴隸制的最終廢除
甦醒的奴隸貿易記憶
連續劇《可敬的交易》與奴隸貿易/布里斯托的奴隸議題特展/布里斯托對重建奴隸貿易記憶的努力/重新省思帝國的意義/為過去道歉──利物浦對人權的追求
第五章 物暢其流的帝國
紅茶的平民化──女性、家庭,還有帝國
紅茶、咖啡、可可──進入帝國的外來飲品/咖啡是男人的飲品/女人們的紅茶庭園/「家就是城堡」/茶類獨占權的廢止與銷量擴大/原生種紅茶樹的發現與印度/帝國紅茶的誕生與斯里蘭卡
巨大睡蓮與萬國博覽會
水晶宮的幕後推手/巨大植物──大王蓮/植物網絡的帝國/大溫室裡的成功
展示物品的帝國
巨大的展示櫥窗──水晶宮/現代百貨業的起源──懷特利百貨公司/肥皂與非洲/商品廣告與包裝戰略
第六章 女王陛下的大英帝國
女王、帝國、君主制
兩場登基紀念典禮/女性君主統治下的英國/卡羅琳王妃事件/表象的維多利亞女王/身為女性的戰略/女王的隱遁/一邊追悼一邊統治/受愛戴的英國王室
基於女王陛下的請求
「致贈給女王的禮物」/「少女祭品」莎拉的人生/母親和女兒的「帝國」/黑人國王,謁見白人國王/翻轉後的構圖──送給白人國王的「禮物」的意義
第七章 帝國的樂趣
大英博物館是神秘的寶庫
不幸木乃伊的詛咒/大英博物館的誕生/對埃及開眼/埃及館的埃及展/展示木乃伊
快去救出戈登將軍──觀光與帝國
旅行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庫克父子的對立──旅行的意義究竟為何?/旅行的差別化──海外旅行的擴張/快去救出戈登將軍!/參觀野蠻和起源之旅
在演藝劇場中歌詠帝國也很有趣!
販售帝國的專家/都市娛樂的殿堂──演藝劇場/已無法再高唱Jingo Song
第八章 女人們的大英帝國
女人的容身之地
帝國沒有白人女性的容身之地?/女人太多的維多利亞時代/對於女性移民的期待──請制止「女兒們」的反抗!/女性移民協會的錯誤嘗試/艾倫.喬斯的加拿大西部經驗/英屬加拿大的移民情況/女性移民的後來發展
踏上帝國之旅的女人們
「發現貧困」與帝國/芙拉.肖的帝國經驗/殖民地的夫人們/仕女旅行家們/瑪莉.金斯利與非洲傳統論戰/女性傳教士的帝國/瑪莉.西柯爾與克里米亞戰爭
第九章 準備好的衰退
女人們的南非戰爭
永遠的離別/南非戰爭的爆發/戰況的變化與俘虜收容所的設置/瑪莉.金斯利的抵達/聖赫勒拿島的戴德伍德戰俘營/愛麗絲.格林的俘虜收容所訪問日記/戰略的轉換/對俘虜收容所經驗的反思/從南非到愛爾蘭──民族經驗的省思
遏止孩子們的墮落吧!
Hooligan登場/Hooligan這個詞彙/都市型消費社會中的青少年們/國民的退化/童軍運動
英日同盟的始末
《血字的研究》/格萊斯頓的失策:阿富汗戰爭/投向日本的目光/末松謙澄渡英/張伯倫父子的苦惱/一九二一年,否決更新英日同盟
第十章 帝國的遺產
迷失於伊拉克的大英帝國
伊拉克建國之母/著名企業家之女的旅行/超越仕女旅行家/英國的三面外交/在沙漠上劃下國界線/慶典之後
帝國大反擊?
諾丁丘暴動與狂歡節/搭上香蕉船航線/帝國疾風號之後/狂歡節的吶喊/「黑色英國人」的可能性
結語──為何今日我們會想談論「帝國」?
帝國的氾濫/為了找回屬於英國人的認同感/帝國並不良善?/談論帝國的意義
後記
參考文獻
年表
主要人物略傳
索引
序言
一幅畫/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的想像力/大英帝國史的輪廓/喪失美洲
第一章 喪失美洲
喪失美洲與《羅馬帝國衰亡史》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國會議員吉朋/吉朋的七年戰爭經驗/勝利的代價/政治語言化的「腐敗」
曾經是「英國人」的美國人
喪失美洲,是十八世紀英國史的例外?/「無代表,不納稅」/十三殖民地的發展/「有益的忽視」之帝國政策/英國化的殖民地生活/殖民地人民是「英國人」嗎?
喪失美洲的教訓
愛自由的方式/「我們都是英國人」?/懷疑與冷漠的存在/從誤解中覺醒/法國參戰的衝擊/喪失美洲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