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人是匈奴人嗎?匈奴人和斯基泰人又有什麼關係?
漢王朝如何被迫和親匈奴?它的復仇戰爭成功了嗎?
探尋中央歐亞草原的騎馬遊牧民──「斯基泰」與「匈奴」在世界史被忽略的意義!
騎馬遊牧民是野蠻和破壞的化身、而與文明無緣嗎?
這不過是留下文字記錄的定居農耕社會單方面的看法!
鼎盛期的波斯帝國也無法征服的部族集團──「斯基泰」;與漢皇帝具有對等軍事戰鬥力的遊牧民族──「匈奴」。他們跨越了「東方」與「西方」地理分界,串聯起整個歐亞大陸。
「斯基泰」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遊牧民族,約在西元前八至前七世紀的時候登上歷史舞台。而「匈奴」確切在歷史上出現,則是西元前三世紀的時候。雖然兩者的存在時間有落差,且看似一個存在於西洋史、一個存在於中國史,然而從考古挖掘的資料可以發現,兩者文化上非常的相似,屬於同一系統。同樣身為馳騁在草原之上的霸主,「斯基泰」與「匈奴」是同一群人嗎?他們又各自如何影響東西方的歷史呢?
本書首次把橫亙東西方的騎馬遊牧民合併而寫,探尋古代草原世界的王權形成和它們的文化,藉此思考遊牧民在世界史中的積極角色。在這套「興亡的世界史」中,有三本書的主角是騎馬遊牧民(另外兩本是第六卷的《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和第十卷的《蒙古帝國及其漫長遺緒》),這種非常罕見的設計,反應了學界重新評價騎馬遊牧民在世界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在騎馬遊牧民看來,「歐洲」或「亞洲」這樣的地域框架是可笑的概念!
斯基泰和匈奴不只是中央歐亞草原的統治者,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偉大傳播者。
從亞洲東部的蒙古高原,到東歐的黑海北方,這一片廣袤的草原上疾馳著騎馬遊牧民。對它們來說,這個世界既沒有「歐洲」,也沒有「亞洲」。這些騎馬遊牧民,與農耕定居民的文化、社會、道德處在完全不同的位置,經常創建出擁有廣大領域的國家,並帶給鄰近的東亞、西亞及歐洲很大的影響。
騎馬遊牧民如何衝擊世界史呢?眾所周知,匈人的入侵導致了歐洲發生重大變革,雖然匈人是不是匈奴,學界依舊未達成定論,但匈人是從東方遷移到歐洲的騎馬遊牧民族則是確定無疑的。同樣的衝擊更早地發生在東亞。從所謂的「五胡亂華」開始,其中鮮卑系的北魏勢力崛起,最終銜接上隋唐帝國,統治東亞長達五百年;然後就是契丹和女真,最後是蒙元和滿清席捲了整個中國。可以說東亞受到騎馬遊牧民的影響更大。
不受既定地理概念拘束的遊牧民,除了自身發展出的輝煌文化之外,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雙向的傳播。他們將取自西方的構想傳到東方,也將東方的發明傳至西方,並以自己的方式改變來自西亞、希臘、中國等不同的美術風格。
■透過文字與考古資料的對照,還原草原上人群的真實樣貌。
用考古挖掘的成果,具體掌握彷彿傳說般存在的古代遊牧民族。
然而遺憾的是,斯基泰與匈奴都沒有文字,它們沒辦法訴說自己的歷史。但藉由東西方的「歷史之父」──司馬遷與希羅多德的描述,他們的戰鬥實力與習俗被書寫、留存下來。司馬遷描述的匈奴人和希羅多德筆下的斯基泰人驚人地相似。這兩人不持有偏見,承認與自己定居農耕社會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之存在。
除了利用文獻,本書最與眾不同的特色是採用考古和美術史資料。關於遊牧社會的考古,大約是十八世紀初期才開始的。在彼得大帝兒子的生日會上,一名在中亞經營礦場的富商,獻上了他挖掘到的大量黃金器具當作禮物,大帝注意到了這些物品在美術上的價值,下令展開中亞地區的挖掘。隨著考古挖掘,馬具、兵器及黃金器具,這些斯基泰文化的代表象徵陸續出土。本書就利用了至今為止發現的考古資料,盡量「復原」湮滅的歷史。
以草原的「古墳時代」為主,解釋了西元七世紀的草原上已經誕生了王權,而且分佈在整個中央歐亞。另外,對(1)馬具、(2)兵器及(3)黃金器具的美術史分析,也凸顯出斯基泰美術的獨創性,及其融合波斯、中國、希臘風格上所達到的極致。
本書也將考古發現和文獻彼此印證。比如希羅多德記述的遊牧民「王的葬儀」——製作木乃伊、用割耳或傷害身體部位的方式表示哀悼、在喪禮上吸食大麻達到亢奮狀態,以淨化自己——這些都從考古發掘中加以證實。而在南西伯利亞考古發現的中國風屋舍,其主人是叛逃到匈奴的李陵,還是嫁到匈奴的王昭君的女兒呢?作者也結合文獻加以推論。
■擺脫農耕社會的觀點,看見遊牧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國際性!
從遊牧民的角度出發,重新看待古代「文明」的定義。
遊牧民通常被視為野蠻和落後,與文明無緣。在中國史料中,「華夷之辯」是一種貫通整個農耕國家歷史的意識形態,甚至至今如此。真的是這樣嗎?
這首先要看文明的定義。「文明」一詞是從英語「Civilization」(原意是市民化)翻譯而來,原本就是城市定居社會所發明的用語。從這個角度看,以往被視為人類偉大的古代文明,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等,都有一些所謂文明的共通要素:城市、王權誕生、具有象徵性的巨大建築、官僚制度的創設、發明文字等等。
然而,對於本來沒有「城市」的遊牧社會而言,他們難道因此就是與文明相反,生活在「野蠻」之地的「胡」人嗎?本書反對這種觀點,認為那不過是農業社會的偏見!遊牧民有自己的文明——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從挖掘出土的草原霸者們的裝飾品來看──華麗的黃金工藝品、色彩鮮豔的氈製品、以及各種馬具和武器——都凸顯出「文明」的獨特性。另外,隨著文化的交流,遊牧民也建立了更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和法律的城市,更具有多樣性和國際性。
以西元七到十世紀裏海附近的遊牧國家「可薩」為例,他們用貿易支撐其財政,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背景,與當時的大國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國並駕齊驅,備受矚目。首都裡有七位法官,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法官各兩人,薩滿教法官一人。處於對立的三宗教竟然受到平等的對待,這個事實讓近代歐洲的歷史學家大感吃驚。這樣的做法雖然並非出自近代宗教自由的觀念,但遊牧國家的多樣性和國際性由此可知。
因此,如果擺脫農耕社會的觀點,就可看見遊牧民族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和藝術!本書即採用大量考古學和美術史的資料,從遊牧民的角度出發,重新看待古代「文明」的定義。
■如果放棄中國視角,從匈奴的角度看漢匈之爭,會看到什麼樣不同的結論呢?
其實,司馬遷已經告訴你。
關於匈奴的史料,幾乎主要來自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是持平之人,他透過一位叫「中行說」的宦官表達了匈奴的立場。中行說本是陪同和親的公主到達匈奴,但他最後發誓向單于效忠,並用他所認同的匈奴的價值觀反駁漢使。比如他認為,匈奴的政治更靈活和務實,不像漢那樣被無意義的禮儀所束縛。
透過司馬遷的記載,我們看到,漢除了以公主和親,取得匈奴支持外,還必須每年提供大量高質量的絲綢。這些絲綢並不是遊牧民自己需要,而主要是轉賣給西方,獲得高利潤。此外,一般中國史書上多強調匈奴不守規則,即便漢已經和親、並每年提供贈品之後依舊反覆侵寇。然而本書指出,漢匈之間本來就存在民間自由貿易,這也是符合雙方利益之事。然而漢的中央政府認為不需要民間貿易、故常常閉關,從而引發糾紛。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內部的叛亂分子常常尋求遊牧國家的援助。西漢時代最大的叛亂——吳楚七國之亂,就與匈奴單于合謀而發動。
無論是史記還是漢書,都沒有記載匈奴掠奪金銀財寶、絲綢和穀物;他們掠奪的是人和家畜。這些人被掠奪去做什麼呢?——答案是從事農耕。本書也從考古學的資料中分析匈奴的遊牧社會中,也存在定居聚落。本書指出,漢帝國中也存在大量自發性的逃亡者,除了層級高的比如燕王,還有大量一般民眾「聞匈奴中樂」而翻越長城。官員郎中候應在反對廢除長城防衛的十大理由之一即是,長城的防守功能也包括防止漢人向北逃亡。
===============================
■《草原王權的誕生》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台灣是海洋島嶼國家,和中央歐亞的騎馬遊牧民國家的地理環境迥然不同。然而本書讓我們懂得,拋棄傳統中華思想中的華夷之辯,不再認為遊牧民族是野蠻和落後的化身,而理解到「文明」擁有不同的形態,遊牧民有自己的文明,擅長吸收和融合別的文化,更加尊重多元文化和價值,更具有國際性。
本書啟示──────────────────────────────
遊牧國家的多樣性和海島貿易國家的多樣性,都是以貿易為前提而遵重不同的價值。以本書結語中提出的「可薩」這個遊牧國家為例,近代西方史學家也驚詫於它除了擁有強大的貿易和軍事力量,首都裡竟然有七位裁判官,負責不同信仰之商人的法律仲裁。這就是台灣作為商貿國家可以從騎馬遊牧民社會中學習之處。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草原王權的誕生:斯基泰與匈奴,早期遊牧國家的文明》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03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作者: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草原王權的誕生》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凱爾特的水脈》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作者簡介:
林 俊雄
創價大學文學部教授,專長古代中央歐亞史、中亞考古。研究主題包括遊牧民國家的出現與擴張、歐亞大陸草原上的石像、絲路上獅鷲圖案的傳播,以及馬具與打火石的起源等等。著有《歐亞大陸的石人像》(雄山閣,二○○五)、《獅鷲的飛翔──以聖獸觀察文化交流》(雄山閣,二○○六)、《遊牧國家的誕生》(山川出版,二○○九);共著有《中央歐亞史》(山川社,二○○○)、《中央歐亞的考古學》(同成社,一九九九)。
審定、導讀者簡介
陳健文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專長中亞史、東西交通史、秦漢史。
譯者簡介:
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業中日筆譯、口譯人員。譯有《在中國與蒙古的夾縫之間》、《中國為何反日?》、《世界史的誕生》、《日本史的誕生》、《從蒙古到大清》、《代表的日本人》等。
章節試閱
【前言】
◎希羅多德和司馬遷
然而,斯基泰和匈奴沒有文字,無法記錄自己的歷史。騎馬遊牧民要到西元六世紀之後,才開始用文字敘說自己的故事。幸好,有兩位在東西方被稱作「歷史之父」的當代史家,分別詳細寫下了斯基泰與匈奴的生活和習俗。這兩位分別是希羅多德和司馬遷。
希羅多德的出生地不是希臘本土,而是愛琴海對岸卡里亞一帶的哈利卡那索斯(今日土耳其西南部的博德魯姆)。據推測他出生於西元前四八○年代中期,逝於前四二○年代中期。在他生活的前五世紀中葉,雖然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國已經略走下坡,但在當時的西亞與地中海世界,仍是唯一的壓倒四方的超級大國。
為了調查希臘最大敵手波斯帝國的歷史,希羅多德前往波斯帝國的領域旅行各地。根據在埃及的所見所聞,他說出了「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這句名言。(見《歷史》卷二之五。不過有一說主張,此名言其實是早希羅多德兩個世代的歷史家赫卡塔埃烏斯所說。)希羅多德又調查帝國鼎盛時期登場的大流士一世(西元前五二二~前四八六年在位)的治績,結果發現有一個連大流士一世都無法征服的部族集團,於是他轉向調查這個部族集團──斯基泰。為此,他繼續前往斯基泰居住的黑海北岸旅行,在當地蒐集資料,其成果便展現於《歷史》一書中。
另一方面,司馬遷的生卒年亦不明確。他的出生年,有西元前一四五年或前一三五年之說,卒年也有西元前九三年或前八七年左右之說。司馬遷旅行的距離並不輸給希羅多德,而關於他旅行的目的也有許多種說法,不過他年輕時的旅行是以蒐集資料和學習禮儀為目的,當官之後則是以使者或隨漢武帝出巡的身分旅行。司馬遷旅行的目的地大多在漢的南方(今日的四川、雲南、湖南)和東方(浙江、山東),北方則去到距離長城很近的地方。儘管從未越過長城進入匈奴領域,但他的身分可以自由使用宮廷內的史料,想必也會從遠赴匈奴的使節和張騫這樣長期住在匈奴領地的人身上,得到有關匈奴的情報。
匈奴不僅對漢影響深遠,也是導致司馬遷遭受永久性身體傷痛的主因——因為他為被匈奴俘虜的李陵辯護而惹怒漢武帝,結果被下令處以宮刑,喪失了男性生殖能力(關於李陵,將在第七章詳細說明)。
◎「歷史之父」眼中的騎馬遊牧民
希羅多德和司馬遷共通的特徵,就是不受限於自己生活的定居農耕地帶的觀念,而能理解騎馬遊牧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是適合草原地帶的;他們不持有偏見,承認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之存在。為此,希羅多德也不免受到「偏袒蠻族」之類的批評和中傷。然而,這兩位史家能以客觀的角度看事情、對人類擁有深刻的洞察力,同時又是少見的敘事大師,可說是具備了身為史家最優秀的資質。正因如此,他們的著作在東西方分別獲得史書的最高地位,至今仍被讀者傳承不倦。
有趣的是,兩人筆下的斯基泰和匈奴,他們的風俗習慣有著驚人的相似。以下試著加以比較:
希羅多德《歷史》卷四 司馬遷《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
不修築城市或城廓 毋城郭
不留下一人,家宅隨人遷移 逐水草遷徙
擅長騎馬射箭 士力能毋弓,盡為甲騎
既不播種,也不知耕種 無耕田之業
生活……仰賴家畜 寬則隨畜
波斯王若進,則邊逃邊撤退,波斯王若退,則追蹤攻擊 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根據上表,可以發現斯基泰與匈奴的共通點如下:
①是不從事農耕的純粹遊牧民。
②與家畜一起遷徙,沒有固定居住的城市或村落。
③尤其擅長弓箭,所有男子皆是騎馬戰士。
④戰術富有機動性,而且很現實:情勢不利時,毫不吝惜撤退。
這些共通的特徵皆與定居農耕地帶的文化、社會和道德基準完全相反。在這當中,沒有「城廓」這一點,對於定居社會的居民來說尤其不可置信。
(本文節錄自「前言」)
【前言】
◎希羅多德和司馬遷
然而,斯基泰和匈奴沒有文字,無法記錄自己的歷史。騎馬遊牧民要到西元六世紀之後,才開始用文字敘說自己的故事。幸好,有兩位在東西方被稱作「歷史之父」的當代史家,分別詳細寫下了斯基泰與匈奴的生活和習俗。這兩位分別是希羅多德和司馬遷。
希羅多德的出生地不是希臘本土,而是愛琴海對岸卡里亞一帶的哈利卡那索斯(今日土耳其西南部的博德魯姆)。據推測他出生於西元前四八○年代中期,逝於前四二○年代中期。在他生活的前五世紀中葉,雖然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國已經略走下坡,但在當時的西亞與地中...
推薦序
不容忽視的草原力量!
文──吳曉筠(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
在時下一般的理解中,善騎、驍勇、野蠻幾乎成了斯基泰及匈奴的標準形象。從迪士尼卡通《花木蘭》裡殘暴的匈奴單于,到HBO熱播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以斯基泰為藍本的嗜血多斯拉其人,這些對早期遊牧者的刻板印象深植人心。這種形象的來源則是拜古希臘的希羅多德(約西元前四八四~前四二五年)及漢代的司馬遷(西元前一四五~八六年)這兩位西方與東方歷史學之父所賜。
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這些西元前一千紀下半生活於歐亞草原西、東兩端,讓定居人群如此懼怕的歐亞草原遊牧者,因缺少文字,而在之後的兩千年間無法為自己發聲辯駁。直到十九世紀末,才隨著考古發現,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以遺留下的物質文化向世人展現他們豐沛的文化實力。
近年隨著內亞研究意識的強調,拓拔鮮卑的北魏、蒙古的蒙元帝國以及女真的大清帝國等等由草原牧人所建立的政權,都得到了更全面、綜合且平衡的理解。但是關於他們千年之前便已生活在歐亞草原上的遊牧始祖,卻缺乏一般大眾適讀的中文著作。此次隨著八旗文化譯介日本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系列套書,將林俊雄教授撰寫的《草原王權的誕生──斯基泰與匈奴,早期遊牧國家的文明》介紹給中文讀者,可說是填補了這一空缺。
◎馬與馬車串起的歐亞草原通道
斯基泰是最早的遊牧強權,匈奴則是最早的遊牧帝國。本書將這一前一後聲勢顯赫的遊牧民串連起來的做法,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但若欲探究斯基泰及匈奴的形成,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連性,便需從理解歐亞草原的動能及網絡開始。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如本書第一章所示,是馬與馬戰車的利用,以及遊牧生態的形成。林俊雄教授即是由此開始,以相當篇幅介紹斯基泰及匈奴形成前的歐亞草原世界。書中列有大量由俄文轉譯的專有名詞及遺址名稱,可能會使讀者感到複雜困惑,因此在這篇導讀中,先簡單梳理一下書中所述草原文化的發展梗概。
對歐亞草原的一般迷思是:生活在歐亞草原上的早期人群是遊牧者,而馬車是兩河流域文明的產物。然而現有的考古資料顯示,馬戰車技術是西元前兩千年前後出現於歐亞草原的烏拉爾山(Ural)地區;遊牧更是西元前十世紀以後才逐漸成為草原人群的生活方式,在此之前則是農牧混合的定居或半定居型態。
歐亞草原是馬的原生地,學界一般認為人類在此馴化馬的年代大約在西元前三千五百年,但在何地、如何開始,仍是爭論中的議題。馬最早的功能是提供乳源、肉品及骨髓等副食品需求,其次才是供騎乘使用。革新性的發展出現在西元前兩千年前後,烏拉爾山一帶的辛塔什塔文化開始採用非常輕巧的雙馬戰車。為了追求速度,這種馬車結構輕巧穩固,只能搭載一至二人,適合奔馳在廣闊的草原上。除了控制馬匹的能力,御手還需具備百步穿楊的射箭技術,可以迅捷獲取草原上的獵物,或是制服敵人。
為了保障鑄銅原料及財產安全,戰車這一空前技術出現後,成為各地爭相模仿的目標。人群間的對立關係加深,大型防禦建築開始出現;但另一方面,快速、遠距的移動能力也促進了交流,最終在西元前兩千紀下半青銅時代晚期,將整個歐亞草原密切聯繫起來,成為連通東西的交流網。包括馬戰車在內,大量草原特徵的物品及技術,往西進入了近東、埃及,往東進入了商王朝,將這些地區帶入了壯闊的車戰時代。
另外,遊牧的出現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多數學者傾向認為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結果。但可以確定的是,在西元前九世紀前後,草原上大部分的人群都改為遊牧式的生活,作戰方式也轉為更加靈活的騎兵型態,斯基泰也隨之登場。
◎馬背上的黃金弓箭手
歐亞草原早期遊牧者的真實形象,隨著百餘年來的考古累積,以強健又富有浪漫氣息的方式,逐步呈現在世人的眼前。最引起關注的是發現於黑海北岸斯基泰文化的黃金飾品及器具。這些金器中,雜揉了西邊希臘、埃及、波斯的多樣風格,以既寫實又神秘的方式,展現了當時斯基泰的人物面貌及生活百態。另一方面,來自東部阿爾泰、圖瓦的精實動物造型,又為之注入了馬背民族特有的樸質感。因此,以斯基泰爲代表的草原藝術,可以視為歐亞草原東西部之間多元文化交流互惠的結果。除了草原內部,這種交流更是多向互動的,來自波斯、希臘、羅馬、中國的物品被帶進了草原深處。俄羅斯戈諾─阿爾泰(Gorno-Altai)地區西元前四至前三世紀的巴澤雷克墓地中發現了來自波斯及楚國的織品、印度的鏡子,以及本地融合多樣技法及文化概念的織品與誇張的馬具,展現出在絲綢之路興盛之前,草原世界已是歐亞大陸東西文化流動的主要管道。
西元前四世紀晚期的亞歷山大東征使歐亞草原西端進入了希臘化時代,但在西元前三世紀末,歐亞草原東端的蒙古高原崛起了草原第一帝國——匈奴,延續至西元一世紀,長達三百年之久。數千座匈奴墓葬及十餘座城池,已被發現在俄羅斯外貝加爾和圖瓦、蒙古國等地區。最早被確認、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匈奴墓地之一,是一九一二年在蒙古國中央省發現的諾彥烏拉墓地。這一處墓地的年代約在西元前後之交,恰是匈奴帝國極盛轉衰之時,可視為典型匈奴文化的代表。一如三個世紀之前的巴澤雷克墓地,諾彥烏拉墓地的隨葬品也宛如當時世界的縮影:屬於匈奴的鬥獸腰帶排飾、髮辮、織品、尖頂帽,敵對漢帝國的織品、銅鏡、車具、漆器,以及來自內亞粟特,甚至是希臘、波斯風格的織品。
◎日本學者的研究
日本學者很早便已投入早期遊牧民的探索,特別是針對歐亞草原東部遊牧文化的考古研究。十九世紀末,白鳥庫吉(1865~1942)由語言學的角度發表了關於匈奴的文章。二十世紀初,梅原末治(1893~1983)更直接參與了國際性的諾彥烏拉匈奴墓地出土物的整理工作。不過最具代表性的是東京大學的江上波夫(1906~2002)及神戶大學的內田吟風(1907~2003),這兩位學者從自身的田野經驗及多元學科的角度──包括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及人類學,樹立了匈奴研究的經典。
林俊雄教授也應是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中成長,參加了日本行之有年的蒙古考察團,進入文化與自然環境與日本有著天壤之別的歐亞草原東部,並在考古學者心目中夢幻般的遺址展開調查。這一股對草原文化的熱切憧憬及踏進草原的震撼,完全表露在作者的蒙古高原考古記行、面對遺址時的疑惑與思考,及書中大量作者親自拍攝的照片中。
承繼日本草原研究的傳統,不難在本書中看到林俊雄教授綜合性的研究取向。除了大量的考古資料,並以相當篇幅由比較神話學的角度,再帶入希羅多德《歷史》中的觀點,論證斯基泰的起源;另一方面,由人類學、民族學的視角鉅細靡遺地剖析《史記》、《漢書》及《後漢書》等史籍所記載的匈奴史事,試圖歸納出匈奴的社會結構、軍事組織,以及祭祀、刑法、葬儀等偏向社會生活層面的內涵。
但或許是過於偏重對中國史書的詮釋,本書關於匈奴的篇章在文獻及考古資料上不甚對稱,因此無法通過豐富的物質文化展現匈奴視角,以及體現現階段的學術研究成果,是較為可惜之處。此外必需說明的是,本書的初衷是為日本讀者所撰寫的,因此,為使日本讀者能更容易地進入書中世界,作者經常引用日本慣用的詞彙,如「古墳時代」,或是日本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作為對比參照。
不過這些並不影響台灣讀者透過本書享受進入草原世界的感受。台灣與日本均是受惠於土地與海洋的島嶼,氣候宜人,物資充裕,因此在面對廣闊的草原生態及遊牧文化時,多半會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衝擊。藉由日本學者的切身經驗與感受,或許也有助於台灣讀者進入這一世界。在本書中,林教授像是一位超級導遊般,穿梭在斯基泰、匈奴及其間大量尚無法定位的遊牧人群間,通過文獻、絢麗文物及神秘遺跡,以第一人稱主動參與式的寫法,與讀者分享他與千年前遊牧民交流的心路歷程及感動,使讀者對所述內容能有更深的感應及體會。
◎站在更寬廣的全球化視角理解世界
在全球化議題下的出版版圖中,串連古代世界的歐亞草原是一塊非常重要的拼圖。雖然此書是在「興與亡」的概念下呈現斯基泰及匈奴的興衰發展,但草原的遊牧式生活及隨之而起的強大政體,如我們所熟知的蒙古帝國或大清帝國,在此後的幾千年中,仍不斷地成為史家筆下恐怖又野蠻的遊牧侵略者,對定居人群造成威脅。反之,在多樣的接觸中,遊牧者又為其周邊的定居人群帶來新的文化概念,進而形塑定居文明。
也因此,唯有通過持平地認識歐亞草原上的人群生活、文化創造,才能更深入且全面理解歐亞大陸定居人群的文化形成及歷史脈動。這本書即可做為讀者進入這一世界的開始,或許也能對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帶來反思吧!
不容忽視的草原力量!
文──吳曉筠(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
在時下一般的理解中,善騎、驍勇、野蠻幾乎成了斯基泰及匈奴的標準形象。從迪士尼卡通《花木蘭》裡殘暴的匈奴單于,到HBO熱播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以斯基泰為藍本的嗜血多斯拉其人,這些對早期遊牧者的刻板印象深植人心。這種形象的來源則是拜古希臘的希羅多德(約西元前四八四~前四二五年)及漢代的司馬遷(西元前一四五~八六年)這兩位西方與東方歷史學之父所賜。
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這些西元前一千紀下半生活於歐亞草原西、東兩端,讓定居人群如此...
目錄
【前言】
什麼是騎馬遊牧民?/所謂的「騎馬民族」/以斯基泰和匈奴為主題的理由/希羅多德和司馬遷/「歷史之父」眼中的騎馬遊牧民
【第一章】騎馬遊牧民的誕生
◎在蒙古發掘古墳
在蒙古高原的一角/古墳與王權/赫列克蘇爾與鹿石的關係/從鹿石的年代推測赫列克蘇爾的年代/赫列克蘇爾是墓嗎?/大型赫列克蘇爾代表的意義
◎動物的家畜化
畜牧的起源/家畜的角色/德雷耶夫卡遺跡帶來的衝擊/對德雷耶夫卡的年代和馬的家畜化所提出的質疑/爭論的走向/西元前四千至前三千年沒有騎馬
◎遊牧的產生與發達
遊牧是在何時、什麼情況下產生?/歐亞草原地帶的遊牧化緩慢/先有馬車還是先會騎馬?/騎馬遊牧民的正式誕生
【第二章】斯基泰的起源
◎希羅多德敘述的起源傳說
第一種說法/第二種說法/明顯不自然的第二種說法/第一和第二種說法的比較/根據比較神話學解釋第一種神話/「農耕斯基泰」和「農民斯基泰」/第二種神話的解釋
◎更貼近現實的第三種說法
希羅多德掛保證的說法/民族遷徙浪潮的方向/土著說和外來說的爭辯/「聖泉」古墳/草原的「王墓」/阿爾贊古墳的出土品/阿爾贊古墳的年代
◎辛梅里安人和斯基泰人入侵西亞
辛梅里安人的「逃亡」和斯基泰人的「追擊」/辛梅里安人和斯基泰人在西亞登場/西亞的斯基泰人/新斯基泰人的出現/「入侵」的理由/考古學上有關騎馬遊牧民的證據
【第三章】動物紋飾和黃金的美術
◎初期斯基泰的美術──西部
斯基泰的三要素/有如尋寶一般的「發掘」/來自西亞的影響/劍和鞘的製作者是誰?/受到希臘的影響/其他地區母題的斯基泰化
◎初期斯基泰的美術
盜墓的歷史/最初的黃金製品收藏家/初期的東部母題/阿爾贊二號古墳的衝擊/初期斯基泰美術的彙整
◎後期斯基泰的美術
希臘化斯基泰美術/塞迦和斯基泰/戴尖帽子的塞迦人/身體蜷曲的動物表現/阿爾泰的奇蹟/巴澤雷克文化的特徵/格里芬的傳播/最早開啟的絲綢之路──草原路線
【第四章】草原的古墳時代
◎初期斯基泰時代的大型墳塚
與斯基泰同期綻放的各種文化/阿爾贊一號古墳和二號古墳/「王」與「王妃」、殉葬者、馬的埋葬/哈薩克的「黃金古墳」/歐亞草原東部最大的古墳/北高加索的王墓
◎後期斯基泰時代的大型古墳
希羅多德記述的「王者葬儀」/喬爾托姆利克──黑海北岸最大的古墳/盜掘坑裡發現的人骨/希羅多德的記述正確嗎?/阿爾泰山中的斯基泰王墓/王者死後的旅程
◎浪潮從東向西移動
鹿石的去向/斯基泰的石人/從古墳所見的斯基泰時代/薩烏洛馬泰和亞馬遜傳說/薩爾馬提亞人的王墓
【第五章】蒙古高原的新勢力
◎匈奴的先驅者
匈奴的祖先是中國人嗎?/定居的戎狄/戎狄與戰國七雄的角力關係/匈奴的登場/匈奴興起前夕的草原文化
◎三大勢力的角逐──東胡、匈奴、月氏
冒頓的掌權/冒頓的征服行動/月氏的實際情況/月氏留下的痕跡?
◎匈奴遊牧帝國的出現
冒頓和劉邦──雙雄的正面對決/草草結束/和親條約的內容/冒頓性騷擾呂太后/從冒頓單于到老上、軍臣單于
【第六章】司馬遷所描繪的匈奴形象
◎匈奴的社會
單于與其下的統治階層/根據十進法建立的軍事組織/左為東,右為西/祭祀──神聖的集會和俗世的集會/刑法、風俗習慣
◎遊牧社會和農耕社會
叛變投靠匈奴的宦官中行說/從中行說的發言中所看到的事情/「收繼婚」和實力主義/匈奴侵寇背後所見之事/和親與侵寇的反覆
◎匈奴與漢,邁向全面戰爭
武帝的策略之一──同盟作戰/張騫帶回的成果/張騫與玄奘/武帝的策略之二──誘敵之策/武帝的策略之三──正面交鋒/匈奴明顯處於劣勢
【第七章】匈奴的衰退和分裂
◎河西和西域的攻防
漢與烏孫同盟/派往西域的使節團/西域與匈奴的關係/匈奴的日逐王和僮僕都尉統治西域/樓蘭和車師的煩惱
◎內部鬥爭、投降、飢荒、叛亂
暫時休兵和重啟戰爭/多災多難的使節團/李陵和李廣利投降匈奴/領導階層的內部分裂和人心背離/與烏桓、烏孫、丁零的抗爭
◎該成為漢的屬國還是……
兄弟單于的對立/單于稱「藩臣」/郅支單于的西走/郅支單于的下場/匈奴歸順/王莽的歧視蠻族政策和匈奴的復興/匈奴的南北分裂
【第八章】從考古學看匈奴時代
◎匈奴的王墓
史書記載的單于墓/諾彥烏拉古墳群的調查和日本的貢獻/突出延伸的方墳/諾彥烏拉墓地的出土品/陸續發現大型古墳/留下的謎題
◎遊牧國家中的定居聚落
匈奴有農耕和定居聚落嗎?/從事農耕的是誰?/自發性的逃亡者/定居民在城塞聚落遺址留下的痕跡/中蘇對立的陰影/伊沃爾加城塞聚落的機能
◎中國文化和匈奴文化的廣布
南西伯利亞的中國風房舍遺址/屋舍的主人是李陵嗎?/那麼是王昭君的女兒嗎?/廣布歐亞大陸的遊牧文化/北阿富汗的黃金遺寶
【第九章】匈人是匈奴的後裔嗎?
◎民族大遷徙和騎馬遊牧民
有關匈奴與匈人同族說的論戰/北匈奴的去向/使論戰更混亂的記述/匈人出現/匈人屬於突厥系?/阿德里亞堡之役/匈人遠征西亞
◎匈人的習俗與文化
亞洲系騎馬遊牧民族/「前突厥時代」的美術/硬式鞍和鐙出現的時期/「匈型」鍑的特徵/「匈型」鍑的起源
◎匈人「帝國」的最後
五世紀初的匈人/阿提拉的統治與其結束
【結語】
考古學的辯白/王權的誕生和王墓/遊牧國家的多樣性/騎馬遊牧民對世界史的影響/遊牧國家有文明嗎?/遊牧民的將來
◎學術文庫版後記
◎參考文獻
◎主要人物略傳
◎年表
【前言】
什麼是騎馬遊牧民?/所謂的「騎馬民族」/以斯基泰和匈奴為主題的理由/希羅多德和司馬遷/「歷史之父」眼中的騎馬遊牧民
【第一章】騎馬遊牧民的誕生
◎在蒙古發掘古墳
在蒙古高原的一角/古墳與王權/赫列克蘇爾與鹿石的關係/從鹿石的年代推測赫列克蘇爾的年代/赫列克蘇爾是墓嗎?/大型赫列克蘇爾代表的意義
◎動物的家畜化
畜牧的起源/家畜的角色/德雷耶夫卡遺跡帶來的衝擊/對德雷耶夫卡的年代和馬的家畜化所提出的質疑/爭論的走向/西元前四千至前三千年沒有騎馬
◎遊牧的產生與發達
遊牧是在何時、什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