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陸地的屏障,卻也是催生交流的通道!
推動中世紀地中海史發展的,正是掌握海上商業貿易的城市!
從海洋望向城市――看 威尼斯/阿瑪菲/比薩/熱那亞
如何透過海洋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
從港口、塔樓等地中海建築的風格,見證海洋城市如何活用東西方文化!
本書以照亮中世紀歷史的四座海洋城市──威尼斯、阿瑪菲、比薩、熱那亞──為主角,深入當地人生活的場域,看見商業貿易興盛、貨物流通的地中海。論述勢力龐大的四大海洋城市如何向東方世界發展,思考海洋城市的生活空間是如何建立,並實際描繪至今依然存在的海洋城市精神。
與陸地城市不同,中世紀南歐的海港城市,例如威尼斯、阿瑪菲、熱那亞,都是必須從海上坐船進入的城市。第一眼停留在人們眼中的城市景象,是從海上望向城市時的畫面。「海洋」對這些城市來說,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值得向外探索,充滿商機的舞台。
■城鎮是由海洋連接起來的!
海洋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值得向外探索、充滿商機的舞台
歷史學家一般在描述因港口而興起的城市時,多採用「海港城市」的說法;但作者認為稱這些城市為海港城市,彷彿只是將其當成面臨海洋入口的陸地;相較之下,本書更想將這些因海上貿易而繁榮、透過與海洋的相繫而創造出獨特文化的中世紀義大利海港城市,稱為「海洋城市」。
這些「海洋城市」穿越了漫長的時光,它們的港灣至今已逐漸喪失了港口貨物進出的功能,轉化為現代性的觀光用途,然而最初這些城市興盛起來的關鍵,正是因為「城鎮是由海洋連接起來的」。因此,該將城市視為海洋的一部分,用更宏觀的角度,從海洋視角來重新思考城市。
■「興亡的世界史」系列中,唯一以「城市」為主角描繪的世界史
義大利的海洋城市,如何透過海洋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
在本書提到的眾多海洋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周被水環繞的威尼斯。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受到「蠻族」入侵,進入了中世紀黑暗時期,城市衰退成為農村社會。威尼斯人生存的地方因為飽受來自北方的匈奴人、哥德人威脅,不得已只好委身突出於岸邊的潟湖小島。結果沒想到此一地理位置剛好讓威尼斯能夠透過海洋與拜占庭帝國的康士坦丁堡貿易,自此接上了東方自古以來繁榮的貿易路線。威尼斯強大的商業實力,讓它從中世紀之後有將近一千年的時間,得以保有自由與獨立,而不受其他大國控制。
義大利引以為傲的四座海洋城市,除了威尼斯之外,還有阿瑪菲、比薩與熱那亞,這四座城市的船隻分別馳騁在中世紀的地中海上,彼此競爭與合作,寫下了難以遺忘的海洋貿易史。從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這些海洋城市透過商業貿易,扮演著帶領歐洲社會復甦的領頭角色。想了解中世紀的地中海貿易盛況,從「城市史」的角度出發,更能釐清當時的發展脈動。
■跟隨作者的導覽,漫步在充滿地中海風情的古老城市
從建築結構中解讀出不止西方文化,還有各種東方文化層層交疊的結果
要造訪海洋城市,必得乘船由海路接近港口,先用宏觀視角觀察廣場,接著以微觀視角分析巷弄之中的建築物構造,逐步發掘出隱藏在城市中、卻又清晰可見的歷史紋理。作者在書中帶領讀者穿梭在義大利海洋城市的街道中,親身將自己對這些城市的認識,藉由導覽的方式娓娓道來,從空間與歷史的交會,解讀由多元文化型塑的城市歷史。
中世紀的地中海世界,除了受到羅馬、拜占庭的影響,伊斯蘭世界的先進文化也透過港口傳入了歐洲。這些具有「個性」的海洋城市,正是希臘和伊斯蘭文化的融合之地。文化的揉合以及不同時間建造的各類型建築形成的「時間錯置」,形塑出獨特的城市風格,而海洋城市的建築也因為與東方的交流,培育出特有的精神與美感,這正是該地的建築為何會充滿歷史魅力的原因。
■從貿易之城蛻變為觀光勝地,海洋城市的魅力完全不受時間限制
活用地理條件與文化遺產,以全新面貌打造新風貌,寫下新歷史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的現場,翻轉陸地的視野,在中世紀的情境中取徑「海洋」,看見商業貿易興盛、貨物流通的地中海。在當時的地中海上,各個海洋城市國家的船隻縱橫航行著,例如繁華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建築在斷崖上宛如立體迷宮的阿瑪菲等等,它們憑藉著商業實力,成為地中海的經濟中心。
海洋城市的歷史,也並非終結於中世紀。它們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時代,依舊站在歷史舞台的聚光燈下:威尼斯設置了「國際水都中心」此一符合威尼斯形象的國際機構,進行世界水岸城市的研究交流。阿瑪菲因為其海洋城市經驗所培育出帶有濃郁伊斯蘭色彩的異國情調,而受到來自北方歐洲人的關注,成為上流人士喜愛的觀光勝地。比薩打造出氣派的造船廠,同時興建了理想城市範本的外港利佛諾。熱那亞在保存古老港口周邊歷史建築的同時,還加入了嶄新的設計,以大膽的創意成功重建,不但主辦了G7峰會,還獲選為歐洲文化首都。
====================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現今成為觀光重鎮的義大利海洋城市,早在中世紀便透過海洋商業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甚至在談到中世紀的歷史時,威尼斯好比今日的倫敦、紐約一樣,是全球的經濟中心。這些曾經在地中海呼風喚雨的城市是如何發揮坐擁海洋的優勢、最終又為何沒落,值得台灣省思。
本書的啟示是: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地理位置正好位在東海上的十字路口,是相當重要的海洋交通樞紐。台灣的海洋性與開放性一點也不比中世紀時期的威尼斯遜色,也同樣成為多元文化的薈萃之地。台灣應像義大利的海洋城市一樣,充分利用自身的先天優勢,才能在周邊各大國之間獲得足以自保、甚至向外發展的實力。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後蒙古時代與世界史的重新構圖》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0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興亡的世界史──全書系書目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著
03《草原王權的誕生》
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著
04《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
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著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著
08《凱爾特的水脈》
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著
09《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陣內秀信(法政大學名譽教授)──著
10《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
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著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著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著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著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著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著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著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准教授)──著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著
21《人類該往何處去?》
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等著
作者簡介:
陣內秀信
建築史家,法政大學名譽教授。本系列套書的編輯委員之一。因義大利城市史研究的功績,獲頒「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勳章軍官勳位」,以及羅馬大學名譽學者。著有《東京的空間人類學》(獲三得利學藝獎)、《威尼斯──水上的迷宮都市》(講談社,一九九二)、《前往南義大利!地中海都市與文化之旅》(講談社,一九九九)、《義大利都市的空間人類學》(弦書房,二○一五)、《水之都威尼斯:持續性發展的歷史》(法政大學,二○一七)。
【審訂、導讀者簡介】
王維潔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專長西洋建築史、建築理論,著有《方舟之石:基督教堂千禧之演》、《場所之石:南歐廣場的歷史──由古典希臘至巴洛克》、《路康建築設計哲學》等書。
譯者簡介:
李雨青
台灣大學學士、首都大學東京碩士,曾旅居日本多年。目前從事出版、翻譯工作,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素顏的孫文》、《袁世凱》(以上為八旗出版)、《中國霸權的論理與現實》等,共譯有《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
章節試閱
〈探索生活空間的歷史〉
◎海洋帶來的連結與障蔽
海洋具有雙面性格。作為媒介,海洋孕育出此岸與彼岸的緊密交流。與此同時,海洋也為彼此的往來、帶來重重的阻斷與隔閡。
自古以來,特別是在地中海世界,海上交通盛行,眾多船隻來往交會,帶來了各種人事物的資訊,也在各地打造出高度的城市文明。地中海周邊地區屬於民族多元、語言豐富、宗教繁雜,在交流的同時當然也會產生利害衝突,戰事頻仍。尤其是中世紀時,伊斯蘭教的擴張,和眾所周知的十字軍,讓這裡成為激戰的舞台。海洋始終如此,這裡既是文化交流的場合,也是血流成河的戰場,帶著鮮明的兩面性。
自從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以及米諾斯文明衰退後,古代地中海被希臘、腓尼基與羅馬等勢力瓜分,建立起高度文明。過去羅馬掌握了地中海霸權,歌頌著「羅馬和平」(Pax Romana),並於各地建設計劃城市。其中也有不少城市延續了腓尼基、希臘、希臘化時代城市的形式,延續著城市繁華,並留下令人嘆為觀止的遺跡。
其後,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中世紀初期,遭到日耳曼人入侵、原本居住在羅馬式城鎮的居民紛紛逃至其他安全的地方。日耳曼人不懂得用船,這也讓海岬、離島以及背倚險峻山地的海岸地帶,成為理想的避難所。從亞得里亞海東岸,原為威尼斯屬地的地區北上,古名拉古薩(Ragusa)的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扎達爾(Zadar)等地,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迎來人群,建立起城市。跨過義大利的國境,位於威尼斯東北方的格拉多(Grado),也是一座由逃至此地的人們所建成的海上城鎮。由這個歷史脈絡來看就可以了解到,建造於潟湖、淺海上的水都威尼斯其實並非特例。
接著來談談阿瑪菲。拿坡里周邊肥沃的坎帕尼亞(Campania)平原上,散布著許多羅馬時代的城市。當日耳曼人入侵時,當地的居民選擇了背後是斷崖、腹地狹小,向海上延伸的溪谷之地──阿瑪菲,作為最佳的隱身之地。乍看之下,阿瑪菲與威尼斯從所在位置、城市型態上都是相反的兩極,然而在激烈變動的中世紀初期,從為了躲避不會用船的日耳曼人之侵襲,而選擇避難地的觀點來看,其實兩者並無不同。
不論是哪一座城市,那裡的居民都擅於造船,且擁有高超的航海技術,加上面海延伸的城市位置,奠定了朝向海洋發展的絕佳地理條件。就這樣,海洋城市的歷史開始萌芽。
◎來自東方的影響
特別是阿瑪菲這個地方,很早就與拜占庭、阿拉伯世界交流,更是世上率先將羅盤運用於航海上的城市,進而君臨地中海,成為海洋城市中的霸主。之後第勒尼安海的比薩與熱那亞、亞得里亞海的威尼斯相繼崛起,展開了地中海勢力的爭奪戰。
羅馬帝國崩解後,陷入商業經濟停滯、城市衰退的西歐,藉由這些義大利海洋城市的活躍,再次有了生氣。中世紀的義大利海洋城市,在康士坦丁堡(今日的伊斯坦堡)、亞歷山大港等地都設有商業、貿易據點,它們藉由與拜占庭、阿拉伯世界進行商業貿易,取得了莫大的財富,其中有些城市還將勢力範圍擴展到敘利亞、黑海方向。以威尼斯為中心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一二○二~一二○四年),便趁拜占庭帝國內亂之際,成功地攻下了康士坦丁堡,之後威尼斯便從拜占庭帝國那裡取得了希臘各地、甚至到賽普勒斯的廣大領土,展開殖民統治。在利益和霸權的爭奪中,義大利的海洋城市有時也會彼此對立、交戰,毫無情面可言。
義大利海洋城市靠著中介貿易獲得龐大財富,不過,只要比較十二世紀地中海東部與西部,便會發現兩地在文化程度的差異格外引人注目。和西方相比,東邊的拜占庭、阿拉伯世界明顯更上一層樓。憧憬先進文化的義大利各城市,在建築、美術等領域以及城市建設方面,都深受拜占庭、阿拉伯世界的影響。眾所周知,十一世紀時威尼斯在聖馬可廣場興建城市的中心教堂──聖馬可大教堂時,並非以西歐建築為範例,而是仿效康士坦丁堡的聖十二使徒教堂而建。
巴勒摩、薩雷諾、威尼斯等地成為引入東方文化的重要窗口,這些城市大量美麗的建築和藝術品,無不展現出拜占庭、阿拉伯的高度美感,令人驚訝不已。也因此走在散發著異文化氛圍的海洋城市裡,欣賞街上的一景一物,總能令人感到樂趣無窮。在街道上,你會驚喜地發現帶有東方色彩的拱門、浮雕,在阿瑪菲甚至還留有阿拉伯式浴場遺跡。
(本文節錄自:序章「於現代復甦的中世紀海洋城市」)
〈探索生活空間的歷史〉
◎海洋帶來的連結與障蔽
海洋具有雙面性格。作為媒介,海洋孕育出此岸與彼岸的緊密交流。與此同時,海洋也為彼此的往來、帶來重重的阻斷與隔閡。
自古以來,特別是在地中海世界,海上交通盛行,眾多船隻來往交會,帶來了各種人事物的資訊,也在各地打造出高度的城市文明。地中海周邊地區屬於民族多元、語言豐富、宗教繁雜,在交流的同時當然也會產生利害衝突,戰事頻仍。尤其是中世紀時,伊斯蘭教的擴張,和眾所周知的十字軍,讓這裡成為激戰的舞台。海洋始終如此,這裡既是文化交流的場合,也是血流成河的戰場...
推薦序
義大利海洋城市精神提供的啟示
王維潔──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作者陣內秀信教授,大學主修建築設計、研究所主修建築史論、曾在義大利求學,通曉義大利文,返國於大學指導建築設計以及講授建築史及城市史課程,並且常年帶領學生至地中海地區從事現地場教學及調查,是日本和義大利建築及都市更新界交流的代表人物。
我發現我與他的求學經歷極為相似:大學主修建築設計、研究所主修設計及史論,也曾在義大利、法國求學,會一些義大利文。我任教成大建築系逾三十年,研究義大利也超過三十年,已經把義大利作為第二故鄉;熱愛義大利的心情或許與陣內教授是相同的。所以此份導讀就是懷著千里明月的心情所寫下的。
我對本書最大的好感來自於此書的日本觀點,或稱為亞洲觀點。上個世紀義大利歷史家、哲學家兼美學家柯鏤且(Benedetto Croce,本地常稱為克羅齊)曾言:「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他們的觀點反映時人的利益。」陣內教授採日本觀點的論述,常將日本海岸都市與義大利海洋城市相媲美,切望日本與義大利多多交流合作。此外,本書對義大利、克羅埃西亞、希臘、土耳其及黑海的克里米亞各城市,捨棄英美所用名稱,而採用在地名稱,且發音尚稱正確。本書主要參考書為日文書籍,次多者為義大利文書籍,可以稱非西方主流之「軸心國」觀點。
長久以來台灣關於西洋的資訊幾乎為英美觀點所壟斷,本地讀者習於以英文接受外來資訊,同時也習於以洋人觀點看天下,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背得朗朗上口,對以拉丁字母拼寫的它國語言,概由英文發音規則發音,離正音差異極大。台灣的翻譯工作者常以中文維基譯名為標準,將錯誤發音視為正統。我在校稿時,特別將義大利人名及地名之音譯儘量接近原語言,雖然和中文維基譯名差異頗大,但因附有原文,讀者仍可藉由原文找到中文及英文之維基條目。對希臘文、突厥文、法文以及阿拉伯文,皆沿用如此做法。
日本人長久以來將外文發音轉為「外來語」片假名詞彙,且廣為日本國民接受;因而本書日本原版並未附上相關之西洋人、地名,及專業術詞的原文。但對中文讀者而言,由片假名轉譯成的漢字真的不易理解。我遂先將文中指涉的外來語:人名、地名、及藝術史專業術語,還原成義大利文、威尼斯方言、拉丁文、希臘文、及少數法文等原文,校稿中以意譯優先,音譯為次的原則。期待如此做,讀者較容易理解,對本地讀者閱讀、研究、及旅行均有所助益。
場所精神與海洋城市
由書名「海洋城市精神」即可知本書是一本以建築理論「場所精神」(Genius Loci) 為主軸、配合歷史脈絡所寫的調查報告。場所精神興起於一九七○年代,紅火了好長一段時間,至二○○○年才逐漸退燒。建築系專業人士對場所精神一定不陌生;在本地建築學院,它曾經是(目前仍偶爾是)建築設計依據之有力工具。但對建築的行外人來說可能不了解其所蘊含的意義。因此我必須先將場所精神給予扼要說明。
場所精神在西洋古典時期的希臘及羅馬文化已經具現,其原文Genius Loci是拉丁文:loci指的是「地點的」,相當於英文local,其名詞locus為地點或場所。genius有守護神明、精神、品味、及才華等多層意義。Genius Loci指的是每一地點皆有神明,並因此呈現岀特有的氣質和氛圍。這樣的觀念在一九七○年代被挪威建築學者諾柏修玆(Norberg-Schulz, 1926-2000)發揚光大。他指岀建築、空間、與環境能獲得存在意義乃岀於物質表現:材料、形式、比例、顏色、質感、光影、氣味(若將光視為光子,氣味視為化學分子,其均為物質)。在西洋哲學發展過程中,討論何者為存在本體?是心靈或是物質,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論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由唯物的觀點為存在主義導入新的視野,存在實岀於存在物之本體,也就是存在的現象,而此現象乃依賴物質之呈現:如材料、形式、比例、顏色、光影、氣味等等。諾柏修玆承襲海德格的思想,將之運用於建築設計及建築史,成為建築學術界一時熱門論題,建築系學生採用它為設計基本概念,或以場所精神從事環境研究、聚落探討、都市論述者,比比皆是。
本書是陣內秀信教授所指導的日本法政大學建築系學生們,在地中海海岸城市所做現場調查的研究成果。針對義大利之威尼斯、阿瑪菲、比薩、及熱那亞此四個主要海洋城市做的場所研究,並包括威尼斯共和國在十五世紀最強大的時候所占有的境外領土:克里特島的伊拉克利翁,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夫尼克以及希臘的納夫帕克托斯、黑海的克里米亞的卡法。除此之外文中還夾雜包括南義大利的加里波利、莫諾波利等海岸小城市的描述,無法盡數。本書由地理條件、地形地貌、城市結構、交通脈絡、外部空間、工商行會、宗教團體、鄰里組織、室內及戶外空間的互動,到建築結構與構造、材料、植栽、氣味,皆有極細膩的描寫,且筆法輕鬆有如對故里長久回憶。例如作者描述阿瑪菲:
接下來要造訪位於聖比亞鳩教堂下方、建於古道旁險峻斜坡上的住宅群。因擁有獨特外觀,這排建築是旅客熱門的拍照地點。周邊的道路上,依然設有許多覆蓋於建築上的隧道。打開木門,眼前出現的是超乎想像的極陡峭階梯,穿過狹窄昏暗的階梯,迎接旅人的竟是陽光普照、閃閃發光的海面,這是彷彿回到中世紀的空間設計才能感受到的精彩演出。再走到近代增建、突出於海面上的露台,能看到第勒尼安海浮在眼前,享受絕佳的開放感。從外側略感陰鬱的隧道狀道路看來,難以相信內部竟坐擁如此豐富的生活空間。阿瑪菲超乎想像的力量,總是隱藏於內部。
作者很用心的以因果論,將地理特質引發歷史事件、工商活力塑造城市形貌、商業利益導入國際衝突描述的靈活神現。例如在描述哥倫布地理大發現、葡萄牙開發經好望角直抵印度海路後,對義大利海洋城市衝擊鉅大,地中海和東方的貿易利多盡失。而熱那亞如何利用契機,與興旺的西、葡兩國金融合作,敗中求活:
盛極一時的熱那亞在經歷了與威尼斯的長期對立,以及來自米蘭、法蘭克的威脅和城市內部的派系鬥爭後,開始走向衰退。一四五三年康士坦丁堡淪陷,熱那亞在黑海的殖民地卡法孤立無援,最後落入了土耳其手中,自此熱那亞失去重要的據點。此外,隨著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因此獲得龐大利益,國勢日隆,反觀仰賴地中海交易而繁榮的義大利傳統海洋城市,紛紛面臨經濟危機。儘管局勢極為不利,熱那亞還是堅強地存活下來。被尊為「熱那亞國父」的安德里亞.多利亞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皇帝建造槳帆船,並與西班牙締結同盟,開設歐洲基督教世界的主力銀行,靠金融業維持城市繁榮,也藉此維持了熱那亞共和國的經濟與政治獨立。
此書海洋城市並不是學術上的精準定義,而毋寧說作者是使用這個概念去分析中世紀義大利城市的商業歷史。有時,跨越城市範圍指為海洋國家。例如威尼斯有時指的是在瀉湖上形成的魚狀礁島集合;有時指的是大威尼斯地區(威尼托〔Veneto〕)包含朱代卡島,其它眾多小島,瀉湖邊緣的麗都海堤城市如馬拉莫科、寇甲,以及某些附近內陸城市帕多瓦、烏迪內、維千扎、特雷維索;更有時指的是威尼斯共和國,包含北義威尼斯「陸上領土」(Domini di Terraferma)及海外領土如伊士特里亞半島、亞德里亞海對面的達爾馬提亞、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尤比亞島及克里特島等等的境外城市。在阿瑪菲、比薩、及熱那亞的描述亦如此,包含作為當共和國解釋時的更多領土及城市。
讀者若存有此書為一部興亡世界史的念頭,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將之視為從海洋精神出發的都市史,及場所觀點下的旅遊札記,配合地圖一同閱覽,則有如沐春風的下午茶心情。
檔案解密後的威尼斯書寫
場所的歷史陳述是場所精神不可缺的一環,但陣內教授是建築學者,或許對歷史無法同歷史學者般嫻熟。此外本書寫作於二○○五年至○七年,沒趕上二○○七年威尼斯國家檔案解密。這批解密資料以拉丁文或威尼斯方言寫成,內容包羅萬象,由每日物價、外國人的監聽檔,到國家大事、國際事物,鉅細靡遺。該批檔案以卷宗依次排列可達七十二公里,足見檔案之巨大。該檔案之解密足以改寫威尼斯甚至地中海周邊國家的歷史;目前依此解密檔案重寫的威尼斯歷史稱為「新威尼斯史」,均為二○一二年之後才岀版,因之陣內教授沒能趕上威尼斯國家檔案解密。陣內教授也參考了世界著名歷史學者麥克尼爾(Willian H. McNeill)一九七四年岀版的《威尼斯:歐洲的樞紐》 (Venice: The Hinge of Europe, 1081-1791),並在書中大量引用麥克尼爾的看法。但麥克尼爾的威尼斯論述離威尼斯國家檔案解密更遠,被新威尼斯史學者認為無甚參考價值。故此書以今日的眼光看之,不免有失色之處。
唯歷史論述在本書的定位並非重點,海洋城市的場所精神才是本書主角。因此我建議本地讀者以輕鬆的心情來閱讀此書,多多享受其關於義大利風物細膩的描寫,若有機會去義大利旅行,能夠隨著陣內教授的足跡,他的眾多資料還是挺值得參考品嚐的。
台灣的借鑑
最後,我受富察先生囑咐,要談談台灣有何可借鏡於義大利海洋城市,特別是富強的威尼斯。作為一名島國之民,我認為台灣和威尼斯有相似的地理條件,卻無法像威尼斯一樣一度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地中海的霸主。雖然台灣的條件比威尼斯好得太多:地理位於亞洲樞紐、土地比威尼斯本島大上許多、且物產豐饒、人民純樸敦厚。台灣如何學習威尼斯,本就可寫成一本大書,在導言篇幅受限的情況下,我只能依據「新威尼斯史」點岀威尼斯共和國立國一千多年來,無愧其「最寧靜之國」(La Serenissima)國號的特質,供讀者參考。
威尼斯人乃由受匈奴迫害的羅馬城市難民組成,因此威尼斯人始終效忠羅馬政府。初期效忠西羅馬流亡政府,公元八一○年後效忠東羅馬帝國;威尼斯人一直以羅馬祖國的臣民自居。由於占據珊瑚礁島立國,起初食唯有魚,產唯有鹽,所缺者惟淡水。海礁之上若無淡水,無法為生。因之威尼斯人民團結戮力,將全城之廣場及庭院下之碳酸鈣礁岩挖成大坑,深度約六至九米,坑壁以黏土塗層,以碳火烤燒成陶壁,大坑中再依濾水池原理依次鋪上細沙、木碳、棕櫚,成一座大型濾水貯水糟。地表面設落水口至少四處,分占四角。雨天雨水往下層過濾至底成為清水,形成水壓,在廣場/庭院中央鑿井可得湧起之清泉。威尼斯由此巧思,千百年來有清水可用,得以存命(陣內教授在廣場一節完全忽略此要點,令入扼腕)。
因鹽為唯一珍貴物產,人民最初靠賣鹽發家;政府設官鹽場,嚴格把關品質。當時人們把鹽稱為香料,能保存食物,乃各國所需之戰備及生活物資。十二世紀起,威尼斯人了解鹽的物流比製鹽本身更有利潤,於是高價收購全義大利可買到的鹽,再靠龐大的船隊運往缺鹽的中北歐及東方地區,並以長期合約壟斷供鹽。威尼斯政府且將由鹽獲得的巨大利潤抽取部分貼補海運商家,讓回程船滿載的香料皮草及其它珍貴貨物得以降低售價,取得地中海地區絕對優勢。如此策略使得威尼斯成為中國、印度、伊斯蘭地區,及北歐岀口貨物在地中海的總經銷。教廷禁止基督教徒和伊斯蘭地區貿易,否則驅逐教會(猶如今日之退岀聯合國)。威尼斯人可不怕,生意就是命,生意做成功了,教宗也得買單,十字軍也要靠威尼斯人的槳帆船運送。威尼斯自然成為地中海商貨的通路中心,從北海、英倫、法蘭德斯到希臘、達爾馬提亞、土耳其及黑海,全是威尼斯的業務範圍。對威尼斯而言只要有錢、有科技就是力量,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教宗可以平起平坐。
威尼斯人組成的民主政府,因無土地可分,故無法形成封建制度;國內臣民百姓一律平等,共舟共濟,絕少黨派互鬥之情況。政府清廉,對總督、文武百官的貪腐採零容忍態度。建立全面國安監督制度,上至總督,下至各級官員及外國人士,層層監控,監控者亦另有人監督。百姓有冤情,各處設有直達總督的信箱。總督之選舉採公平、理性、寧靜和平的方式,完全杜絕門閥、權勢、大老、抹黑及假消息的介入,選舉過程不花錢,也不會造成人民對立。
比照台灣的情況,容許我多介紹一下威尼斯的遴選人提名制。遴選委員的組成要經十階段的重組,人數亦改變十次,所運用的淘選機制由街頭小兒抽選及委員推薦交互進行,最終委員依當時人所言是聖馬可決定的,毫無人為力量介入的可能性。最後階段有41個遴選委員,遴選委員抽籤排序後,依序每位委員只能推薦一名候選人。每一次只針對此人投同意/否決票,投票前有專門單位廣蒐集關於該候選人之流言蜚語,供該員答辯澄清,並發表政見演說。41人投票,其中有25票同意即算當選,若沒通過,再由第二名委員推薦另一候選人,依同樣方式,直到總督被選岀來。過程寧靜,不驚動百姓。只有如此寧靜的選舉過程,商業貿易方可完全不受影響。
威尼斯人以商業為本,利潤優先,尊重市場,以國家武力作商人後盾,開闢新市場,占據經貿基地,開發海外殖民地。為了經濟,並無「漢賊不兩立」的意識形態,雖然和伊斯蘭教徒作戰,但和伊斯蘭地區的生意照做,成了歷史上最成功的資本主義,且先進到發展出虛擬的經濟結構─脫離土地的經濟活動。
威尼斯視造船事業為命脈,其維持品質的敬業態度,由一條繩索到一片風帆,製作工匠有品管簽押,任何環結有問題,將影響一船的生命和貨物價值。威尼斯人絕不吃虧,也不好戰,採取不厭其煩的外交手腕,談判再談判,直到對手屈服。若真有外國入侵,全國上下同心,決不放棄,必然戰至最後一刻。聖馬可給予全民最堅實的信念:相信聖馬可、相信國家、相信政府。
以上,本地人民能做到其中哪一點?可以好好省思一番。
義大利海洋城市精神提供的啟示
王維潔──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作者陣內秀信教授,大學主修建築設計、研究所主修建築史論、曾在義大利求學,通曉義大利文,返國於大學指導建築設計以及講授建築史及城市史課程,並且常年帶領學生至地中海地區從事現地場教學及調查,是日本和義大利建築及都市更新界交流的代表人物。
我發現我與他的求學經歷極為相似:大學主修建築設計、研究所主修設計及史論,也曾在義大利、法國求學,會一些義大利文。我任教成大建築系逾三十年,研究義大利也超過三十年,已經把義大利作為第...
目錄
【序章】於現代復甦的中世紀海洋城市
◎從海洋望向城市
遺忘海洋的現代人/重生的港口城市/地中海遊船的停靠地――拿坡里/從拿坡里到阿瑪菲/「海港城市」與「海洋城市」/四大海洋城市的交流/南向傳播/近代喪失的「網路」
◎探索生活空間的歷史
行走、觀察、敘事/海洋帶來的連結與障蔽/來自東方的影響/麥克尼爾與布勞岱爾的《地中海》/日本的義大利中世紀城市研究/海洋民族的信仰與節慶/本書的主旨與目的
【第一章】水上城市――威尼斯
◎迷宮城市的誕生
橫跨千年的榮耀/為來自潟湖與運河的守護/中世紀城市固有的景致/威尼斯的起源/聖馬可大教堂與總督府/「海婚節」和「迎賓禮」/城市的「內」與「外」/腹地與船運/體驗希雷河遊船/順明喬河而下
◎水都的基本結構
造城之初/運河、步道與廣場/整合全體的計劃性思維/與侯貝荷.吉斯卡的戰爭/讓亞得里亞海成為「我們的領域」/和熱那亞的鬥爭、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造船廠與共和國的繁榮
◎前往伊斯蘭世界的窗口
與伊斯蘭城市的共通點/外國商棧/伊斯蘭世界的威尼斯商棧/掌握制海權/運往東方的出口品/「威尼斯與伊斯蘭展」/東西交流與「玻璃工藝」/伊斯蘭的科學與出版文化
【第二章】漫步威尼斯
◎從亞得里亞海到聖馬可
從東方搭船過來/分散於城市各地的港口/自由城市――杜布羅夫尼克/如何與水共生/巴勒巴里的俯瞰圖/船員的住宅公寓/威尼斯的核心――聖馬可地區
◎從聖馬可廣場到里奧托市場
聳立於水濱的建築群/仿效古羅馬的別墅/走向伊斯蘭風格建築/世界最美的「道路」/交易中心――里奧托/聖雅各廣場與里奧托市場/時尚產業/支持誠實買賣/商棧的機能與結構/重建里奧托橋/馬可波羅的舊居
◎廣場的原始景致
充滿威嚴的廣場/列維克的景觀畫/作為演藝空間的聖馬可廣場/稱作Campo的廣場/聖瑪格麗特廣場
◎聚集於港口城市的人們
人口的十分之一為外國人/猶太人區的誕生/達爾馬提亞人社群/朝聖者的住所/共和國的心臟地帶――威尼斯造船廠/妓女的出沒與女性的隔離
◎歷久彌新的海洋精神
現代的交通狀況/城市內部活絡的船隻交通/與世界同步連結/生態系統與海洋城市精神
【第三章】斜坡上的迷宮――阿瑪菲
◎一座現代的中世紀城市
位於南義的立體迷宮/中世紀的國際貿易城市/親身體驗歷史的脈動/與加爾加諾的相遇
◎起源與歷史
緊鄰險峻山崖的土地上/城市形成的起始/獨立自拿坡里公國/與阿拉伯人抗爭、同盟/中世紀海洋城市的第一次榮耀/羅盤、航海法、造紙技術/在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的活動/諾曼人的威脅、比薩與熱那亞的崛起/財富的累積與毀滅性的打擊
◎城牆外的港灣地區
消失於水中的阿瑪菲/現存最古老的造船廠/商館、海關、廣場
◎公共的心臟地帶
中世紀城門的周邊/堆疊的城市空間結構/主教座堂廣場與主教座堂/豪華旅遊與近代阿瑪菲/主教座堂廣場與「天堂迴廊」/一腳在葡萄園、一腳在船上/加速的觀光化
◎低地的商業區
表情豐富的法拉利廣場/近年的改裝工程/奢華的生活模式/層層交疊的個人宅邸、透天住宅/以中庭為中心的高樓化/聖比亞鳩教堂/建於河川上方的主要道路/阿拉伯式的浴場遺跡/東西不對稱的市街景致/區分商業空間與居住空間/層層堆疊的市街景致
◎發展於斜坡上的住宅區
推理複雜的增建過程/石砌建築與拱窿的種類/外側是迷宮、內側精彩又寬敞/高地的教區教堂/通往西側高地的陡峭斜坡/每間住宅都有舒適的露台/通往東側高地的輕緩斜坡/專為女性設計的建築機能/從外面看不到的庭園和陽台/傳承自中世紀世界/高地上的卡薩諾瓦家
◎不只是觀光城市
沉寂與再次繁榮/經濟成長與石油危機/阿瑪菲的造訪者/南義的包容力/舉辦國際學會/海洋城市間的帆船大賽
【第四章】河畔港都――比薩
◎河上的海洋城市
斜塔以外的魅力/古羅馬時代的原始風景/建造城牆/參加十字軍/與阿瑪菲、熱那亞的關係
◎漫步於於阿諾河堤碼頭
港口、造船廠、海關/與威尼斯相似的構造/熱鬧的阿諾河堤岸/塔樓住宅/佛羅倫斯的統治與新城市利佛諾/梅迪奇家族進行的城市整頓/文藝復興後的比薩/聖拉尼耶里燭火節
【第五章】新舊融合的文化城市――熱那亞
◎「哥倫布之城」的現在與歷史
義大利最大的港都/陣容豪華的領路人/熱那亞發源地──城堡/熱那亞大學建築學系的搬遷/伊斯蘭與法國的影響/活用文藝復興、巴洛克時代的宅邸建築/自治的象徵――海洋宮/取得自治與進軍海外/與比薩和威尼斯的紛爭/克服衰退,建設城市
◎舊市區、高地、重生的港灣
騎樓商店街/豪邸集團的角色/為數不多的廣場/面港而建的騎樓/挖掘貨運廣場/最古老的驛站與燈塔/前往老街區內部/高地的舞台裝置空間/與時俱進的古老港口
◎要塞城市――韋內雷港
韋內雷港/山崖上的神殿與埃里切的維納斯/要塞建築群/活用古老建築的現代品味
【第六章】南義的海洋城市
◎島嶼的要塞城市――加里波利
普利亞地區的港口城市/重新發現「海邊的舊市區」/迷宮中的巴洛克城市/橄欖油帶來的財富/有格調的豪宅藥局/巴洛克的宅邸/行會的團結力/環繞在死巷周圍的住宅群/新假期和「漁業觀光」
◎亞得里亞的港都――莫諾波利
阿瑪菲人建造的教堂/威尼斯咖啡廳/重建港都/乘著木筏的聖母馬利亞
【末章】追隨威尼斯人的足跡
◎殘留在希臘的殖民城市
改變「希臘觀光」的視角/納夫帕克托斯的要塞城/納夫帕克托斯港/納夫普利翁與布爾齊島/與土耳其的爭奪戰與文化的混淆
◎克里特島的海洋城市
威尼斯統治下的克里特島/東邊的威尼斯――干尼亞/土耳其統治的痕跡/富含變化的舊市街/克里特島最大的城市――伊拉克利翁/港口周邊的修復/威尼斯時代的紀念性建築
◎後記
◎參考文獻
◎建築史.城市史用語解說
◎年表
【序章】於現代復甦的中世紀海洋城市
◎從海洋望向城市
遺忘海洋的現代人/重生的港口城市/地中海遊船的停靠地――拿坡里/從拿坡里到阿瑪菲/「海港城市」與「海洋城市」/四大海洋城市的交流/南向傳播/近代喪失的「網路」
◎探索生活空間的歷史
行走、觀察、敘事/海洋帶來的連結與障蔽/來自東方的影響/麥克尼爾與布勞岱爾的《地中海》/日本的義大利中世紀城市研究/海洋民族的信仰與節慶/本書的主旨與目的
【第一章】水上城市――威尼斯
◎迷宮城市的誕生
橫跨千年的榮耀/為來自潟湖與運河的守護/中世紀城市固有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