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馬,一世界。
我享受了寂寞,獨處,與自己對話。
去國多年,一起長大的老朋友們大多失去了聯繫,於異國他鄉的朋友卻多為階段性的同學與同事,也許是個性使然,除開家人,並無真正知心的朋友。亦曾為憂鬱症所苦,瀕臨崩潰的邊緣。幾年前開始學騎馬,每當一坐上馬背,整個心思就專注在馬身上,能暫時的忘卻所有的煩憂,達到療癒的效果,伴隨著騎馬的時間越來越長,帶來的興奮心情漸漸地取代了惱人的憂愁。
親如家人亦不可能一直得伴隨左右,能理解内心的感受,每當獨自騎馬於寂靜的山林間,規律的馬蹄聲撫平了躁動的思緒,而能捫心自問我的缺失與需求,讓我不至於迷失自己,鑽入牛角尖而再度陷入絕望。
一人一馬,一世界。
我學習了信任,互信,對人不猜疑。
年輕時讀過一本探討人性的書,從而對任何人都不甚相信,充滿了負面的看法,總是覺得,你不會吃獅子,但是獅子卻會吃了你,然而世上又哪有這麼多的獅子。
騎馬後,知道當坐上馬背的那一刻起,你就把自己交給牠了。在崎嶇的山道上,馬匹也不想失足跌倒,人只能選擇相信胯下的坐騎。
相對於一匹500公斤的馬,人是渺小的,強大但膽小的馬會讓你騎上牠,那是牠相信騎乘者不會傷害牠。同樣的,騎乘者若不能相信馬匹,他會怕,這只會讓馬匹更緊張,最後甚至把人顛下馬背。只有互信才能和諧一起出遊。
工作,交友,亦何嘗不是如此!
一人一馬,一世界。
我知道了堅持,執著,不固執己見。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有耐性的人,常常的三分鐘熱度。騎馬可以算是危險的運動,先決的條件是要學好它,不可能隨便學學就能駕馭馬匹的。我堅持住了,不間斷的學習直至今日尚只學得一點皮毛而已,學習的路還很長!
有了自己的馬,要自己訓練,這又是馬匹與人的意志鬥法,如何讓馬匹知道服從,唯有「堅持」二字,但又必須要適可而止,不能固執的一味地要求馬匹,固執的要求反而適得其反。
堅持住,做人做事不也是如此嗎!
一人一馬,一世界。
我學會了尊重,體諒,不強人所難。
我因為耐性不好,常會因為性急讓人覺得霸道,對孩子的教育尤其如此,對孩子至今感到抱歉。獨自騎馬於山林裡,一人一騎若發生事情不一定會被發現,此時必須要相信馬匹,道路由牠選擇,方向由我決定,可以走過去的地方決不會要求要牠跳過去。崎嶇的山道並不好走,尊重馬的決定,一定是安全而且對牠方便舒適的路,馬匹自己也怕會發生事情,會很小心的。此時萬不可強迫牠,這只會讓牠無所適從而發生意外。
生活中不也是這樣嗎?何苦強人所難!
一人一馬,一世界。
我瞭解了當下,果斷,不留下遺憾。
再看再看,老是掛在嘴邊的話,這一「再」往往就好久過去了,甚至遺忘了。也經常的為了面子而當好好先生,然後開始後悔當時為什麼不怎樣怎樣的馬後炮。
馬匹的記性不好,犯錯幾秒鐘不告訴牠,再教牠就無效了,因為牠已經忘了錯在哪了。所以教訓要及時要果斷,無形中也訓練了自己快速的反應。
學騎馬時已快五十歲了,深深地感到,再晚可能學不成了,再晚也可能沒有體力來訓練馬了。
時間它不會等你,想到要做就要去做,成不成,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做了不會對不起自己,不做卻是可能留下一世的遺憾。
上天總是在對的時間讓對的人事物出現,但是抓住他們卻是取決於自己的行動。
在寂靜的山林間,才能更清楚地聼見自己的聲音!
作者簡介:
董鏞
1986年負笈德國,從求學開始,之後工作、成家一直都在大紐倫堡地區,目前在西門子公司任職工程師。業餘時間養馬自娛。
作者序
天堂般生活的背後,「我的志願」
近來老朋友,老同學常跟我講,我的生活似在天堂,但實際上呢?
記得是小學三年級,有一天的國語課要寫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老師講就是寫長大了以後要做什麼。為什麼會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老師要我重寫,説是文不對題,老師說志願是要當總統,科學家……等,而我寫的是,我要騎著馬帶著我的狗馳騁在大草原上。但是這真的就是在我當時幼小的心靈裡的「志願」,我長大以後要做的事。
也許我投胎在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家,就簡單了。但是我是投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小學五年級以前,便當裡最常有的就是蛋炒飯配醬瓜,很感謝我的父母在艱苦的環境下,還盡量的來滿足我們的生活品質。奢侈的物質享受是不可能的,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志願」。隨著年紀漸長,知道這樣的「志願」是不現實的,那是有錢人的「志願」,與我無關的,但這並不影響對馬這種動物的喜好。大約是小五那年吧,在家附近的軍營與陸軍足球場變成臺北馬術俱樂部了,就常和小夥伴們流連於馬場看馬,對當時的奧運名駒「我的回憶」至今都還印象深刻。
隨著升學的壓力越來越大,也不再有時間去看馬了,再大就更沒時間了,哈哈,要看「馬子」啦!只是偶爾聽到馬蹄聲,還是要追去看一眼。
負笈國外,娶妻生子,生活的壓力真的讓人喘不過氣來,去他的理想與尊嚴,麵包才是真的。咒駡與侮辱時時遭遇,再髒再累的工作也還是要做的,食衣住行樣樣需要錢,當朋友與同學們在冷氣房裡當工程師、做經理時,我正在陰溝裡拉電纜,當時真有不如歸去的感嘆。但是回去我的位子又在哪裡?與國内產業已脫節那麼久,回去能做什麼?終沒勇氣回去,只能在這慢慢熬了。幹了七年的人力派遣,這七年投了幾百封求職信也均石沉大海。直到二○○○年才被肯定工作能力,才有現在的工作,但是孩子還在用錢的時候,還是以孩子為重,不要談理想,更不能談夢想。
二○一一年小兒子也滿十八了,去修車廠當學徒有份薪水,雖不能養活他自己但是至少不需再伸手要零用錢了,我找了一小時十五歐元、台幣六百元不到的、最便宜的馬術學校,開始學騎馬,老婆陪我一起學,還好她後來騎馬的勁頭比我還大,才能夫唱婦隨。二○一二年底,對馬一竅不通的我這個井底之蛙,自認為能駕馭所有的馬匹,買了我們的第一匹馬,五個月後認清了現實,把馬送給適合牠的人了。
我們學的很雜,英式的、西部的、越野的……都學,慢慢才確定了方向︱︱野騎,這才是我們要的。因為家附近的馬場型態改變了,所以二○一四年七月我們去離家三百公里外的巴伐利亞國家公園附近的馬場。當天的客人很多,馬場的老闆問了一下各人騎馬的經驗,把兩匹馬分配給我們,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愛馬。當時老闆告訴我,這是他們的新馬,我是第三位騎牠的,之前兩位對牠的評價不好,要我要小心,害我緊張得要命,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不然就不用騎了。
同年八月,我們又去向老闆提出了購買的意願,直到二○一五年的二月二十八日才牽回來。牽回來還不能騎,這是另外的故事了。
這裡要說的是,不是孩子大了就沒了生活壓力,工作上、生活上,再再都是壓力,沒錢是行不通的。如果不是有農家當作是副業經營的馬場,我們也負擔不起這養馬的費用。若不是因為在德國馬匹取得較容易,我也買不起。如果當時沒有撐下去回家了,今天也不可能會養馬騎馬了。
總是種種的條件配合,才得以慢慢的實現「我的志願」,離「志願」的實現還差幾步,也許這幾步很快可以跨過去,也許永遠也達不到,但是自始至終,我一直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我沒有想過飛黃騰達成為大企業家,成為了不起的人。平淡的日子亦有其逍遙快樂的一面,能知足,天堂就在那裡!
養馬之後對馬匹才有了新的認識,才發現其中的無窮樂趣,故而希望能分享給喜歡的朋友們。
天堂般生活的背後,「我的志願」
近來老朋友,老同學常跟我講,我的生活似在天堂,但實際上呢?
記得是小學三年級,有一天的國語課要寫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老師講就是寫長大了以後要做什麼。為什麼會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老師要我重寫,説是文不對題,老師說志願是要當總統,科學家……等,而我寫的是,我要騎著馬帶著我的狗馳騁在大草原上。但是這真的就是在我當時幼小的心靈裡的「志願」,我長大以後要做的事。
也許我投胎在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家,就簡單了。但是我是投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小學五年級以前,便當裡最常有的就...
目錄
自序——
天堂般生活的背後,「我的志願」 010
篇一:我的馬背情懷
靜——一人一馬,一世界 016
擁抱不完美,成就完美 021
信任,不要苛責你的夥伴 023
堅持,Hold住就是你的 027
Am I what I am? 我是我嗎? 025
凡事掌控,又能掌控多久 029
將心比心 031
不要太較真 034
路是人走出來的,對人感恩 036
陪伴,學習與貴人 038
不要阻礙成長 042
做人不可以傲慢 044
真心的對待 046
寶馬 049
循序漸進 052
在寶馬上歡笑 055
不要違反自然 057
快樂就好 063
相互配合 066
愛之適足以害之 068
克服內心的恐懼 070
不要勉強 072
越挫越勇 075
親力親為 078
面對 081
一見鍾情之後 084
讓利的雙贏 087
走馬看花 090
發現自己 093
瞭解與體諒 096
篇二:我的馬背記趣
關係的建立 100
淋雨好,好淋雨 103
馬也會好逸惡勞 105
溫馨的馬之家 107
Join up 1 112
Join up 2 116
夥伴 120
馬格特質 122
淺談地面訓練 125
助人為快樂之本 131
我要下班 133
自自然然 135
倒吃甘蔗 139
餵食 142
被咬 145
互動 150
馬群的社會掠影 153
偶得感想 156
重新學騎馬(觀念) 160
相處 164
後記——
馬術不是只有騎馬而已 170
自序——
天堂般生活的背後,「我的志願」 010
篇一:我的馬背情懷
靜——一人一馬,一世界 016
擁抱不完美,成就完美 021
信任,不要苛責你的夥伴 023
堅持,Hold住就是你的 027
Am I what I am? 我是我嗎? 025
凡事掌控,又能掌控多久 029
將心比心 031
不要太較真 034
路是人走出來的,對人感恩 036
陪伴,學習與貴人 038
不要阻礙成長 042
做人不可以傲慢 044
真心的對待 046
寶馬 049
循序漸進 052
在寶馬上歡笑 055
不要違反自然 057
快樂就好 063
相互配合 066
愛之適足以害之 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