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三年前出版《凡夫俗子集》後,本來以為這一生已經功德圓滿,了無遺憾,可以安享餘年,快快樂樂的過日子。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去年十月初,腦海中突然閃出一個念頭:我不是很喜歡莊子嗎?尤其是那些源出《莊子》充滿智慧的成語和寓言。為什麼不趁我現在身心還健康時,把它寫出來,通過簡單明白的文字,介紹給讀者朋友,尤其是喜歡閱讀的青少年朋友們?
心中出現這個想法後,擔心這只是一廂情願,實際上窒礙難行,包括出版以後的銷路問題。為解決這些餘慮,立刻開車從虎尾鎮到斗六市「正心中學」,請教向來有「正心才子」之稱的陳正德老師。
陳老師,民國四十一年生,前臺北縣三重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在正心任教多年,精通中西文學、哲學、音樂,連「正心中學」管樂隊都是他一手訓練成立。去年七月退休後,「正心中學」特別為他在專任教師辦公室保留一個座位,名義上給他「看書」,實際上是要他當全校老師們的文學、哲學、音樂總顧問,讓老師們遇到這三方面的疑難雜症時,可隨時請教他。記得以前我還在「正心」教書時,教到高三世界文化史的西方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由於我沒有哲學慧根,雖然上課前用心備課,自己仍然覺得心虛,於是請他親自到教室授課,記得那堂課他講得清楚明白,頭頭是道,精采萬分。下課時學生報以熱烈掌聲,我也受益良多。
請教陳老師後,他贊成我的構想,而且鼓勵我著手實現。我向來是鄧小平信徒,做事腳踏實地,不尚空談。認為對的,值得做的事,往往勇往直前,埋頭苦幹,不達目標,絕不終止。有他的鼓勵,像吃了定心丸,立刻採取行動,開始進行。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儒家思想在本質上較為嚴肅刻板,充滿憂患意識。《莊子》這本書則不然,它充分展現出莊子這位偉大思想家智慧、博學、幽默、詼諧、開朗、瀟灑的風格,讀來輕鬆愉快,心領神會,令人驚豔,令人讚嘆。莊子自然主義的思想,無疑是中國文化的一股清流。
自從大二旁聽中文系王叔岷教授所教的《莊子》後,就對《莊子》一書深深著迷。多年來,在我人生低潮時,靠著閱讀《莊子》渡過層層難關。中國學術界向來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身上有儒家與道家兩種基因。當一個人飛黃騰達、官運亨通時,他就是儒家信徒,他可以「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也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一個人遭遇挫折,窮愁潦倒時,他就轉成道家信徒,他可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也可以「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剛柔相濟,有起有落,才是健康的人生。
《莊子》全書由【內篇】、【外篇】、【雜篇】三大部分組成。【內篇】包括〈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等七篇文章。【外篇】包括〈駢拇〉、〈馬蹄〉、〈胠篋〉、〈在宥〉、〈天地〉、〈天道〉、〈天運〉、〈刻意〉、〈繕性〉、〈秋水〉、〈至樂〉、〈達生〉、〈山水〉、〈田子方〉、〈知北遊〉等十五篇文章。【雜篇】包括〈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寓言〉、〈讓王〉、〈盜跖〉、〈說劍〉、〈漁父〉、〈列禦寇〉、〈天下〉等十一篇文章。
本書名為《莊子寓言選錄》,顧名思義,就是《莊子》全書寓言選集。《莊子.寓言篇》中,開宗明義的說「寓言十九」,也就是《莊子》全書寓言的分量占十分之九。所謂寓言,是指意有所指的言論。它可以用論述、比喻、象徵、暗示、故事等不同方式呈現。本書一共選出寓言五十二則,選擇標準全由筆者主觀認定,有的著重趣味性,有的著重思想性,有的著重社會性,有的著重知識性,有的只因為它深深震撼我的靈魂深處。出書的主要目的,希望藉由這些精采寓言,來約略了解並欣賞這位大文豪、大思想家的文采與思想,從而增進對道家的認識。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中國人對數字,向來喜歡成雙做對,不喜歡單數。本書選錄五十二則寓言,完全是巧合,不是故意湊成雙數。從第一則〈鵬程萬里〉到最後一則〈莊子葬禮〉,剛好五十二則,不多也不少。要我刪掉任何一則,就像要割我的心頭肉,其痛無比。要我增加一則,就像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本書撰寫方式,每則寓言分成「原文」、「注釋」、「白話文」、「提示」四個部分。
「原文」部分參考四種版本:第一、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莊子今注今釋》(註譯者陳鼓應)。第二、民國一○七年三月,「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莊子讀本》(註譯者黃錦鋐)。第三、民國一○六年十月,「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莊子讀本》(註譯者張松輝)。第四、民國一○一年三月,「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莊子本義》(注釋者水渭松)。
「注釋」部分,我不是專門研究莊子的學者專家,不能也不必對疑難問題做細微的考證,只能站在以前巨人的肩膀上,做簡潔明白的解釋。
「白話文」部分,每則寓言都是仔細閱讀四個版本的譯文後,再用自己的話,清楚明白地寫出來。撰寫過程中,有時為了一、兩個遣詞用字,推敲了好幾天,直到自己滿意心安為止。
「提示」部分,是我對這則寓言的心得或感想。為了避免狗尾續貂,文字力求簡單扼要,點到為止,以免褻瀆莊子這位思想巨擘。
接著要交代的是,每則寓言的標題都是我私自決定。有的是約定俗成的成語,有的是現代用語。字數也多寡不一,完全隨緣隨機而定。
至聖先師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這個凡夫俗子,年逾七十卻經常違規。編譯本書本來就是一件超越本身能力的浩大工程,加上個人才疏學淺,錯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希望讀者朋友多多包涵指教。
民國一〇八年五月四日
於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