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先生站在畫架前,穿著潔白的三件式西裝,戴著一頂巴拿馬帽,留著大把白鬍子,嘴上叼了根菸,一派慈祥大叔的模樣。畫布擺放的方向剛好可以把閃爍的睡蓮池,以及背景中懸垂的樹木、灌叢與異國植栽一覽無遺。他在畫布上塗抹顏料,不時瞄一下景物,往他兜在左前臂的大調色盤上重新沾顏料,然後繼續作畫。
1915年,俄國出生的年輕法國演員薩夏‧吉特里(Sacha Guitry)拍了一部罕見的默片──〈斯土斯民〉(Those of Our Land),呈現了上述場景。片中的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74歲,已是遲暮之年。這段迷人的畫面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當時最偉大畫家之一的生活點滴。莫內在1883年搬到法國北部上諾曼第區的小鎮吉維尼之後,這樣的作畫場景已經上演了無數次。到了1926年過世時,他的人生總計有將近一半的歲月都待在這座宅邸,以及他親手打造的田園風格花園裡。
莫內儘管有憂鬱傾向,而且晚年視力衰退,但似乎終究是個快樂知足的人。只是他一直有股停不下來的衝動,要把身邊隨時都在變化的自然之美,用畫筆捕捉下來。
莫內五歲時,全家人從他的出生地巴黎遷往風光明媚的諾曼第海岸。個性叛逆的莫內經常逃學在戶外遊蕩。後來他遇見了啟蒙導師,也就是當地的一位海景畫家──尤金‧布丹(Eugene Boudin )。基於布丹的影響,莫內未來大半輩子都在戶外寫生。布丹發現莫內在藝術上頗有慧根,於是鼓勵他別再畫那些誇大變形的炭筆漫畫,應該接受自然景觀的洗禮,多進行「戶外寫生」 (en plein air)──也就是在室外作畫,而不是待在畫室裡。
即便是進入一間聲譽卓著的巴黎藝術學校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年輕好動的莫內也還是不受拘束,喜歡接受田野與河畔的召喚。他和新結識的畫家朋友──包括雷諾瓦(Renoir)、希斯里(Sisley)、畢沙羅(Pissarro)──共同發展出一種新式畫風,後來被稱為「印象派」(Impressionism),不過這樣的稱呼原本是帶有貶意的。
印象派描繪的是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變動的情景,迥異於當時的主流,也就是正統的、結構嚴謹的歷史畫。印象派畫家的目標在於了解並記錄物體的固有色(local color)在不同光線下的效果,以及不同色彩並列時如何相互影響。他們不在調色盤上調配顏料,而是採「分色法」(broken color):用短促的筆觸直接在畫布上產生混色的效果。
莫內的畫家生涯早期經濟困頓,經常被當時主宰藝術界的巴黎傳統沙龍排斥。他當時未婚,但是已經有個嗷嗷待哺的小家庭,父親又疏遠他(因為對他選擇的職業和伴侶都不贊同),身無分文的莫內迫於無奈,只好仰賴經濟較寬裕的朋友和同行施捨度日。
印象派最後終於獲得大眾欣賞,成為全新的繪畫類型,古板的藝術界也只能勉為其難地接受。莫內的畫作行情因而水漲船高,生活也變得比較寬裕,得以在吉維尼小鎮安定下來,並著手進行一項宏大的造景計畫,在自己的土地上種花植樹,創造出那座滿是異國睡蓮的知名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