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詩人普希金嘴裡「俄國面向西方的窗口」
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口中「是俄國卻又不是俄國人的城市」
她的起落,見證了俄國從彼得大帝建城到普丁專政,
權力和欲望交織、殘暴與屠殺橫行的三百年史《時代雜誌》2017年年度好書
政大民族系教授趙竹成 專文推薦
【內容簡介】世上諸城中擁有最精采歷史的奇妙城市。
──杜斯妥也夫斯基,一八六三年
聖彼得堡屬於俄羅斯,但不屬於俄羅斯人。
──沙皇尼古拉二世
聖彼得堡永遠像是座不可能存在的都城,一七○三年,在彼得大帝堅忍不拔的意志力下,她從冰冷迷霧與涅瓦河的氾濫沼澤地中興起。她是古老國度俄羅斯的新首都,擁有一系列的不同化身,從聖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寧格勒,再回到聖彼得堡,這座城市一直是恆常充滿矛盾的地方。
聖彼得堡也是俄羅斯通往西方與啟蒙思想的窗子,眾多俄國人的榮耀都在這裡開創,這裡有著音樂、舞蹈,以及曾經的政治願景。聖彼得堡也是孕育俄羅斯文藝的溫床,在這誕生的天才有普希金、杜斯妥也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和蕭斯塔科維奇。然而,在沙皇金碧輝煌的宮殿、童話般的舞會和迷人的花園外,曾有數千人的鮮血潑灑在城中積雪的步道上。聖彼得堡也是戰爭和革命的搖籃,以及列寧和史達林等共產黨人,施行恐怖統治的所在。
在本書中,文化歷史學者強納森.邁爾斯重建了這座荒謬卻又美麗城市的三百年戲劇場面,從聖彼得堡建城的那刻,直到「現代沙皇」普丁執政的今天。本書是一齣關於人性的美善與險惡的戲劇,一則關於俄羅斯近代發展的史詩,是對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地理最全面且詳實的指引。
作者簡介:
強納森.邁爾斯Jonathan Miles
文化歷史學者、藝術家、作家、策展人,從小成長於美國、加拿大與英國,先就讀倫敦大學學院,後在牛津的劍橋大學耶穌學院取得博士學位。早期的著作包括對於英國藝術家埃里克.吉爾(Eric Gill)和大衛.瓊斯(David Jones)的研究。近作包括探索法國波旁復辟時期藝術、政治和道德衝擊的《美杜沙:船難、醜聞與傑作》(Medusa: The Shipwreck, the Scandal and the Masterpiece)、訴說一位耀眼蘇聯間諜故事的《有九條命的奧圖.凱茲》(The Nine Lives of Otto Katz),出版後皆獲得國際認可。個人網站:www.jonathanmiles.net
譯者簡介:
楊芩雯
做過記者和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閣樓裡的哲學家》、《製造俄羅斯》、《普丁的國家》、《總統的人馬》、《強尼上戰場》、《蝗蟲效應》、《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等書。譯作《強尼上戰場》獲二○一五年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翻譯類。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暮光下的涅夫斯基大街
一九九三年
一九一七年十月,自曙光號戰艦(Aurora)對空鳴響的一記砲彈,標示著俄國革命的開端。四分之三個世紀過去了,城市如今又陷入混亂交迭。那是某個氛圍駭人的凌晨三點,時序落在一九九三年夏日。我站在視野俯瞰涅夫斯基大街(Nevsky Prospect)的陽台上,這是曾經偉大的聖彼得堡市內,曾經偉大的一條街道。俗稱「白夜」(White Nights)裡永不落下的暮光有種超現實感。法國小說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曾在白夜的極盛期造訪這座都城,他表示此刻的靜謐使人懷疑是否「聽見天使歌唱或上帝說話」。對我而言並
無天使,古董車的嘎嘎聲響打破了沉靜。大仲馬寫下那段文字時,這座壯麗大都會形同強力磁石吸引著歐洲的偉大建築師、作家和思想家。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期,過往三百年間繁榮許久的聖彼得堡顯然正趨衰落。底下的街道坑坑疤疤,大街另一頭的建築立面裂縫橫生,灰泥剝落且窗戶蒙塵。欠缺金錢或任何合適的機構來維護一座立意成為盛大布景的城市,搬演關於自身的大劇。歷經使人著迷的三幕後:一七○三至一八二五年、一八二五至一九一七年、一九一七至一九九一年,我懷疑這會不會是帷幕最後一次落下。
我俯視一夥匪徒身手矯健地逼近一位衣著考究的男士後圍毆,街上行人紛紛走避。某處傳來一聲槍響,又一聲。以革命知識分子與高壓政權搏鬥為歷史主調的一座城市,如今竟看似目無法紀的邊疆小鎮,偌大落差使我深感震驚,但或許總是如此。遮住面孔的慣犯離去後,受害者癱倒在地,無人表露關心。男子勉力爬起時,我忍不住想像暴力是這座城市的流行病。聖彼得堡正是在暴力想像下成為新俄國的首都,狂妄的親歐帝王企圖使國家急速背離孤立的過往。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不僅立志對抗大自然,也意圖對抗眾多國家的常規,領土遼闊範圍從波蘭和日耳曼邊界延伸至北亞,橫跨近一萬三千公里後直達太平洋。儘管位於俄國的西緣,彼得大帝的「通往歐洲之窗」一次又一次猛然闔上,城市遭遺棄淪入暴虐高壓之手,高遠期待與絕望剝奪間的擺盪不斷撕裂人民的心靈。甚至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幾年,那布爾喬亞的富饒使市中心光燦明亮的年代,在五公里長的涅夫斯基大街上,有豎立於都城歷史核心地帶的宏偉政府大樓,亦有位於城市邊緣的泥濘貧民窟,在在展演了炫富與赤貧、新俄國與舊俄國之間的永恆鴻溝。聖彼得堡顯得既挑釁且矛盾。
試比較雄偉建物的迅速落成,這當代無與倫比的建築和工程成就,與癱瘓官僚體制的怠惰,後者箝制著居民的生活而非心靈。這座城市患了精神分裂症,受到認同與名字的劇變所拉扯。它曾歷經征討、帝國、開明、高壓、道德淪喪、革命、共產主義與混亂。這裡曾叫作聖彼得堡、彼得格勒(Petrograd)和列寧格勒(Leningrad),最後重新成為聖彼得堡。我此行造訪所見,無論掙脫七十五年的共產主義統治束縛,讓居民感到何種喜悅,都被社會未及應對劇變的物資困境給抵消了。那是典型的聖彼得堡時間摺曲,即政治上的一切發生得太快或太慢,使人民處於困境。挫折侵蝕了創新,加上未獲紓解的緊張態勢一再重現,讓聖彼得堡的故事狂躁與興奮並存。
太陽於另一個艱困日子升起時我踏上涅夫斯基大街,多少聖彼得堡的歷史於此上演。大街是這座城市的中樞神經系統,沒別處能將其現代性展現得更淋漓盡致。一八三○年前後涅夫斯基大街已成為最重要的街道,最長、最寬且燈火通明。在輝煌至極的日子裡,涅夫斯基大街是多語的消費櫥窗。但令人悲傷的是,當我於革命的二十世紀導致的衰頹歲月,行經這條涅夫斯基大街,眼裡所見卻淨是破舊的車輛和棄置的卡車,滿覆晚春融雪留下的汙泥。同時卻有詭異的嶄新燈飾閃閃發光,穿透這被棕褐色包圍的世界,那是一座鋁製的漢堡立牌,閃著霓虹燈,打破了藝術廣場(Arts Square)新古典主義建築的莊重氛圍。蘭蔻、歐萊雅和三一冰淇淋(Baskin-Robbins)的商標於陰暗黎明時分發光,隱喻即將到來的事物輪廓。儘管人們叫嚷著十年內盧布將會走強,但在一九九三年,這第一批來到俄國的西方商品只是場戲弄人民的幻夢。飛利浦門市僅接受美元交易,一部中價位的收音機等值於普通市民好幾個月的收入。涅夫斯基大街上有間門面閃著眩目霓虹燈的超市,店內擺滿成排潔白冷藏櫃,販售的商品僅有蘋果。人們無論去哪購物,若非遇上排隊人龍就是空蕩的貨架,這跟共產主義統治時一模一樣。目睹世界最偉大的街道如此破敗,著實令人悲嘆。而這新的黎明,僅是輝煌城市聖彼得堡轉瞬崛起、艱困生活、迅速腐化和痛苦重生敘事中的一剎那。我路過遭人搗毀的電話亭證明了這座城市的決定性概念:荒謬。若能找到一處未遭破壞殆盡的電話亭,你會發現打通公共電話需要一枚十五戈比硬幣,但十五戈比硬幣相當罕見,只能花面值的五十倍向狡詐的商販取得。當你愈貼近聖彼得堡習慣的日常,這地方愈顯得背離理性。作家果戈里(Nikolai Gogol)深諳此現象,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則與其搏鬥。這裡有選擇建城地點的愚昧,也有早期統治者瘋狂心境下的放縱與盲目崇拜。除卻這一切,若你審視聖彼得堡的平面圖,其中存有邏輯、秩序和意圖。
在一八三九年,克斯汀納侯爵(Marquis de Custine)認為聖彼得堡無疑是世界奇景之一,卻也是缺乏尺度的鬧劇,被韃靼人(Tartars)興修得像戲劇場景的希臘城市,成群佃農「圍繞眾多古老寺廟」據地搭棚屋而居。此種秩序與混亂的並置,構成十九世紀的緊張情勢根源和當時的文學主調。聖彼得堡作家筆下的「小人物」隨波逐流,掙扎對抗官僚行事的不公。在這座幽暗的後共產主義城市裡,蒙受苦難的又是平凡、正直的市民。上次造訪時正值蘇聯解體後不久,我恰巧途經臨時集市,絕望的人民試圖販賣單隻鞋、單隻靴子、缺鑰匙的鎖和缺鎖的鑰匙。我跟馬林斯基劇院(Mariinsky Theatre)的芭蕾舞者談話時,他們將演出品質的下滑歸因於低微薪資和營養不良。市場於一九九二年初開放時物價翻倍,隨後漲成三倍。對於無法取得強勢貨幣的廣大人民而言,情況變得極端艱難。現代化落後的問題深深困擾此地人民三百年,仍在轉世新生後的聖彼得堡,需索數不清的受害者。
於涅夫斯基大街繼續前行,我走進地鐵圈樓站(Gostiny Dvor)的地下廊道,三兩街頭藝人正在演奏《藍色麂皮鞋》(Blue Suede Shoes),僅僅幾年前這樣的自由還遭到禁止。不過與如此充滿活力的演出相伴而來的,卻是失控地遭誤導的生活幻象,一個光燦鍍金的西方世界;聖彼得堡是,而且一直都是夢想遠大而缺乏資訊和真相的城市。我和一位朋友談天,她兒時隨著學校合唱團被派往基輔演唱,時間點就在車諾比事故不久後。孩子們回到當時的列寧格勒後,只被告知必須把鞋子扔掉。資訊管制(官方用了駭人的保密規模)貫穿了這座城市的歷史,並促成豐富生動的地下文化興起。
我走向涅瓦河畔的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地帶,朝著宏偉的海軍部和參謀總部看得入神,這幾棟建築物讓我想起彼得大帝的原始企圖,是要打造一座守護港口的堡壘。但選在每年冰凍八個月的河畔建立海軍和貿易基地實在非常荒謬,或者說是孤注一擲。彼得大帝渴望利用波羅的海貿易路線,於是將新首都設在脆弱的俄國西北邊疆。在此建城的風險,以及和瑞典開打的大北方戰爭(Great Northern War),讓建城的最初數年飽受擾亂。
站在以拋物線環繞冬宮廣場的恢宏政府建築前,我想起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一九三六年來訪時所述:「我在列寧格勒觀覽聖彼得堡。」我掃視冬宮由綠松色、金色和白色構成的立面,這裡是一九一七年革命的起點,即便革命人士輕易攻入宮中削弱了此一歷史「時刻」。詩人約瑟夫.布洛茲基(Joseph Brodsky)認為,冬宮廣場上唯一的槍戰發生在蘇維埃導演謝爾蓋.埃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慶祝革命的電影裡:《十月》。
從一七一一至一九一七年之間,冬宮的其中一棟或多個前身曾是諸多非凡名流的居所,有無數豪奢揮灑聖彼得堡鬧劇與壯舉的傳奇人物:其中有衝動且專制的創建者彼得大帝、懶散且有虐待狂的安娜一世、耽溺享樂的伊莉莎白一世、貪婪渴求文化與性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荒唐的保羅一世、高壓專制的尼古拉一世。與上述統治者並列的還有顛覆作家亞歷山大.赫爾岑(Alexander Herzen)和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Nikolai Chernyshevsky);耀眼的舞團經營者謝爾蓋.達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精神失常的芭蕾舞者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從神職人員變成著名抗議人士的加邦神父(Father Gapon);從朝聖者變身為放蕩騙徒的拉斯普丁(Rasputin);堅定的革命家列寧(Vladimir Ilyich Lenin)。此外仍要算進許多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他們富原創力和時常荒謬至極的創作捕捉到一座不尋常都城的精神,適應力頑強的居民在此與各種逆境搏鬥。在上述一連串不可思議的非凡人物列表上,最偉大和最迷人的角色在此昂然鼎立,但若回到這座令人敬畏的失常城市,三百年前它從薄霧中興起,卻也在一九九三年的此時此刻,面臨沉入泥沼的危機。
第一章 暮光下的涅夫斯基大街
一九九三年
一九一七年十月,自曙光號戰艦(Aurora)對空鳴響的一記砲彈,標示著俄國革命的開端。四分之三個世紀過去了,城市如今又陷入混亂交迭。那是某個氛圍駭人的凌晨三點,時序落在一九九三年夏日。我站在視野俯瞰涅夫斯基大街(Nevsky Prospect)的陽台上,這是曾經偉大的聖彼得堡市內,曾經偉大的一條街道。俗稱「白夜」(White Nights)裡永不落下的暮光有種超現實感。法國小說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曾在白夜的極盛期造訪這座都城,他表示此刻的靜謐使人懷疑是否「聽見天使歌唱或上帝說話」...
推薦序
世紀之城,聖彼得堡的三百年史(趙竹成 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
矗立在涅瓦河口,芬蘭灣邊的聖彼得堡,曾經有過不同的名字:彼得格勒(一九一四年八月至一九二四年一月),列寧格勒(一九二四年一月至一九九一年九月)。一七○三年五月,彼得大帝在大北方戰爭(一七○○至一七二一年)仍然進行之際,決定興建新都。為了新都的安全,另外在彼得堡外建立克隆施塔特要塞(Kronstadt)。
聖彼得堡是第一個根據歐洲範例建立的俄羅斯城市。城市的建立,象徵遙遠東方的俄羅斯向西方開啟一道大門,不僅讓俄羅斯走向歐洲,也讓歐洲更容易接近俄羅斯。誠如彼得大帝所言,建這座城「是要讓來自其他國家的訪客,能夠經由海洋航行到沙皇這裡,而不必克服危險的陸路到莫斯科」。
聖彼得堡做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也有著不容易梳理清楚的歷史。遷都聖彼得堡事實上自一七一○年,政府高官逐漸移居至聖彼得堡就已開始。到一七一一年,參議院移轉到這座新的城市,同一年波斯在聖彼得堡設立大使館。到一七一二年,英國、法國、荷蘭、普魯士等國代表相繼駐進聖彼得堡,同時皇宮整建完成。隨後自一七一三至一七一四年,各部會陸陸續續自莫斯科遷往聖彼得堡。自此,除在彼得二世及安娜女皇期間(一七二七至一七四○年),莫斯科為實際首都外,羅曼諾夫王朝歷任沙皇和布爾什維克黨以此為中心,統治著廣闊無邊的土地直到一九一八年。
環繞著聖彼得堡是一部奠定現代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基本格局的故事。彼得大帝的西化帶來正反兩面的評價,他的宗教改革確立了俄羅斯正教會凱撒教皇主義的原則。莫斯科大學,聖彼得堡劇院在伊莉莎白女王任內創立,俄羅斯重要的科學家羅蒙諾索夫(Mikhail Lomonosov)也在伊莉莎白女王期間卓然有成。凱薩琳二世為俄羅斯打通黑海的通路,擴張西部邊疆的極限。亞歷山大一世打敗拿破崙,讓俄羅斯真正成為歐洲外交不可缺的一分子。尼古拉一世造就的斯拉夫派與西化派的大辯論,迄今餘波盪漾。亞歷山大二世的大解放,亞歷山大三世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建設,尼古拉一世歷經的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結束帝國統治,開啟新時代的蘇維埃政權。所有這些關於俄羅斯歷史的重大事件,都與聖彼得堡連接在一起。
聆聽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朗誦普希金的詩歌,沉浸於列賓的畫作,這些人類文明史上的藝術結晶也是聖彼得堡歷史的部分。
然而聖彼得堡又是一部平凡人的歷史。今天遊客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讚嘆冬宮隱士廬中令人驚豔的館藏。或是在夏宮看著無數的噴泉翩翩起舞,又或是乘著小船迎著風,倘佯在涅瓦河上體會白夜,享受如阿姆斯特丹的風情。這些景象卻是一群群為了偉大沙皇的發想,而被迫與沼澤、嚴寒、瘴癘、飢餓對抗,忍受著凍傷、瘧疾、壞血病、痢疾的無數奴工,用生命換來的。而這些人,在如此容顏的聖彼得堡歷史中沒有名字。又如同在八百七十二天的列寧格勒圍城戰,如 今只能在皮斯卡列夫紀念墓園,在手持橡樹花圈「母親-祖國」的注視下,看到石牆上刻著:「這裡躺著列寧格勒人!」才會讓人憶起,那些因為食物不足而餓死的六十四萬一千八百零三人。
聖彼得堡的歷史是誰的歷史?是那些王公、貴族、藝術家、作家心中的偉大城市,或是那些一般人口中我們的「彼切爾」(Piter)?這正是我們閱讀任何一個偉大城市故事時的心頭惆悵。
本書在書寫時不是完全以俄羅斯歷史的途徑進行敘述,而是在一個俄羅斯歷史敘述的故事中,再加上無數的外國人的標記。這些當時身處其境的外國外交官、遊客、水手、建築師、科學家、藝術家、家庭教師、商人,在每一個我們已知道的故事中,再加上自己的注記。透過這些注記,讓我們得以能用更深邃的眼光看到彼得大帝、凱薩琳二世的皇家悲劇,看到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三世的帝國已難以維持,或是十九世紀的民粹主義運動中,女性展現如此堅強的毅力。或是基洛夫事件後史達林的瘋狂,蘇聯瓦解後社會的崩解、失序與無助。但是在這些浪潮的起伏動盪中,我們仍舊看到聖彼得堡這個城市頑強的生命力,就如同遙指著遠方的彼得大帝青銅騎士,雖然歷史波折多難,但是如同在夕陽映照下,發出金色光芒的彼得保羅大教堂,聖彼得堡如同俄羅斯,會繼續走出自己獨特的一條命運之道。
這本書除了適合做為正規學習俄國史課程學習的補充材料外,也是給熱愛聖彼得堡一切的讀者一份另類省思的禮物。
世紀之城,聖彼得堡的三百年史(趙竹成 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
矗立在涅瓦河口,芬蘭灣邊的聖彼得堡,曾經有過不同的名字:彼得格勒(一九一四年八月至一九二四年一月),列寧格勒(一九二四年一月至一九九一年九月)。一七○三年五月,彼得大帝在大北方戰爭(一七○○至一七二一年)仍然進行之際,決定興建新都。為了新都的安全,另外在彼得堡外建立克隆施塔特要塞(Kronstadt)。
聖彼得堡是第一個根據歐洲範例建立的俄羅斯城市。城市的建立,象徵遙遠東方的俄羅斯向西方開啟一道大門,不僅讓俄羅斯走向歐洲,也讓歐洲更容易接近俄羅斯...
目錄
推薦序 世紀之城,聖彼得堡的三百年史(趙竹成)
第一章 暮光下的涅夫斯基大街1993
第一幕 沙皇1698-1825
第二章 倫敦浩劫1698
第三章 危險的跳升1700-1725
第四章 昏睡與重生1725-1740
第五章 跳舞、做愛、飲酒1741-1761
第六章 轉型的城市1762-1796
第七章 瘋狂、殘殺與暴動1796-1825
第二幕 人民1825-1917
第八章 冷酷的新境界1825-1855
第九章 不滿1855-1894
第十章 在懸崖邊緣跳舞1894-1905
第十一章 閃耀與絕望1906-1917
第三幕 同志與市民1917-2017
第十二章 紅色的彼得格勒1917-1921
第十三章 失勢的城市1921-1941
第十四章 最黑暗與最光榮的時刻1941-1944
第十五章 地下的耳語1945-1991
第十六章 通往西方的破窗1991-2016
第十七章 幻影2017
謝辭
圖片出處
注釋
參考書目
推薦序 世紀之城,聖彼得堡的三百年史(趙竹成)
第一章 暮光下的涅夫斯基大街1993
第一幕 沙皇1698-1825
第二章 倫敦浩劫1698
第三章 危險的跳升1700-1725
第四章 昏睡與重生1725-1740
第五章 跳舞、做愛、飲酒1741-1761
第六章 轉型的城市1762-1796
第七章 瘋狂、殘殺與暴動1796-1825
第二幕 人民1825-1917
第八章 冷酷的新境界1825-1855
第九章 不滿1855-1894
第十章 在懸崖邊緣跳舞1894-1905
第十一章 閃耀與絕望1906-1917
第三幕 同志與市民1917-2017
第十二章 紅色的彼得格勒1917-1921
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