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序
臨床路徑的起源始於1950年代,最早用於工業界的品質管理,實施結果證實對協調成千上百部門間的合作很有價值。1980年代中期,美國波士頓(Boston)的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第一個將之用於健康照顧系統,近幾年臨床路徑在醫療界的運用更是成功的降低節節高漲的醫療成本。臨床路徑在臨床上組合醫療照護團隊,包括醫師、藥師、檢驗師、營養師、復健師、護理師、社工師與個案管理師等,針對某一特定診斷,參考臨床實務流程、相關研究結果、保險給付規定、成本分析資料與專家意見等,共同發展一個從入院到出院過程的照護指引。許多學者認為臨床路徑可用來控制成本及改善醫療品質,因為臨床路徑將各科診療標準化,希望在最短的住院天數內,提供病患跟過去一樣或甚至更好的品質。透過臨床路徑之運用,減少病人照護上不必要的差異,甚至可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醫療處置。同時促進醫療人員間的合作,幫助醫療人員在照顧病人時有正確的思考方向,以達到降低住院日數及醫療費用。也讓病人了解真正的醫療需要,減少醫療爭議之產生。
本院自84年開始發展臨床路徑,迄今共完成60條臨床路徑,推行的範圍包括10個科部。最初幾年,我們將重點放在研發路徑內容與格式、臨床的實務推動、照護成果評值、變異分析等。經由臨床實證的研究亦發現臨床路徑的實施確能縮短病患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提高醫療品質及患者滿意度等。隨著病人權益維護觀念的提昇,本院臨床路徑的推動也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目標,以病人的角度設計簡單易懂、附圖解說的病友篇路徑內容。非常感謝相關同仁的努力付出,用心發揮許多的創意,讓專業、藝術與對病人的關懷充分展現在病友篇路徑內容設計中,自實施以來獲得病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對全體同仁而言,這是最大的鼓舞力量。
為了讓同仁的心血結晶得以延續、知識經驗可以傳承,臨床路徑推動小組特別將病友篇路徑彙集成冊,希望能作為第一線醫療同仁在臨床工作之參考。讓我們的病人一入院或甚至入院前即能對住院治療的流程有所瞭解,透過病友篇路徑的輔助說明,增加醫療人員與病人的互動及瞭解,進而提昇病人對治療的參與度與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台大醫院院長
李源德 謹誌
民國93年4月19日
副院長序
我們經常提到尊重病友有「知」的權益,但是在實際忙碌的臨床醫療工作中,容易忽略病友及家屬們對於醫學專有名詞或術語的不瞭解,影響醫療人員為病人進行治療措施或流程解釋的效果。編寫臨床路徑病友篇的目的即是希望站在病友的角度看醫療,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圖片,讓病友一入院即對將接受之治療流程有所瞭解並做好相關的準備,病友及家屬能在身、心各方面均準備良好的情況下接受治療,對病人及醫療人員而言可說是達到雙贏的境界。
臨床路徑醫護篇發展之初,倍受大家關注的是擔心對病友的照護流於「食譜化」、「裝配場化」,忽略每位病友的「個別性」。實施至今,大家對此議題的疑慮變少了,這是因為臨床路徑其實是在某個範圍內,照護流程之標準化,一旦發現病人有個別的照護需求,無論其是否跳出路徑,均應給予適當的、個別的照護。如今,臨床路徑「病友篇」在臨床上的使用依然面臨類似的問題,因此,特別提醒所有醫護同仁,對於每個進入臨床路徑的病友,在給予治療流程說明時,仍不忘思考其是否有其他特殊的個別需求而給予額外的說明,不可因此千篇一律均給予制式化的內容,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份。
我們期許臨床路徑「病友篇」的出版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不僅臨床路徑的項目可以再增加,針對非路徑的治療流程說明亦可比照這種方式,以提升臨床衛教解說的品質,造福更多的病友。本書的出版,除了呈現本院近幾年的成果及經驗,與其他機構的醫療團隊分享,同時也希望各界賢達先進、專家學者不吝賜教。
台大醫院副院長
林芳郁 謹誌
民國93年7月10日
護理部序
台大醫院在民國84年開始推展臨床路徑,護理部即以病人為中心,著重結果評值為設計主軸,組織整理醫療團隊臨床實務作業之時序,至今已發展60餘條之臨床路徑。從路徑開發過程中的溝通到變異資料之收集回應,護理部居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促使臨床路徑在醫療品質的提升及成本的掌控上,能真正扮演強而有力的工具。
護理部鑒於病人衛教之重要,臨床路徑推展之初,即積極發展病友篇臨床路徑。希望經由病友篇臨床路徑能教育病人及家屬,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病程及醫療照護的過程。並於民國87年及民國91年舉辦兩次的病友篇臨床路徑競賽,鼓勵同仁能發揮創意製作活潑、易懂的各路徑說明書,以促進衛教的效果。多年使用下來,病友篇臨床路徑確實增進了病人對醫療照護流程的了解,減少了因不確定而引起的不安,方便出院規劃之執行並提高了病人對於衛教之滿意度。
今年李院長提出除了製作精美的摺頁式單張外,更進一步構思彙整成冊,以嘉惠國內的民眾。這是台大醫院位居醫療領導者所展現的資源共享精神,此舉讓護理部亦覺得光彩。
「以病人為中心」一直是我們心中的一把尺,值此彙整修訂之際,筆者擬了一份病人安全相關措施的宣導短篇,藉此提醒病人及家屬共同來關心治療之過程,並為自身安全來把關,讓病友篇臨床路徑扮演更積極的溝通媒介角色。
護理部臨床路徑推動小組召集人
黃金蓮 副主任 謹誌
民國9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