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實記錄了民國元年到十五年之間,上位的所有財政總長的生平事蹟與施政觀點!
★另收錄賈士毅所著《荊齋詩鈔》復刻本於書後,藉由「因詩證史」的方式,還原大時代的見證。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完整剖析梁啟超、顧維鈞、曹汝霖等歷史名人如何整頓中國金融!
民初財政總長更迭之頻繁,可以知道當時政治是多麼不穩定。由於政治不上軌道,連年用兵,財政問題便益形困難。在這二十餘位總長中,論才識,論魄力,論操守,的確有些不錯的;……這種政治上的牽制,使得他們的努力,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賈士毅《民初財政總長》
賈士毅(1887―1965),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萬石小塘村人。民國時期的財政學家,青年時東渡日本明治大學求學,獲政治學士學位。求學期間,清朝政府授予其「法政科舉人」頭銜。歸國後在民國政府擔任要職,並熱衷於教育事業,擔任民國多所大學專任教授,促進民國財政學發展。曾著《民國財政史》、《民國續財政史》等書,被學界奉為研究民國財政的開山之作。
他以獨到的觀察,詳實記錄了民國元年到十五年之間,上位的所有財政總長的生平事蹟與施政觀點,計有陳錦濤、熊希齡、周學熙、梁士詒(代理部務)、周自齊、梁啟超、李思浩、顧維鈞、羅文榦、王克敏、曹汝霖等多人,其中任滿一年以上的只有周學熙、周自齊和李思浩三人,而任期最短的是張勳復辟時候的張鎮芳和黎元洪總統時候的羅文榦,僅僅十一、二天。
賈士毅不僅以財政之學聞名,詩詞的造詣也備受推崇,風格近似白居易、陸游,在公暇之餘,偶寄吟詠,留下相當多的篇什,成《荊齋詩鈔》一冊。由於屬於自印本之類,印量極少,坊間難以得見,實屬珍貴。本書將此篇復刻於後,希望藉由「因詩證史」的方式,還原一個時代的見證,呈現更多面相的學者面貌。
作者簡介:
原著/賈士毅(1887-1965)
賈士毅,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人。賈士毅早年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民國成立後,入北洋政府財政部,曾任庫藏司司長、會計司司長等職。民國16年至21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賦稅司司長;21年時,任財政部常務次長,後任立法委員,並曾任交通銀行商股監察人。32年任江蘇省財政廳廳長;政府遷臺之後,參與籌設逢甲學院(今逢甲大學前身),並任董事。後任台灣第一商業銀行董事、交通銀行監察人。民國54年7月9日,賈士毅在台北市病逝。享年79歲。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等十數本著作。
章節試閱
〈周學熙(一八六六—一九四七) 〉
周總長學熙,字緝之,別號止菴,安徽至德縣人。周父馥是佐李鴻章的幕僚,官拜山東巡撫和兩江總督。周學熙在兄弟輩裡排行第四,人家都稱他做四先生。他幼年時候踉李蓴客學算學和地理,都很有心得。二十九歲參加順天鄉試,中了第十八名的舉人,恰又遇著科場裡發生了舞弊案,清朝皇帝下諭這次覆試不算數,派員查明之後另外定期覆試,於是禮部再定期傳周學熙等在保和殿覆試,規矩極嚴,主考官是大學士李鴻藻,周學熙在保和殿從容應付,仍舊名列一等第一,分發到山東去充任大學堂總辦,為各省設立大學的開始。山東大學堂分正備兩齋,正齋四年畢業,備齋兩年畢業,就像後來大學的本科和預科一樣。周總辦親手編訂了《中學正宗》和《西學要領》兩書,闡明了中學體制和西學實用的真諦。不久赴調直隸,從永通道臺做起,一級一級晉升到臬司,後來因為母親病故辭職。他在任時,曾經創辦了銀元局、官銀號、工藝局、勸業鐵工廠、高等工業學堂等,雖然時間短暫,沒有能夠發揚光大起來,但是打開了風氣,民營工業遂逐漸興起了,政府當時成立了農工商部就把周總長調充參議,籌辦發展農工商的業務。
民國元年九月,周學熙繼任財政總長,他穿著一襲寬袖長袍,體形清癯而態度溫文斯雅,說話做事,都有條有理而極其扼要。當年財政次長是趙椿年(劍秋),他在清朝末年做過農工商部的參議,秉性敦厚,和同事相處很得好,後來調任稅務處會辦和崇文門稅關監督。趙夫人精小篆,曾經寫了一付錦裝對聯送給我做紀念。後來財政部改組,取消財政討論會,調我充任編纂,同時發表了留美學生廷試第一的項驤(微麈)擔任首席參事,此外賦稅司長是清朝末年進士赴日留學歸來的李景銘(石芝),會計司長也是清朝末年進士赴日留學歸來的曲卓新(荔齋),公債司長是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大清銀行營業科長的陳威(公蓋),錢幣司長是留美卒業廷試第一的吳乃琛(藎忱),庫藏司長是留日學生曾在清朝末年任浙江清理財政局會辦的錢應清(鏡平),財政調查處總辦是早年留日學生在清朝末年已顯達的王璟芳(筱宋),當時我曾經擬訂了劃分國家稅地方稅和國家政費地方政費兩案,甚為詳盡而可行,立即被周總長所採用。當年周總長出席國會報告財政方釺,內容分做甲乙兩項,甲項是財政政策,分做稅項的劃分、稅權的統一、稅目的釐訂和稅制的更新四目;乙項是經濟政策,分做公債的籌劃、幣制的統一、銀行的計劃、產業的保護四目。(全文見拙著民國財政史正編)
民國二年元旦,南京都督程德全(雪樓)宴請孫前總統,我和單鎮(束笙)正好由部派往視察江蘇省的財政,住在督署西花園,受邀作陪,同席還有陳英士都督、冷禦秋師長、陳之驥、章梓、洪承點等。餐後,主人送孫前總統及其他客人開國紀念幣兩枚,作為紀念。孫前總統創建共和,這種功成不居的精神,使初次識荊的我,深受感動。
後來我和單鎮公事完畢,合編了一冊江蘇財政調查報告,呈復到財政部,單鎮就留在江蘇省籌備國稅廳,我回到部裡改充編纂處主任。二月,會計司司長出缺,周總長要我擔任,我再三謙辭不掉,才答允暫時代理。那時國會已經開會,急切地催送預算,我邀集本司周作民、胡君茀、熊慕韓、蘇漢樵、欒筱髯、沈定九等商議,組織委員會,以本司的職員作基本,添聘了各部主辦預算人員幫忙,分
股辦事,連夜趕編,不到三個月,民二年度的全國預算總分表計四十七冊全部完成,這是民國以來第一次編成的預算,也是導發了以後年度預算的編製。……
〈周學熙(一八六六—一九四七) 〉
周總長學熙,字緝之,別號止菴,安徽至德縣人。周父馥是佐李鴻章的幕僚,官拜山東巡撫和兩江總督。周學熙在兄弟輩裡排行第四,人家都稱他做四先生。他幼年時候踉李蓴客學算學和地理,都很有心得。二十九歲參加順天鄉試,中了第十八名的舉人,恰又遇著科場裡發生了舞弊案,清朝皇帝下諭這次覆試不算數,派員查明之後另外定期覆試,於是禮部再定期傳周學熙等在保和殿覆試,規矩極嚴,主考官是大學士李鴻藻,周學熙在保和殿從容應付,仍舊名列一等第一,分發到山東去充任大學堂總辦,為各省設立大學的開始...
推薦序
【導讀】賈士毅眼中的《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一九一二—一九二六)》/蔡登山
賈士毅(一八八七—一九六五),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萬石小塘村人。六歲在村上和橋、宜興等多個有名的私塾讀書。一八九四年,進入宜興周鐵竺西學堂讀書。課程除了國文、地理、歷史,還開設英文、算術、音樂和美術等。他在此接觸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論》及梁啟超的《新民說》等大量書籍,知識面迅速擴大。一九○六年春,入無錫初級師範學校,翌年,入上海政法講習所學習。當時該講習所匯聚了張謇、雷繼奮、楊翼之等國內學術界名望很高的師資。賈士毅在此認真學習,成績突出,得了同級第一名。當時學校規定,畢業考試前五名的學生可由原籍縣用公費送到日本留學。一九○八年春,他到日本東京,入神樂坂法政大學攻讀政治學,一九一○年九月轉入東京明治大學政治本科,一九一一年夏畢業,獲政學學士學位。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各種旅日政治勢力的骨幹分子在日本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賈士毅初步接觸到以推翻清王朝為目的的民主主義思潮,同時也接觸到以康有為為主的改良主義思潮、無政府主義思潮等政治思潮,初步認識到中國政壇的複雜性。一九一一年八月到回北京,應學部考試,名列前茅,被朝廷授為法科「舉人」。曾應蘇州法政專科學校之邀,兼任講師,主講財政經濟。
一九一二年初,兼任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民政司職員。由於他能力突出,受時任民國北京政府財政總長熊希齡的器重,被調充任財政討論會會員。民國初期,國家財政、稅收問題重重。賈士毅決心改革財政制度。一九一三年二月,任財政部會計司司長,首創財政預算制度,編製民國預算案四十餘冊,受到各方面的讚譽。為推進財政稅制革新,他深入調查,不斷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當年八月,又兼任庫藏司司長,身兼兩職,事務紛繁,任上,他創立預算法則,風紀為之一清。與此同時,他關心國家稅法、地方稅法的落實情況,積極向上級建言,促使民國政府的財政稅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一九一四年,調任財政部任參事之職,但很快又兼賦稅司長職務。北洋政府時期,軍閥混戰,政局動盪,但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歷任財政總長所倚重,並在當時中國財政經濟的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協調解決突出的財政、稅務、金融等矛盾與問題。
賈士毅在北洋政府財政部任職至一九二○年,當年九月調任鎮江江海關的監督兼交涉員。一九二一年又作為專門委員會委員出席了華盛頓會議,在中國代表團擔任財政方面的談判工作,他擬定了「關稅自主,外僑納稅平等和庚子賠款退還」三案,但會上討論的只有關稅一案,但仍挽回一些中國財政在國際上失去的權益。一九二七年,先任上海銀行公會書記長,後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同年,國府奠都南京,任國民政府財政部賦稅司司長,兼代鹽務處長,又兼國定稅則委員會委員。他受命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創訂了一整套財政法規。當時中央和地方財力都十分緊張,而許多省分解決財政困難的辦法就是不斷向老百姓徵收賦稅,或開徵新的稅種,或提前收取賦稅,亂象一片,百姓苦不堪言。為此,他主張裁撤厘金,改徵特種消費稅,裁厘加稅。與此同時,他主張開徵所得稅和遺產稅。
一九三二年任財政部常務次長(部長為黃漢樑)仍兼賦稅司司長,同年,改任第二屆立法委員,後獲連任。自國府建都南京後,曾兼任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一九三三年二月,任湖北省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歷經夏斗寅、張群、楊永泰、黃紹竑、何成濬五任主席,仍任原職。一九三八年六月,陳誠繼任湖北省主席,乃呈請辭去財政廳廳長職務。一九四○年,任財政部專門委員,派至香港工作,並一度兼代《財政評論社》社長;翌年香港淪陷。一九四二年,母喪歸滬。一九四三年二月,任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後任代理主席。一九四四年,出席全國行政會議,兼江蘇農民銀行董事長。翌年,專任江蘇農民銀行事;八月,日本投降,任鄂湘贛區財政金融特派員,負責接收三省日偽財經機構。一九五一年,在臺定居,先後任臺灣第一商業銀行董事、逢甲學院董事和交通銀行監察人。一九六五年七月九日,因腦溢血症,病逝臺北,享年七十九歲。
賈士毅曾系統收集、研究晚清王朝到民國初期的各種財政方面的史料。他認為「為配合社會各方面的需要」,必須「專就中國今昔的財政,用新思想和新體例來貫通它,品評得失編成有系統的著作」。於是他把在各高校講授的《民國財政史》的講稿作為藍本,作分類編纂。全書分為〈總論〉、〈歲入〉、〈歲出〉、〈會計〉、〈公債〉、〈泉幣〉六編,詳細地敘寫了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六年間的財政史實。三易其稿,洋洋巨著,一千八百多頁。由梁啟超作序,由商務印書館於一九一七年出版,在當時的財政經融界引起轟動,各大學都以此書作課本或參考書,出版不久,書即告馨。後來日本同文社將此書譯成日文版,在日本廣為流傳,歐美圖書館也收藏這本書。一九三四年,商務印書館陸續出版賈士毅的《民國續財政史》(共七冊)三千一百頁,內容更加豐富,全書共分為總論、歲
入、歲出、公債、會計、泉幣和地方財政,對晚清以來及民國時期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一年間,國家及地方財政之劃分、稅賦、財政費、實業公債、預算決算、銀行等具有現代財政與會計內容,以及國家財政的基礎概況,財政與社會政治、經濟和軍事的關係,財政制度的利弊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詳細的闡述。《民國財政史》和《民國續財政史》兩書問世後,被學界奉為研究民國財政的開山之作。賈士毅為重要的民國財政史家,其他著作還有《民國財政經濟問題今昔觀》、《國稅與國權》、《債與銀行》等,保留了大量的統計數據,是民國財政經濟權威人士。
《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一九一二—一九二六)》是賈士毅於民國元年到十五年之間,在財政機關做事,所見到的財政首長不斷地走馬換將。十五年間,竟更動了三十三次,計有陳錦濤、熊希齡、周學熙、梁士詒(代理部務)、周自齊、梁啟超、李思浩、顧維鈞、羅文榦、王克敏、曹汝霖、張弧、董康、龔心湛、潘復、劉恩源、張鎮芳、高凌霨、汪大燮、張英華、李士偉(未到任潘復代理)、賀德霖等多人,其中任滿一年以上的只有周學熙、周自齊和李思浩三人,而任期最短的是張勳復辟時候的張鎮芳和黎元洪總統時候的羅文榦,僅僅十一、二天,黃郛攝政時的王正廷也僅二十三天。在這些財政首長三十三次的更換裡,有先後擔任了三次的,如陳錦濤、王克敏;有先後擔任過兩次的,如熊希齡、周自齊、李思浩、高凌霨等,實際上僅有二十五位。賈士毅當年廁身財界,與諸公或有私交,或有公務上的往來,或眼見其上任下野,追憶此一幕一幕的往事,實不勝感慨系之!他認為「民初財政總長更迭之頻繁,可以知道當時政治是多麼不穩定。由於政治不上軌道,連年用兵,財政問題便益形困難。在這二十餘位總長中,論才識,論魄力,論操守,的確有些不錯的;他們也有些是有計劃、有政策、有抱負的。但我們知道,財政總長之更易,恒視派系之得勢為轉移,這種政治上的牽制,使得他們的努力,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確實指出了問題的核心所在。
賈士毅不僅以財政之學聞名,他詩詞的造詣極高,在公暇之餘,偶寄吟詠,留下相當多的篇什。後經他的哲嗣德懷加以編錄,成《荊齋詩鈔》一冊。按時間先後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自前清光緒三十三年迄民國十五年;第二部分,自民國十六年迄民國二十七年;第三部分,自民國二十八年迄民國三十三年;第四部分,自民國三十四年迄民國三十九年;第五部分,自民國四十年迄民國四十五年。總計二百七十二題,其中古詩八十九首,律詩二百零二首,絕句一百六十九首,總計四百六十首之多。他的詩風接近白居易、陸游,其好友單鎮評之曰:「比歲息影窮居,翛然物外,以吟詠自娛。余誦其詩,秉性恬然,自視欿然,其閒適及行役諸作,知足常樂,雅近香山;時代潮流,近益俶擾,民生凋敝,井邑為墟,其感懷及傷時諸作,神似放翁。」《荊齋詩鈔》由於屬於自印本之類,印量極少,坊間難以得見,因之影印附在本書之後,或許還可以「因詩證史」,互相印證也。
【導讀】賈士毅眼中的《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一九一二—一九二六)》/蔡登山
賈士毅(一八八七—一九六五),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萬石小塘村人。六歲在村上和橋、宜興等多個有名的私塾讀書。一八九四年,進入宜興周鐵竺西學堂讀書。課程除了國文、地理、歷史,還開設英文、算術、音樂和美術等。他在此接觸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論》及梁啟超的《新民說》等大量書籍,知識面迅速擴大。一九○六年春,入無錫初級師範學校,翌年,入上海政法講習所學習。當時該講習所匯聚了張謇、雷繼奮、楊翼之等國內學術界名望很高...
目錄
【導讀】賈士毅眼中的《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一九一二—一九二六)》/蔡登山
【輯一】民國初年的幾任財政總長
引言
陳錦濤(一八七一—一九三九)
熊希齡(一八七○—一九三七)
周學熙(一八六六—一九四七)
梁士詒(一八六九—一九三三)
周自齊(一八六九—一九二三)
梁啟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
李思浩(一八八二—一九六八)
顧維鈞(一八七一—一九三九)
羅文榦(一八八八—一九四一)
王克敏(一八七九—一九四五)
曹汝霖(一八七七—一九六六)
張弧(一八七五—一九三七)
董康(一八六七—一九四七)
龔心湛(一八七一—一九四三)
潘復(一八八三—一九六一)
劉恩源(一八七三—?)
張鎮芳(一八六三—一九三三)
高凌霨(一八七○—一九四○)
汪大燮(一八六○—一九二九)
張英華(一八八六—?)
李士偉(一八八三—一九二七)
賀德霖(生卒不詳)
其他
尾語
附錄一:兼長交通財政兩部的回憶
附錄二:周學熙一生的業績
附錄三:李思浩與「金佛郎案」
【輯二】荊齋詩鈔
【導讀】賈士毅眼中的《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一九一二—一九二六)》/蔡登山
【輯一】民國初年的幾任財政總長
引言
陳錦濤(一八七一—一九三九)
熊希齡(一八七○—一九三七)
周學熙(一八六六—一九四七)
梁士詒(一八六九—一九三三)
周自齊(一八六九—一九二三)
梁啟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
李思浩(一八八二—一九六八)
顧維鈞(一八七一—一九三九)
羅文榦(一八八八—一九四一)
王克敏(一八七九—一九四五)
曹汝霖(一八七七—一九六六)
張弧(一八七五—一九三七)
董康(一八六七—一九四七)
龔心湛(一八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