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瑜伽禪修的傳承】
千百年來,喜馬拉雅山一直是聖哲的家鄉。偉大的聖哲們遠自吠陀時期便開始在此定居,傳授瑜伽之學,如此師徒相傳法脈不絕至今。距今一千兩百年前,首位「商羯羅阿闍黎」(Shankaracharya)將喜馬拉雅傳承的教導組織化,設立了五個中心。我們這個法名「帕若堤」(Bharati)一脈,屬於五座之一,是和「迅格利」(Shringeri)這一座的商羯羅阿闍黎世系相連。「帕」(bha)的意思是「智慧之光」,「若堤」(rati)的意思是「熱愛之人」;所以「帕若堤」的意思是,熱愛智慧、沉浸於智慧之光的行者。喜馬拉雅傳承的修行法門與哲理歷久不衰,世代遵循相傳,累積保留了大量的智慧。學生可以自行研讀本傳承的各類著作,其中包括了歷代大師心路歷程的實錄。
在喜馬拉雅傳承中,教習師不可以「上師」(Guru,又譯「古魯」)自居而要求學生毫無條件地相信他。我們認為,所有的教導都應該出自傳承,所以學生可以依傳承自行驗證教習師的教導,而不是毫無選擇地接受。我們傳承首要的目的,是在於喚醒每個人內在俱有的神性火苗,目標是讓每位學生都能見到「自性」,成為未來擔負傳承的大師。教習師(preceptor)秉承了上師的加持,要以「無私地引領弟子走上終極開悟之路」為自己的使命。知識的傳授要以親驗為憑,所傳遞的是一股脈動的能量。
喜馬拉雅傳承的瑜伽禪修融會了三門智慧的精華:①帕坦迦利(Patanajali)所編著的《瑜伽經》(Yoga-sutras);② 密法(Tantra)的哲理和修行,以及③ 歷代一脈相承的聖人和瑜伽大師(有些姓名已不可考)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所遺留下來的獨特指授和啟引體驗。喜馬拉雅傳承不是將三種毫不相干的法門元素知識性地湊在一起,而是將各個部分相互融合,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
世上靜坐或冥想的修行方式雖然不勝其數,然而,其心法和要領大都不出喜馬拉雅傳承,或是得自喜馬拉雅傳承。比如,「內觀」(Vipassana,毗婆舍那)強調對呼吸的觀察覺知,「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專注於持「咒」(Mantra,又譯「真言」、「曼陀羅」),大多數「哈達瑜伽」(Hatha Yoga)習練者則是將注意力放在體位法上。喜馬拉雅的坐禪,則要學習正確的盤坐體位法,完全放鬆身心,練習正確的呼吸方式,然後才將呼吸覺知和咒語結合在一起。
喜馬拉雅傳承的體系十分完整,修行者每每在精通了某一種法門之後,就會發現它能銜接到體系中的另一個法門繼續修行。換言之,罕有弟子能完全精通龐大的喜馬拉雅傳承體系內的所有部分。弟子只要能掌握其中的一、兩門,就會被派到外面去授課。他自然就會吸引到對他的教學程度能受用的學生。因為如此,傳承的禪修法門從一根主幹生出許多枝幹。學生熟練了某一根枝幹的法門之後,他們的下一步會是喜馬拉雅體系內的其他法門。這就是所謂禪修法門的分與合。
以下為喜馬拉雅傳承體系內的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心念和情緒的淨化
在禪修靜坐時,為了避免念頭和情緒的起伏干擾到內心,要從事以下的淨化修行:
(一)五「戒律」(yamas):勿傷生(非暴)、勿妄語、勿偷盜、勿濫淫(梵行)、勿放縱感官。
(二)五「善律」(niyamas):潔淨、知足、鍛鍊自己的身語意(苦行)、研習能認識「自性」(Self)的智慧(自習)、奉獻於「終極實相」(Ultimate Reality),即奉神。
(三)四「梵住」(brahma-viharas,也稱為「四無量心」):即四種正確的態度,包括對幸福之人要友慈、與不幸福之人同悲、為有德之人同喜、對惡行之人捨除分別心。
(四)培養反制觀(prati-paksha-bhavana):來對治那些違反戒律、善律、四梵住等的不善思維。
從事以上的淨化修行,有助於:①端正行為,②從而化解業報,③以及導致心地清明愉悅,讓思想愉悅清晰,進而④穩定堅固心力,不論平日生活或靜坐時,皆能保持安定。
這些修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例如,根據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大師所言,他們之所以能長時間保持靜坐姿勢不變,是因為:①他們心態平和,不受惡念滋擾;②他們受過啟引,知道如何將能量灌注於海底輪,然後持特定的咒語做某種密法的修定。
弟子光靠閱讀《瑜伽經》中關於體位法(asana)的一些學理論述,是無法做到大師的境地;他必須完整地遵循傳承的體系去修行,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比方說,很多修習坐禪之人,在坐中都會感覺身體或明顯或細微的移動和晃動,即使是依哈達瑜伽修習靜坐體位有成之人,縱然能坐得久,卻仍免不了有同樣的的問題。
(五)淨化修行的另一層意義是克服「干擾」:這是修定(專注力)的障礙,一共有九種:疾病、延宕、猶豫、大意、怠惰、沉迷、邪見、不堅定、退轉。還有五個伴隨產生的干擾:苦、挫折、身不定、呼吸不受控。
如果不能克服以上種種障礙,將會受制於三種不良的心地狀態:「散亂」(kshipta)、「昏沉」(mudha)、受到干擾的「不定」(vikshepas),行者因而無法進入下二「地」(bhumi)的「三摩地」(samadhi)境界,也就是心地專注於一的「一心」(ekagra)狀態,以及心地完全受控的「調伏」(ni-ruddha)狀態。
喜馬拉雅傳承在口授的部分,有些特殊的法門可以用來克服這些干擾。比如,前面提過身體不由自主的移動或晃動,或者雖然外表看不出身動但是自己會有感覺在動,可以經由以下方式來克服:①淨化情緒,②持特定的咒語,以及③在教習師跟前坐禪,以幫助穩定行者的心。
●憶持 Mindfulness
《瑜伽經》(I.20)教導我們,「憶持」(smrty-upa-sthana,即佛教的「念住」)有許多種修習方法,具體的修法必須經由個別指導。例如,喜馬拉雅傳承所教授的體位法,是一套非常細緻的法門,要求在練習的同時要配合完全覺知身體、呼吸、心的狀態。其實,體位法練習的一個主要環節,就是自我覺知,要深入而全面觀察自己的身體、呼吸的一切狀態,特別是心的狀態。
●呼吸的覺知
呼吸的覺知原本是憶持的一種形式,其後成為修習坐禪的第一個步驟(《瑜伽經》I.34)。坐禪時,一定要學會用橫膈膜來帶動呼吸,保持緩慢、平和、均勻的呼吸,而且在吸氣和呼氣之間不要有停頓。喜馬拉雅禪修傳承向來不鼓勵練習「住氣」(Kumbhaka,不呼不吸,又譯屏息)。依照我們的方法,弟子只需要:
•以有助於禪修的正確方式呼吸。
•觀察自己呼吸的流動以及變化的情形。
•長期用同一個方法去練,不要改變。
•讓一種稱為「獨發住氣」(Kevala-kumbhaka)的現象自然發生,此時心念與極細微的氣息交織而達到完全靜止,所以會進入暫時無呼吸的狀態。
呼吸覺知的練習,可以細分為下列幾種不同的坐禪經驗型態。
(一)鼻孔交替呼吸法(Nadi-shodhana),也就是淨化氣脈呼吸法。這類型的調息法(pranayama)至少有七種不同方法,加上:
①預備法,例如七種不同的「風箱式呼吸法」(Bhastrika)。②這七種淨化氣脈呼吸法又各有好幾種不同的變化法(譯按,斯瓦米韋達曾說過,他所知道的交替呼吸法有上百種之多的變化型態)。
(二)內攝法(Pratyahara),這是《瑜伽經》的八肢瑜伽(Ashtanga)中,最不為人所瞭解的一「肢」(anga)。如果我們對經文的理解是正確的,那麼根據《瑜伽經》(II.54),它的意義是:①首先將心靜下來,②接著將各種感官(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知覺融入已經平靜的心,因此,③感官才能靜下來。在教學實踐上,行者要學習某些特定的呼吸法,將覺知集中在「氣身層」(pranamaya kosha),就可以掌握攝心內斂。
如果經由勝任的教習師正確指導,內攝呼吸法要有系統地觀想呼吸是由某一個點游移到另一個點,學生能感覺到有股微妙的「氣風」(prana vayu)在其間流動,直到:①忘記了肉身的存在,②對氣身層的覺知更明顯,然後,③當「氣」開始回歸到它源頭的「意身層」,心就靜了下來,而感官也靜止了。下一步就是「瑜伽睡眠法」(yoga-nidra)。到此,行者可以接著練瑜伽睡眠法,或者選擇進入深層次的靜坐。如果時間充裕,則不妨兩個都做。
(三)昆達里尼呼吸法:這是密法修行的第一步,覺知在脊柱中流動的能量,第一步是用觀想,繼而能感受到這個能量,彷彿脊柱是中空的而呼吸在其中流動。
① 當今有許尚未入門的老師,自己還沒學通這個「須彌盧山(指人體脊柱)調息法」,卻去指導學生如何「喚醒脈輪」。如果沒有接受過上師接引進入這個法門,就不可能引導別人如實體驗須彌盧山調息法。
②如果準備功夫不得法,例如,沒有能擺正脊柱,反而會傷害自己。
③ 再者,如果沒有配合特定的咒語(不是隨便什麼咒語都可使用),除了達不到所想要的效果之外,甚至由於無法正確導引能量的流動,可能會引起心理或生理的病態。
(四)持咒調息法。一般對此的理解是:練習住氣法的同時,將心力集中在咒語上。喜馬拉雅體系中的「出入息憶持法」則是指:在覺知咒語的同時,覺知呼吸在不同階段流動的情形。再次強調,這個法門要經過啟引來傳授。我們會在後面討論「持咒」時再介紹。
●持咒 Japa
持咒不是隨意挑選一個咒語,然後機械性地覆誦那麼簡單。咒語之學,是基於對聲音音頻振動的瞭解而建立;咒語的音聲振動,主要發自於沿著昆達里尼一線上的幾個定點;未經過啟引是無法正確掌握的。持咒的最終目的,在於進入絕對的靜默。練習持咒時,首先要將咒語由口中念誦的「外音」,轉化成心念層次的「中音」。接著,連心念形式的中音也要靜止,轉化成更精微的、不可聽聞的振動形式,進入「顯現音」的領域,那是一種天啟的振動,到了這個層次,行者就可以成為天啟的渠道。由此,再進一層,行者便完全專注於「至上音」的最高超境界,所領略的是存於神性之內的智慧。由喜馬拉雅傳承所訓練的合格教習師,才可以依循密法系統的教法,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完成九大階段的咒語修習。
幾種不同的持咒修習方式:
•持咒時,同時覺知呼吸的流動情形。
•在如煮飯、閱讀、書寫等日常的活動中,同時持咒。
•在心念或心輪中,聆聽自己的咒語。
•持咒時,同時做須彌盧山調息法。
•將咒語融入某一個指定脈輪內種子字之點,然後再觀想咒語由該點浮現。
•將咒語帶入心念中的寂靜斗室,再觀想咒語由靜默之處浮現。
•將咒語與「蜂穴」內部的音聲融合,再體驗咒語從中浮現。
•在內在的殿堂做「心祭祀」時,使用自己的咒語。
•省思自己咒語的意義,這種省思要和:①「沉思默想」(manana)「吠檀多」中的「摩訶偈語」(maha-vakyas),以及,②自我淨化法門中的自我對話所得到的結論,達成一致。
•視持咒為一種虔誠奉獻以及默禱的心靈經驗, 如此則能將奉愛瑜伽、持咒瑜伽和禪定瑜伽三種法門融合為一。
咒語還有許多其他的運用方法,但需要由有經驗的教習師指導。如此的教習師不只是能教授方法,更要能夠以自身的力量引領弟子的心念和能量,那也是一種啟引。
●攤屍式(大休息式) Shavasana
攤屍式的種種練習法,是進入自己細微身(Subtle body)的方式。這些內在的觀想法,既細緻又複雜,不只是簡單地放鬆身體而已。修練攤屍式可在肉身層、氣身層、意身層等不同層面為之,但是要循序漸進。如前所述,種種攤屍式修練法的最後一步,是瑜伽睡眠法,這又有許多不同的層次。例如,我們可以運用瑜伽睡眠法:
①來取代睡眠。
②自我治療。
③學習語言,輕鬆地記誦經文,從事科學發明,解決哲學問題,解決私人問題。
④即興賦詩,擬定計畫。
⑤掌握死亡之道。
⑥進入三摩地。
以上這些都需要學習特殊的修練法,並且需要獲得加持。
●專注 Dharana
此處的專注,是《瑜伽經》(I.35, 36)所謂的「極度專注」,八肢瑜伽中第六肢的「專注」,以及所引起的體驗。喜馬拉雅傳承中資深的教習師都受過不同的訓練以專注於:
①身體中不同的定點。
②脈輪中的點。
③ 各種不同的「諦」(tattvas,譯按,此處所指的是例如數論哲學所列出的二十四類「諦」)等等。
密法《實證百若瓦》(Vijnana-bhairava)一書教了百餘種不同的方式,可以用來催
化進入特殊的意識狀態。另一本密法經典《馬里尼殊勝密法》(Malini-vijayottara-tantra)更列舉了將近一千三百種專注法。即使這些仍未能包括所有的專注法。喜馬拉雅傳承所訓練出來的教習師,即使並未親自修習過每一種專注法,仍然需要知道有關這些法門的基本道理。
●禪定 Dhyana
前述所有的禪修方式都是通往禪定所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準確意義的禪定是始自於意身層(所以若未到這一身層者,都還沒做到準確意義的禪定)。要進入這一個身層的方式很多,比如:
①精益求精地持咒技巧。
②更精微細緻的步驟來覺知呼吸。
③專注凝神。
④啟引。
⑤對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弟子,上師可以拉著弟子的心識進入更深邃的禪定。至於教習師可以藉由上師的恩典,帶領學生進入多麼高深的境界,則視乎教習師本身的程度而定。如果教習師已將學生帶至自己所到達的層次,便需要將學生引介給更高的教習師。
以上所舉幾項,只是說明之用,並非完整羅列了喜馬拉雅傳承所有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