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自己「正向思考」,
只帶來痛苦且一事無成
嫉妒、怯懦、焦慮、愛生氣、凡事往壞處想……
「情緒負能量」懂運用,都能轉化為成功的推力!
「我總會鬧情緒,真不知該怎麼辦?」
「見到別人好,我常會酸言酸語。明知嫉妒心不應該,但就是忍不住……」
「我很膽小害羞,在人前一句話都不敢說。難道沒救了嗎?」
「我滿腦子都是一些厭世念頭,該怎麼辦才好?」
這些不安、憤怒、嫉妒、失望、怯懦、厭惡、悲觀的情緒或個性,是否也被你視為「負面能量」,認為不該在人前大刺刺地表現,甚至應該隱藏起來,才不會影響人際關係?
★無須改變自己,偶爾來點負能量也不壞
事實上,「負能量」並非一無是處,許多負面情緒及個性,甚至足以成為改變現狀,使人生更進步的重要力量;若一味地抗拒、否定,只會累積沉重壓力,為內心留下難以復原的傷痕。
本書作者、日本權威心理師內藤誼人,便從美國、加拿大、英國、紐西蘭、芬蘭等全球頂尖心理學家的實驗證實,擁有負面情緒或性格的人,其實不必強迫自己改變,反而能夠藉由這些特質,為生活帶來正面幫助。比方說——
►►「想太多」的人怕失敗,往往有危機控管力
►►認真體貼,「害羞」的人更能得信任
►►「悲觀」者抗壓性高,永遠做好最壞打算
►►做事有衝勁,「憤怒」帶來爆發力
►►「罪惡感」讓人懂反省,不容易犯相同錯誤
★學會「轉換」,暗黑情緒能變成正向推進器
既然「負能量」有這麼多好處,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深受其害呢?事實上,那是因為多數人都不懂得如何「轉化」,或者是用錯了方法,以至於最終陷入惡循環,不但什麼事都做不了,甚至傷人傷己。
《情緒個性難改,懂運用更有成就》正是要告訴你,懂得運用「負能量」,你將獲得「走不一樣的路更接近成功」的機會。例如——
【內向的人,因為無法跟他人熟稔而煩惱】
案例:「同事中午都會一起去用餐,但我只能默默吃飯……」
►►善用「樂於傾聽」的特質,就能獲得他人信賴。若是刻意親近,反而易做出失禮之舉!
【所有人都說「不必擔心」,悲觀的人卻感到萬分不安】
案例:「下週要去客戶那裡,多準備一種企劃案會更好吧?」
►►善用「預期困難」的特質,事先做好準備,想完成的事情通常都能順利進行!
★全球頂尖心理學家證實——「負面思考」的人更有機會成功!
★行動派心理學家教你,把負面情緒變成正向力量的訣竅。
作者簡介:
內藤誼人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立正大學客座教授,Angirudo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慶應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社會心理學的權威專家,致力於教導大家如何將社會心理學實際運用於商場的行動主義者。著有《看穿內心情緒的行為暗示心理學》、《選擇心理學,教你做對每個決定》等書。
譯者簡介:
林美琪
於出版界工作多年,現為專職譯者。對翻譯工作一往情深,嗜譯小說、散文,樂譯勵志、養生等實用書,享受每一趟異國文字之旅,快樂筆耕。近期譯作有《遠離!傷人傷己的情緒風暴》等。
作者序
前言 正向思考不是萬靈藥
不論是誰,每天內心都會產生負面情緒。
「看不下去!」
「那人太奸詐了!」
「他幹嘛不去死一死!」
「活該!」
這類「憤怒」、「厭惡」、「嫉妒」的情緒,就是「負面情緒」。而且這些都是屬於「負能量」,如果一一沉澱如淤泥,便會形成「內心陰影」。
負能量其實還有很多種,例如不安、不愉快、緊張、罪惡感、悲觀、膽怯、報復心等,不勝枚舉。即便看起來溫良恭儉讓的人,也會有不少這類情緒。
不,應該說,凡是人內心必定會自然湧現負能量。
請不要刻意回避,更不要加以否定。因為,負能量可能是你的鋼鐵夥伴。
‧單靠正向思考無法過活
負能量通常是我們遭遇麻煩時湧上心頭的情緒,例如看到討厭、噁心的傢伙,誰能不升起憤怒、厭惡感呢?情況嚴重的話,還會湧現恨意呢。
這類情緒正好具有「警報功能」。亦即,它能幫忙喚醒過去的痛苦經驗,警告我們:「要小心喔!」、「你會很慘,快逃!」
拜此之賜,我們會更加審慎以對,降低受到傷害的可能性。
只要累積一些人生閱歷,我們就能體會到,人生有太多不是單靠「相信人性!」、「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誠實為上」、「一定會順利的」等正向思考就能克服的嚴峻考驗。
我敢斷言,只想用正向思考過活,非常危險。
若真的這樣做,恐怕會被狡詐之徒當成乖寶寶利用,然後搞得身心俱疲。
‧負能量隱含知的智慧
我認為,容易抱持負能量的人,才不會變成一個單看事情表面,就判斷沒問題的老好人。
應該說,正因為有負能量,才能察覺對方真正的意圖,採取審慎有度的行動。在建立人際關係上,也有重要且正面的作用。
本書根據歐美各國所做的實驗資料,從不同角度介紹負能量所具有的積極面,告訴大家負能量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比方說,容易不安的人傾向採取更加小心、不出錯的應對方式,而且比較會講話。也有資料顯示,越會嫉妒的人越早婚,而且善於用各種方式來表達愛意。
罪惡感強的人往往是好前輩、好上司、好父母。這樣的人通常身懷帶給周遭人幸福的才能。
負能量中,力量特別強烈的,當屬憤怒、厭惡、報復這類情緒吧。
我們先來看看憤怒。動輒憤怒的人多半欲望強烈,不論待在哪個行業,成功的可能性都很高。憤怒會成為堅持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原動力,這股力量不會僅止於憤怒。
近年來,人們逐漸明白許多負面情緒足以成為改變現狀,讓人生更進步的重要力量。
‧勿否定負能量!
奉勸各位應該重新看待負能量,加以靈活運用。千萬不要否定、看輕懷著負能量的自己。
「我太愛鬧脾氣了,真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是個超級膽小鬼,在人前大氣都不敢吭一聲。難道沒救了嗎?」
「我滿腦子都是一些討厭的事情,該怎麼辦好?」
這樣東想西想是在浪費時間。各位,如果你有這樣的煩惱,我想奉勸你:
「沒必要擔心的。其實你應該感謝你的愛鬧脾氣、膽小鬼、不安感,甚至引以為傲喔。」
「請勿否定負能量,而是好好接受下來,從中獲得無可估計的力量!」
‧快來學習轉化成力量的訣竅吧
通常,人們都認為必須對負面情緒敬而遠之,但只要改變觀點,負面情緒也能發揮極其重要的功能,本書將一一說明轉換訣竅。
請再看一次書名。我不打算教你如何「消除內心陰影」或者「消除不悅情緒」,而是如何「將內心陰影轉化成正向力量」。
內心陰影既不可能被徹底消除,也不是該被消除的壞東西。
若問為什麼,我想告訴你,因為這些情緒有益於人。我想告訴你,那麼,如何將負能量轉化成建設性的力量?本書目的就是想認真探討這件事。
只要學會與負能量共舞的要訣,就能永遠成為你忠誠的夥伴。請好好享受負能量帶來的莫大好處吧。閱讀過程中,萬一勾起你的自卑感或某種情結,也請務必換個角度,將之視為一種了不起的美德。相信闔上書後,你會察覺到心中有一些非常篤定的感覺,以及對自己無比的信心。
由衷希望你能閱讀到最後,謝謝。
前言 正向思考不是萬靈藥
不論是誰,每天內心都會產生負面情緒。
「看不下去!」
「那人太奸詐了!」
「他幹嘛不去死一死!」
「活該!」
這類「憤怒」、「厭惡」、「嫉妒」的情緒,就是「負面情緒」。而且這些都是屬於「負能量」,如果一一沉澱如淤泥,便會形成「內心陰影」。
負能量其實還有很多種,例如不安、不愉快、緊張、罪惡感、悲觀、膽怯、報復心等,不勝枚舉。即便看起來溫良恭儉讓的人,也會有不少這類情緒。
不,應該說,凡是人內心必定會自然湧現負能量。
請不要刻意回避,更不要加以否定。因為,負能量可能是你的鋼...
目錄
前言 正向思考,真的是對的嗎?
序章 別逼自己往好處想,負面思考更能成功
想要趨吉避凶,就靠「負能量」
害怕風險,「膽小鬼」擅長管理危機
「不安」讓你更細心,大小事都放在心
「憤怒」帶來拚勁,勇於挑戰不可能
與其人善被人欺,不如有點「報復心」
「不甘心」失敗,反而越挫越勇
第一章 善用「不安」,做事不輕易得罪人
擔心壞事發生,永遠都有最壞打算
利用「神經質」,更能確保不犯錯
在意別人眼光,這樣做能搏好感
害怕被討厭,更懂得維護好關係
口拙也無妨,會「傾聽」人見人愛
與其擔憂未來,不如努力現在
倍受信賴的人,往往都不願欠人情
﹝專欄﹞不安的對策:立即行動
第二章 內向、善妒,也能成為社交高手
內向者受歡迎,「同理心」是關鍵
不裝熟,只與值得的人長保往來
「愛吃醋」招致盲目,為什麼無須改正?
嫉妒帶來決斷力,挑選伴侶快狠準
「善妒」是維持新鮮感的幸福訣竅
第三章 不甘心和罪惡感,是改變的最佳動力
懂得反省的人,通常都很善良
對人嚴厲,是因為責任心太重
越容易內疚,越擅長克服困難
常常「口是心非」,該怎麼辦?
面對「挫折」,學會做「對」選擇
第四章 有「策略」的悲觀,遇到危險不出錯
樂觀的人盡力而為,悲觀的人全力以赴
防禦性悲觀,在事態惡化前採取行動
失敗零容忍,行事周全更堪大任
死腦筋的人,往往能堅持到底
凡事往壞處想,不易受壓力影響
對困難心裡有底,就不輕言放棄
第五章 利用各種「自卑感」的處事技巧
怕生也沒關係,避免成為「討好型人格」
害怕交涉,就做好「事先疏通」
愛操心的人其實是比較能幹的人
只記得好事,「健忘」讓你甩開痛苦
過高或過低的「自尊心」都非好事
「不強勢」才能引領旁人表現
充滿創意的人往往心不定?
叫不動的人,不會做白工
與其笑得不自然,不如面無表情
幸福感是比較來的,別總羨慕他人好
善意謊言,令人安心的高明社交術
第六章 接受「內心陰暗面」,從此不再傷人傷己
關鍵時刻,更能提高「凝聚力」
悲慘經驗,讓人不重蹈覆轍
「負能量」正著用,療癒內心傷痛
後記 學會「轉換」,負能量就能帶來正成長
參考文獻
前言 正向思考,真的是對的嗎?
序章 別逼自己往好處想,負面思考更能成功
想要趨吉避凶,就靠「負能量」
害怕風險,「膽小鬼」擅長管理危機
「不安」讓你更細心,大小事都放在心
「憤怒」帶來拚勁,勇於挑戰不可能
與其人善被人欺,不如有點「報復心」
「不甘心」失敗,反而越挫越勇
第一章 善用「不安」,做事不輕易得罪人
擔心壞事發生,永遠都有最壞打算
利用「神經質」,更能確保不犯錯
在意別人眼光,這樣做能搏好感
害怕被討厭,更懂得維護好關係
口拙也無妨,會「傾聽」人見人愛
與其擔憂未來,不如努力現在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