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1 項符合

被遺忘的孩子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0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被遺忘的孩子】記述的是關於校...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2/25
【被遺忘的孩子】記述的是關於校園槍擊事件,書籍提及關於創傷壓力、失去親人的情緒反應與家人之間情感的話題。全書以六歲札克的角度來記述這場意外的發生以及事件發生後家庭的轉變,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書寫,讓讀者很容易就進入這個家庭,一窺事件的發展。這場意外讓札克的世界變了樣,小小年紀的...
被遺忘的孩子 被遺忘的孩子

作者:瑞安儂.納文 / 譯者:卓妙容 
出版社:親子天下(親子教養童書)
出版日期:2018-07-0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被遺忘的孩子

各國書探媒體一致感動淚推
本年度不容錯過、最賺人熱淚的療癒小說

愈是親近的人,愈容易被遺忘,
但失去他們的傷往往最痛,而且無法彌補……

知名作家王淑芬|名作家、廣播主持人光禹|知名作家吳淡如|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
作家李金蓮|牙醫師、環保志工李偉文|教育工作者李崇建|資深譯者卓妙容|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林怡辰|
律師娘林靜如|外文書書評人胡培菱|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郝譽翔|新聞工作者黃哲斌|
小兔子書坊黃淑貞|暢銷書人氣作家螺螄拜恩|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知名版權經紀人譚光磊
十多位名人感動推薦!(以上按姓名筆劃排列)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 以六歲男孩札克的視角,描述一個家庭在驟然失去摯親後如何放下悲傷、仇恨,情節感人至深。
特色2 書稿寄出兩天吸引17間出版社報價,各國書探、媒體無不感動落淚,譽為:年度最期待的一本書。
特色3 美國版由《奇蹟男孩》出版社 Knopf以六位數美金高價簽下,至今已售出16國版權。


六歲的札克是麥利金小學的一年級新生。
那天,原本是一個普通的平日早晨,
直到槍手入侵校園,隨機奪走十九條無辜的性命,
包括札克的哥哥安迪在內。

這場意外讓札克的世界一夕崩解。
他的母親在失去愛子後變得憤怒尖銳,一心要槍手的父母付出代價;
他的父親試圖藉由工作麻醉傷痛,卻不被妻子諒解,
兩人間的衝突更是讓家中氣氛降到冰點。

札克變成家中唯一的孩子,卻不斷被大人們遺忘,
只有躲進哥哥的衣帽間裡才能感到安全。
在那裡,他不用擔心外界的議論、爸媽的爭執。
然而祕密基地卻無法阻止身體裡那個憤怒的浩克日漸茁壯,
直到某天札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本書關鍵字:生命教育、情緒教育、創傷壓力、人身安全、校園槍擊、家庭手足
◎無注音,適合10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人權、家政、資訊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少年天下】系列介紹
1. 專屬國中生,給10-15歲「輕」少年的閱讀提案。
2. 夠酷而不幼稚,能吸引少年的包裝和題材。
3. 以少年為本位,提供邁向成長的關鍵字。
4. 有深度但無難度,得以思辨的優質文本。

作者簡介:

瑞安儂‧納文(Rhiannon Navin)

瑞安儂・納文出生於德國柏林,在成為一位全職媽媽和作家前,曾在美國紐約從事廣告工作。2012年,發生在康乃迪克州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讓她領悟到自己的孩子必須在一個充滿恐懼的環境中成長,促使她提筆寫下這本小說,結果在交出書稿後一鳴驚人,在短短兩天之內便吸引十七家出版社報價,最後美國版由《奇蹟男孩》出版社 Knopf 勝出。至今全球已售出十餘國版權。現在納文和她的先生、三個孩子、兩隻貓和一隻狗一起住在紐約巿郊區。

作者網站:https://www.rhiannonnavin.com/

譯者簡介:

卓妙容

臺灣大學會計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企管碩士。曾任職矽谷科技公司財務部十餘年,喜歡在文字裡優遊多過在數字裡打滾,現為專職譯者。翻譯作品有《獵書遊戲》系列、《血衣安娜》系列、《松林異境》三部曲、《翻轉.動物大地圖:一邊學一邊玩的折疊地圖書中書》等三十餘本。

TO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札克的童言童語完美描繪出天崩地裂的椎心之痛、豁出一切的絕望,但也引導我們學習和巨大傷痛共生、接受無常人世的遺憾和帶著思念活下去的勇氣。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繁瑣的枝節,《被遺忘的孩子》以最淺白的文字講述了一個最深刻的故事。一個觸動靈魂、令人感動萬分的好故事。──資深譯者卓妙容

一本關於失落、傷痛與療癒的小說,緊湊,寫實,溫柔,讓人想起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深刻凝視家庭及學校生活的快樂悲傷,正因痛楚如此真實、憤怒如此真實,我們身邊的愛與寬容,也如此真實。──新聞工作者黃哲斌

我們閱讀文學...
»看全部
TOP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槍手來的那天

我對槍手來的那天印象最深的是羅素小姐的呼吸。很熱,聞起來帶著咖啡味。衣櫃裡很暗,羅素小姐從裡頭拉著櫃門,窄窄的門縫透進一點點光。櫃子裡沒有把手,她用大拇指和食指死命扣住僅有的小金屬片。

「不要動,札克(Zach)。」她輕聲說:「絕對不要動。」

我沒有動。即使我坐在自己的左腳上,感覺像有千百根針在刺我,痛得不得了,可是我還是沒有動。

羅素小姐說話時,帶著咖啡味的呼吸噴在我的臉上,讓我有點不舒服。她拉住金屬片的手指抖得很厲害。她必須一直轉頭對坐在我後面的伊凡潔琳、大衛和艾瑪講話,因為他...
»看全部
TOP

推薦序
【推薦序】最淺的文字,最深的感動 文/資深譯者卓妙容

我習慣在就寢前預習下一本工作書,閱讀半小時,關燈睡覺。拿起《被遺忘的孩子》時,我也是這麼打算的。

第一章就很緊張刺激,小一新生和老師在衣櫃裡躲避闖入學校的槍手。小男孩自述的安排成功淡化了若以大人為主角必定無法擺脫的沉重感。我一頁一頁往後唸,停不下來。作者擅長描繪畫面,文字直白但情緒飽滿。我讀到父母發現孩子罹難時各自的反應,不禁淚流滿面,一直告訴自己該睡了、該睡了,卻始終捨不得放下。我為小札克孤獨無援的掙扎心疼,卻也理解他媽媽被巨大的悲傷吞噬,堅...
»看全部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瑞安儂.納文 譯者: 卓妙容
  • 出版社: 親子天下(親子教養童書) 出版日期:2018-07-05 ISBN/ISSN:9789579095860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52頁 開數:25
  • 類別: 二手書> 中文書> 世界文學> 英美文學
圖書評論 -   評分:
 【被遺忘的孩子】記述的是關於校...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2/25
【被遺忘的孩子】記述的是關於校園槍擊事件,書籍提及關於創傷壓力、失去親人的情緒反應與家人之間情感的話題。全書以六歲札克的角度來記述這場意外的發生以及事件發生後家庭的轉變,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書寫,讓讀者很容易就進入這個家庭,一窺事件的發展。這場意外讓札克的世界變了樣,小小年紀的他雖不懂所有事情發生的原因,仍努力想走出這場意外帶來的傷害和影響,因為他的努力也促使整個家庭終能走出悲傷與仇恨。

  看完這本書,我想給札克一個大大的擁抱,札克真的是很棒的孩子。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大人在情緒上也面對很大的傷痛,以致於小小札克總是不小心就被大人們遺忘。一次次札克跟害怕對抗、與憤怒奮鬥的過程讓人動容;因為透過製作各種感覺的畫,札克開始了解情緒與感覺的種種衝突,他也慢慢在這些過程中了解哥哥,那個他一直以為是個麻煩人物的哥哥。

   在這本書中看到閱讀所發揮的力量,即使害怕、悲傷,札克仍積極透過閱讀尋找讓家人快樂的方法,最後,札克甚至主動找槍手的爸爸談談,他盡一切的努力想幫助家人,札克真的是很棒的孩子。
 繼潘.慕諾茲.里安《口琴使者》...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7/17
繼潘.慕諾茲.里安《口琴使者》與珍妮佛‧夏伯里斯‧貝特曼《獵書遊戲》兩位美國作家後,很高興再度能讀到親子天下的「少年天下」系列小說!關於本作的相關背景介紹,引用自版權經紀人譚光磊先生:「本作作者瑞安儂.納文生長於德國,後來到紐約從事廣告工作,定居、結婚、生子,成了全職媽媽和作家。《被遺忘的孩子》是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亦是2016年美國各大出版社爭相簽約的熱門大書,至今已賣出17國版權。本作在今年的2/6於美國上市,在八天後佛州的帕克蘭市就爆發校園槍擊事件,造成17人死亡,是美國史上死傷最嚴重的高中槍擊案。根據CNN統計,到今年5月底為止,美國已經發生23起校園槍擊案,平均一週一起。這是多麼駭人的數據!」是的,無法遏止、日益猖獗的無差別校園槍擊案已成為21世紀美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帶給無數罹難者家屬無止境的悲傷、以及在求學階段的無辜學子與親人無所防範的恐懼。小朋友到學校上課最煩惱的事情不再是課業與同擠壓力,而是「今天會不會有人衝進來殺我?」,而需時常接受防範恐怖攻擊的「訓練」。貴為世界強國的美國連自家的下一代都無法保護何其諷刺?何以社會會扭曲成這個隨機殺人橫行的模樣?《被遺忘的孩子》以最直觀的角度探討校園槍擊議題,成為話題作品,更傳達出包含作者這些媽媽們所無法痊癒的永久傷痕,極具探討性與時代意義。


《被遺忘的孩子》大膽採用以6歲男孩札克為第一人稱視角敘事的寫法,且從頭貫徹到尾,並沒有在中間轉換為其他角色的視點,是十分困難的寫作方式,因為小孩子的想法與大人有很大的差異、而小孩子的視點也有限制,對於講故事來說是很不方便的。這種寫作方式最有名的作品是曾改編為電影《不存在的房間》(2015)的原著小說《房間》;另外還有一本同樣也有在2008年拍成電影的小說《穿條紋衣的男孩》。我們會發現,三本小說不約而同使用了相同的天真孩童視角,去接觸正在發生的殘酷現實。《房間》改編自2008年的奧地利佛里茲囚禁案,故事中的5歲男孩傑克與他被囚禁性侵多年的母親裘依一起長大,不到五坪的小房間內他們看似擁有一切,獨缺最珍貴的自由,對於傑克來說,他從來不知道真正的世界是長得甚麼模樣......而《穿條紋衣的男孩》裡8歲的德國男孩布魯諾與同齡的猶太男孩薩穆爾在柵欄內外的相遇,在納粹大屠殺的背景中讓這段純樸的友誼變質為無奈的悲劇。而我也聯想起2006年引起日本推理界一陣轟動的道尾秀介《向日葵不開的夏天》 ,同樣以小四男生為主角,描繪世界觀崩毀後的強烈戰慄感......這種以純潔童稚視點敘述黑暗無情現實的作品往往能夠激起巨大的反差與共鳴,固然不好寫,但成功的話的確往往能夠帶來很好的效果。


說來奇怪,校園槍擊案是如此重大且頻繁的新聞,但因為台灣目前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慘劇(拜託管好槍枝,以後也千萬不要有!),所以出版界應該是覺得感興趣讀者不多,也很少引進相關的探討作品。小說類目前也只有茱迪.皮考特改編自1999年知名科倫拜校園事件的《事發的19分鐘》,以及今年小天下出版的《留下來的孩子》、以及這本親子天下的《被遺忘的孩子》了。然而這種邊緣人報復心態所導致的隨機殺人事件也已經在2014年的鄭捷臺北捷運隨機殺人、2016年「小燈泡」的內湖隨機殺人中侵入了台灣的日常生活,如果他們有機會拿到更具破壞力的武器,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開始密切關注這些犯罪防治議題、被害者精神創傷處理也成為我們不能不面對的問題。而本作《被遺忘的孩子》就把焦點放在被害者的家庭其他成員身上,探討他們的哀痛有多深刻、生活會如何變質,以及最重要的--該怎麼重新振作、面對剩下的人生?


本作的開頭第一章十分具有震撼力,直接描述小札克正在上課時,從教室外不斷傳來「砰!砰!砰!」的槍響,老師羅素小姐驚慌地帶著小朋友們躲進衣櫃裡,全員在嚇得屎尿橫流的恐懼中保住一命。札克與其他生還的同學被帶入教堂中等待家人們前來尋覓會合,之後他從家人的反應中知道10歲的哥哥安迪罹難,媽媽悲痛地直接昏倒,而那個持槍掃射的犯人竟然是札克與其他同學都很喜歡的親切管理員查理的兒子小查理。札克六年來所待的小小世界破碎了,他的周遭被巨大的悲傷所壟罩,每個人都變了,無助的他不知道該做些甚麼來迎接這些改變。雖然他很不喜歡患有OPP對立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總是欺負他的哥哥安迪,安迪不在了他的內心有一點點的高興。但他知道這樣想是不對的,他產生了更多的困惑,並發現自己慢慢成為被遺忘的那個孩子,尤其媽咪在悲傷過後,將憤怒轉向查理夫妻身上,聯合其他受害者家屬上媒體譴責查理、要他們為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小孩而付出代價,甚至為加強大眾的關懷力道,逼札克一起上電接受採訪表達失去安迪的心情......更糟糕的,是原來同樣在槍擊案中罹難的同學瑞奇,他的媽媽南茜竟是爸爸的吉姆的外遇對象,兩人關係牽扯不清。家庭和諧的假象在這個時候被徹底撕裂,世界變得如此喧囂,而札克卻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一席之地。


作者瑞安儂.納文以自己擔任母親職的經驗,細膩地刻劃了遭遇一般母親這種「沒有道理」、「為什麼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悲劇後可能會有的反應。她很巧妙地避開問題根源的美國槍枝管制條例不談,而把受害者家屬的怒氣尋找到發洩對象--那些加害者的家屬身上。這一塊也是我最被本作所觸動心房的論點,納文的意思是,只要槍枝管制沒有被解決,就會持續製造出這麼多的受害者家屬以及加害者家屬。大部分的隨機攻擊犯都是對將來不抱持希望,會在犯罪後選擇自盡,把罪孽丟給自己家人去扛的。在找不到報復對象的情況下,只會造成這種「冤冤相報」的悲劇連鎖。故事中的查理在學校服務很久了,甚至札克的媽媽梅莉莎就是他最喜歡的小朋友,兩人曾經情同父女。然而因為這場悲劇,他變成梅莉莎最痛恨的人,札克形容那是他一生中所見過最悲傷的臉。札克心裡知道,查理的心裡實際上比任何人都還要痛苦,因為他的兒子殺死了他學校內的小天使們,沒有任何人會安慰他與原諒他。故事對於查理描述的篇幅不多,但卻十分有力,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高明的寫作手法,無招勝有招的高明控訴,我們為何要因為「制度」的殘缺而抹滅善良的人性?


札克是個多愁善感但溫柔的孩子,對劇變的世界無所適從的他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心情,從「札克」變成愛發脾氣的綠巨人「浩克」,用粗魯的行為與言語想要再獲得大家的關注。不果後躲進自己設立的秘密基地畫畫(安迪房間的衣櫃),在收看《汪汪隊立大功》、《愛探險的朵拉》這些卡通影片中排遣寂寞與嘗試尋找被囚禁的情緒出口。他在最喜歡的兒童奇幻冒險穿越小說《神奇樹屋》:傑克與安妮兄妹的冒險裡幻想著自己的參與,他決定仿效故事中所教導的四個「快樂的秘密」執行,去說服家人們,一起重拾快樂。中間當然遇到很多困難,大人們聽不起6歲小孩所說的認真話,各自被這些鳥事與負面情緒搞得焦頭爛額,因為外遇問題、以及控訴查理一事上父母親的意見分歧,讓他們面臨分居、幾乎要鬧離婚的絕境。而小札克如何重新凝聚起家庭的愛、更化解家人對查理的恨,也成為整本小說最費篇幅也最溫暖的核心了。這是一個男孩探索殘酷世界後尋找到愛的故事,也是一段夫妻如何照料受創小孩,在家庭裡尋找到寄託與未來的救贖。現代社會隱藏的許多家庭問題,在《被遺忘的孩子》書裡作了一番探討與重整,可說是非常符合21世紀讀者的需求。當然,更是獻給無數仍沉浸於悲痛的槍擊案受害者、加害者家屬的療癒之曲......傷口或許永遠無法痊癒,但那心頭揮之不去的悔恨得以撫平那麼一點。


嚴格來說因為我比較喜歡從大時代、宏觀角度來探討議題、角色也比較多的故事,所以對於《口琴使者》的喜愛度還是遠大於只聚焦在少數幾人,也沒有直接對校園槍擊案提出質問、療癒重於批判色彩的本作。但無可否認《被遺忘的孩子》寫作功力驚豔、以溫柔治癒傷口的筆法情感洋溢、選擇探討槍擊案的角色與角度也很有趣,提醒了我們「被留下的孩子」同樣需要我們的關注等等......是一本水準之上的青少年文學作品。在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與Goodreads好讀網也都分別獲得平鈞超過4顆星以上的傑出成績,搭配親子天下過往高水準的品質保障,推薦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讀者蒐藏一讀!普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柔軟!
 繼潘.慕諾茲.里安《口琴使者》...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7/17
繼潘.慕諾茲.里安《口琴使者》與珍妮佛‧夏伯里斯‧貝特曼《獵書遊戲》兩位美國作家後,很高興再度能讀到親子天下的「少年天下」系列小說!關於本作的相關背景介紹,引用自版權經紀人譚光磊先生:「本作作者瑞安儂.納文生長於德國,後來到紐約從事廣告工作,定居、結婚、生子,成了全職媽媽和作家。《被遺忘的孩子》是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亦是2016年美國各大出版社爭相簽約的熱門大書,至今已賣出17國版權。本作在今年的2/6於美國上市,在八天後佛州的帕克蘭市就爆發校園槍擊事件,造成17人死亡,是美國史上死傷最嚴重的高中槍擊案。根據CNN統計,到今年5月底為止,美國已經發生23起校園槍擊案,平均一週一起。這是多麼駭人的數據!」是的,無法遏止、日益猖獗的無差別校園槍擊案已成為21世紀美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帶給無數罹難者家屬無止境的悲傷、以及在求學階段的無辜學子與親人無所防範的恐懼。小朋友到學校上課最煩惱的事情不再是課業與同擠壓力,而是「今天會不會有人衝進來殺我?」,而需時常接受防範恐怖攻擊的「訓練」。貴為世界強國的美國連自家的下一代都無法保護何其諷刺?何以社會會扭曲成這個隨機殺人橫行的模樣?《被遺忘的孩子》以最直觀的角度探討校園槍擊議題,成為話題作品,更傳達出包含作者這些媽媽們所無法痊癒的永久傷痕,極具探討性與時代意義。


《被遺忘的孩子》大膽採用以6歲男孩札克為第一人稱視角敘事的寫法,且從頭貫徹到尾,並沒有在中間轉換為其他角色的視點,是十分困難的寫作方式,因為小孩子的想法與大人有很大的差異、而小孩子的視點也有限制,對於講故事來說是很不方便的。這種寫作方式最有名的作品是曾改編為電影《不存在的房間》(2015)的原著小說《房間》;另外還有一本同樣也有在2008年拍成電影的小說《穿條紋衣的男孩》。我們會發現,三本小說不約而同使用了相同的天真孩童視角,去接觸正在發生的殘酷現實。《房間》改編自2008年的奧地利佛里茲囚禁案,故事中的5歲男孩傑克與他被囚禁性侵多年的母親裘依一起長大,不到五坪的小房間內他們看似擁有一切,獨缺最珍貴的自由,對於傑克來說,他從來不知道真正的世界是長得甚麼模樣......而《穿條紋衣的男孩》裡8歲的德國男孩布魯諾與同齡的猶太男孩薩穆爾在柵欄內外的相遇,在納粹大屠殺的背景中讓這段純樸的友誼變質為無奈的悲劇。而我也聯想起2006年引起日本推理界一陣轟動的道尾秀介《向日葵不開的夏天》 ,同樣以小四男生為主角,描繪世界觀崩毀後的強烈戰慄感......這種以純潔童稚視點敘述黑暗無情現實的作品往往能夠激起巨大的反差與共鳴,固然不好寫,但成功的話的確往往能夠帶來很好的效果。


說來奇怪,校園槍擊案是如此重大且頻繁的新聞,但因為台灣目前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慘劇(拜託管好槍枝,以後也千萬不要有!),所以出版界應該是覺得感興趣讀者不多,也很少引進相關的探討作品。小說類目前也只有茱迪.皮考特改編自1999年知名科倫拜校園事件的《事發的19分鐘》,以及今年小天下出版的《留下來的孩子》、以及這本親子天下的《被遺忘的孩子》了。然而這種邊緣人報復心態所導致的隨機殺人事件也已經在2014年的鄭捷臺北捷運隨機殺人、2016年「小燈泡」的內湖隨機殺人中侵入了台灣的日常生活,如果他們有機會拿到更具破壞力的武器,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開始密切關注這些犯罪防治議題、被害者精神創傷處理也成為我們不能不面對的問題。而本作《被遺忘的孩子》就把焦點放在被害者的家庭其他成員身上,探討他們的哀痛有多深刻、生活會如何變質,以及最重要的--該怎麼重新振作、面對剩下的人生?


本作的開頭第一章十分具有震撼力,直接描述小札克正在上課時,從教室外不斷傳來「砰!砰!砰!」的槍響,老師羅素小姐驚慌地帶著小朋友們躲進衣櫃裡,全員在嚇得屎尿橫流的恐懼中保住一命。札克與其他生還的同學被帶入教堂中等待家人們前來尋覓會合,之後他從家人的反應中知道10歲的哥哥安迪罹難,媽媽悲痛地直接昏倒,而那個持槍掃射的犯人竟然是札克與其他同學都很喜歡的親切管理員查理的兒子小查理。札克六年來所待的小小世界破碎了,他的周遭被巨大的悲傷所壟罩,每個人都變了,無助的他不知道該做些甚麼來迎接這些改變。雖然他很不喜歡患有OPP對立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總是欺負他的哥哥安迪,安迪不在了他的內心有一點點的高興。但他知道這樣想是不對的,他產生了更多的困惑,並發現自己慢慢成為被遺忘的那個孩子,尤其媽咪在悲傷過後,將憤怒轉向查理夫妻身上,聯合其他受害者家屬上媒體譴責查理、要他們為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小孩而付出代價,甚至為加強大眾的關懷力道,逼札克一起上電接受採訪表達失去安迪的心情......更糟糕的,是原來同樣在槍擊案中罹難的同學瑞奇,他的媽媽南茜竟是爸爸的吉姆的外遇對象,兩人關係牽扯不清。家庭和諧的假象在這個時候被徹底撕裂,世界變得如此喧囂,而札克卻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一席之地。


作者瑞安儂.納文以自己擔任母親職的經驗,細膩地刻劃了遭遇一般母親這種「沒有道理」、「為什麼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悲劇後可能會有的反應。她很巧妙地避開問題根源的美國槍枝管制條例不談,而把受害者家屬的怒氣尋找到發洩對象--那些加害者的家屬身上。這一塊也是我最被本作所觸動心房的論點,納文的意思是,只要槍枝管制沒有被解決,就會持續製造出這麼多的受害者家屬以及加害者家屬。大部分的隨機攻擊犯都是對將來不抱持希望,會在犯罪後選擇自盡,把罪孽丟給自己家人去扛的。在找不到報復對象的情況下,只會造成這種「冤冤相報」的悲劇連鎖。故事中的查理在學校服務很久了,甚至札克的媽媽梅莉莎就是他最喜歡的小朋友,兩人曾經情同父女。然而因為這場悲劇,他變成梅莉莎最痛恨的人,札克形容那是他一生中所見過最悲傷的臉。札克心裡知道,查理的心裡實際上比任何人都還要痛苦,因為他的兒子殺死了他學校內的小天使們,沒有任何人會安慰他與原諒他。故事對於查理描述的篇幅不多,但卻十分有力,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高明的寫作手法,無招勝有招的高明控訴,我們為何要因為「制度」的殘缺而抹滅善良的人性?


札克是個多愁善感但溫柔的孩子,對劇變的世界無所適從的他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心情,從「札克」變成愛發脾氣的綠巨人「浩克」,用粗魯的行為與言語想要再獲得大家的關注。不果後躲進自己設立的秘密基地畫畫(安迪房間的衣櫃),在收看《汪汪隊立大功》、《愛探險的朵拉》這些卡通影片中排遣寂寞與嘗試尋找被囚禁的情緒出口。他在最喜歡的兒童奇幻冒險穿越小說《神奇樹屋》:傑克與安妮兄妹的冒險裡幻想著自己的參與,他決定仿效故事中所教導的四個「快樂的秘密」執行,去說服家人們,一起重拾快樂。中間當然遇到很多困難,大人們聽不起6歲小孩所說的認真話,各自被這些鳥事與負面情緒搞得焦頭爛額,因為外遇問題、以及控訴查理一事上父母親的意見分歧,讓他們面臨分居、幾乎要鬧離婚的絕境。而小札克如何重新凝聚起家庭的愛、更化解家人對查理的恨,也成為整本小說最費篇幅也最溫暖的核心了。這是一個男孩探索殘酷世界後尋找到愛的故事,也是一段夫妻如何照料受創小孩,在家庭裡尋找到寄託與未來的救贖。現代社會隱藏的許多家庭問題,在《被遺忘的孩子》書裡作了一番探討與重整,可說是非常符合21世紀讀者的需求。當然,更是獻給無數仍沉浸於悲痛的槍擊案受害者、加害者家屬的療癒之曲......傷口或許永遠無法痊癒,但那心頭揮之不去的悔恨得以撫平那麼一點。


嚴格來說因為我比較喜歡從大時代、宏觀角度來探討議題、角色也比較多的故事,所以對於《口琴使者》的喜愛度還是遠大於只聚焦在少數幾人,也沒有直接對校園槍擊案提出質問、療癒重於批判色彩的本作。但無可否認《被遺忘的孩子》寫作功力驚豔、以溫柔治癒傷口的筆法情感洋溢、選擇探討槍擊案的角色與角度也很有趣,提醒了我們「被留下的孩子」同樣需要我們的關注等等......是一本水準之上的青少年文學作品。在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與Goodreads好讀網也都分別獲得平鈞超過4顆星以上的傑出成績,搭配親子天下過往高水準的品質保障,推薦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讀者蒐藏一讀!普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柔軟!
 《被遺忘的孩子》用孩子的眼睛來...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7/13
《被遺忘的孩子》用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

這是一本讀起來非常流暢的書
當我翻開書頁開始讀它之後
一口氣,好幾個章節就這麼過去了
故事以一場校園槍殺事件做為序幕
卻是用六歲孩子的口吻來陳述這場驚心動魄的可怕事件
也因為是以一個單純天真的孩子為陳述者
使我讀到第四章節時一個硬塊哽在我的喉嚨上
眼眶裡的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滾了下來

作者用一個六歲孩子的角度為主導
著實讓原本殘酷悲傷的事件更顯得多一份心疼
當情緒揉進角色中,加上近年來
社會新聞上所發生的許多事件相佐
這樣的主題其實讀起來是沉重的
是深得不見底、黑得看不到前方的厚重的悲傷

不知怎的,讀這本書的同時
我的腦袋瓜裡頻頻浮現的卻是『小燈泡事件』
那個可怕的傷害事件所造就的一切恐慌與悲傷
好多次我的心都不得不被沉重的悲傷及深切的恐懼感所覆蓋
這讓我很是佩服與欣賞小燈泡媽媽的堅強與勇敢
創傷之後的心理重建,需要有著多大的勇氣跟理性
宣洩、釋放、面對、接受、改變、及放下
整個療癒的過程就是一種成長的歷經

以一位母親的角度來讀這本書
會讓我帶著很矛盾的兩種情緒在感受
一方面是對年僅六歲,失去哥哥的札克所生的憐惜
另一方對同是為人母親的梅莉莎所衍生的同情
我不免要想,當這樣的事件降臨
要如何穩住自己、穩住孩子、甚至穩住整個家
我很喜歡書中的安排
用一種不同的角度來發展
被憤怒及悲傷所挾持的媽媽
不懂得宣洩情緒,倍感無力的爸爸
還有在槍手來的那一天,年僅六歲的札克
他失去了哥哥,成為家中唯一的孩子
卻也是一直被遺忘的那個孩子
這本書並不是以成人教育孩子的角度來延展
反倒是以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
我很喜歡札克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
我也喜歡他躲在哥哥,安迪的衣櫥裡
假裝安迪仍然還在,而他為他讀著最愛的『神奇樹屋』
從書中,札克很努力的想找回能讓家裡快樂的方法
一次又一次,讀者看著這個家庭中每個人的變化
看著札克如何用一個孩童的眼睛
來帶領成人看見存在的美好
看見值得追求的,選擇放下的
一同找到快樂的秘密‧‧‧

原來,這本書是療癒的
是能讓孩子和成人都有所成長的
當悲傷降臨,當無可挽回的黑暗降臨
一定要記得我們還擁有彼此
儘管痛依然存在,仍然要勇敢地面對
用堅強的心去追求幸福與快樂~
 讀了《被遺忘的孩子》,讓我們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7/11
讀了《被遺忘的孩子》,讓我們看到一個受到創傷後的家庭,
如何與悲傷共處,學習主角運用人性的純善找到自我療癒的出口,
即使人生非得有遺憾,也要努力重新找回幸福快樂的時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中無法預期的狂風暴雨說來就來,砰!砰!砰!連續二十一聲槍響,每一聲都擊中主角札克的心底深處……。

作者透過六歲小男孩札克為第一人稱的角度,以充滿童真的口吻,去述說校園中突如其來的槍擊事件,在這可怕的一天,驚心動魄的槍聲摧毀了19個幸福的家庭,扎克的哥哥安迪也在這次槍擊案中不幸遇難,從此家中烏雲籠罩,幾近風雨飄搖。原本美麗優雅的媽媽因為哀痛欲絕而導致性情大變,一心只想復仇,而失去長子的爸爸,除了背負喪子之痛,還得掛心妻子的情緒,扮演照顧札克的角色,以及隱藏自己那見不得光的地下戀情,重重推疊的巨大壓力,逼得他只想逃離這支離破碎的家。

而幸運存活下來的札克,雖然變成了家裡唯一的孩子,但卻因為所有的大人深陷悲傷的泥沼中無法自拔,因此像個隱形人般被大家所忽視,每個人似乎都還活在死去哥哥的影子裡,沒有人去關心親身經歷浩劫後的札克,那一顆充滿不安恐懼的稚子之心,他成了一個被遺忘的孩子。

無助的他只能躲進哥哥的衣帽間,在幽閉的衣櫃裡,為自己搭建了一個祕密的藏身之處,他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偶和老師送的天使吊飾,以及最喜歡的書《神奇樹屋》都放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札克身處於這個小角落獨處卻絲毫不感覺孤單,因為在這裡,他才能暫時抽離現實中充滿煙硝的家庭氛圍,對著哥哥的照片喃喃自語訴說著心裡話。

一開始札克訴說哥哥安迪在學業、運動、智商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傑出,因此即使有ODD (對立性反抗症)、時常亂發脾氣,但依然得到父母較多的關注。而乖巧溫順的他,每次想要和哥哥一起玩卻總是被拒絕,還不時受取笑被欺負。面對這樣的哥哥死去,札克的內心最初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悲傷,反而還覺得有一點點高興,甚至天真地以為三人行的家庭關係是重新洗牌的開始,爸媽將有更多的時間能陪伴自己,但事實上卻更糟糕!

面對充滿傷心憤怒、爭吵矛盾的家,各種情緒對峙在札克內心糾結,更不斷拉扯他幼小懵懂的心靈。在迷惘與不安中,札克摸索著如何消化自己的情緒,首先他試著用繪畫來區隔內心衝突感覺,紅色代表尿床的尷尬,灰色象徵悲傷的烏雲,黑色是代表害怕的惡夢,綠色則是生氣憤怒的表情,寂寞則是透明的;因為沒有人看得到你的存在,黃色是慶幸沒有被殺掉的快樂。各種顏色的畫紙都是札克心靈深處最直白的感覺,也是札克釋放壓力、走向靜心的起點。

為了讓一家人能夠重新找回幸福,札克化身成了《神奇樹屋》的安妮和傑克,試著在真實的人生中尋找快樂的秘密。他運用秘密中的〝感同身受〞,明白哥哥暴躁易怒的原因,理解到哥哥安迪在生前不被眾人瞭解的孤寂悲傷,也喚起和哥哥在生命中曾有過的美好記憶,最後原諒了哥哥曾對他的欺負。

只有一個願意原諒別人的人,才能傳遞出寬容的力量。唯有惻隱之心的札克,才能看見槍擊犯兇手的父親學校警衛查理最煎熬的痛!當他在墓園中看到查理在悼念自己的兒子,就像自己在思念哥哥一樣,他就明白查理才是整個槍擊事件中受傷最深的那個人,因為他的兒子殺死了他的小天使們,這比起單純死了兒子還要悲慘不是嗎?!

小小年紀的札克有一雙比大人更透徹的眼睛,你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他把大人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裡。他知道吵架仇恨只會讓家變得四分五裂,執著沉湎於過去的痛苦根本無濟於事,用孩子最單純的方式,在繪畫裡和閱讀中,一點一滴找回生命的色彩與重新出發的勇氣。就算復原之路漫漫,家人之間更應該互相擁抱一起療傷,因為札克相信唯有愛的包容和希望的力量,才能在大風大雨後跨越傷痛,迎向接下來的人生。
 【被遺忘的孩子】記述的是關於校...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7/10
【被遺忘的孩子】記述的是關於校園槍擊事件,書籍提及關於創傷壓力、失去親人的情緒反應與家人之間情感的話題。全書以六歲札克的角度來記述這場意外的發生以及事件發生後家庭的轉變,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書寫,讓讀者很容易就進入這個家庭,一窺事件的發展。這場意外讓札克的世界變了樣,小小年紀的他雖不懂所有事情發生的原因,仍努力想走出這場意外帶來的傷害和影響,因為他的努力也促使整個家庭終能走出悲傷與仇恨。

  因為一場槍擊案,札克的家庭開始走向不同的方向,一個個接踵而來的問題,彷如一個個未爆彈,不知道將會炸開到什麼樣的程度。札克看著家人的轉變,也包括自己的轉變,他開始回憶起安迪,也找尋不同的方法來消除自己的害怕、憤怒、悲傷與寂寞。

  看完這本書,我想給札克一個大大的擁抱,札克真的是很棒的孩子。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大人在情緒上也面對很大的傷痛,以致於小小札克總是不小心就被大人們遺忘。一次次札克跟害怕對抗、與憤怒奮鬥的過程讓人動容;因為透過製作各種感覺的畫,札克開始了解情緒與感覺的種種衝突,他也慢慢在這些過程中了解哥哥,那個他一直以為是個麻煩人物的哥哥。

  在這本書中看到閱讀所發揮的力量,即使害怕、悲傷,札克仍積極透過閱讀尋找讓家人快樂的方法,最後,札克甚至主動找槍手的爸爸談談,他盡一切的努力想幫助家人,札克真的是很棒的孩子。

  書中有不少段落讀來十分有感,常常不小心就被札克所感動,有機你來讀讀這本書,你一定也會愛上札克。
  「碰!碰!碰!」老實說,你...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8/07/10
「碰!碰!碰!」老實說,你不會預期到這樣的書名和標榜青少年閱讀下的故事會是這樣的開章,槍聲、尖叫、咖啡味、尿味,不同的聲音、氣味相互混雜所呈現出的心理衝擊,六歲的札克和他的老師同學就躲在上鎖緊閉的學校衣櫃中,而教室外頭是不停掃射濫殺的槍手,讓人驚恐感到背脊發涼的敘述裡,正當我們慶幸這個小男孩倖存逃過一劫,隨之而來卻發現,他的哥哥安迪是十九名受害者之一,另一場風暴與噩夢才正要開始。

提到新聞上常見的校園暴力犯罪,大家應該不陌生,根據統計美國2018年至今已發生二十起以上的槍擊事件,其頻繁程度可能令不少人吃驚,本書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於作者有感於自身孩子在學校實施的固定躲藏演習,當這樣的事件發生在一個六歲的小孩身上,他又會是用什麼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面對這樣年紀的敘述視角,難免事先有所疑慮,對於所謂暴力、死亡,大人都無法承受、不易理解了,何況是孩童這樣稚嫩、單純與懵懂的階段?

這本小說的特別也正因為在此,相較成人世界的虛假世故,孩子的天真與無知反而更真實深刻的呈現出情感與疑問,他揭開了大部分人不願觸碰的傷口、甚至不敢正視的矛盾,細膩地書寫出一個家庭歷經槍擊喪子之痛過程,關係的破碎崩毀、媒體與社會的真實反映,誠如原文書名《Only Child》,他不僅是父母碩果僅存的小孩,卻也還只是一個孩子,在眾人關注自身失去的同時,反而被遺忘在角落裡,然而在本書諸多激烈尖銳的篇幅敘述中,這樣既單純良善又閃爍著慧詰的存在,反倒讓人感受到另一種安定與反思的力量。

附帶一提的是情節為了貼近六歲孩童有限的經驗和語彙,融入了不少經典熟悉的童書繪本與卡通動畫,像是《神奇樹屋》、《復仇者聯盟》和《愛探險的朵拉》等,除此之外,也有許多童言童語卻讓人拍案叫絕的比擬說法,就像象徵濺出紅果汁的尷尬、代表父母爭吵的暴風雨、怒氣像極了被棍子戳到的蛇,這樣的聲音為整部小說增添不少真實性與可信度,除了讓人會心一笑、也多了一絲共鳴與共感。

男孩躲在逝去哥哥的衣帽間,在祕密的藏身之處透過繪畫和閱讀來遠離風暴、緬懷思念,而這對父母的心靈最終卻是藉由這個孩子的發現得以獲得修補,如果情緒和事件可以分開被處理?快樂的秘密可以再次被找回?我們不知道創傷的痊癒需要多久的時間,但至少生活的停頓有了沉澱、審視、再出發的可能。
 砰!一 砰!二 砰!三 砰!...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7/09
砰!一 砰!二 砰!三
砰!四 砰!五 砰!六
……

  麥金利小學遭遇了校園槍擊案,六歲的札克與同學在老師羅素的指揮下依照平日上鎖緊閉演練躲入衣櫃中,狹窄的櫃子、四周嚇哭、嚇尿、嘔吐的同學,衣櫃口羅素慌張地祈禱與撥打手機……終於警方趕到解決槍手,家長們也紛紛收到消息趕到校園,札克的母親發現札克後激動無比,下秒問:「札克,你的哥哥呢?安迪呢?」

槍手來了,真正的生活走了,現在我們好像活在一個虛假的新世界。我在那裡,爸爸在那裡,媽咪也在。

  一場校園槍擊案、一個槍手,奪走十九條孩子的性命,包含札克的哥哥安迪,家裡瞬間風雨驟變,母親暈倒、父親竭力壓制傷痛的情緒,家中大人來來去去,所有人的注意聚焦在被槍手殺害的安迪,忽略了另一位更年幼、且存活下來的札克。他注意家人的變化,安迪不會回來了,札克想起以往相處的回憶;媽咪暴躁且性情大變,開始將目標轉移到已被警方擊斃的槍手父母身上,想討回公道;爸爸雖盡力陪伴他,但也許多大人的是要他處理……
  札克做惡夢,夢到槍手回來、夢到安迪被自己殺死。情緒也脫離失控,就像綠巨人浩克,當下很生氣很生氣,但氣消後很後悔很抱歉。他翻看童書《神奇樹屋》,想一一嘗試書中快樂的秘密,希望家中可以再回復到以往……

「你會不會有時希望我死掉?我的意思是,死的是我,而不是安迪?希望活下來的是安迪,而不是我?」 -札克

  大人都會以為孩子不懂生死、不懂死去的意義,確保孩子身體上無受到傷害便遺忘他,殊不知和以前不一樣的母親對札克來說更感到恐懼與悲傷,他想念哥哥安迪、想念失去安迪以前的家,即使吵鬧不休,但大伙和樂融融。他想讓媽咪再次快樂起來,但失去安迪的媽媽一再把他推開,奔波於電台與新聞畫面上,就為了讓所有人知道他們泰勒家所遭遇的悲傷,希望她的安迪不會被遺忘。
  大人處理情緒無法如孩童一樣放聲大哭、讓情緒宣洩,字裡行間其實可以發現札克父母有盡力照料札克,但自己的悲傷還未處理完前,孩子的渴求會讓尚未平復的情緒成為刀刃劃傷彼此。隱忍、轉移目標都只是一時的做法,札克單純的心思只知道,查理的兒子槍殺了哥哥,媽咪很痛恨查理,但他希望可以讓查理到家中和媽咪好好談一談,這樣就不會再吵架了。
  有時,孩子洞察一切的雙眼是如此清晰透徹,札克的冒險與行動也讓他的母親發現札克的孤單寂寞,一家人終於停下來好好整頓情緒。

  《被遺忘的孩子》以孩童札克的角度與口吻訴說意外失去親人的痛與感受,面對自己所愛之人突然離去,大人小孩都只能一步步慢慢去學習接受這種刻骨銘心的悲傷,逐漸找回被遺忘的快樂,緩緩地,歡笑會再次填滿家。
 札克是麥金利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7/08
札克是麥金利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哥哥安迪也就讀於同一所小學,哥哥雖然常因控制不住脾氣惹爸媽生氣,但大致上他們還是一個快樂的家庭。有天槍手來到麥金利小學,造成了十九人死亡,其中也包括札克的哥哥安迪。原本札克以為少了常惹媽媽生氣的安迪,全家快樂的日子會更多,豈知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造成傷亡事件的槍手是警衛查理的兒子,查理平常受到大家的喜愛,與所有人都相處得甚好,發生了這樣的慘劇,查理與太太也飽受煎熬。札克的媽媽從醫院回來之後,除了對安迪的離去難過,還想著必須要有人為這件事負責,因此打算對查理提出告訴,在札克的眼中,媽媽已經完全沉浸在悲傷與憤怒之中。札克一直想著要讓大家回到快樂的生活,但在故事的前半段,無論札克想要做什麼,爸媽總是沒有認真看待。看著札克最後只能回到安迪的衣帽間假裝安迪還在,大聲的朗誦著故事,就忍不住替他感到心疼,期盼能有人可以發現這裡還有個傷心的孩子需要被關心。

 

 

  安迪的死帶走了家中大部份的快樂,無論札克多努力都於事無補。媽媽做了很多事情想讓世人不要輕易遺忘安迪的死,也對查理提出控訴,在讀的時候可以理解其實媽媽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也許這就是媽媽覺得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算事件再慘,對世人而言,過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忘記死者是誰。但對受害者家屬來說,無論過多久,傷痛都在那裡,死去的家人永遠不會再回來,傷口就算好了也還會留下疤痕提醒著遺屬曾經發生過這麼慘痛的事情。那是一種無比巨大的傷痛,因此我無法譴責媽媽是不是太偏激,因為那些作法是當下她能夠想到的最好的情緒出口吧。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查理不是人緣那麼好的話,會不會社會輿論稍微改變呢?身為旁觀者當然知道責怪查理也於事無補,但太多事情理智上能了解,感情上卻做不到。

 

 

  札克只是十歲的孩子,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但也許有些事情對孩子來說反而比較簡單,像是他極力想讓大家快樂起來,安迪死了,生命永遠停在那一天,但活著的他們難道日子也要跟著活在那一天嗎?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做起來卻很難。放下悲傷不代表要忘記悲傷,而是日子一天天往前走,一直看著過去,同時也忽略了身邊的人,最後大家都沒辦法好好往前走。媽媽太關切安迪的死,因此忽略了札克,最後大家都不快樂。

 

 

所有跟事件相關的人都很不好受,札克一家很難受,但查理身為加害者家屬也同樣不好受。札克認為大家坐下來談一談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可要放下那些情緒實在太難了。看到最後還是很慶幸媽媽終於正視了札克的努力,往前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原諒查理也是很難的事情,但凡事有嘗試總比沒有好,雖然永遠少了安迪,但安迪應該會在天堂看顧著大家,札克與爸媽應該還是能重拾快樂的日子。
 沒人可以預知下一秒習以為常的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6/26
沒人可以預知下一秒習以為常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劇變,習慣導致忽略了平常值得細細品味的事物,可能是信手拈來的愉悅,或是偶爾拌嘴的爭論,那些所謂的品常回顧是如此的美好且令人懷念,只可惜時間是冷血無情的,事情一旦發生便無轉圜的餘地。

一場槍擊案奪走的不只是受害者的性命,還有倖存者們對於生活的光明和歡笑,即使逝者已逝,回憶卻依舊痛著所有人,原先的生活提醒著缺席的人再也無法到場,笑聲不再被允許,畢竟對於死者每一口氣都是背叛,因為他們的時間不再前進,永遠的停滯在最後一口氣吐出的須臾。

尤其是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孩子的死亡是現實對他們最殘酷的指責:身為大人的他們,竟然無能為力保護自己的孩子。身為爸媽的角色卻徹徹底底的失職,那是多麼難受的痛楚,失去了摯愛卻又只能怪罪當下無力的自我。

書中藉由一位年僅六歲的孩童札克述說,同樣是槍擊案的倖存者,而在這場悲劇中他失去了哥哥安迪,但實際上他知道離開他身邊的不只是哥哥,還有他原先歡笑和吵鬧的家庭。

死亡如此的接近你我,札克雖小但慢慢的理解何謂生老病死,慢慢地知道原來平靜的生活也可以如此驚駭,他的情緒、激動如同大浪不斷淹沒他,每次的滅頂他得到是更多的體悟和渴望,了解過去那些忽略的細節、想念過去那些細小的貼心。

大人們利用自己的方式去沉浸在悲傷之中,卻遺忘孩子們實際上比想像中的更加細膩,他們的純潔的雙眼看透了一切,他們真實的神情反應的是大人不肯也不敢面對事實。

藉由札克的童言童語,了解大哭大吼不只是孩童的權力,傷心這種情緒必須學會釋放,否則一旦累積許久便會遺忘從前的快樂是怎麼出現。即使題材不算新穎,不過可以感受當中的筆觸真切且動人。

或許沒有真正的救贖和原諒,最終生活依舊要前進,不加以追究為的是現在還存有的家庭和家人,他們依舊和悲傷相處,依舊要面對死去的家人,只是共處的時候不再只有憤怒還有沉默,他們會不時的憶起何謂快樂,亦步亦趨的再次找尋過往生活中的笑聲。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短時間就上榜,國考之神:考前一年、三個月、一個月、一週如何準備?升學、檢定、資格考都適用!
作者:平木太生(jiji)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01
66折: $ 25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玫瑰聖經圖譜解讀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南國夢獸
66折: $ 23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成了鬼家人的他備受寵愛(1)
作者:五梅えるこ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叛逆玩家 01
作者:花於景
出版社:魔豆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0
$ 253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滿洲鴉片小隊(04)網路限定版
$ 17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令和妖神斑小姐(3)
作者:ともつか治臣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19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