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1
我是老師,我也不想無聊!
「社會課程涵蓋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等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並融入資訊、性別平等、生涯發展、環境、家政、人權等重大議題,配合學生的心智發展能力,由近而遠、由淺入深,以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
以上內容,摘自國小教科書編輯要旨;但我長久以來很好奇的是:這麼「偉大」的宗旨為何學生都不買帳? 傳統的社會科教學受到絕大多數人的批評,也讓學生不喜歡上社會課。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除了教科書的圖文編排零散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另一個原因當然是教學方式出了狀況。
無聊vs有意義,你想帶給孩子怎樣的學習?
在教學第一線近三十年,我觀察多數教師的社會課教學大致不脫下述五類型。
類型一、教書匠:照本宣科的「講光抄」信徒
這是最保守、傳統的教法,老師看著幾行的簡單提示就上起課。而且,為了考試一直強調「哪裡會考,回家背下來就對了!」殊不知,出版社也無法在課本收錄所有資訊,因此課文只是綱要式敘述,這裡一句、那裡一句,根本接不起來。更何況學生都已認得字,若不是礙於學校規定與教師權威,我想,教室可能早就「人去樓空」了!
類型二、新式填鴨者:汲汲於補充課外知識
相對前者,這類型的老師非常認真。他們總是拿著教學手冊補充課本沒提到的內容,一堂課下來確實讓孩子帶回不少知識。可是,學生需要記住這麼多資料嗎?我們為何不留出更多時間讓他們討論呢?即使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主題,若能引發學生去思考,不管是批判或辯論,都比一味的單向接收知識要強一些吧!
類型三、傳教者:熱情點燃孩子學習的動力
這類老師對社會科教學抱有狂熱的使命感,他們的教學除了出版社提供的補充資料,還會加入自己的觀點。因此,上這種老師的課真是一大享受。尤其是結合時事的教學內容,能讓孩子的世界與古今中外的人物連線,這不僅使孩子的學習動機變得更強烈,從中誘發的創造力往往也讓課堂絕無冷場。
類型四、引渡者: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分享
這類老師有時並不會主動提供資料,而是將上課內容製作成討論或辯論的議題,請學生自己或分組先去蒐集資料,再分析、討論、報告。老師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誘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習的多種可能。學生不再只是教室的客人,而是真正的主人!整堂課下來,學生除了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習得做學問必備的各項技巧與方法。
類型五、賦能者:跨越藩籬,讓學習活起來
這類老師除了具備第三、四種教師的特質,還跳脫出「只能在教室上課」的框架,適度安排戶外教學讓課程融合了多元的智慧與能力。像是「習得社會科領域知識」只是其中一項小目標,更重要的是為了「成就一位好公民」。此外,這種老師還會儘量不浪費曾學過的課程,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教學技巧,請學生留下學習軌跡,也藉此讓他們學會統整能力並精進寫作技巧。
跳脫框架,讓社會科教學更有魅力
其實,我從小就想逃出教室,是個愛玩也講究效率的人。正式成為老師之後,當然不可能一直乖乖待在教室裡教書,因此矢志成為第五類的老師。尤其當我又看到社會科編輯委員的內容指引如此描述之後,更堅定了這樣的信念。
「社會科教材內容的選擇,以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為原則,融入參觀、觀察、訪問、調查、蒐集資料、分類、歸納、欣賞、體驗、討論、發表、報告、比較、分析、實做、練習等學習活動,引領學生在探索人類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學習適應現在與未來人類的社會生活。」
在如此宏觀且有格局的教學期許之下,老師若能以人性、實用、趣味、思考、實踐兼具的思維與架構來設計課程,學生怎能不期待上社會課呢?
累積近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在加上長期經營「備課趴」臉書社團所引發的創意能量,我深信,這本書提供的教學案例只是「拋磚引玉」而已。期待更多老師能掙開教科書的束縛,以更高層次的眼光來設計課程,讓每一堂社會課都能讓孩子學會可以帶著走的能力,而不是記下一堆課文裡的資料。
社會科結合寫作,留下課程的精采記憶
另外,這本書還有一個分享重點:社會科也可以結合寫作。我認為,既然安排了精彩的教學,那麼,孩子的學習過程及內容都是彌足珍貴的。不僅為了回饋也為了留下紀錄,因此,將社會科教學內容做為學生寫作的題材是最恰當不過了。
我一直深信,寫作是最終、也是最好的一道評量。教學之餘請學生延伸寫作,也能成就不少好處:例如,深化教學內涵,訓練學生思路,培養孩子文筆……社會課程結合寫作,不僅師生都能留下成長與進步的軌跡,更是將教學成果與效益發揮到最大值。
在社會科的教學之路,期待你跟我一起加入不無聊的行列!
文/溫美玉
作者自序2
被你冷落的「社會科」,其實是發展「素養」、提升「競爭力」的大寶箱!
為了編撰這本書,我翻出溫老師這兩、三年的教學案例──天呀!這些內容真是動靜皆宜,而且,孩子從中嘗試了好多好多的「第一次」!
從第一次當記者採訪別人、第一次自己規劃深度旅行、第一次全權籌辦簽書會,到第一次有系統的整理筆記………這些活動五花八門,我不由得想找出它們的共通點,並用幾個關鍵字來囊括溫老師教社會科的特色;還有,這些乍看似乎「不是一定必要,為何要多做」的活動,又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我發現,這些被挑選出來、丟進社會科這個「大坑子」的課程,都有下述4個共通點:
① 花心思:孩子要學會使用「表格」與「空白地圖」來摘要課本重點,為課文內容進行分類、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詮釋或記錄事物,這些都得花心思去專注投入。
② 動腦筋 : 取代「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透過讓孩子「做越多」的活動,讓他們無法規避「自己動腦筋」的責任。
③ 發散思考:很多問題並非有絕對答案,像「果凍筆該不該帶到學校」、「人生優先順位」等主題的省思活動,並非要教孩子對這些議題做出令人驚豔的評論,而是要幫助他們建立明確的價值觀。
④ 果敢行動:不管是訪問陌生人、規劃旅行、即興演講或籌備簽書會,這些任務都需要孩子擺脫對老師崇拜的「偶像包袱」,轉而自己扛起責任去執行,他們也因此從中累積出勇氣與實踐力。
咦?這些共通點似乎都超越社會課本裡的知識了。那麼,溫老師到底要孩子從中得到怎樣的成長?這個疑惑,直到我讀了 104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先生這篇〈你的個性有競爭力嗎〉,腦袋才彷彿「叮!」的一聲亮了起來……
打一場「個性競爭力」的前哨戰!
楊基寬先生認為,人的競爭力包含兩個向度:「專業能力」的競爭力,以及「個性」的競爭力。大部分人認為前者很重要,因此,我們的教育向來特別重視國英數等基本科目,社會人士也多半熱衷於考取證照、學習技能。那麼,「個性競爭力」是什麼呢?這是對未知充滿好奇心且勇於探索、不畏懼表現自己的「鋼鐵之心」!那篇文章也進一步提到:個性競爭力強的人,具備「求知慾」及「堅忍度」,因此也會帶動「專業能力競爭力」的發展。兩者雖有連帶關係,但「個性競爭力」層次更高!
這段話頓時點醒了我。對啊!如果社會課的教學只侷限在課本內容,那就只是加強「專業能力」這部分的競爭力而已,卻漏掉了實際上更關鍵的「個性」競爭力!原來,溫老師的社會課,用活動式任務去鼓動孩子接受挑戰,進而養成他們遇到問題就會感到「好奇」、坦然去「面對」、有「勇氣」去「行動」的習慣,這些全都是為孩子培養「個性競爭力」而做的準備!
著眼「能力與態度」,讓「知識」真正活起來!
現今教育界最夯的「核心素養」,一言蔽之,就是「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這跟「個性競爭力」的意義不謀而合。放眼國小的各門學科,最能實踐這兩者的場域,也就是以「探索自己、他人和世界關係」為目標的社會科了!
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發掘自我潛能、未來面對職場時能找到自身定位、用果敢心態來迎接各種變動,同時還能攜帶「求知技巧」這項上戰場的基本武器……那麼,歡迎加入這場幫助孩子練就素養與能力的「社會趴」,讓社會課擺脫只能照本宣科的無趣,開心為孩子準備一堂又一堂「進入職場後,依然用得到」的社會課吧!
文/王智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