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經濟、管理與決策的分析模型
第01章 導論
1.1 什麼是管理經濟學
1.2 管理經濟學與經濟學的基本差異
1.3 廠商實際的經營環境
1.4 本書的架構
第02章 管理決策:範圍、層次與時間
2.1 誰是決策者
2.2 管理決策範圍的三個面向
2.3 多元或多層次的公司決策
2.4 決策的時間因素
第03章 管理控制比模型
3.1 管理控制比的推演
3.2 成本:單位成本與成本比例
3.3 原料成本在管理經濟學中的重要性
3.4 單位要素成本、要素價格與要素生產力
第04章 生產力
4.1 生產力的沿革
4.2 要素生產力網絡圖
PART 2 有關技術的探討
第05章 技術進步
5.1 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
5.2 技術進步在廠商分析的應用
5.3 橫剖面資料與內生技術進步的檢定
第06章 X無效率:台糖公司的個案研究
6.1 研究目的:分配效率與技術效率
6.2 Farrell的效率衡量方法
6.3 實證發現:糖廠的技術效率
6.4 影響糖廠技術效率的因素
6.5 實證發現:X 無效率的來源
第07章 國際技術移轉:勝家公司的個案研究
7.1 勝家公司小檔案
7.2 臺灣勝家成立時的背景
7.3 臺灣勝家的表現
7.4 臺灣勝家對縫紉機產業的技術協助
7.5 臺灣成為縫紉機王國的經濟因素
7.6 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的限制
第08章 規模經濟與成本曲線
8.1 一個經濟學中待補強的課題
8.2 規模經濟的爭議
8.3 廠商成本資料的釋疑
8.4 生存法則
第09章 規模經濟的來源
9.1 生產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9.2 0.6或2/3 法則
9.3 專業化
9.4 採購、金融與風險面之管理因素
9.5 其他類同規模經濟的現象
第10章 中小企業與臺灣經濟的活力
10.1 臺灣中小企業的迷思
10.2 Marshall 森林的寓言
10.3 中小企業的定義
10.4 中小企業市場占率的國際比較
10.5 臺灣中小企業的蛻變
10.6 中小企業與資源重分配
10.7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合作關係
10.8 中小企業與創新
10.9 中小企業信保基金
PART 3 創新與訂價
第11章 創新與技術典範
11.1 創新的兩個定義
11.2 技術典範
11.3 創新與知識基礎
11.4 創新的可預測性
11.5 創新或技術發展方向的改變
11.6 創新的專屬性
第12章 創新的來源與影響
12.1 創新的四種來源
12.2 研究發展
12.3 研發經費與廠商的規模
12.4 產業的研發支出傾向與創新能力
12.5 創新、技術與廠商規模
12.6 創新與產業結構
第13章 廠商的訂價
13.1 壟斷力的衡量
13.2 獨占者的另類訂價
13.3 廠商的勾結與欺瞞
13.4 完全成本、加成或拇指法則訂價法
13.5 價格領導
13.6 聚焦式訂價
13.7 用交貨期的變動取代價格調整
13.8 其他訂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