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基本概念
第01章全書導讀
1.1與貨幣銀行學的第一類接觸
1.2為什麼要學貨幣銀行學?
1.3什麼是「貨幣銀行學」?
1.4最重要的經濟變數:產出與物價
1.5本書章節安排
第02章貨幣與支付系統
2.1導讀
2.2什麼是貨幣?
2.3貨幣的功能
2.4支付系統
第03章貨幣的定義與衡量
3.1導讀
3.2現代經濟中貨幣的定義與衡量
3.3數位貨幣
第04章金融體系概論
4.1導讀
4.2金融體系的成員
4.3金融體系的運作
4.4臺灣金融體系的演變
4.5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優點比較
4.6臺灣金融體系的規模
第05章金融市場概述
5.1導讀
5.2金融市場的分類
5.3金融工具
第06章金融中介機構概述
6.1導讀
6.2銀行的基本功能
6.3銀行概況:主要國家比較
6.4金融中介機構為何如此重要?
6.5純網銀
6.6特殊的金融中介機構窮人銀行
PART 2利率
第07章利率的基本概念
7.1導讀
7.2不同債務工具的利率計算方法
7.3現值概念
7.4到期殖利率
7.5債券殖利率與債券價格的關係
7.6其他的利率衡量方法
7.7利率與報酬率
7.8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
7.9事前實質利率與事後實質利率
第08章利率水準的決定理論
8.1導讀
8.2資產需求的決定因素
8.3可貸資金理論
8.4流動性偏好理論
第09章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
9.1導讀
9.2利率的風險結構
9.3利率的期限結構
第10章與利率有關的重要議題
10.1導讀
10.2國內主要利率
10.3國際間重要利率
10.4利率走向的研判
10.5負利率
PART 3金融服務業
第11章臺灣銀行業的當前現況
11.1導讀
11.2銀行業的版圖概覽
11.3銀行的主要業務
11.4銀行的收入來源
11.5資本適足性
11.6獲利情況
11.7臺灣銀行業面臨的挑戰
第12章商業銀行的基本經營與管理原則
12.1導讀
12.2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12.3銀行的基本運作
12.4銀行管理的一般原則
第13章金融監理與規範
13.1導讀
13.2銀行監理的國際趨勢
13.3銀行管制和規範的主要項目
13.4資本適足率
13.5存款準備制度
13.6法定流動準備比率及其他流動性規範
13.7存放比率
13.8其他規定
13.9銀行經營績效評估
第14章當代金融服務業的發展
14.1導讀
14.2創投公司
14.3投資銀行
14.4私募(股權)基金
14.5主權財富基金
14.6天使投資人
PART 4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第15章存款貨幣的倍數創造
15.1導讀
15.2存款貨幣創造過程中的三大主角
15.3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與貨幣基數
15.4中央銀行如何控制貨幣基數?
15.5存款貨幣的倍數創造過程
15.6存款倍數創造簡單模型的缺點
第16章貨幣供給的決定
16.1導讀
16.2貨幣供給模型與貨幣乘數
16.3貨幣乘數與簡單存款創造過程的關係
16.4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
第17章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17.1導讀
17.2利用IS-LM模型說明貨幣政策效果
17.3貨幣政策的操作流程
17.4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17.5準備金市場
17.6貨幣政策操作工具
17.7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第18章美國聯邦準備與臺灣中央銀行
18.1導讀
18.2美國聯邦準備
18.3臺灣的中央銀行
第19章有關貨幣政策的重要議題
19.1導讀
19.2央行的獨立性、透明化、權責化
19.3貨幣政策的操作架構
19.4貨幣政策傳遞機制
19.5不可能的三位一體
PART 5其他重要課題
第20章外匯市場
20.1導讀
20.2外匯市場與匯率
20.3外匯供給與需求
第21章通貨膨脹
21.1導讀
21.2各種物價指數的介紹
21.3通貨膨脹的定義
21.4物價上升的原因
21.5通貨膨脹的影響
21.6惡性通貨膨脹
21.7通貨緊縮
第22章貨幣需求理論
22.1導讀
22.2貨幣數量學說
22.3流動性偏好理論
22.4貨幣需求的存貨模型
22.5弗利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
第23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與全球金融危機
23.1導讀
23.2美國的房貸市場與房貸證券化
23.3何謂次級房貸?
23.4次級房貸風暴與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原因
23.5主要國家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政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