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3 項符合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書評: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1/14
書評: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二版) 인지편향사전 - 누구나 빠지는 생각의 함정 (Cognitive Bias Dictionary - The trap of thinking that everyone falls int...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

作者:李南錫著李正模審訂 / 譯者:高毓婷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期:2021-05-2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

這樣的慣性思考,往往都是錯的,小心,別踩到慣性思考的地雷!

爸媽愈反對,我就愈喜歡他!          怎樣?!人家就是打算來一場「逆火效應」!
聽說這是必買品項,那我也要買!      幹嘛一窩蜂?!這根本是「從眾效應」啊!
只要把這個吃完,我就不會再吃了!           騙誰啊!明明是「自制偏誤」啊!
為什麼我總是被壞男(女)人吸引?           因為「富蘭克林效應」總是隨時會發生……
我長得還算平均以上吧?!               這明明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性偏誤」啊!
做得好是我的功勞,做不好是祖先的錯!         這麼想就是犯了「自利偏誤」!
初戀為什麼格外令人難忘?               殊不知這都是「蔡格尼效應」惹出來的!
怎麼辦?大家都在看我!                少來了,這是「鎂光燈效應」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與判斷:
今天要穿什麼?吃什麼?
現在在哪裡?等一下要去哪裡?
怎麼去?要做什麼?……等等。
根據當下的想法與判斷,產生不同的經歷,
而這些經歷慢慢累積,就成為一個人特有的人生。

然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充滿謬誤的慣性思考中,卻認為自己並沒有這麼想。
彷彿地鐵上的醉漢向其他乘客做出冒犯的舉動般,沉迷於偏誤認知而不自知。
因此,我們必須從這個狀態中醒過來,直視人的本質,
承認自己的慣性思考是偏頗的,而且充滿捷思。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

人類具有「重視理性與分析」的思考體系,
以及「重視感性與直覺」的思考體系。
在特定的情況下,
人類會根據受到哪個思考體系的影響,
產生全然不同的認知。

本書收錄101種微小卻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因慣性思考產生的認知偏誤。
從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等領域,
介紹慣性思考造成的各種謬誤、效應及迷思,
並列舉許多令人恍然大悟的真實案例,
讓我們真正理解這些慣性思考所造成的認知偏誤,
到底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作者簡介:

李南錫 心理學家,也是綜合型作家。曾任企業規畫、產品企畫、學習影片企畫、翻譯家、城市企畫、科學‧管理專欄作家、紀錄片諮詢委員等,在各個領域上測試自己的可能性。成均館大學學士及碩士,主修心理,在修習認知科學及合作課程後,取得賓州西徹斯特大學(WCU)互動科學(Interaction Science)博士。擔任韓國認知科學會幹事、翰林大學‧西江大學心理學講師、美國匹茲堡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人員,現正致力於正向心理學、行動心理學的實際應用上。

審訂/李正模 首爾大學心理系學士、碩士畢業,於加拿大皇后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歷任高麗大學心理學教授、成均館大學心理系與認知科學合作課程教授。曾任韓國認知科學會會長,現為成均館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著有《認知心理學》、《認知科學: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對人類與宇宙所知微薄(共著)》等書。

譯者簡介:

高毓婷 政大韓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

章節試閱
011單位偏誤(Unit Bias)
開封後的飲料為什麼要一次喝完?

在國外旅行時有時會發現,即使是相同的商品但包裝單位卻不同,而嚇了一跳。舉例來說,美國的超市中有兩公升裝的可樂,或七百五十毫升裝的罐裝飲料。看到這些飲料時,大概第一個反應都會是「啊,這個要怎麼一次喝完啊?」,將包裝的單位認為是必須要一次食用完的定量,這種現象正是單位偏誤。
單位偏誤是二○○六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系蓋耶爾(Andrew B. Geier)與羅津(Paul Rozin)教授提出的概念。在餐廳裡,人們認為一碟餐點是一個自然的單位。不過因為每間餐廳的...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審訂_序】我們總是掉進慣性思考陷阱,卻往往不自知/李正模
成均館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前韓國認知學會會長

2002年12月8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博士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居然不是經濟學家,而是心理學者打敗了當道所有知名經濟學者們,得到了經濟學獎!真是令人驚訝。以韓國式的思維來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康納曼教授在經濟學,啊不對,是社會科學上,為了全體人類成就了偉大的功業。誕生於以色列的他,來到普林斯頓大學,與已故的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教...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審訂的話│我們總是掉進慣性思考陷阱,卻往往不自知 -016
作者序│人生在世,我們被怎樣的偏誤束縛住?-020
★ 01影響判斷和行動的偏誤
001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 -026
說到「炸雞」當然要配啤酒啊!
002假確定性效應Pseudocertainty Effect -031
別被騙了!百分百中獎活動
003情意捷思 Affect Heuristic -035
今天心情這麼好,工作一定會很順!
004結果偏誤Outcome Bias -040
結果好的話,一切都好?
005合取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 -043
琳達一定會成為熱中女權運動的銀行員!
006規畫謬誤Planning...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書評: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1/14
書評: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二版)
인지편향사전 - 누구나 빠지는 생각의 함정
(Cognitive Bias Dictionary - The trap of thinking that everyone falls into)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內容密度: ★★★★✫
敘事易讀性: ★★★★☆
翻譯與排版: ★★★★✫

註:星等意義可參照 Amazon 美國版或日本版的書評狀況。
深度密度等,為對於:從書名與書籍系列推斷之,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相對參照。


【內容】
本書是講偏誤的書,在同類書中的特色是:
● 所講述偏誤對象的條項種類多,平均每項約3~4頁。共101項。
● 因平均每項約3~4頁的限制,說明精要,但仍足供介紹。

但相對的就不適合作為認識所謂「偏誤」這個概念的第一本書。原文書名 Cognitive Bias Dictionary(中文本副標題)可以比較精確的點出本書屬性定位。比較偏「彙總」各家資料來源的書,而非作進階深入討論的書。

博客來的網頁有列出這 101 項的目次(謬誤/偏誤效應的名稱)。想省錢的也可以101項一個一個的去查它的內容。不過直接買書比較快比較省吧,最低時薪168元的時代了。只是101項偏誤這個數字是為了寫書而湊出來的,有些是太過淺明不需要說明的項目、或類似的東西分述成2個、3個、或更多。


延伸:偏誤、捷思(可參考快思慢想一書,有共通性)、Rule of Thumb 習慣經驗法則、或說是思考上的反射動作、自然習慣;是人以有限資源與時間要對應自然與人為環境中,所面臨的各種狀況與需求所生。有人經由在人類社會環境中學習而來的,但也有因自然演化所形成與遺留下來,屬於必要或非必要的機制。前者的形成與否可能較易有個體或文化上的差異;但因後者因素所形成者則很難避免它的存在,但可以意識到,並作規避或是修整。

延伸:除了思考外,像是視覺這種被認為客觀可見的東西,其實也有類似的現象(視錯覺,書中有舉例),本質上也有類似處。人的視覺與部份反應是靠腦神經作一些類似ASIC的Pattern或規則辨識所形成。讓有限的處理資源,「快速」「有效」處理在環境上需應對的事物,以生存繁榮。

不管是思考或是視覺,都沒有那個資源與時間,對所有遇到的細節都作完整分析,會需要一些快速有效的反應法則(更具體的是如被燙到等狀況下的反射動作)。或如最近所接觸、較易或已被喚起的記憶,會被給予較高的權重與優先度。因為這些東西已經被叫到你腦中的cache裏ready to use,或者說是「適應環境變化」的一種形式。

Rule of thumb、經驗法則、業界經驗、經驗老道…性質上都會內建有些偏誤。在知情且能接受其成本的狀況下使用就好,特別是在你的選擇很多,以及空出來的時間、資源等,能夠去弄出更多成果的時候。


本書的預設作用是讓你認知到:是否為知情、且能接受這些認知偏誤所產生的成本或是不利益。特別是在商業決定、或是行為經濟等會對你有實質的利益影響、以及對人的判斷而影響人際關係或生活感覺等的時候。

註:但本書中所用舉例通常不太適當,主述性質與所述對象條項不同,或所選例子不易理解。舉例說明時,用不易理解的例子的話,本身就失去了舉例的原始意義。

如100%中獎項目的說明例。其所稱之例比較偏向風險喜好或規避傾向及期望值、所要結果有時除了數字本身外還有其他中低、以及非整數不易心算故被規避;但引起所述對象偏誤的主因,通常是在於刻意以掩飾其重要性的方法作表示的小字條款(fine print)。


【實用價值】
因其主題特性,與所有人都相關,對所有人均有實用價值,減少在重要事情上的犯誤。且因其所講述偏誤對象的條項種類多,共101項,對大部份人,不太會有書中所有條目均已分門別類領悟或閱知過的狀況。

但如果是已經主動找過幾次講偏誤與關心該主旨的讀者的話,則本書中所提到的東西全都已經碰過的機率不低,只是所用的名詞與述說方式可能不太一樣。本書所講的東西屬於項目多、有整理對照,但在個別的說明上並非特別深入。

但101項偏誤這個數字是為了寫書而湊出來的,有些是太過淺明不需要說明的項目、或類似的東西分述成2個、3個、或更多。

其中有些甚至連(決策、思考的)偏誤都算不上,而只是現實的必然(如情緒有時會影響判斷與行動…呃,這個好像不需要是把它稱為偏誤才有人知道)、或是多屬性的影響、或是有其他目標考量,但作者未點出最關鍵的其他要素,而直接稱為偏誤。

例:幾十年的時間差下,金錢價值本就需折現,折現概念的存在並不是偏誤、而是客觀的財務正確,只是折現率要抓多高的問題。又或是表述意見時考慮到週遭氣氛與人際關係、提案成功率等,不一定會直接照原樣表述自己的意見,這種有時候是「有意識的策略」,而非「偏誤」。

又例:將Survivorship Bias 與條件機率(貝氏機率)的概念混在一起談。是有關連但混一起談會較不易理解。後者可以獨立存在。

而有些其所稱的「偏誤」甚至不一定是有效存在。如人傾向於把一些零錢、特別是銅板花掉。倒不一定是因為它是零錢或是銅板就認為它的價值較等值的紙鈔少,而是單純物理上帶太多這東西很煩佔空間又重。現實點來說,商店站前填完問卷後街訪者給你10個5元台幣銅板當謝禮的話,你大概也不會把它鼓鼓的一直放在口袋中帶著走。(該研究用1 美元銅板x5、每顆直徑 2.6 cm、8.1公克相當大一顆。5顆總計40.5公克重,約台幣5元銅板10枚的重量)

但這些部份連同已熟知的偏誤,各人自己跳過就好。

另外是一些寫作上的表述。有些項目是採正向表述(標題所述想法是正確的)、但有些是採反面表述(標題所述想法是錯誤的)。這種寫法的混用會使讀者較不易理解。

另外也有如前述:標題想法不一定對或錯,所述偏誤只是影響結果之眾多因素的其中之一。如一對一協商時誰先喊價較好?視客觀環境狀況等Bargaining Power沒有一律的結果。而就算不考慮是否認識錨定效果,當Bargaining Power在己方時(其也表示自己對商談物的價格、成本、效果是有概念的),自然的發展也是會希望這邊先喊價。然後其他有些項目,作者也是本身就自己先肯定、隨後又否定了它的有效性。有時候有效、有時候無效。

其中:也有兩個所述偏誤相衝突的。但的確這兩個偏誤,或說是希望,有時都會分別存在。但有不同的機制。如連續機率下Mean Reversion回歸均值,主要出現在如丟銅板時,預測者知道其有固定的客觀機率;以及基於連續出象的在繼續維持。如預測者不知其機率、或其機率本身就非固定而與體能與心理狀況等影響,非屬穩定的「人的行為」;但也有如賭運等單純期望、這種則是有預測者是會去賭的人這種參加者本身的特質偏差。

所舉的例子經常(大部份)不利於說明,經常把不同性質的東西混在一起塞到同一個項目,且可能他因才是主因。本書的實用價值在這邊有點扣分,本來應該是實用性很高的書題材與項目,但作者的寫法讓它變成:本來就懂的人可以看得懂它每一項內要講的東西(大多又有一些標題外的其他東西混在裏面);但本來尚未意識到他要講的該項偏誤的人的話,就容易有「所以到底對不對」「並不是一定是這樣」甚至是「所以這幾個例子所共同要講的是什麼」的感覺。

搭配所舉例情境的考量,可能是每個條項分兩階段論述較好。先講這個偏誤效果本身,再談實際應用時(如所舉例子)標題偏誤的作用,先明確化正向的表述;再對照說明標題偏誤的限制、與會發生明顯影響的其他因素等,反面命題或其他解釋與其他要因之補充。但兩種論述方向之間應明確標明分立,避免來回穿插。

本書中部份大項目有於該項最後標框分立,唯正文中的論述穿插,特別是所舉的假設情境例子通常都混有多種要素與方向,不利說明與讀者之理解。其結果反而是只讀開頭摘要(白框)與各段最後的「其他要素」框列句(黑框)就好。讀它舉的例子反而會產生多餘的纏繞。

個人希望:能看到一些對所述偏誤,其產生由來的演化與生存上的成因、或可產生能有益作用場合的推論(只能推論,畢竟生物演化不能回到過去的人類史找Mother Nature提供口述證詞);或基於事實限制的對成因之可能解釋,如一些人類行為或社會模式的東西會有邏輯上有效的理由。以參考可能發生的情境、很可能同時發生的其它症狀,或是可能存在的其他規避路徑。


【翻譯與排版】
翻譯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主要問題是作者的舉例能力不好。但這不是翻譯者可以改變的部份。少數部份則是翻譯後語意不明、或所創詞語不直觀又缺乏適當說明,如p.227的「打折線索」。

註:吐嘲一下,中文書名主標題「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是詞語定義下的必然。反向也是你確信你之前的想法是錯的,或是確信可能有其他正確的解答。原文的書名不是這個,原文的書名(中文本副標題)會更直接精確的點出內容所述,與主要適用用途。


【比較基礎參考:類似讀物】
● 邏輯與行為經濟相關者。如: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
● 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
 作者為心理學家,提出了101種...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6/07
作者為心理學家,提出了101種慣性思考的陷阱,人們往往以為自己是最理性客觀的,但事實上很多觀念的判斷皆出現了偏誤,還不自知的繼續自己的方式,101種裡面還真的被講中了好幾種呢,真是慚愧呀。

以下小提幾種警惕的“招式”,整本看完能讓我們在生活上見招拆招更順暢。

1.面額效應:「即使是相同金額的貨幣,根據組成的不同,價值看起來也會有不同的現象。舉例來說,同樣是500元,分別是10個50元銅板、五張一百元、或是一張500元紙鈔,人們對這相同的500元,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及使用傾向。」也就是說人們持有高面額的紙鈔時,會更珍惜錢,而持有低面額時則傾向花掉。

2.自制偏誤:「過度高估自己對誘惑的節制力的心理現象,雖然相信自己能控制食慾、性慾、睡眠慾等衝動,但實際上會屈於變化無常的慾望。」千萬別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實際請親友見證自制力的部分,讓他人幫助你並監督你。

3.正常化偏誤:「過度低估災害發生的機率,以及災害對自己的影響。人們往往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而使損害加重。」不能有僥幸心理,例如家裡隨時備著滅火器,教導全家人消防觀念,以備不時之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2025ㄇㄚˊ幾手帳(隨書附贈霧面PVC書套+書籤)
作者:YUKIJI
出版社:春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9
66折: $ 29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調整心靈 DNA有聲書﹝新版﹞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1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寫下歷史的世界500步道
作者:莎拉.貝克斯特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17-08-05
66折: $ 49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速成100有聲書 第 2 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
66折: $ 72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我們在謝幕後是專屬伴侶 首刷限定版-03
作者:ざらめ鮫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7
$ 15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舔我、咬我、親吻我-全
作者:文月くみ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4
$ 11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國小康軒新挑戰自然自修五下{113學年}
作者:康軒編輯
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31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神奇柑仔店系列:招財貓的每一天(首刷限量贈送三款喵喵納福小卡)
作者:廣嶋玲子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2):光影魔法的考驗
作者:柳多煐
出版社:小熊
出版日期:2025-01-22
$ 24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療傷遊戲 重新開始 5(首刷限定版)
$ 17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妖怪五星好評
作者:謝東霖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7
$ 30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M子-受虐癖- 無修正
作者:シロノマヒロ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261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