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間、玩樂方式逐漸窄化的生活環境
孩子需要更多想像與溝通的自由空間一個下雨的午後,弟弟正看著電視,姐姐則沉浸在手機遊戲中。
弟弟這時提起朋友家的狗狗好可愛,真希望家裡能養狗。姐姐一口回絕,不行,媽媽說過不准。
弟弟盯著動物頻道,不甘心的追問,那養狼呢?養河馬、養袋鼠、養長頸鹿呢?
姐姐一面專注地打電動,一面不耐煩地潑冷水,狼晚上會一直凹嗚的叫很吵、袋鼠蹦蹦跳鄰居會抗議、長頸鹿才住不下家裡……還講到忍不住捶了弟弟的頭一下。
沒想到弟弟委屈地嚎啕大哭,姐姐因為內疚,只好放下手機安撫弟弟的情緒,帶領弟弟一起幻想,養其他動物會怎麼樣?和海龜一起玩沙浴、跟大象一起洗澡、在廣闊的草原騎著飛快的獵豹,到了傍晚,躺在軟綿綿的綿羊身上看星星。
姐弟倆掛著滿足的笑容想著,弟弟又問,可是,媽媽會讓他們養這些動物嗎?
姐姐說,不行,應該是不會答應。這是祕密,不能告訴媽媽的祕密……
本書精彩刻劃兩個孩子從安靜地各自專注在一台機器前,到一個話題起頭後,開始有你來我往的互動,弟弟天馬行空的提問,姐姐再以頭頭是道的創意回答接招,隨著兩人之間的交流愈來愈密切,想像力開始運轉,一個無邊無際的想像世界,就此在一個小房間裡開展了。
他們在想像世界中互相參與、創造。在那裡,彷彿是一個平行時空,可以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毫無顧忌地在草原上奔馳、躺在沙灘上、盡情和動物一起玩水。原本兩個侷限在小房間、眼神被電子產品牢牢吸引的孩子,最後心靈也隨之飛揚、躍動起來。
作者認為,不論是空間或心靈,孩子都嚮往一個廣闊的空間,在彼此能夠分享話語和自在溝通的自由中生活,才能真正讓人感到幸福快樂。透過作者用心安排的逗趣對話、充滿細節與趣味的圖畫,將帶領讀者一起領略這份自由。
★透過現實的黑白對比想像世界中的繽紛多彩,展露出孩子心靈世界的鮮活有趣!
★一來一往的天真逗趣對答,享受溝通對話中的交流樂趣!
作者簡介:
朴賢珠(박현주)
小時候是一個整天剪著紙娃娃玩耍,說話很小聲的孩子。
喜歡手作和畫畫,在從事雕塑、短篇動畫、插圖繪畫工作的過程中進入繪本創作的世界。現居首爾的某個地方和老公以及兩個女兒一起生活,夢想著幸福快樂的世界,也期許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溫暖。寫作和繪製的作品有《因為我》(나 때문에)。
譯者簡介:
陳怡妡
畢業於文化大學韓語系,目前學術進修中,同時以自由譯者、韓語教師的身分活動。希望透過文字傳達更多的訊息給世界上需要安慰的朋友們,讓語言幫彼此建立起橋樑,也成為互相了解彼此的開端。譯有《無論何時,媽媽永遠在這裡》、《媽媽藥》、《是兔子嗎?》、《現在是幾點呢?》等。
章節試閱
「姐姐,我朋友家的狗狗真的超級可愛,
牠還聽得懂人說的話耶。
要是我們家也能養狗狗就好了。」
「不行。」
「為什麼?」
「媽媽說了不准。
狗狗會亂大便、掉毛,又會亂叫。」
「那麼,養野狼呢?」
「不行。」
「為什麼?」
「野狼晚上都會凹嗚的叫,
聲音很可怕又很吵。」
「那河馬呢?」
「不行。」
「為什麼?」
「河馬住在水裡耶,
你想我們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那麼,袋鼠呢?」
「不行。」
「為什麼?」
「樓下鄰居會抗議的。」
「那麼,長頸鹿呢?」
「不行。」
「為什麼?」
「拜託!你不知道長頸鹿有多高嗎?
我們家太小了,養不了!」
「姐姐!養恐龍怎麼樣啊?」
「笨蛋!恐龍早就滅絕了啦!」
碰!
哇啊啊!為什麼打我?
不能養恐龍就不能養嘛,姐姐為什麼要打我啦?
「好好好,對不起嘛!
不然,我們來想想別的辦法。」
「什麼辦法?」
「我們來養烏龜吧。」
「烏龜?」
「嗯,烏龜很安靜,
樓下的老奶奶應該也會喜歡烏龜的。」
「姐姐,姐姐!那麼,我們也來養大象吧!」
「大象嗎?」
「對呀,和大象一起洗澡一定很好玩!」
「好啊!沒問題,我們要不要也養獵豹呢?」
「哇!如果可以騎著獵豹上學,
就絕對不會遲到了。」
「還有綿羊!綿羊怎麼樣呢?」
「好啊!躺在綿羊身上睡覺,軟綿綿的,一定很舒服。」
「那當然!就算在外面看著星星睡覺,
有綿羊毛茸茸的,也不會著涼了。」
「但是,姐姐……
媽媽會讓我們養烏龜、大象、獵豹,
還有綿羊這些動物嗎?」
「不行,應該是不會答應。」
「我們該怎麼辦?」
「這是祕密,不能告訴媽媽的祕密。」
「可是,我們要怎麼跟牠們一起生活,
又不被媽媽發現呢?」
「我也不知道,我們再來想想辦法吧。」
「姐姐,我朋友家的狗狗真的超級可愛,
牠還聽得懂人說的話耶。
要是我們家也能養狗狗就好了。」
「不行。」
「為什麼?」
「媽媽說了不准。
狗狗會亂大便、掉毛,又會亂叫。」
「那麼,養野狼呢?」
「不行。」
「為什麼?」
「野狼晚上都會凹嗚的叫,
聲音很可怕又很吵。」
「那河馬呢?」
「不行。」
「為什麼?」
「河馬住在水裡耶,
你想我們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那麼,袋鼠呢?」
「不行。」
「為什麼?」
「樓下鄰居會抗議的。」
「那麼,長頸鹿呢?」
「不行。」
「為什麼?」
「拜託!你不知道長頸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