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當文化變成產業,用經濟學「小題大作」的解讀
《巷子口經濟學》作者、資深產業分析師/鍾文榮(Mr.Economics)
流行文化現象與經濟學有何關係?對經濟學領域而言,流行文化的研究相對非主流,即使如此,並不代表不會引起經濟學家們的興趣。
如果我說,韓國娛樂圈的產值超過500億美元,領先台積電在2016年的產值294.88億美元近兩倍時,相信各位聽到一定會「哇!」的一聲;我若再舉韓國熱門的實境綜藝節目《Running Man》為例,自開播6年半來就創造龐大的產值及觀光效益,僅僅授權給中國版《奔跑吧!兄弟》,就獲利近新臺幣17億元。
說到這裡,各位一定很驚訝,原來文化經濟的產值,根本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單薄。
這本書的作者發現,當文化或創意變成一種產業,投資者會更要求數值分析,才能計算投資的報酬。沒有數值分析,投資簡直就像一場賭博,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換句話說,只要掌握好關鍵數值,文化創意產業的獲利槓桿,也許比一般產業還高上許多。
經濟學有個鮮為人知的稱號,就是「經濟學帝國主義」,指的是經濟學家們使用經濟學工具,不斷向其他社會科學領域擴展,當然,文化經濟學也是被「入侵」的範圍之一。正如我們熟悉的「韓流」,一般人可能以為只是一種流行文化罷了,甚至僅僅是一種次文化現象,但在經濟學家眼中,他們可不這麼想。
舉總體經濟而言,2016年韓國內容產業出口額比2015年成長8.3%,達63.1億美元,這個產值雖然僅占GDP的一小部分,但作者提到PSY的〈江南Style〉這首歌的收益達330億韓元,若計算關聯產值則達1兆韓元以上。這其中,文化商品的出口值對出口的牽引效果則達4.12倍,帶動14至15人就業,而傳統產業只能帶動7至8人就業而已。
再舉個體經濟而言,過去有經濟學家認為,景氣越差,大家反而越愛看電影來消磨時間,但作者舉實證研究指出,在不景氣時,大家竟然變得不愛外出看電影,而當景氣變好時,大家反而更愛看電影,且效果還比降價來得好,這往往顛覆了過去很多人的直覺;另外,透過統計的研究,發現文案越簡短,腳本就越昂貴。
這本書主要分析韓國的文化經濟現象,就如同本書的原韓文書名「票房經濟學」,經濟學家所關注的是「韓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韓國的做法也開始被其他亞洲國家所模仿。
「韓流」的經濟產值不容小覷,韓國流行文化從亞洲風靡到全世界。2016年,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公布的「文化隆盛促進計畫」,就強調要「更加擴大韓流在世界的疆域」 。
「韓流」的產值日益提升當中,正因為韓國的文化產業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動。舉韓劇的外銷量來看,自1998年的320萬美元,飆升到2005年的9,870萬美元,不到10年,就暴增超過30倍;而2004年約有300萬名亞洲觀光客到韓國旅遊,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受了韓劇的影響,我認為這當中《冬季戀歌》厥功甚偉(當年我也是第一次到韓國)。再以2016年韓劇《太陽的後裔》為例,包括版權外銷等直接與間接帶來經濟效益超過1兆韓元,甚至可能上看3兆韓元,比起韓國政府的振興措施更具效果。
本書作者從票房經濟開始,看文化經濟學與文化產業的運作方式,印證了經濟學「小題大作」的趣味性,亦印證了「經濟學帝國主義」用經濟學分析工具,解析不為人知的社會經濟現象,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的威力。
我一直相信經濟學的功用,絕對不僅是理論經濟學這般的艱澀難懂,畢竟,這與人的現實生活中距離太過遙遠。我也同意作者所言,經濟學只是解讀世界的一種方法,就如作者在本書前言末,舉出英國劍橋大學首位女性經濟學教授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的一句話:「學習經濟學,不是為了獲得處理經濟問題的既有解答,而是為了避免被經濟學者耍得團團轉。」就我看來,這也是一些科普經濟學作者的寫作使命!
推薦序二
無風不起浪的韓流文化──隱藏在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再寫韓國》作者、韓國社會文化專家/陳慶德
10年來,韓國影視業大舉進軍臺灣,也受到國民熱愛。且不僅是臺灣,世界各國可說興起一陣「韓流」現象,這一點光從PSY〈江南style〉於YouTube的點閱率破近28億次,實際收益上看約330億韓元(折合新臺幣約1億元),相關產業與宣傳韓國效益,已達到1兆韓元(折合新臺幣約300億元)等數據,即可看出。
〈江南style〉很紅、韓劇很好看、K-POP很好聽,然後呢?
然而,我們除了說〈江南style〉「很紅」、韓劇「很好看」、K-POP「很好聽」,或某歐巴「很帥」等,以「感覺」形容韓流興起盛況,然後呢?是否有另外一種較為深層、理性的看待這幾年來,「無風不起浪」的韓流文化?
如同本書作者所說:「當學者想要說明大眾文化或文化產業產生的現象時,就會遇到巨大的瓶頸。因為要精準找出人們複雜的『喜好』與『情感』非常困難,想要在這方面進行研究,並非依靠科學或理性邏輯,而是『感覺』。」這本書就是基於此觀點,探討全球興起的韓流現象。
顛覆過往的觀念──什麼?電影行銷費比製作費高!
作者在書裡,以一位謙虛的經濟學家角度出發,研究現今韓流為何會興起?探討許多細微的流行文化「操作」等。
舉例來說,一般人們認為一部電影想紅,必然要請到知名大明星、投入大量製作費,才是「正道」,然而作者分析市場資料後(請見第4章),顛覆了人們過往的觀念,原來改轉往投資在知名度稍低的演員、加強行銷費用,才是讓現今韓流電影獲利、受到大眾歡迎的主因之一,也反駁許多人常下的簡單定論:「電影票房主要是看運氣。」把「運氣」轉變為「成功機率大一點」的經濟學原理探究。
除了電影,本書也針對暢銷歌曲、成功韓流團體、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等等眾多成功案例,分析其操作之道。
反省韓流文化「亂象」與走向!
作者在書裡陳述了韓流興起之「理」,也反省了「亂象」。
諸如每年度,韓團推陳出新、眼花撩亂,解散的也不少,透過「過程」(process)、「關係」(relationship)、「分擔任務」(task)、「經濟財務」(financial)、「政治」(political)、「毒品」(drug)等六項分析,作者一一細說,韓流團體之所以解散的原因(請見第12章)。
此外,本書也提到中國「無條件、大規模、立即性」的資金,日漸介入韓國流行產業、嚴重「審查」製作內容等發展,讓作者擔憂,這條路對韓國是否為正確之途?「中國如今已經不是『市場』,而是『投資者』。」(請見第19章)一語道破韓流未來之困境,讓人得知其中辛酸。
以韓國為借鏡,這不也是臺灣演藝圈面臨到的現況嗎?這是一本現今臺灣坊間罕見深入的探討韓流之著作,在此,本人誠懇推薦。
前言
創造流行文化,只能靠「感覺」嗎?
在閱讀本書前,我想對各位提出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線演員在挑選下一部作品時,做出令人驚訝的決定。例如,有時他們會選擇看起來不賣座的獨立電影,或挑了一個自身難以消化的角色。
演員憑藉著大眾的支持得以立足,為什麼會選擇不易受到高度關注的作品?他們多半不是為了高片酬,也不像是為了追求藝術,有心想要成為真正的演員。儘管當事人表示:「想要嘗試一次這樣的角色。」但該說辭依然難以說服大眾。他們究竟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有人認為當世道不景氣,娛樂產業反而蓬勃成長。所以在景氣蕭條時,若有電影大賣,就會出現新聞報導,認為該部電影的成功,是受惠於「經濟不景氣」。就算景氣低迷,人們還是想要享受休閒娛樂,但由於荷包見底,只能選擇價格相對低廉的電影、遊戲等當作消遣。
如果娛樂電影成功大賣,新聞會報導:「景氣不佳時,一部娛樂電影安撫了人們的情緒。」若愛情連續劇締造收視佳績,則寫道:「經濟不景氣,連續劇撫慰了大眾的不安心靈。」這種順應時勢的說法,看起來就像是隨口說出的話,可信度不高。然而,在人們選擇的背後,難道就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佐證,並呈現真實的情形嗎?
最後一個問題:近年來,韓流的魅力席捲全世界。有人認為,應該善用韓流的話題性效應。現在全世界瘋狂熱愛韓國的連續劇、歌手、演員,許多人期待能藉此強力推銷韓國產品,獲得不同以往的迴響。韓國業者都認為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但有時候仍害怕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報。他們會擔心,瘋韓流的人,是否就會認同韓國商品?愛看韓劇的人,是否真的會去買劇中出現的零食、手機、化妝品?此現象,是否能從理論上套用模型來說明?
當「感覺」變成一種產業,一切就得以數字為依歸
關注大眾文化的人,心中一定有過類似的疑問:某些與文化產業相關的社會現象越明顯時,總會出現各種理論來分析其背景。有時候,政治方面的解釋正好貼切吻合;有時候,社會經濟變化成為關鍵。現在,我們經常利用社會科學,研究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它之所以有說服力,是因為它以科學理論說明我們周圍的社會現象,分析若越準確,就會有更多的學者投入研究。
但是,當學者想要說明大眾文化或文化產業產生的現象時,就會遇到巨大的瓶頸。因為要精準找出人們複雜的「喜好」與「情感」非常困難,想要在這方面進行研究,並非依靠科學或理性邏輯,而是「感覺」。雖然我想反駁這個論點,但以現有的社會科學模型,很多情況都無法跳脫此主張。
其中一項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沒有足夠的相關資料。社會科學要建立理論模型,必須先收集大量的資訊並分析這些資料,支持各種假說和理論,才能提高說服力。但文化產業的歷史相對短暫,累積資料與資訊化在許多層面上相當不容易。
目前學者對這個產業的關注度也不高,數年前,文化產業仍被視為是相關從業人員專精的領域,社會科學家們不需要去深入理解,也就少見學者全心研究。
但在某一刻,由「感覺」主導的文化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它不再只屬於藝術、才能、興趣的範疇,一旦成為「產業」,就等於成敗會涉及大量的金錢往來。換句話說,文化產業已非口袋裡來來往往的零錢,而是與許多人的工作、薪水、家計息息相關。
當文化轉變為產業,投資者會要求收益率、成敗機率、成長率等各種數字。因為唯有在基本數值可以預測的情況下,才能透過判斷,計算資金的流通運作。如果無法以數字為基礎分析,那麼投資宛如賭博。
然而,一直以來研究文化產業的人,並不熟悉這些數字;相反的,文化產業的製作人們,對以錢來判斷「文化」感到相當厭惡,認為文化產業被銅臭入侵。所以,對許多投資者而言,要他們靠感覺去評斷文化產業,就像是聽從邪說異教,毫無根據。
因此,我萌生了一個想法:若能在追求數字的投資者,與厭惡數字化的製作人之間,以適當的資料和理論填補兩者間的隔閡,或許可以強化彼此間的綜效效果(按:指兩個以上不同的事業或活動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整體價值大於個別價值總和)。若他們仍無法信任對方,那麼產業依然難以扎根、充滿變數。我煩惱著如何連結兩者、縮小差異時,腦海中浮現一個念頭──或許經濟學可以成為溝通的橋梁。
文化事業是理解「動機」的好媒介
並不是因為我從事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就認為世上所有事,都可以用經濟學說明。我在1990年代念大學時接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的核心在於「對人的理解」。社會科學中包含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等,透過不同層面的探索,理解由人和人組成的社會。而經濟學在其中,則是以「動機」(incentive,也可以說是「誘因」)為基礎。促使人們行動的關鍵便是動機,如果能正確解讀動機,就能輕易分析人們的行為。
在深入研究經濟學前,我無法百分之百認定關鍵就是「動機」。如果將驅動複雜的人與社會的力量,簡化為如此單純的目標,就好像是和我素昧平生的人,用一句話斷定我「你就是這樣的人」一樣,讓人有種受辱的感覺。
即使在學習經濟學當下,我仍不容易擺脫這個看法。就算透過職場生活,懵懵懂懂的了解世界如何運作後,當我再度接觸經濟學時,想法也還是沒有改變。經濟學中,藉由複雜的數學算式,辛苦計算取得的結果,常常是基於非常簡單的原理。所以我仍強烈認定,單憑經濟學來理解世界是不夠的。
直到我對計量經濟學(按:以數理經濟學和數理統計學為基礎綜合分析,使經濟學可同時進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些領悟時,才擺脫那股說不出的無助感。雖然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看似難以理解,不過一旦稍微熟悉,就會開始看到不一樣的面貌。許多經濟學者的研究,去除了研究中不屬於本質的東西,進而發現真正的原因,才看到研究的本性。原來也有人和我一樣,不認為人與社會的運作如此簡單。這些學者懷疑表面上看到的現象,致力追求真正的本質。
於是我開始想,透過這些學者的方法,或許可以看見各種現象的內幕。若能消除資料中各種雜質後再檢視一遍,似乎能發現其他人看不見的新「動機」。當時,我已開始接觸文化產業,在這個看似霧裡看花的產業背後,反而能找到許多動機的線索。文化產業讓許多追求「數字」的學者手足無措,但我認為在神祕面紗背後,可以發現某些東西。果然,文化產業隱藏著許多經濟理論,並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呈現。
求證,讓「感覺」成為有理論依據的想法
現在,我們回到前面提到的三個問題。當紅的演員會選擇演出非主流的電影,必有其合理的原因。相較於賺取高額片酬,但持續給大眾平凡的印象,他們更希望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更強烈,或讓演技更加深刻動人。因為就長期而言,這對自身的演員生涯具有加分的效果。
此現象不僅在韓國,在風起雲湧的好萊塢世界更是如此,例如R級(限制級)電影難以成為賣座巨片,好萊塢的製片公司卻仍大量製作。這並非單一個案,現有的資料早已足夠說明這個情況。
不景氣時,娛樂電影、嚴肅電影逆勢成長的原因,已經可以透過許多經濟學者的驗證找到答案。然而,檢驗的過程中,得到的答案常會讓人感到意外。像是社會不安感提高時,對成人情趣用品的需求也會提高。在社會環境嚴苛時,人們雖然認為該時節不適合追求幸福,但在精神疲勞程度提高的情況下,會想尋求宣洩疲勞的出口。學者新發現的事實是,不景氣時選擇在家觀賞成人電影的人增加,同時帶動「成人情趣用品」的需求。若未經大量資料佐證,難以發現此現象。
因此,「韓流盛行時,韓國手機真的熱銷嗎?」這個提問,其實可以透過許多學者的理論和數據統計來推定。這些求證作業特別重要,因為若數據有所變動時,雖然求得的數值會有變化,但仍可說明造成該現象可能的原因。許多人認為好像是這樣的「感覺」,正是在此得以理論化。
另外,雖然無法準確預測電影票房,但若仔細尋找出某些條件,依然有一部分是屬於可預測的。有時候,正是從蛛絲馬跡中找出豐富的資訊。大眾有時愛看知名明星,有時喜歡新面孔的複雜心理,也可以用經濟學說明。
但在文化產業裡,經常有著與其他產業不同、有些特別的型態。有時候,必須轉化一般經濟理論才能解釋。此外,仍有一些謎團尚未解開。然而,文化產業終究是由人創造出來的,因此我認為要理解該產業,核心在於「對人的理解」。我想透過這本書告訴讀者,在研究人類行為時,經濟學可以作為分析的工具。
當然,我仍不認為經濟學是解讀世界的唯一途徑,世界上的所有事物,皆不是只有單一面向。從曲線圖的細微變化,可以讀出人們的感嘆與淚水;從操縱人們感情的文化產業中,也能找出隱藏的數字。所以我認為在另一方面,若從文化產業、電影的角度解讀經濟學,可以讓我們用多重面向探討這個世界。
學習經濟學,是為了避免被學者分析耍得團團轉
寫這本書時,我期待書中的內容,能對研究文化產業的學者,和關心此產業的人有所幫助。我在書中亦提及,韓國不能只依賴汽車製造和手機製造產業,想超越現況,就需要脫離韓國大型企業擁有大部分財富,而一般大眾卻陷於貧窮的狀況,這時必須關注文化產業這個領域。若你本來認為文化產業無法適用數字或經濟學理論,希望你能丟掉這樣的偏見。畢竟,儘管文化產業有其特殊性,但它仍是一門「產業」。
另外,我希望大家別把經濟學想得太艱澀,它其實只是解讀世界的一種方法。不過,若整本書充斥著艱深的專有名詞,或有些理論沒什麼重點,卻提出一連串索然無味的數字,想必讓人一看就興致全失。所以我想透過電影、歌曲、連續劇等大眾熟悉的內容,分析文化產業中的經濟學現象,告訴讀者經濟學是一門親切的學問。
我初次面對經濟學時,內心也曾感到緊張,為了消除緊張感,我下定決心要學好經濟學。但之後卻發現,不論是凱因斯學派的權威,還是英國劍橋大學首位女性經濟學教授瓊‧羅賓遜(後凱因斯學派的重要人物),也曾表露與我相同的心情,或許學習、讀書的目的不過就是如此:
「學習經濟學,不是為了獲得處理經濟問題的既有解答,而是為了避免被經濟學者耍得團團轉。」
──瓊‧羅賓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