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原版)
首先,我請讀者原諒,《神學綱要》卷一和卷二相隔了十年;卷二和卷三又隔了十年。也許讀者要問:「你什麼時候出卷四?我們可以等十年,但是你十年出一卷,到了九十歲還能寫作嗎?你有把握在那時候上帝還讓你活在世上,有一個清楚的頭腦嗎?」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我沒有把握。一切都在上帝手中,我只是他的僕人而已。為此,我封口了,也辭去了很多職務;正因為封口不封筆,卷三不是跟您見面了嗎?
最近與出版本書的業務與編輯同工開了一次會議,因為每一本的篇幅較長,所以他們全盤做了一個調整:卷四,人觀;卷五,救恩觀;卷六,教會觀;卷七,完結篇是末世觀。這是非常傳統處理的方式:人是上帝所創造的,因此介紹了上帝以後,就討論「人觀」;可是人違反了上帝的旨意,被逐出了伊甸園,他需要救恩,我們介紹「救恩觀」;救恩的福音是由教會傳揚的,我們介紹「教會觀」;最後,以「末世觀」來結束。諸位讀了這些個「觀」以後,請不要感到聽來雖然頗為「壯觀」,但是到底哪年、哪月,方能如願?我只希望如上帝的願,非我之願。在簡單的業務會報中,希望二○○一年底,七卷可以出全,成為那一年給您的聖誕禮物,也是您可以送給別人的聖誕禮物!
請不要以為作者會因此而偷工減料,或者因趕工而馬虎;事實上,除了《教會觀》,其餘都已經在我的電腦中了。也許您要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再快一點呢?對不起,在這一段時間中,我還要寫「中文聖經註釋」中的《啟示錄》。所以請您為我禱告。
我再聲明《神學綱要》不是系統神學。本書是為華人而寫,適應我們的環境;故此,我的作品中聖經的分量很重,對哲學的比重較輕。我始終認為,我為華人而寫,內容只求適合華人的需要。很多國外的友人常問我:「什麼時候把你的作品翻譯幾本給我們讀讀?」甚至還有友人真的要從事這件工作,我都婉謝了。一方面,固然因為這些作品不夠格;另一方面,在寫作之初就沒有這個打算。我再說,這些拙作是為華人準備的。我說這話的時候,對其本身的優劣毫無關係。等我到了某個階段,我會有作品,中英文同時問世的。
正因為這是為此時此地的華人而寫,我加了一章「靈恩運動」。在東南亞這是一個不能忽視、如火如荼的運動和現象。我自問還介紹得公正,以歷史和學術觀點給予正確的定位,並以客觀的態度來介紹這一影響力極大的運動。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每天帶領我的聖靈!
夏序
讓我們來認識聖靈
聖靈啊,聖靈!
我們相信你是天父上帝的靈,是因著耶穌基督被差來的聖善真理的神;我們歡喜接受你住在我們心靈裡,並願意順服你;我們敬拜你,因為你是上帝,是聖三一上帝的一位。
但是,為什麼做這樣宣告的基督徒和教會,卻對聖靈的作為有天南地北的認知和態度?為什麼有一部分的教會和基督徒只宣告「我信聖靈」,但對聖靈的工作和位分卻那麼忽略,甚至還有一些排斥?為什麼又有一部分的教會和基督徒雖然非常看重聖靈的位分,但卻又常把聖靈當作服事的「工具」,或把聖靈當作教會增長的「途徑」?
教父時代為基督論吵翻了天,甚至流了不少的血,沒想到他們無瑕爭論的聖靈論,居然在這末後的世代!也在教會中吵翻了天,幸好我們沒有宗教法!
這位有豐富情感的聖靈上帝,對於教會和基督徒對他的冷漠,對他的誤解,對他的爭論,不知道他有什麼感受和回應?怪不得聖經提到聖靈會擔憂,會嘆息!
周牧師的大作「神學綱要︵卷三聖靈論︶」正可以幫助教會和基督徒跨越對聖靈的偏差和爭論,使我們真正認識聖靈、順服聖靈、與聖靈同工。周牧師寫這本聖靈論一定是一口氣寫完的,或者更文雅的說真是「一氣呵成」。從三位一體的闡述,舊約聖經、新約聖經中的聖靈,到教父時代及教會歷史各階段的聖靈觀,到更深入闡述聖靈神學和聖靈的工作,真是一口氣就寫完。不過就讀者來說,大概很難一口氣就可以讀完︵至少我就讀得直喘氣︶。單單諸論中對三一真理的闡述,雖然叫我們更接近這項「奧祕」一些,但讀起來就得好幾口氣了;至於第三篇的聖靈神學那更不用說了,像我這樣不太讀神學的人,單單讀完這一篇就夠氣喘如牛。其實,周牧師的文字風格一向都是平易淺白,只是聖靈論實在是深奧,讀者如我又能泰何。但是讀完全書之後,所感受到的扎實、豐富和豁然開朗的喜樂,卻一直堆積心中。特別全書中隨處引用聖經原文並提出更好的中譯,引領讀者走進更深的神學思考,更是叫人嘆服。
周牧師常常喜歡協助我們這些晚輩推動事工,我們這些晚輩當然多少都受到一點靈恩運動的衝擊,每次在聚會中「敬拜讚美」時,看到周牧師多少有一點尷尬,有一點靦腆的隨著我們拍手或舉手,我心裡知道其實他並不習慣這種敬拜方式,但他總是隨著我們。然而讓人深感折服的是,他在本篇論及聖靈的澆灌及工作中,卻大量的採用靈恩派神學的觀點,並對靈恩運動有相當高的評價。
其實,對於靈恩運動,我們還需要一直爭論下去嗎?多年來也有不少的同工努力的在體驗和推展平衡的靈恩運動,盼望使教會和基督徒能在上帝的道和上帝的靈之間取得平衡;能在生命和恩賜之間取得平衡;在癲狂和謹守之間取得平衡。︵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在《平衡的基督教》小冊中說,平衡就是同時擁有這兩者。︶但願周牧師這本大作能夠對平息靈恩的爭論,帶來最大的貢獻,並使對聖靈有不同體驗,和不同看法的基督徒和教會,取得共同的神學基礎。
周牧師要搭機前往夏威夷和一位老朋友告別,也要去安慰另一個老朋友,他囑咐我說,已經將一本書的文稿e-mail給我,要我幫他讀一讀。有事弟子服其勞,我當然樂意幫他讀一讀。可是他這本書是《神學綱要‧卷三││聖靈論》,這可把我嚇壞了,像我這樣不太用功讀神學的人,那有資格幫他讀一讀;更糟糕的是,他還說讀完了要寫一篇序。我回答說,我怎麼可以寫序?簡直「長幼無序」。他說:「我今年八十一歲,你難道要我找一位八十二歲的人來寫嗎?」我還能說什麼呢!把周牧師e-mail來的書稿轉到我的PALM-vx,在來回聖地牙哥的飛機上先睹為快,其實不是先睹為快,而是先讀先得開啟。
其實,周牧師的大作誰能為他寫序呢?誰有那個能耐能夠將他極為深奧的書︵如神學綱要︶,言簡意賅的在序中呈現;周牧師的大作更不必有人寫序,《神學綱要‧卷三》讓我們等了十年,何必人寫序推介。周牧師所以要我寫序,不過是他一貫造就提攜晚輩的作風而已。《神學綱要‧卷三》將會造就提攜更多︵指的是人數︶、更多︵指的是代︶的晚輩。
夏忠堅
聖 靈 之 部
緒論
如果某人是一位閱讀聖經而又思考的基督徒,他會發覺基督徒崇奉的是獨神教,而聖經中所記載的卻有三位:聖父、聖子,和聖靈。他所信仰的也是他「們」三位。假如他崇奉的是三神教,一點問題也沒有了;偏偏他信的是獨神教。教會有著二千年的歷史,其中每一代都有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和有「頭腦」的聖職人員及信徒,難道他們看不出其中的矛盾?
每一個基督徒從信仰開始到受洗的階段,只要他不是出生在基督徒的家庭,就會在慕道班、學道班,或基督徒入門問答一類的班上,或在參考書籍上學到,「三位一體」,「三一真神」等名詞,這些都是解決上述「矛盾」之道。至於從小生長在基督徒家庭中的子弟,從小就聽慣了這些名詞,也「見怪不怪」了。直到有一天,他要重新考量信仰的時候,才會考慮這些問題。
每一信徒在受洗的時候,已經碰上了這問題。牧師在施洗時,他的口中所說的那句話是這樣的:「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你施洗。」︵參閱太廿八︶,大部分教會都用這段經文,我所知道的,只有華人中的真耶穌教會是例外。他們是「奉耶穌基督的名施洗」的,我曾和他們討論過,他們認為最早的教會根據使徒行傳二章節,是「奉耶穌基督的名」。他們的主張實在不無道理。
另一處經文,信徒非常熟悉的是牧師的祝福。如果信徒受洗是給他一個深刻的印象,那麼,祝福可能印象更深刻,因為每當禮拜結束的時候牧師祝福,一定會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和合本:林後十三︶
從此看來,「三位一體︵trinity︶」和「三一上帝︵Triune God︶」的名詞雖然沒有在聖經中出現,但是父、子、聖靈的名詞連在一起,卻多得不可勝數,而且以上面的例子來說,三個名詞還同時出現。我們再回到問題的核心,假如我們是多神教或是三神教就甚麼問題也沒有了,偏偏我們堅持獨神的信仰,就顯得有問題了。︵參閱拙著《神學綱要一》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