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1 項符合
民粹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的圖書 |
|
民粹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CNN記者獎」得主帶你看穿民粹主義者如何用煽動話術玩弄事實,認清我們與「民粹之惡」的距離! 作者:楊.路德維希 / 譯者:麥德文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10-26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民粹主義」一詞源自拉丁文「populus」,意即人民。在民粹主義者眼中,「我們即人民,而且只有我們才是人民。你們這些想法不同、長相不同以及信仰不同的人,你們不是人民的一分子!」
民粹主義者常會透過大幅簡化問題,激起民眾的恐懼感。他們喜歡宣稱是「沉默多數」的唯一代表,將自己塑造成重大危機的救星。從美國總統川普、英國首相強森,到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在全世界都聲勢正隆。但為什麼選民會把票投給這些人?他們是如何說服大眾的?他們對民主政治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CNN記者獎」得主路德維希從頭梳理「民粹主義」形成的歷史,揭示民粹主義者如何將語言當作武器來玩弄事實、批評媒體、製造恐懼和憤怒,帶你看穿民粹主義者的話術,告訴你民粹主義者為何如此危險以及公投為何不必然是最佳的選擇。
民粹主義是一種對社會問題過度反應的警訊,但民粹主義也能讓我們重新認識民主的本質。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輕信權威,不要屈服於恐懼,用理解代替爭論,我們就能將對民粹主義的反思轉化成改革社會的力量!
作者簡介
楊.路德維希 Jan Ludwig
生於1983年,在德國及法國的大學主修哲學和歷史,於漢堡的亨利南仁新聞學院進修後踏進新聞界,目前定居於以色列。
2015年,他和亞歷珊德拉.洛伊寇夫共同贏得「CNN記者獎」。現任德新社編輯,同時以自由記者的身分撰寫有關中東、歷史等知識性報導。
譯者簡介
麥德文
遊學歐洲多年後返鄉的台北人,對西方歷史、哲學、政治多所涉獵,現為專職德文譯者,譯有《孤寂的盡頭》、《上一堂有趣的文學課》、《好的哲學會咬人》及《街角遇見哲學》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