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一
細雨和蜜糖都是親吻
文/張西(90後新生代作家)
夏娃是情緒的伴侶吧,第一次讀到她的句子的時候我便冒出了這樣的念頭。怎麼她都知道情緒從哪裡來的。我指的不是促發情緒的事件,而是指宇宙的某處,也許星星的根部,也許一個山洞裡左邊的那條路,也許是自己的手臂受傷的地方。
記得某次低潮而自己未能緩解的時刻,我忍不住向一個長輩求助,電話中我不斷地訴說那些他者向我投遞的不實指控與一些明顯的惡意,記得她在安撫我之後,說了這麼一席話:「越長大越要學會不讓別人的話語毫無遮蔽地朝自己衝撞過來,對方說的任何一句話,妳都是有能力屏蔽的,要學著以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習得的理性與判斷力,去軟化那些惡意衝擊的力道,若妳和那些話語不屬於同個場域,那些話語便不屬於妳。要記得,我們永遠有能力保護自己,只有我們允許的時候,別人才能傷害我們。」
讀夏娃的句子讓我想起這通電話,夏娃就像在自己的面前給情緒築了通道,有些情緒會被擋在外頭、或是藏在自己內心深處,而有些會咕嚕地大方向他人傳遞、或是自己正親切地接收。人們總是感嘆地說起「不想要自己變得複雜、不想要失去單純」等等,但夏娃用單純地眼光直視著人心裡最複雜的部分:情緒(或是說心態),這正是夏娃的書寫迷人的地方,可以從中看見自己被她赤裸裸的看穿,然後又被她孩子般的安撫——沒事的噢,你可以試著這麼做,沒事的。
曾有個老師問過我:「在妳感到痛苦、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時,是什麼樣的系統支撐著妳呢(老師當時使用了support system這組詞彙)?」當時我支吾其詞,日常生活好像就不過如此,偶爾哭偶爾笑,偶爾生氣偶爾又感到幸福快樂。我覺得夏娃的support system大概就是她那淘氣卻細膩的眼光,敏銳的揪出情緒,以此爬梳和不斷調整對待自己的方式。實在太喜歡了,想要一讀再讀的喜歡、知道自己未來看了一定會有不同想法的喜歡。
所以最後附上幾段我非常喜歡的段落(實在忍不住),這不是要一本一次性讀完的書,那太可惜了。它值得被放在書架唾手可得的地方,時時陪自己一起調劑出一些神祕的只屬於自己的配方,宛如在生命偌大而複雜地圖中找到一點點方向,像是跟著有細雨或蜜糖的地方,願望不是毫髮無傷的保護自己,而是體驗和認識來自四面八方、又或是自己內心某個小角落的情緒。它和自己一樣重要,所以必須知道如何善待它,以善待自己。
那些刺痛的、渺小的或骯髒或潔白的心緒,勾勒著靈魂,讓自己保有人的形狀,人的嗔癡愛恨。是多麽誠實。
獲得耐心的食譜:既然你最好還是等待,可以「 趁現在」喝一杯飯前酒,把頭伸到窗外,享受沿路風景、尋找朋友、戀愛、生幾個孩子,或者什麼都不要,就這樣老去。
自私:一段時間以後,你的裡面會累積太多東西,而沒有空間可以容納人。最後你要在心中開一個洞,讓它們離去。這時,自私顯得完美,因為除了自己以外,你再也裝不下別人。現在你擁有了一切,但你要知道,你是用一顆千瘡百孔的心來盛裝這一切。
尊重:從有人把尊重找出來開始,我們見識到大家可以共同生活。
唇,位於人類嘴巴外面,提供一種珍饈:吻。
▌推薦文二
蜜糖與細雨,不完美的好滋味
文/丁郁芙(「心理師想跟你說」粉絲團團主/ 臨床心理師)
翻開這本像是雜學筆記一般的書,你可以看見色彩綺麗的圖鑑,如小火柴盒般排排站著;有素描與拼貼,有顏料及手寫,在各種複合媒材與文字的互動中,彷彿置身於童話與現實的交界。
更奇幻的是,它居然還是一本食譜。
為了好好讀上這本詩一般的食譜,你必須用顯微鏡,見識一下心中的味蕾是如何被生活點滴堆疊而成;你必須讓所有的經驗如其所是,而暫時不以「悲傷」、「憤怒」、「喜悅」這些標籤定義它們;你必須學會將自己判斷是非的濾鏡調到最小,讓心底孩童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像是會開出花兒來一樣。
為了好好烹調出書中的料理,你必須允許自己做一些傻傻的事,並且樂在其中;你必須找到以自己為度的鍋與秤,掂出精準的劑量,親手攪拌均勻,在每個不同的時刻都舀起一匙試試味道。
取得食材可說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項了。
為了慢慢熬煮出散發著熱氣,咕嘟嘟作響著的那鍋未知,你必須鼓足勇氣,迎接各種美好或不美好的冒險。闖關後,你將獲得各式各樣的情緒,作為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無論你是否喜歡這些情緒,請好好珍惜它們,相信它們擁有滋補你的養分;也得信任自己有足夠的涵容和免疫力,讓各種情緒在我們裡頭得以如實展現,原汁原味,沒有壓抑、亦無美化。
一步一步來,隨著廚藝慢慢提昇,最終,我們或許可以越來越靠近希望與自由。
這是一桌你無法與他人共享的宴席。留著獨自品嚐,配點小酒,好像也挺不錯的。酸甜苦辣,如同人生般不完美,但保證風味十足。
祝福你在任何有需要的時候,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味。
▌推薦文三
情緒是好玩的
文/馬尼尼為(詩人、繪本作家)
這是一本教你把情緒都煮來吃食譜,卻又不完全是。
它的好處是可以多次閱讀、多次翻閱,不必急著看完,一天讀一種情緒。
它不是真的解藥,更多是把「情緒」轉化成「玩意」,例如你要是恨一個人,可以去穿一件有九個口袋的衣服,其中一個是要破洞的,一個不小心你就會把那恨弄丟了。
或對驕傲的描述是,臉上的眼睛鼻子耳朵都掉了,只剩下嘴巴,沒有了嗅覺和視覺的嘴巴,吃什麽都不對。
這不是一本真的食譜,若你把它當真也會很痛苦。
若你是超級務實的人,剛開始閱讀本書會有點不習慣,一旦你把框架丟掉了,才能享受箇中滋味。
你還可以獲得一些「藝術」的想法,例如:製作果醬,然後抹在一片叫聲上面食用,用以克服恐懼。實不實用很難說,因為你知道繪本主要不是拿來「實用」,我們可以用「玩」的方式混過去。會「玩」比會「實用」重要──如文學家、藝術家木心說的:「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
▌推薦文四
一本書解放了靈魂的自由
文/蔡南昇(薄霧書店店長)
還能記得初次感到快樂或悲傷的時刻嗎?
我想我們都遺忘了那些最初的感受,但我相信大家都還記得生命中那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情緒反應。
情緒是種抽象的感受,你無法以具體的描述去完整指出情緒的形狀、溫度與範圍,它是一團混沌的感知。即使我們可以與人分享感受,卻很難奢求他人可以完全同理自己的心情,也因為如此,處理情緒大多只能獨自消化。如何替感受找到適當的地方安放與解脫,也成為現代人應該具備的重要能力。
然而情緒難以被捉摸控制,它通常是基於本能與過去應對的經驗而抒發,有些人感到難過便哭泣,高興與非常快樂之間,對某些人來說只是笑容程度的差異。感受是會日漸麻痺的,我們都忘了情緒其實有很細緻的層次可以被探究。
這本書以特別的描寫手法,將我們日常感受轉化成一道道情緒的食譜;當然,這些並不是真的可以食用的料理,而是以一種童真遊戲式、如詩般的語言重新體會情緒的樣貌。
由於個體感性的能力不同、感受情緒的層次也有程度的差異,你要怎麼告訴大家,難過與悲傷是有區別的?又怎麼跟他們說明有些感覺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在意?其實是很難的。
我們或許可以照著書裡提醒,試著想像笑容是古老的植物,而凶狠是頭野獸;帶著情緒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也許是沙灘、也或者是外星球,讓恨不小心從脫線的口袋中掉落……當我們被以特別的說法感受情緒時,對閱讀的過程就產生了種種新奇的體驗,我們就會像是重新發現了自己。
這不僅對孩子對自己感受的養成是重要的,對情感漸漸麻痺已久的成年人來說,這書雖然沒有提供具體的現實方法,像是告訴我們遇到痛苦的狀況,該如何尋求醫生幫助,甚至服用藥物或大吃大喝讓自己身體心理達到平衡的狀態。而可貴的是,它提醒了我們「感受」是有機、流動的,透過細緻的覺察它的狀態、對自己產生的影響與意義,提供了我們重新認識心靈世界的方式與練習,最後我們會得到讓情緒釋放、自由的鑰匙。
讓我們開始這趟想像的旅程吧。
▌推薦文五
專屬我的濃湯之祕方
文/附大附中繪本社 楊錫弘
人生是何物?是如同虹彩般五彩繽紛的絲線交織而成的綢緞?是地圖上縱橫交錯、各奔東西的道路?亦或者是經過漫漫下午細細煨煮而成的濃湯?而在閱讀完《蜜糖與細雨食譜》一書後,我已尋得專屬於我的濃湯之秘方。
一、快樂:想獲得愉快之感並不難,睜開雙眼遙望日落艷紅的夕陽;張開耳朵聆聽花園裡鳥與蟲此起彼落的鳴唱;或者,細細品味剛出爐、熱騰騰的麵包。不需要設立迫切完成的目標,更不需要汲汲營營追求龐大的利益,真正的快樂的秘訣在於獨自且專注地享受當下。
二、幸福:想要獲得幸福感有幾點要訣,首先,處理煩人、令人倍感焦慮的事務時,盡可能用輕鬆、樂觀的態度面對。再者,和他人相處時,互相保留一點空間,別因為芝麻蒜皮的小事彼此僵持不下傷了和氣,壞了情意。最後,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和別人共享生活的同時,別忘了自己要活得快樂,提升自身活的品質。
三、尊重: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必修的人生課題。除了禮貌的與他人互動,還需要適時控制自身情緒,適時的謙虛及內斂,並充分接納與包容歧見。在尊重他人時,也別忘記尊重自己,傾聽意見之餘,也可以適當發表看法。
人生是一鍋需要經過時間燉煮而成的濃湯,但需要透過各種情緒彼此碰撞、調和,在湯中加以調味,成就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絕佳風味。
▌譯者序
享受雨滴蜜汁淚水微笑的食譜
文/李家蘭
那天,我收到翻譯邀約,小編說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翻成中文不知道能不能保持「原味」。打開原文檔案一看,果然不一般,這是詩?是詞?散文?還是食譜?人生能夠一勺一勺的被吃掉,勇敢的臉頰對著蛋糕說:「不可以!你不可以打我!」。內容很奇特,乍看之下仿佛沒有邏輯,瘋狂至極,但隱約之間又覺得彷彿有點道理。
作者的名字也很有趣,Eva Manzano,第一個字母若不是大寫,我會翻譯成「夏娃-蘋果樹」。不只要蘋果還要整顆樹的夏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鬼靈精?
這是一本教人享受雨滴蜜汁淚水微笑的食譜,作者像那位有點癡、有點怪、有點可愛又有點厲害的芽菜教授。哪怕是反應最慢的奈威‧隆巴頓,被她教了以後,也會變成比哈利波特還強的狠角色,能一劍毀掉大魔頭。
這完全不像大人看的心靈補品,不說教,不論規範,沒有應該,也沒有統計。說不定這是一本18禁的書,但是要往上禁,不是往下禁,因為內容是用赤子文法寫出來的,太成熟的人恐怕看不懂。
夏娃用稚子的角度去思考,坐在許多成人都已遺忘的角落觀望世界;然後她邀請小小讀者坐到她身邊,跟她一起去體驗這個因為不完美而奇妙的世界。
然而接觸世界不代表往外看,有的時候往內看反而可以見到更多,因為我們的情緒引導我們的感覺,可以決定我們的世界。
這本食譜烹製情緒,幫心情調味,給生活加菜。書中提到各種情緒,包括情緒的來源,它們喜歡窩藏的地方,它們喜歡表達的方式,還有它們在我們身上占據的位置。
食譜當然有步驟,但是這是一種悠閒的步調,只有讀者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要慢,什麼時候要快,全然自由。因此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兒童與生俱來的感性在懂事的過程中慢慢被磨掉,但是這本書卻要重新激發這些知覺。
夏娃的食譜要從感知訓練達到感性熟練,幫助我們遠離「知道該做什麼」,接近「知道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