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道教的歷史演變,由學術思想、宗教型式及修煉內涵三方面,以及宗教及科學兩個層次,公平的批判解析道教存在的歷史原因,和它偉大的貢獻和價值,並預言未來道教所應發展的方向。
作者簡介:
南懷瑾,一九一八年出生,樂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
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旋即潛心佛典,遁跡峨嵋大坪寺,閱藏三年。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赴台灣後,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等教授。數年前旅美,現尚寓香港,未定所居。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并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作出巨大貢獻,眾所皆知。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大學微言、老子他說,及佛、道兩家三十多種著作,有經英、法、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韓國、羅馬尼亞等八種語文翻譯流通。曾講學歐、美、日各國,美國華盛頓大學尚設有南懷瑾學院。
其門生博士,自出鉅資,用其名義在國內創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學,嘉惠研究師生等舉。要之:其人一生行蹟奇特,常情莫測,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今人猶不盡識其詳者。近年為重續中華斷層文化心願,致力提倡幼少兒童智力開發,推動讀經及中、英、算並重之工作。又因國內學者之促,為黃河斷流、南北調水事,倡立「參天水利資源工程研攷會」,作科研工作之先聲,不辭勞瘁,不避譏嫌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