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達激」的魅力
彭懿
我是在一九九六年夏天一個燠熱而溽暑蒸人的日子動筆寫這部書的,而開始醞釀它,則要追溯到八、九年前一個同樣悶熱無風的季節了。
「真的夏天來到了,你在樹下撿到一個蟬的殼了嗎」
一個住得相當近,但卻總是默默無言的女孩子在一封短短的信籤上問我。
我無言愧答。
還是我在日本第一次接觸到幻想文學時,我就萌發了寫一部西方幻想文學論著的願望。我知道這對我這個本該攥著捕蟲的人來說,無疑是過於奢侈了,但他像一片虻蟲似的嘶咬著我一個夢會撐起一個人的一生,至少我再日本的七年裡,是他伴我走出了那個風風雨雨的日子。然而我卻遲遲未能動筆,我總是徘徊在樹下兜著圈子,問自己:我真的能撿到一個蟬殼的嗎?
又是一個蟬鳴的季節。
作為中文世界的第一部幻想文學的理論,我試圖做了如下的嘗試:
第一,將西方眾多的理論及流派揉合到一起,並按照幻想文學的種類諸如妖精、幽靈分章一一加以敘述,這在國外也無先例。
第二,以兒童邏輯支點來構建整個骨架,將西方兒童幻想文學重要作品一一介紹給讀者。
第三,因為文中提及的絕大部分書目沒有譯成中文,為了便於讀者理解,我使用了較為詳盡的內容梗概。
第四,也就是我自詡最大膽也是最成功的實驗:讓枯燥乏味的理論瀰漫出一種小說或是散文的色彩。我想,這一點我是做到了,我不想讓我的書在別人的抽屜裡蒙塵,我要讓我的讀者像讀一本暢銷小說似的愛不釋卷
在本書醞釀以及寫作的過程中,我在日本攻讀學位時的導師、東京學藝大學教授根本正義先生時對我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此外,日本著名的作家古田足日、錢川康男、秦敬以及翻譯家中由美子、青年學者河野孝之等為我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在此表示我深深的謝意。我還要感謝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及好友斑馬對我的鼓勵。更要感謝戴臻捍魏濱海兩位摯友,我一個電話,它們就和流夾背地寄來一累累譯成中文的理論書籍。最後,感謝好友沙永玲小姐,她是臺灣兒童文學最高擎兒童幻想文學的旗手。在相交七年中,她一向鼓勵我在日本吸收資料與日本兒童文學界高手交鋒,返國後潛心著述,發揚自「泛達激」(Fantasy) 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