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們教孩子人生觀,孩子卻教會我們人生真諦
我在寫第一本書《天空不藍,仍然可以歡笑》(The Healing Power of Humor)時,交稿的時間緊迫,但是小孩不懂什麼是截稿日,所以當時我那還是青少年的女兒,大約每15分鐘就走進我的書房,打斷我工作。儘管我一直跟她說不要來打擾我,她還是照做不誤。
有一天,我在門口放了牌子,上面寫著:「除非有緊急狀況,不然不要打擾我。」我才剛把牌子放上去,就有人來敲門。我憤怒的問是不是急事,莎拉說是的,她有件事必須進來告訴我。當我打開門,不耐煩的問她是什麼事,她說:「我想告訴你,我愛你!」
即便我當時正在寫的書就是在講要有幽默感,而我自己卻沒做到,這件事也讓我了解什麼是愛。我無法斷言這件事在我心中種下了寫這本書的種子,來提醒世人注意兒童與生俱來的智慧。
隨著年齡增長,我逐漸察覺到,建議孩子「長大」可能不是太好的建議。我看到很多孩子長大變成鬱鬱寡歡的大人,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人生或生活環境,「轉大人」使這些大人付出沉重的代價。也許,現在是他們和我們該「轉小孩」的時候了。如果我們能傾聽孩子的心聲,並樂於接納他們,孩子可以教大人生活當中的美妙事物。孩子天真直率、未受污染,特質是有創造力、有愛心與好奇心等。
我一直相信,老人與小孩是我們生命中最睿智的時期。雖然我無法證明,但是在我擔任志工,服務年老的安寧病患,以及和孩童作伴時,我看到了這種情況。這些年幼和年邁的人,他們都具備某種真摯的特質。成人世界的規則和方式在人生的兩端,倒是退居其次。我個人相信,當我們出生時都有股能量;等我們死去時,這股能量又會重返。若真如此,那麼兒童和風燭殘年的老人更接近那種純粹的能量,以及身為人的本質。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邀你一同來「轉小孩」,回轉到童年時代,體驗你曾擁有的本性。
書名的緣由
我有個朋友說:「小孩有股令人驚嘆的感覺,但他們本身並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大人需要跟小孩學的,不是小孩所知道的事情,而是要擁有像孩童般的心態。」當然,從概念上來看,我朋友說的對。孩童有許多特質可以使大人受益匪淺,這些也是本書談論的重點。
我並不是指大人可以一直表現得像小孩一樣,小孩做的事情並不一定妥當,我的意思是要拿捏分寸。那些拚命工作、缺乏玩樂的大人生活過得並不平衡,只要看看大自然,你就會看到,當事情處於失衡狀態時,會發生什麼後果。當白雪覆蓋大地時,花草凋零。等花草都盛開後,天氣變得炎熱和乾燥,植物又開始枯萎。當陽光和水充足時,一切都會蓬勃生長。
也許你過得越來越差,是因為生活中沒有足夠的陽光。小孩可以告訴你,如何再次捕捉到生命的光芒,你只需跟著小孩做即可。
艾倫.克萊恩,於舊金山
推薦序
生活的感動,藏在小事當中
「為你而讀」執行長/蘇書平
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被一句「我們試圖教孩子人生觀,孩子卻教我們人生的真諦」深深打動。每個人在小時候,看待事情不會預設立場,總是保有一顆初心,所以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無限可能。同時,因為他們沒有任何框架,在尚未學到其他方法以前,凡事都憑直覺,感覺對了就照做。像我每天都能從我的雙胞胎女兒身上看到這些感動與創意,也從她們的視角看到新世界。
未來的變化已經超出你我的想像,從農業、工業、資訊革命,到現在的人工智慧物聯網時代,皆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新工作,同時也有工作被取代,現在看似是成功的公式,並不代表小孩長大後,也能用同樣的方式成功。
創意和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往往是在好奇與實驗中找答案。小孩很少把事情做到完美,大人卻經常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錯誤,這樣的保守思維會讓我們錯過成長的機會,試著向小孩學習,用一種更從容的態度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另外,我想和你談談轉念。我們何時不再注意日常的小奇蹟?如果你能夠像孩子一樣,隨時發掘身邊小事所帶來的驚喜,生命會變得更美好。像我小時候很喜歡在仁愛路上的安全島玩蒲公英和文蝶,整個下午就在安全島度過,別人看到的是雜草,我看到的是天地。
而且,我小時候一樣玩具要玩上一年,隔年才能再買新的,所以每次都必須找到不同的玩法,才能讓這些玩具有新的變化與樂趣。這樣的經歷,讓我喜歡用同樣的方法把學到的知識像樂高積木全拆開,不斷重複用自己的方式重組,於是知識變得有趣、有深度、有廣度,還能發掘以前不曾看到的觀點。
生命的真諦有時就藏在小事當中,人生的問題真的需要一點創意與冒險才能找到答案。誠摯與你推薦這本《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希望你也能用不同的角度解答人生的難題!
所謂成長,不過是典當自我
作家、丹鳳高中教師/歐陽立中
記得有次讀聖修伯里的《小王子》,有段情節讓我印象深刻,主角小時候看了蟒蛇捕獵的書,於是畫了一張蟒蛇吞象圖,拿給大人看,沒想到他們以為是頂帽子。主角不死心,於是把透視圖畫出來。本來以為大人看懂後,會欣賞他的想像力,沒想到大人的回應是:「你最好放棄畫畫,把興趣放在學習地理、歷史、數學、文法上。」於是,主角六歲時就和畫家這個職業告別了。
我這才發現,所謂的長大,其實是典當自己的過程。我們典當了「想像」,換了「務實」;典當了「純真」,換了「世故」。我們以為需要的時候再贖回來就好,然而當你一踏出當鋪,就再也回不去了。
艾倫‧克萊恩的新書《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是返回童心的傳送門,讓迷茫的我們回頭瞧瞧年幼的自己。
第一個路標上寫著「好奇」。我常到各地演講,觀眾從小孩到成人都有。每次演講結束後,我都會問聽眾有沒有問題。但有趣的是,如果聽眾是高中生,多半會避免與我對到眼,怕我點他們起來。然後,他們心急如焚的老師,會用各種暗示逼他們舉手提問。但如果聽眾是國小生就不一樣囉!他們會瘋狂舉手,問題五花八門。為什麼年紀越大,我們越沒好奇心呢?克萊恩告訴你,年紀越大,越擔心問的問題很蠢,所以假裝自己知道。可是孩子不同,好奇心就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問了100個問題,等於得到100個答案。他的世界越來越大,而我們的世界卻越活越小。
第二個路標上寫的是「健忘」。我在高中時期因為調皮,拿橡皮筋射我在午睡的朋友,他非常生氣,我也不知所措,最後我們到畢業都沒再講過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因為一件小事,彼此不相往來。我們身邊有多少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孩子沒這問題,因為他們是「饒恕專家」,前一刻還吵架、哭鬧,下一刻就牽手玩在一起。他們健忘,忘記恨對方,所以他們從情緒的牢籠掙脫,成為最自由的人。
第三個路標上寫著「活在當下」。我的寶貝女兒剛出生,每次餵她喝牛奶時,我特別喜歡看她喝奶的神情,非常享受,彷彿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可是我們是怎麼對待每一餐呢?嘴巴咀嚼著,眼睛卻盯著電視、手機,腦袋想的是案子還沒做完,食物味道如何也不是太重要了,我們進食只是為了維持生命。克萊恩說得懇切:「我們對過去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擔憂占據大部分的時間,以至於我忽視當下的樂趣。」是的,生活像冰淇淋,你不能等融化後才品嘗啊!
我們忙著前進,卻忘了看路標,於是越跑越迷茫。克萊恩選擇慢下來、拜孩子為師,才終於學會了生活。所謂成長,不過是典當自我,我們得把那個純真的自己,贖回來。
童心能讓世界更好
青少年激勵者、紀錄片《快樂》(Happy)演員/麥克.皮查德(Michael Pritchard)
艾倫.克萊恩是位既體貼又迷人的老師,他在美國各地演講,鼓舞人心。三十多年前,我和他開始從事提倡幽默、歡笑和玩耍所帶來的治癒力。
他的新書《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談到兒童神奇的事蹟和單純的歡樂,可惜太晚出現在我的人生了。他從兒童的視角,彙整一系列關於兒童如何增加創造力、鼓勵人們熱愛幽默和玩耍,以及傾聽兒童的智慧。
在幫助家庭方面,克萊恩是位專家,他有很多點子讓家人從「愛笑」當中獲得喜悅,讓全家健康的凝聚在一起。每一章使人鼓起勇氣的內容,讓我們難得可以看見小孩解決問題、對於溝通障礙的應付能力。
最近,我諮詢的一位小女孩提出聰明的見解,我問她:「妳怎麼有這麼聰明的老靈魂?」她帶著透澈的眼神說:「我不知道,可能上天把我們上輩子的靈魂回收再利用。」我大笑。
我在看這本書時,跟著克萊恩開懷大笑,我很欣賞他努力教人要懷抱希望。透過小孩的眼睛,他告訴我們所有人,如何放慢速度、聽取小孩的心聲、聆聽他們的看法,並珍惜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逗趣態度。我和克萊恩一樣,喜歡我的以及所有我幫助過的家庭。
書中提到具有啟發性的趣味故事和小孩實話實說所帶來的快樂範例,充滿溫馨的時刻。難得有這類書提供明智的鼓勵,讓人有效應付生活。這是一本很棒的教學手冊和生存聖經,可用於抵抗憂鬱和破碎的人際關係,每一頁都有解藥。你將會得到一些有益的建議,以及大量描述孩子有智慧和有趣的例證。
我稱自己為「樂天派」,堅信這個世界上發生的好事,會讓世界變得更好。本書證明了我的信念──太棒了!
謝謝你,克萊恩,做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