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慣老闆的人很多,為什麼有人抱怨完會得到好工作、有些人變成顧人怨?
.「凡事我都是靠自己」為什麼是最嚴重的抱怨?為什麼改說「凡事先靠自己」才對?
.發現自己常說「白做工」「很無趣」「沒錢」的時候,該怎麼辦?
.跟對方抱怨很多次了,但他們只會說「嗯、好啦、知道了」,根本不關心……。
誰說抱怨一定是壞事,如果你懂得「好好抱怨」,
可能會因此換到更好的工作、接到更多案子、遇到志趣相近的朋友,
甚至馬上判斷出,什麼事情不該再糾結,快點放棄。
作者植西聰是日本暢銷書作家,也是日本勞動大臣認證的產業心理諮商師。
他說,多數人都說抱怨是壞事,但他認為,人一定會抱怨,而且抱怨絕對有用,
但只限以下三種情況:
1. 不重複同樣的抱怨。
2. 不要每次跟人見面就跟人碎唸。
3. 不能天天唸。
只要你能掌握抱怨的藝術,就能把負能量轉為好事不斷上門的正能量。
◎好抱怨是動機,壞抱怨是藉口
「都沒有人了解我。」
「都是○○害的,我工作才這麼不順利……。」
「努力得不到回報」……
這些壞抱怨其實都是藉口。如果你發現自己最近很愛碎唸?
這代表你其實懷抱夢想,只是沒有行動。
◎讓好運不斷上門的開場白
.遇到困難不要老說「辦不到」,要改說「或許辦得到」。
.在不喜歡的部門工作,你可以多說「這工作好像很有趣」,就會真的變有趣。
.跟人吐苦水時,多說「因為……所以」取代「我不想……」,心情就會變愉快。
.把「沒問題,我可以」當成跟客戶往來的開場白,就能讓收入穩定。
.記得用「我希望……」代替「我很不滿意……」保證你的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看看對方表情,就能察覺自己是否在抱怨
‧當對方開始心不在焉,你就該閉嘴,就算他口中說「對呀,你說的沒錯」。
‧以為同事彼此交情好就可以抱怨?正因為關係親密,碎唸更不能無底線。
‧所以,有些抱怨與不滿你只能寫在日記裡。
.甚至,有些實話,你只能說給狗聽。
什麼是好好抱怨?記得:
.先擺出好臉色,可以擋住想要抱怨的念頭。
.或者,想一個誇獎自己的句子,然後,再說一次。
.成功人士都會的意象訓練,想像自己成功的樣子。
抱怨產生的能量總被忽視,本書將提供你很多「好好抱怨」的技巧,
這是一門讓好事接連上門的溝通藝術。
作者簡介:
植西聰(UENISHI AKIRA)
東京都人,為日本心理學博士,畢業於學習院大學後,進入資生堂工作。
1986年提出系統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成功心理學」理論。1995年取得經由勞動大臣認證的「產業心理諮商師」證照。2001年獲頒美國IOND大學頒授心理學榮譽博士稱號。現為心理諮商師和暢銷書作家。靠個人的力量確立「成心學」理論之後,便開始創作勵志書籍,帶給人們喜悅與活力。
著作有《招來好運的100種方法》、《今天就能開始做!受人喜歡的100種方法》、《墨菲心想事成法則》、《改變人生命運的9種思維習慣》、《鈍感力》(大是文化出版)等。
譯者簡介:
羅淑慧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2008年起專職翻譯。譯有《購物氛圍的心理學》、《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拆解你的每一天》、《成熟大人的吵架技術》、《關鍵時候的接話藝術》等(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章節試閱
這五句話讓思考停滯。不講,人生大不同
人之所以抱怨,通常是因為碰到某些不順遂的事,例如下面這些狀況:
「沒有人了解我。」
「和親近的人關係變差。」
「工作不順心。」
「努力得不到回報。」
「前途黯淡,一直碰到衰事。」
可是,抱怨之後,這些不好的狀況並不會獲得改善。反而會加深恐懼,讓人認為事情可能變得更差。
這是因為抱怨往往讓思考停滯。所以,若常出現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時,企圖改善狀況的動機,就會遭到剝奪。於是,隨著人際關係陷入惡化,工作會變得越來越不順手,厄運也會接踵而來。
所以,最好從一開始就決定「不抱怨」。隨時告訴自己:「抱怨只不過是浪費時間。如果有那種閒工夫,不如努力改善狀況。」
如此一來,人生就會瞬間改變,心態也會變得更加積極。最後,就能實現更多快樂、喜悅的事情。
只要決定不抱怨,生活肯定會變得更快樂,實現讓心靈安逸、滿足的人生。
與其抱怨,具體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總是抱怨的人其實滿懷夢想,沒行動
朝夢想拚命努力的人,不會抱怨。因為努力本身,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活著的滿足感,也可以讓人確實感受到自己有所成長。
因此,就算沒有得到好的結果,也不會對那些事情產生怨言。
努力的人反而會好好反省,思考為什麼結果不如預期,然後朝下個目標持續努力,獲得全新的喜悅和滿足。
相對之下,總是抱怨的人往往懷抱夢想,卻很少為了實現夢想而積極行動。
有個考生雖以一流大學為目標,卻不怎麼認真準備考試。他總是抱怨:
「我之所以沒辦法認真讀書,全都是因為家庭環境不好。」
「成績會沒有進步,都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
「成天讀書,浪費青春。」
就像該考生所表現出的怨懟,不努力的人往往會把不努力的原因,歸咎於其他事情上,進而抱怨連連。
印度獨立運動的領袖莫罕達斯.甘地(Mohandas Gandhi)說過:
「滿足存在努力裡,不在成就裡。完全的努力就是完全的勝利。」
滿足,並不是只有成功時才可感受到。
而是在於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在找話題抱怨之前,自己先開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努力,就能產生滿足,應該就不會再有怨言。
不要說「辦不到」,改說「或許辦得到」
一個人所說的話,對自己的心具有相當強的影響力。
美國牧師約瑟夫.墨菲說:
「過著幸福人生的人,懂得語言的使用方法。選擇說出哪種話語相當重要。根據說出來的話,可以讓人生變得光明,也能讓人生變得陰暗。」
只要說出正向的話語,心會變得開朗,人生也會變得光明;使用負面詞語,不但失去內心的活力,也會遺失生活的動力,內心進而被失望、不滿或憤怒占滿,使人生逐漸變得陰暗。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盡量說正能量的話,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墨菲牧師認為,常說正面語言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而所謂的負面語言,如不自信:「我做不到……」;責怪:「如果沒有那傢伙的話……」,又或者是自暴自棄:「反正我就是不會」等,其實就是抱怨。
因此,想抱怨時,把原本想說的話轉換成正面語言,便能使人生變得光明。
例如,想說「做不到」時,就試著說「超越困難才更有意義」。
不要說「如果沒有那傢伙的話」,而是試著轉念,「多虧有那樣的人,世界才會更加有趣」。
不說「辦不到」,改說「或許辦得到」。
只要讓說出口的話變得正面,心態就會變得正面、積極,人生也會因此逐漸變得光明。
不失敗,你不知道誰是朋友
有的人會因為犯下嚴重錯誤,而無法正面思考。這樣一來,心情就會低落,產生永無止境的抱怨。
可是,中華民國國父孫文曾說:
「……經一次失敗,即多一次進步。」
也就是說,失敗可以讓自己更進一步的學習。
當然,在公司裡發生嚴重的失誤,不僅會被上司責罵,有時也可能遭到究責,
甚至遭到相關人員的批判。其中,也有人會給自己貼上「那傢伙很沒用」的標籤。
可是,越是這樣的時刻,越是需要表現出正面、積極的一面。
「經由這次經驗,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全新知識。」
「學會了失敗法則。了解碰到這類的案例,只要這麼做就不會成功。」
「了解到自己的想法或知識中,仍有自己未知且能學習的部分。」
這種正面的經驗,未來或許有機會派上用場。甚至,更重要的是,除了輕蔑自己的人之外,一定也會有鼓勵或是能幫助自己
重新振作的人。
那樣的人會是你真正的摯友、同志。
正是因為經歷失敗,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夥伴。
找出失敗的正向面,並以此思考,就能讓低落的心情變得積極。自然能從因抱怨而導致自己持續沮喪的惡性循環中,跳脫出來。
這五句話讓思考停滯。不講,人生大不同
人之所以抱怨,通常是因為碰到某些不順遂的事,例如下面這些狀況:
「沒有人了解我。」
「和親近的人關係變差。」
「工作不順心。」
「努力得不到回報。」
「前途黯淡,一直碰到衰事。」
可是,抱怨之後,這些不好的狀況並不會獲得改善。反而會加深恐懼,讓人認為事情可能變得更差。
這是因為抱怨往往讓思考停滯。所以,若常出現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時,企圖改善狀況的動機,就會遭到剝奪。於是,隨著人際關係陷入惡化,工作會變得越來越不順手,厄運也會接踵而來。
所以,最好從一開始就...
推薦序
抱怨不是壞事,但只會抱怨也不是好事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看完電影,你和朋友離開電影院,兩人沈默不語,但彼此心知肚明。最後,你終於脫口而出:「也太難看了吧!」然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抱怨。在對談之中,你們一邊分享感受,也一邊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我懂!」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不過抱怨卻比我們所想的還要複雜。若我們仔細深思抱怨裡的「潛藏訊息」,多半都能發現:每個抱怨裡頭,其實都藏著「未被滿足的期待」。
透過埋怨,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被巧妙的包裝起來。畢竟,對溫良恭儉讓的華人而言,把話說清楚,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告訴我們,若能善用抱怨,就有機會從中找到改變的鑰匙。
當然,除了透過他人的抱怨來認識他這個人之外,每當我們碎念、抱怨時,也都是趁機了解自己的好時機。這種情況下,抱怨就是一樣實用的工具。
不過,抱怨也可能轉瞬間就變成了「過載的負能量」。回想你我身邊那些「總是抱怨、只會埋怨的人」吧!超載的負能量,不但把自己搞得烏雲罩頂,時常也讓身邊的人跟著愁眉慘霧起來。這時,又該如何減少抱怨呢?
心理學家發現,像抱怨這樣的負能量,與其嚴格的抑止或禁止,「疏通」這些能量反倒是更有效的。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想用抱怨的方式說出某些話,那我們可以怎麼說呢?
在植西聰的《好好抱怨》一書裡,便提及了這些議題。除了帶領讀者深入認識抱怨之外,我特別喜歡的地方是,作者展示了許多具體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原來將抱怨「換句話說」之後,可以帶來多麼不同的影響。
「抱怨」這種常見的壞習慣,其實是人性的一部分。既然避不開、躲不掉,何不妨趁機思考:這種的行為底下,到底透露了什麼訊息?而我們,又能如何藉由這些訊息來更認識自己與他人。
藉由本書引導,相信讀者們能慢慢跳脫「抱怨只是壞事」這過度簡化的思維。若願深入檢視,我們往往能看見抱怨底層蘊含的更多訊息。在理解這些真正的訊息後,我們才能發現,我們真正該說的是什麼,將這些話好好說出口,才能讓生活因此開始不同。
抱怨不是壞事,但只會抱怨也不是好事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看完電影,你和朋友離開電影院,兩人沈默不語,但彼此心知肚明。最後,你終於脫口而出:「也太難看了吧!」然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抱怨。在對談之中,你們一邊分享感受,也一邊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我懂!」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不過抱怨卻比我們所想的還要複雜。若我們仔細深思抱怨裡的「潛藏訊息」,多半都能發現:每個抱怨裡頭,其實都藏著「未被滿足的期待」。
透過埋怨,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被巧妙的包裝起來。畢竟,對溫良恭儉讓的華人而言,把話說清楚,其實...
作者序
前言
抱怨絕對有用,但只限以下三種情況
「我不行了……。」相信大家都曾說過這類的洩氣話。
不論是誰,都曾嘆息或說些自卑的話,如:「如果我有才能……。」或者把憤怒或焦慮情緒宣洩在他人身上,如:「不覺得很怪嗎?」、「不可以這麼做!」這種情況也不少。
甚至有時會在他人背後說:「都是那傢伙害的。」
像這種沒把洩氣或憤怒等的負面情緒隱藏在內心,直接脫口說出的話,就是所謂的「抱怨」。其實,抱怨對我們而言,並非全是壞事。
例如,向好朋友抱怨公司之後,心裡會覺得很痛快;和老朋友重逢,把對家裡的抱怨一吐為快之後,對方總是能感同身受……相信任何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可是,當抱怨說得太多的時候,就沒用了。事實上,抱怨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有用:
● 不重複同樣的抱怨。
● 不要每次跟別人見面就抱怨。
● 不能天天抱怨。
也就是說,覺得自己「最近好像經常抱怨」的人應該多加小心。為什麼?因為抱怨對聆聽者來說,一點都不輕鬆、愉快。太多的埋怨跟牢騷,甚至會傷害到人際關係。「怎麼你又在抱怨?」有人就因為這樣而被對方討厭。
而且人在發牢騷時,往往會一時疏忽大意而越說越多。
因為我們總是沒辦法在「避免說得太多」前,停止抱怨。一旦埋怨到停不下來,那麼負面情緒也會越激動。
於是人們陷入「抱怨變多→負面情緒高漲→再次抱怨→情緒更激動→抱怨無法停止」的惡性循環中。也就是說,若抱怨變成習慣,幸福就會離自己越來越遠。
所以,要讓人生好轉,不光是要減少抱怨,停止抱怨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可是,停止埋怨,並不像嘴巴上說得那麼簡單。因此,我們必須掌握訣竅,以改變某些觀念。如此一來,即使過去曾對某些事物感到不滿,現在就不會再想得那麼嚴重跟介意,有時也能輕鬆面對。甚至能從不滿中,挖掘出有助於實現夢想的線索。
只要掌握訣竅,連負面情緒也會有所收斂。如此一來,不滿就會消失,人們更能積極的面對人生。心情變得開朗之後,即使不刻意壓抑,仍不會再有抱怨。
前言
抱怨絕對有用,但只限以下三種情況
「我不行了……。」相信大家都曾說過這類的洩氣話。
不論是誰,都曾嘆息或說些自卑的話,如:「如果我有才能……。」或者把憤怒或焦慮情緒宣洩在他人身上,如:「不覺得很怪嗎?」、「不可以這麼做!」這種情況也不少。
甚至有時會在他人背後說:「都是那傢伙害的。」
像這種沒把洩氣或憤怒等的負面情緒隱藏在內心,直接脫口說出的話,就是所謂的「抱怨」。其實,抱怨對我們而言,並非全是壞事。
例如,向好朋友抱怨公司之後,心裡會覺得很痛快;和老朋友重逢,把對家裡的抱怨一吐為快之後,...
目錄
推薦序 抱怨不是壞事,但只會抱怨也不是好事
前言 抱怨絕對有用,但只限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章 好抱怨是動機,壞抱怨是藉口
1. 這五句話讓思考停滯。不講,人生大不同
2. 自己最近愛碎唸?你得改變生活方式了
3. 不要一邊授權,一邊抱怨,以後沒人想幫你
4. 凡事先靠自己,就不會挑剔別人的幫忙
5. 出現這句抱怨,意味你需要不太難的挑戰
6. 「充實的人生」多半活在危險中
7. 這種理由是藉口,你還沒很想逮住機會
8.「沒錢」講三遍,就是光出一張嘴
9. 說自己缺什麼,不如盤點自己有什麼
10. 總是抱怨的人其實滿懷夢想,沒行動
11. 「等」不是美德,與耐性無關
第二章 讓好運不斷上門的開場白
1. 不要說「辦不到」,改說「或許辦得到」
2. 留意自己的隨口抱怨,改成正面表述口氣
3. 「好像很有趣」,工作就會變有趣
4. 用「因為……所以」取代「我不想……」
5. 不發牢騷的訣竅:「謝謝」+ 一句感想
6. 先說「沒問題,我可以」,就能讓收入穩定
7. 怨言不會換來關心,先說好事才會
8. 碎唸他幾百句改不了他,誇他幾句他改了
9. 用「希望……」取代「不滿○○」,你的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第三章 該抱怨,但更要行動
1. 碎唸、抱怨是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警示燈
2. 不極端思考,才能感受幸福
3. 既不奢華,也不苦行
4. 當你的心得以喘息,抱怨就會主動遠離
5. 最該好好休息的職業
6. 興趣越廣泛,快樂的來源就越多元
7.「我想試試這個」,快樂的人很常這樣說
8. 每多交一個朋友,就會少講一句抱怨
9. 積極參加工作以外的活動
10. 老是在乎別人為自己做了什麼,唉
第四章 抱怨產生的能量總被忽視
1. 痛苦的回憶,多半是有益的訓練
2. 沒根據的煩惱,叫做自尋煩惱
3. 別老想改變世界,先想想怎麼改變自己
4. 不失敗,你不知道誰是朋友
5. 與其糾結怎麼失敗,不如想想怎麼挽回
6. 「等」要有正面心態,抱怨不算等待
7. 等待是靜靜的,抱怨不是
8. 意象訓練,想像自己成功的樣子
9. 記住開心的事,就能把不滿忘掉
10. 抱怨的漢字:愚痴(你希望用這兩個字形容自己嗎?)
第五章 積極製造「解悶時間」
1. 每天替自己留一點「避難時間」
2. 做事要有20%不負責任
3. 「無罰性」語言,讓自己日子變好過
4. 你會怎麼誇獎自己?再說一次!
5. 過度認真也是一種墮落
6. 請求協助絕不是偷懶
7. 覺得自己總受到不公平對待?你太自負了
8. 「我都靠自己」是等級最高的抱怨
9. 計較別人的無禮冒犯,就是自負心態
10. 謙虛的人心裡這麼想
第六章 完美主義者務必小心
1. 太在乎細節,難怪你這麼焦慮
2. 十分鐘也好,為自己安排放鬆時間
3. 試著微笑。問題就會變小
4. 經常抱怨的人多半有什麼表情?
5. 露出微笑能分泌三種快樂激素
6. 就算刻意的笑也比抗憂鬱藥有效
7. 對升遷的憂懼是自己嚇自己
8. 先求完成,再求完美
9. 完美主義者最可能創造抱怨人生
10. 完美主義者反而拒絕改進
11. 追求完美要對自己,不能對別人
第七章 看看對方表情,就能察覺自己是否在抱怨
1. 心中的不快要消除,而非壓抑
2. 聽聽自己都說了什麼
3. 當對方開始心不在焉,你就該閉嘴
4. 正因為關係親密,碎唸行為更不能無底線
5. 多探求「為什麼?」,就不會情緒化
6. 控制你的欲望,就能停止抱怨
7. 「都是那個人害的」──抱怨的經典
8. 只要稍微降低「標準」,就會發現自己是幸福的
9. 溝通到自己能接受為止
10. 先找到共識,就沒有抱怨
11. 把你的抱怨與不滿寫在日記裡
第八章 有些實話你只能講給狗聽
1. 碎唸是趕走你愛的人的最好辦法
2. 先擺出好臉色可以擋住抱怨的念頭
3. 一旦抱怨了,就會覺得當好人很蠢
4. 關係再好的人,也有不能踩的地雷
5. 實話實說也會成了抱怨
6. 說給狗聽
7. 遇到一直碎唸的人,你要轉變話題
第九章 懂抱怨的人,才能體會真實人生
1. 抱怨幾句、痛快放棄
2. 夢想需要可行性,不是死心眼
3. 就算極有天分,也得學會聰明捨棄
4. 和疾病好好相處
5. 缺點的另一面就是優點,所以你該換一面
6. 放棄那些「執著也沒有用的」
7. 人很難不跟別人比,但我們老是擺錯重點
8. 和別人比較,也得有自己的標準
9. 抱怨、擔憂,是因為還沒全力以赴
推薦序 抱怨不是壞事,但只會抱怨也不是好事
前言 抱怨絕對有用,但只限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章 好抱怨是動機,壞抱怨是藉口
1. 這五句話讓思考停滯。不講,人生大不同
2. 自己最近愛碎唸?你得改變生活方式了
3. 不要一邊授權,一邊抱怨,以後沒人想幫你
4. 凡事先靠自己,就不會挑剔別人的幫忙
5. 出現這句抱怨,意味你需要不太難的挑戰
6. 「充實的人生」多半活在危險中
7. 這種理由是藉口,你還沒很想逮住機會
8.「沒錢」講三遍,就是光出一張嘴
9. 說自己缺什麼,不如盤點自己有什麼
10. 總是抱怨的人其實滿懷夢想,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