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寫給有點畏懼科學的你們
中國人不再為肚子吃不飽而發愁才不過幾十年,健康的定義已經有了新的變化。
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這些本來陌生的醫學名詞,突然進入很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裡。
我們不得不開始艱難地改變自己於饑餓年代形成的頑固生活習慣,強迫自己少吃主食、少吃油膩、減少糖鹽攝入、控制飲食總量、增加運動。這一切顯然並不容易。有時候,為了能跟上醫生和各種「專家」的討論,或者僅僅是為了看懂自己的體檢報告,我們還不得不艱難地嘗試理解這些聽起來很生澀的名詞: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含量、膽固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雙胍類(Metformin)、立普妥(Atorvastatin)……這一切顯然更不容易。
其實,這些年來在報紙上、網路上流傳各式各樣的減肥、降血糖、降血脂的「偏方」、「秘訣」、「小竅門」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國人的集體焦慮:面對這些彷彿外星語言的生澀名詞,這些近乎顛覆傳統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的所謂健康生活習慣,我該相信什麼?我該怎麼辦?有沒有我聽得懂、記得住的方法,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我健康的問題?因此並不令人吃驚的是,從三、四十年前到今天,各種充滿錯誤、有時甚至是誤導性的、但卻總是非常吸引人注意的醫療資訊,一路伴隨著幾代中國人的成長和衰老。只不過形式從最早的「祖傳祕方」、「老軍醫」和「電線杆小廣告」,與時俱進地過渡到某些看似正規的醫療機構、誇張不實的互聯網廣告和微信朋友圈裡廣泛流傳的業配文。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看過「常吃這幾種食物,保證遠離糖尿病」、「跟著這個方法學,不用吃藥擺脫高血脂」、「降糖藥/降脂藥背後的驚天騙局」這類的文字吧!
遺憾的是,至少到今天為止,科學家們和醫生們對困擾我們的代謝疾病並沒有得到什麼芝麻開門式的、通俗易記、一勞永逸而且費用低廉的解決方案。說到底,我們這副歷經億萬年進化而來的皮囊,本來是為食物匱乏、充滿天敵、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準備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帶著億萬年進化的印記、驕傲地走進現代社會的人類個體都是「吃貨」。我們的身體天生喜歡「多吃」,厭惡「多動」,它總是盡可能地為未知和危險的環境儲存應急能量。因此當「吃貨」的本能面對幾乎是一夜之間充滿貨架和冰箱的美味食品時,曾經幫助我們生存和繁衍的進化本能,卻無法避免超重和肥胖,以及隨之而來的高血脂和糖尿病。
因此,我寫了這本小書,想和你們講講我們身體裡脂肪和糖的祕密,和你們講講關於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的故事。我想試著把人類代謝疾病背後的科學故事梳理清楚:我們是怎樣慢慢理解身體裡的脂肪到底有什麼作用,脂肪的微妙平衡是如何被身體小心翼翼地維持,而它為什麼又會像脫韁的野馬般失去控制,導致各種痛苦的疾病。最後,我們又如何利用這些科學發現,來理解疾病、開發藥物、保護我們的身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不是一本關於疾病治療或健康管理的書。
在整本書裡,我小心翼翼地避免給出任何具體的建議,包括怎麼診斷、怎麼用藥、怎麼改善生活方式。這是瞭解每位患者具體病情的醫生才能做出的指導。你們看到的這本書,講的僅僅是疾病的科學:來自歷史上無數科學腦袋辛苦、傑出工作出來的成果,今天的我們才得以在生病後期待準確的診斷和治療。若沒有這些科學研究,我們只能繼續在黑暗中茫然地等待和祈禱。
這就是科學的意義,雖然這光榮的使命常常不為人知。在人類千百年的生活裡,科學向來都只有老老實實地待在它那個神祕而小眾的傳統領地裡。在古代世界,科學對於大多數還在為吃飽肚子發愁的大眾來說,不過是高高在上的貴族們閒暇之餘的高級娛樂,不會激起他們任何情感的漣漪。到了現代世界,當大多數人終於開始有點空閒和奢侈來考慮生活之上的問題時,科學又已經變得太強大、太先進,因此也太複雜了!在現今的科學疆域裡,一個物理學家和一個生物學家幾乎不可能順利地讓對方完全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而要讓一個哪怕是受過大學理工教育的人看出「下視丘弓狀核和腹內側核之間神經胜肽Y神經元的環路連接」或者「利用CPT對稱原理調控原子基態超精細能階躍遷頻率」,到底是在說什麼事情,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科學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只是在當下人們的心目中,科學已經異化成一個複雜晦澀、難以駕馭、有點讓人心生恐懼的怪物。
但對於人類世界來說,已經被異化的科學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過!也許人類歷史上曾經遇到許多苦難和障礙,如水旱天災、農業病蟲害、公共衛生難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等,即便沒有科學的幫助,也能夠被人類社會自身的彈性所征服和消化。但是現今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比如核武戰爭、工業汙染、癌症、超級細菌和病毒,都極度依賴科學,而且是那些已經被異化的科學力量。就像上面說的「下視丘弓狀核……」和「CPT對稱原理……」,前者關係到人類的大腦如何精細地調節食慾,對於我們在吃飽肚子的後工業化社會抵抗代謝疾病的問題至關重要;後者則説明我們製造無比精密的原子鐘錶,從日常的道路導航到未來的星際遠航都依賴它。所以,不管對科學是畏懼、厭煩,還是保持懷疑,我們的未來都離不開它。
因此我想講一講科學的故事,希望能讓你們親身感受到科學的優美和力量。這種優美和力量對我們所有「吃貨」來說性命攸關、血肉相連。從這些故事裡你能看到,為什麼把兩隻老鼠的皮膚通過手術連接在一起,能幫助我們理解脂肪對胃口的調節機制;為什麼歷經數年辛苦研究找到的瘦體素基因,卻在萬眾期待下並沒有幫助我們解決肥胖的問題;身體裡的脂肪分子是如何在血管中運來運去,甚至危險地堆積在血管中;而針對兩種極其罕見的遺傳疾病研究,又如何啟發和推動了高血脂病的治療希望;數千年來怎樣的上下求索,讓我們理解了糖尿病和胰島素的關聯;而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細菌和有毒牧草的研究,又如何指引我們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糖尿病藥物。
如果你希望找到某種靈丹妙藥或是「祖傳秘方」,滿懷希冀地讀這本書,你很可能會失望。很多今日伴隨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健康常識和神奇藥物,是歷經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最終才走出黑暗,被人類的智慧照亮。科學不是阿拉丁神燈或者土地婆婆,它不能一蹴而就,無法點石成金,也做不到有求必應。
但正因為如此,我仍然滿懷希望。我希望,也許你能夠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在忙碌的生活空隙,體會到一點點科學的美好;我希望,也許你能感受到一點點現代生物醫學史上那些天才人物的智慧,對支撐我們目前生活的科學有更多的敬意和親近;我還希望,這些曲折而振奮人心的科學發現,能夠讓你重新感受到一點久違的、對周圍世界和我們自身的好奇心,不管你健康或生病、幸福或悲傷,想到千百年以來,人類最智慧的頭腦在孜孜不倦地追尋疾病的秘密,為我們創造更健康的生活,你也許會獲得更多生活的勇氣。
王立銘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