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原為百越之地,由於為五嶺所隔,其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與同時期的中原地區有較大的差異。秦統一六國後,在嶺南設郡縣、派駐大量秦軍,又徙商賈、罪人到嶺南,嶺南地區始納入中央政權的統治。在漢越雜處的情況下,越人一方面受漢文化風俗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百越文化的傳統,豐富了嶺南文化的內涵。此書結合考古及文獻材料,考析嶺南地區漢人與越人的文化特色及兩者之文化衝突與融合,並希望透過討論嶺南文化,了解秦漢時期香港的文化面貌。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漢越和集:漢唐嶺南文化與生活的圖書 |
![]() |
漢越和集:漢唐嶺南文化與生活 作者:黎明釗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16 語言:繁體中文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電子書 |
$ 264 |
![]() |
中國史地 |
$ 316 |
![]() |
Social Sciences |
$ 360 |
![]() |
社會人文 |
$ 360 |
![]() |
中國歷史 |
$ 360 |
![]() |
中國歷史 |
$ 553 |
![]() |
科學科普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嶺南原為百越之地,由於為五嶺所隔,其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與同時期的中原地區有較大的差異。秦統一六國後,在嶺南設郡縣、派駐大量秦軍,又徙商賈、罪人到嶺南,嶺南地區始納入中央政權的統治。在漢越雜處的情況下,越人一方面受漢文化風俗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百越文化的傳統,豐富了嶺南文化的內涵。此書結合考古及文獻材料,考析嶺南地區漢人與越人的文化特色及兩者之文化衝突與融合,並希望透過討論嶺南文化,了解秦漢時期香港的文化面貌。
作者簡介
黎明釗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副系主任,中國歷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秦漢簡牘文書,秦漢政治和社會史,專著有《輻輳與秩序:漢帝國地方社會研究》,曾編有《漢帝國的制度與社會秩序》、《史學傳薪:社會・學術・文化的探索》等書籍。
林淑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秦國的文化交流與都城發展,以及秦漢時期的文化史。曾著有〈秦都雍城研究──兼論秦國與鄰近族群的文化交流〉、〈兩河流域與中國秦漢的家庭法〉、〈漢代河西地區的醫療文化〉、〈秦早期器物中的不同文化元素〉等論文。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嶺南」:五嶺之南 /003
第二節 人傑地靈:嶺南的人口與氣候 /006
第三節 動盪不安:嶺南的歷史沿革 /012
第二章 漢越和集 漢、越文化的交遇 037
第一節 南越王墓探秘 /039
第二節 別具一格:漢越文化的融合與創新 /052
第三節 政制改變:秦漢制度的引入 /061
第四節 互相對峙:南越國與漢王朝的關係 /070
第三章 變動不居 漢與駱越的交融與挫折 077
第一節 蠻夷之地:駱越的分佈及其文化特徵 /081
第二節 一呼百應:徵氏姊妹叛變 /084
第三節 側重有別:中越史籍對徵氏姊妹叛變的記載 /087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徵氏姊妹之叛與地方吏治 /094
第四章 李鄭屋古墓 秦漢時期的香港與珠三角地區 111
第一節 李鄭屋古墓:香港最重要的秦漢考古發現 /116
第二節 陪葬物生活化:「以生事死」的傳統觀念 /125
第三節 地理優勢:食鹽生產要地 /132
第四節 崇鳥與崇日風俗:珠三角地區的考古發現 /137
第五章 海上絲綢之路
魏晉隋唐時期嶺南的經濟與宗教發展 149
第一節 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窗口 /151
第二節 陶瓷貿易的主要海港 /163
第三節 香料傳入的起點 /171
第四節 南朝時期的佛法重鎮 /181
第五節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慧能與嶺南佛教 /185
第六章 結語 195
附錄:遠古、漢唐時期香港的政區劃分及大事記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