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意,武是形,以禪為主導,以武為行為,內修外煉,相互融合,此為“禪武不二”。禪武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面向。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南北禪、禪與武、禪定與神通、禪武與身心健康等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讀者全面認識禪武文化的歷史源流及其在當代的價值與作用。
作者簡介:
釋心光,山東人。畢業於嶺東佛學院,現任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市金剛禪寺住持。酷愛武術,特別是太極拳。曾在少林寺學習少林武術,又師從馬虹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器械、推手、功力訓練等。被評選為2011年中華太極傑出傳承人;2013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評為“武術七段”。將參禪與習武有機結合,提出“以禪修心,以武強身”,大力推廣和弘揚嶺南禪武文化。至2011年以來,成功舉辦五屆嶺南禪武文化節,通過中華傳統武術比賽、禪武書畫展、龍獅比賽、禪武文化學術交流會等活動,將禪武文化的內涵展示在眾人面前,從而打造出禪武文化品牌,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何方耀,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山大學歷史系外來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廣東省中華文化學院教授,歷任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副院長、宗教與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廣東宗教學會副會長,廣東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歷史、宗教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宗教》、《中山大學學報》、《九州學林》、《學術研究》、《西域研究》、《廣東社會科學》、《華學》、《普門學報》(台灣)、《嶺南文史》、《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等公開刊物和報刊上發表民族、宗教方面的論文六十多篇。編著有:《晉唐南海道求法高僧群體研究》、《晉唐南海絲路弘法高僧群體研究》、《廣東宗教簡史》(合編)、《廣東宗教志》(合編)、《中華佛學通典》(合編)等有關宗教、歷史、文化方面的著作近十部。
區志堅,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香港旅遊業議會評審委員。曾任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助理課程總監兼高級講師,並獲邀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東亞歷史文化學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東洋文庫等高等院校訪問學人,主要從事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香港史的教研工作。合編著作包括:《香港海關百年史》、《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古蹟與文化保存:中日及臺港的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五四百周年》、《北學南移》、《從多元角度看中國與世界》、《知識與認同:現代學者論歷史教育及教科書》、《余達之路》、《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及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
作者序
禪武文化,以嶺南深厚的禪宗文化為依託,於禪修中融入中華傳統武學,以禪修心,以武修身。禪武文化源遠流長,流傳至今,誠為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產,它融修心、修身、健體於一體,不僅有益身心健康,還有養生保健之用,禪與武之間的關係,更是彙集了中華千年傳統文化之“大智慧”。
禪武文化不僅有長遠的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價值,而且在當下也極具實用意義,普及禪武文化,既為國人強身健體,修心修德之需,更有助於將中華文化國粹承傳並發揚光大,讓禪武之奧妙遠揚海外、惠及無量眾生。有見及此,廣州市佛教協會和金剛禪寺自201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禪武文化節”,通過多年之共同努力,活動屢屢得到社會各界積的關注和肯定。2019年11月8日為廣州市第五屆“嶺南禪武文化節”,在金剛禪寺開幕,以“弘揚禪武文化,建設人文灣區”為主題。此次文化節更舉行“禪武文化與身心健康”國際學術交流會,席間多地學者、佛學大師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心得。更難得的是,與會高僧大德和專家學者之文章結集成本書,使之可以見於民間,讓研討會之成果得以延續,更可流傳普及。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共四十二篇文章,包括:第一部分“粵港澳禪武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有李福標〈清嶺南武僧升龍禪師的“武”與“禪”〉、釋心光〈弘揚嶺南禪武文化,打造綠色生態寺院,助力人文灣區〉;第二部分“禪武文化與身心健康”有龔雋〈中國禪學史上的“坐禪”觀念〉、何燕生〈禪宗與武士道〉、釋當淨〈略談禪武不二〉、鍾東〈被敘述的內家拳—禪武隨筆一則〉、康戈武〈關於習武參禪的文化思考〉、潘樹仁〈禪武文化與靜養身心〉、釋耀暘〈略述武術與禪的修行〉、釋智瀚〈禪者,武之心境〉、胡宇峰、〈武術裏的禪意〉、釋昌效〈略談禪武與養生〉、學愚〈禪定與神通〉、徐燕琳〈少林禪武在溫哥華的傳承傳播〉、釋湛源〈禪與健康〉;第三部分“禪武文化在當代的價值與作用”有何方耀〈禪武文化與青少年素質教育〉、張平安、周永衛〈動中禪:把“運動” 看成生活中的一種“修行”〉、萬芝力〈從現代健康食品發展趨勢與挑戰淺談漢傳佛教素食文化智慧〉、方盛漢〈禪文化視野下的森田療法〉、成慶〈經濟轉型背後的幸福悖論:論當代上海佛教的信仰性格〉、江暉〈禪宗思想對職場人士的啟發〉、梁潤煒〈試析禪宗睡眠觀對現代社會的啟迪〉、宋躍華〈佛學指引下的職業管理—以《行由品》為例的研究〉;第四部分“禪武歷史文化”有曹旅寧〈日本佛寺及佛教文物巡禮〉、宣方〈靈峰一滴水,信可矢千秋—蕅益智旭大師的茶事觀〉、張德偉〈《嘉興藏》五台山刊刻史新探〉、崔紅芬〈南北朝禪法的融合與禪武文化的發展〉、蔣怒海、〈歐美禪小識〉、江泓〈禪門鼎盛與師法漸衰—以雲門斷續為例〉、王磊〈涅槃道場與僧傳敘事〉、鄧麗敏〈法持傳小考〉、李曈〈略論禪宗“五家”觀念的形成和發展〉、鄢奕欽〈“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敘事演變〉、陳識〈入道之媒—唐宋佛教茶道生活〉、釋廣通〈17、18世紀華籍僧人在越南弘法初探〉、釋慧安〈越南竹林寺石濂大汕和尚肖像畫淺論〉、區志堅〈“即人成佛”:竺摩法師辦學思想及其在馬來西亞弘法〉、高樂〈尼泊爾與中國文化的關係〉、釋禪海〈中斯佛教文化交流淵源探析〉、梁萬如〈詮釋《法華經》的方便思想—鳩摩羅什、僧叡及慧觀的解讀〉、賴志成〈淺析王國維悲劇美學中的佛教意識〉、白光〈《六祖壇經》與漢文佛教大藏經的關係研究〉。
編者尤感謝眾學者、大師在研討會上發表鴻文,又依評論人的觀點,修改論文大作,並答允收入本書,予以出版。更感謝廣州市佛教協會和金剛禪寺各位大德、行政人員、禪師、義工菩薩等協助,使是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得以順利舉行,取得美好的成果。也感謝吳佰乘先生、盧錫俊先生、顧敏妤小姐、李嘉明小姐協助校對各篇論文,進行初步排版工作。當然還要感謝香港三聯書店編輯梁偉基博士、張娟女士、張軒誦先生、江其信先生協助,處理全書的編務工作,使本書得以順利面世。
編者謹識
佛曆二千五百六十四年
二零二一年
禪武文化,以嶺南深厚的禪宗文化為依託,於禪修中融入中華傳統武學,以禪修心,以武修身。禪武文化源遠流長,流傳至今,誠為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產,它融修心、修身、健體於一體,不僅有益身心健康,還有養生保健之用,禪與武之間的關係,更是彙集了中華千年傳統文化之“大智慧”。
禪武文化不僅有長遠的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價值,而且在當下也極具實用意義,普及禪武文化,既為國人強身健體,修心修德之需,更有助於將中華文化國粹承傳並發揚光大,讓禪武之奧妙遠揚海外、惠及無量眾生。有見及此,廣州市佛教協會和金剛禪寺自2011年起,每兩年舉...
目錄
編者序
第一部分:粵港澳禪武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弘揚嶺南禪武文化,打造綠色生態寺院,助力人文灣區 釋心光 006
清嶺南武僧升龍禪師的“武”與“禪” 李福標 011
第二部分:禪武文化與身心健康
中國禪學史上的“坐禪”觀念:以初期禪史為中心 龔雋 022
禪宗與武士道 何燕生 041
略談禪武不二 釋當淨 065
被敘述的內家拳—禪武隨筆一則 鍾東 072
關於習武參禪的文化思考 康戈武 085
禪武文化與靜養身心 潘樹仁 090
略述武術與禪的修行 釋耀暘 102
禪者,武之心境 釋智瀚 108
武術裏的禪意 胡宇峰 116
略談禪武與養生 釋昌效 121
禪定與神通 學愚 128
少林禪武在溫哥華的傳承與傳播 徐燕琳 140
禪與健康 釋湛源 153
第三部分:禪武文化在當代的價值與作用
禪武文化與青少年素質教育 何方耀 160
動中禪:把“運動”看成生活中的一種“修行” 張平安、周永衛 168
從現代健康食品發展趨勢與挑戰淺談漢傳佛教素食文化智慧 萬芝力 176
禪文化視野下的森田療法 方盛漢 180
經濟轉型背後的幸福悖論:論當代上海佛教的信仰性格 成慶 187
禪宗思想對職場人士的啟發 江暉 203
試析禪宗睡眠觀對現代社會的啟迪:以大珠慧海禪師公案為例 梁潤煒 212
佛學指引下的職業管理—以〈行由品〉為例的研究 宋躍華 220
第四部分:禪武歷史文化
日本佛寺及佛教文物巡禮 曹旅寧 234
靈峰一滴水,信可矢千秋—蕅益智旭大師的茶事觀 宣方 241
《嘉興藏》五台山刊刻史新探 張德偉 252
南北朝禪法的融合與禪武文化的發展 崔紅芬 270
歐美禪小識 蔣怒海 290
禪門鼎盛與師法漸衰—以雲門斷續為例 江泓 295
涅槃道場與僧傳敘事 王磊 310
法持傳小考 鄧麗敏 337
略論禪宗“五家”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李曈 343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敘事演變 鄢奕欽 356
入道之媒—唐宋佛教茶道生活 陳識 365
17、18世紀華籍僧人在越南弘法初探 釋廣通 378
越南竹林寺石濂大汕和尚肖像畫淺論 釋慧安 390
“即人成佛”:竺摩法師的辦學思想及其在馬來西亞弘法 區志堅 396
尼泊爾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高樂 405
中斯佛教文化交流淵源探析 釋禪海 412
詮釋《法華經》的方便思想—鳩摩羅什、僧叡及慧觀的解讀 梁萬如 420
淺析王國維悲劇美學中的佛教意識 賴志成 438
《六祖壇經》與漢文佛教大藏經的關係研究 白光 448
後記 458
編者序
第一部分:粵港澳禪武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弘揚嶺南禪武文化,打造綠色生態寺院,助力人文灣區 釋心光 006
清嶺南武僧升龍禪師的“武”與“禪” 李福標 011
第二部分:禪武文化與身心健康
中國禪學史上的“坐禪”觀念:以初期禪史為中心 龔雋 022
禪宗與武士道 何燕生 041
略談禪武不二 釋當淨 065
被敘述的內家拳—禪武隨筆一則 鍾東 072
關於習武參禪的文化思考 康戈武 085
禪武文化與靜養身心 潘樹仁 090
略述武術與禪的修行 釋耀暘 102
禪者,武之心境 釋智瀚 108
武術裏的禪意 胡宇峰 116
略談禪武與養生 釋昌效 121
禪定與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