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透過「醫療史」觀察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變遷和政治轉變,角度新奇,不乏趣味性。內容涉及中國人在西醫治療下的身體感受、個體如何在新的社會空間裡得到安置,以及這些安排在相關治理體系的配合之下是如何被制度化的,最後則試圖辨析這種制度化設計在某一特定時刻如何轉換成了廣泛的政治動員。概而言之,全書主題可提煉出以下幾個關鍵詞:身體、空間、制度和社會動員。以此為線索,讀者可以尋覓出一條從醫療史角度觀察中國政治變遷的新路徑。
作者簡介:
楊念群,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史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一九九七),《楊念群自選集》(二〇〇〇),《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二〇〇一),《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編,二〇〇三),《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主編,二〇〇四),《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當代史學的反思與闡釋》(二〇〇五),《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二〇〇六),《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二〇一〇),《五四的另一面:「社會」觀念的形成與新型組織的誕生》(二〇一九)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叢書。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並長期致力於從跨學科、跨領域的角度探究中國史研究的新途徑。
目錄
自序:當手術刀插入中國人身體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 001
「地方感」與西方醫療空間在中國的確立 005
「蘭安生(John B. Grant)模式」與民國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間的轉換 075
北京地區「四大門」信仰與「地方感覺」——兼論京郊「巫」與「醫」的近代角色之爭 113
附錄:如何從「醫療史」的視角理解現代政治? 207
作者簡介 231
著述年表 232
自序:當手術刀插入中國人身體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 001
「地方感」與西方醫療空間在中國的確立 005
「蘭安生(John B. Grant)模式」與民國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間的轉換 075
北京地區「四大門」信仰與「地方感覺」——兼論京郊「巫」與「醫」的近代角色之爭 113
附錄:如何從「醫療史」的視角理解現代政治? 207
作者簡介 231
著述年表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