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陶淵明詩歌的文化意蘊
一個作家如果能以敏銳的藝術感受,圓熟的表現技巧,展示本民族的內心世界與文化特質,其作品就可能會超越時空,引起人們永恆的共鳴,並具有不朽的價值。陶淵明即屬此類作家。他流傳下來的作品有詩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辭賦等十二篇,幾乎件件都是精品,其中《歸園田居》、《讀山海經》、《飲酒》、《詠荊軻》(以上是詩歌)、《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以上係散文辭賦)等更為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徘徊於「仕」與「隱」之間
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 年),卒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 年),享年六十三歲。他去世後,友好諡他為「靖節徵士」,故又稱陶靖節。
陶淵明出身在一個世代仕宦之家。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馬(輔佐天子執政的三位大臣之一),封長沙郡公,祖陶茂與父陶逸均做過太守(一郡的行政長官)。只是到陶淵明少年時,家道已經中落。八歲不幸喪父,生活陷入困境,經常缺吃少穿,為家計傷透腦筋。在《與子儼等疏》中形容當時的情況是:「少而窮苦,每以家弊(貧乏),東西遊走(四處奔走)」, 可見匱乏之一斑。
儘管陶淵明為生活所逼,必須從事農耕,但他生性熱愛大自然,閒暇之時,經常從大自然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在《與子儼等疏》中有以下生動的描述:「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 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他一邊學彈琴,一邊讀書,從琴書中得到愉悅,眼前呈現的是成蔭的樹木,聆聽到的是鳥兒的鳴囀,清風吹來,使詩人覺得自己彷彿脫離了俗世而返回樸素的上古社會,那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詩人喜愛大自然,厭惡束縛重重的世俗生活。但是由於貧窮,需要養家;再加上自幼讀的是儒家經典(在《飲酒》第十六首中,說自己少年時是「游好在六經」),熱愛的是儒家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本經典;所受的也是傳統的儒家教育:要建立功業,做有利於國家社稷、黎民百姓的事。於是他在二十九歲那年,「投耒去學仕」(《飲酒》第十九首),出仕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帶)祭酒(官僚子弟學校的長官)。但是官場的混濁與詩人耿介的性格水火不相容,他無法忍受,沒做多久就「自解歸」(辭職回鄉)。還鄉後,曾被召為江州主簿(掌管文書簿籍的官職),他謝絕了。直至三十五歲那年,他才投奔到荊、江二州刺史桓玄門下任幕僚(地方軍政長官的參謀、書記、顧問等)。桓玄原本具有重整朝綱、匡救時弊的才能與抱負,陶淵明前往投靠,是希望透過桓玄實現自己建立功業大濟蒼生的理想,但是桓玄一旦大權在握,根本沒有安定天下的打算,而是奢侈縱逸,政令無常,濫殺舊將,酖殺皇叔會稽王司馬道子,密謀篡位。結果令「朝野失望,人心不安」,於是陶淵明離開了他。後來他又投奔鎮軍將軍(權勢極重的軍事將領)劉敬及建威將軍劉毅宣手下任參軍(也是幕僚一類的文官),還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在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但是他發覺官場的一切都與自己的志向不合,在四十一歲時便毅然「息駕歸閒居」(《飲酒》第十首),辭官歸隱去了。還堅決表示「吾駕不可回」(《飲酒》第九首)。
從二十九歲到四十一歲的十三年間,陶淵明一直在「做官」與「歸隱」之間進進出出,徘徊不定。在田園賦閒時,化為「總角聞道,白首無成」(《榮木并序》)而覺得有負儒家的教誨;在官場周旋時,他又覺得誤落「塵網中」,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的失落感。這種「仕」與「隱」之間的矛盾在中國歷代不少飽讀儒家經典的讀書人之間均存在着,因為按照孔子的教導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國家政治清明,就出來作官;政治昏暗, 就可以收藏自己的才能而隱退。陶淵明所處的乃是非混淆、善惡莫辨、黑白顛倒、譽毀雷同的昏暗時代(《飲酒》第六首云:「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他想進而「大濟蒼生」不可能,只好退而潔身自好,踏上歸隱之路。
樸素自然的語言風格
樸素自然,平淡潔淨是陶淵明詩歌語言風格的主要特點,這是為歷代詩評家所公認的。例如南朝梁鍾嶸說他的詩「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風格簡練潔淨,幾乎沒有多餘的話;至愛真純古樸, 辭意婉約恰當),宋秦觀說他的詩「長於沖淡」,朱熹說他的詩「平淡出於自然」。更為難得的是陶詩能達到蘇東坡所讚美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表面質樸實際是很華麗,外形乾瘦實質卻很豐滿)的最高藝術境界。他的詩,很少使用典故,亦少煉字煉句,更少敷彩設色,而是不假雕琢的從心中自然流露出來。但卻形象飽滿,詩意盎然,韻味無窮,給人帶來極大的驚喜和至高的藝術享受。例如《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二首各有兩句用白描手法表現春日清晨田野的景象:「鳥哢歡新節,泠風送餘善」(第一首)「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第二首)這四句詩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精心的雕琢,詩人即景生情,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把它寫下來,就成為千古名句。這四句詩並非客觀地無動於衷的景物描寫,而是詩人將他首次參加春耕的新鮮感受以及對田園真摯的愛意,自然而然地流瀉在所描寫的景物之上,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陶淵明寫景並不以細緻刻劃見長,而是以寫意傳神取勝。上引四句詩,前兩句抓住「哢」、「送」二字,寫出春日田園熱鬧的新氣象;後二句握緊「交」、「亦」二字,一方面描繪平坦田野上和風從四面八方交相吹拂的情狀,另一方面展示優良的新苗因為風調雨順也茁壯成長,滿眼一片清新的翠綠欲滴的景象。少少的二十個字,就把春天的美態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可以觀止矣。
朱自清在他的名篇《春》裏面有對春天的和風吹拂與鳥兒鳴囀情狀的生動描述可以給那四句陶詩做注釋:「『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 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着。」相較之下,可以顯示陶詩的樸素自然、清新簡潔,它用二十個字就能描述《春》中用一百零二字散文所描述的美麗春光。
這是陶詩的魅力,也是漢語的魅力。
璧華
2000年7月10日